瓊海游記
『壹』 瓊海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游記
紅色娘子軍的命運
----海南島椰林游記
窗外椰林駛過,椰香陣陣。遠遠望去,原野路邊沒有一個人,海南島依舊是千百年前的原始與沉寂。
提起海南島,人們會想到歌曲"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會想到電影"紅色娘子軍",這兩部文藝作品最早使海南島為外人所知。當年的紅色娘子軍為黨在海南的紮根立足以及日後海南的解放立下汗馬功勞,歷史會永遠記錄他們。逝者如斯,彈指五十餘載,不知後來娘子兵境況如何,於是我問導游。
很慘,導說。
當兵的時候自不必說,山野間過著白毛女式的生活。解放以後,政府准備送她們去學校學習。她們不識字,學點文化以便將來讓她們當幹部。不知什麼原故,後來沒有送她們去。土改開始以後,村裡沒有分給她們土地。她們多年在外,出沒於山野之間使刀弄槍,在人眼裡不是什麼正經人。既便是解放了,在當地人的觀念里她們依舊是土匪。戶口早就沒有了,親人在她們當紅軍的時候就被白匪軍屠光殺盡。她們也沒有男人娶,因為名聲不好。男人們怕她們脾氣上來抄起石頭砸碎自己的腦袋,從來兵匪一家,她們當過兵,殺過人,有野性。為了生存,她們只好嫁給地主做小婆。海南天高皇帝遠,納妾自便,只要有錢。雖無經濟地位,但她們畢竟活了下來。到了文革她們又遭批鬥,因為是地主的老婆。當年批鬥地主,如今被當作地主給人批鬥,許多人受不了這種屈辱自殺死掉了。時至八十年代,娘子兵已所剩無幾。她們無依無靠,無兒無女。政府每月發給她們一百多元生活費。海南屬特區,生活費用高,百十元人民幣不足維持生計,而且政府還經常拖欠,不發給她們。她們鬧到政府大院,罵他們是貪官,罵他們把土地賣給外國人,罵他們又把國民黨請回來,並說:"要是在當年,我們早就革你們的命了。"結果給人當神經病的瘋婆子攆出來。當年的連長王蓮香,如今每逢國慶節都被請去北京參加國宴,回來後仍舊過她孤寂拮據的生活。想想她們當年的敵人如今海外歸來,或參觀游覽,或投資辦企業,國人前呼後擁附首聽命,讓她們如何接受得了。五十年過去了,貧賤的依舊貧賤,富貴的依舊富貴。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到底誰是誰非,當初的革命究竟應該還是不應該,她們弄不懂,她們有許許多多的不懂。
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有的是永遠的相互利益。有了共同利益,敵人也能變成朋友。時移事易,江山待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這就是歲月的變遷,這就是生活的變化。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海南的地理形狀象一隻龜,就是在這個龜殼大小的地方我們沒有把娘子兵的事情處理好。對於曾經為革命出生入死的人,勝利以後我們應該也完全有能力把她們以後的生活安排好,可是我們卻沒有做到,愧對娘子兵,這是我們推卸不掉的歷史錯誤。對於人口數以億計的國家,對於政權在握的政府,個把人的生死有如山林落了幾片樹葉,與大局無失無損。然而,對於個人卻使她飽嘗了她不應該飽嘗的生活的辛酸。吳起哭兵,眾人從心。商殃徙木,取信於民。孟子雲:"民為重,君為輕。"我們多一分失誤便少一分民心。這是為政之大忌。因為沒有民心的政治是泡沫政治。
風物長宜放眼量。每個人都是歷史長河中的匆匆過客,生命之微猶如滄海一粟。短暫的旅途有如波浪上的一滴流水,能鰲佔一方,能閃光一刻,生命便不枉為一回,這是我們應該告慰娘子兵們的。
車里的故事講完了,車外依舊是藍天綠野。天不老,地不荒,歲月長又長。遙望椰林,彷彿又聽到娘子軍遼亮的歌聲:向前進,向前進,戰士的責任重,婦女的冤讎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