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遺址挖掘
Ⅰ 作為夏商早期的青銅冶煉中心,哪些因素導致被廢棄
在世界各大古文明中心中,華夏文明進入青銅時代的時間是相對較晚的。雖然早在六千年前,華夏各地就零星出現了各種金屬製品,但這些金屬製品大多是天然銅礦石直接打造成型的,而且以黃銅為主,真正經過人工開采礦石、投入礦爐冶煉、製成堅固耐用的青銅製品還是後來的事情。最早的人工青銅器鑄造技術出現在五千年前的西北甘肅一帶,經過漫長的傳播後於距今四千多前到達華夏文明的核心區域中原一帶,到傳說中的夏朝建立後才開始有了大規模鑄造的痕跡,但工藝還相當粗糙,要商朝建立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的青銅器文明才到達了輝煌的頂峰,甚至反超其發源地兩河流域一帶文明。
實際上,在湖北武漢盤龍城遺址考古發掘中,人們發現了很多礦冶和鑄造痕跡,同時找到的青銅器物工藝水平比西吳壁遺址的同類器物高得多,而且數量和種類也遠超於它。這說明此時在商人已經在湖北找到了更穩定的銅礦供應基地,為了將礦石進行儲存、轉運和初步的加工,他們將盤龍城建設成了一個規格很高的城市,從其城址規模的測量看,已經擁有了僅次於都城的等級。也就是說,西吳壁遺址這一夏商時期最大的礦冶基地是在商朝對湖北江漢一帶的經營取得新進展後逐漸放棄,這也在客觀上推進了商周之後兩湖各地慢慢融入華夏文明圈的進程。
Ⅱ 三星堆本來可以進一步研究,為什麼會突然停止挖掘
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在中華大地上,曾有多少燦爛的文明之花爭相綻放,他們給後世子孫留下了無窮的精神文化財富。眾所周知,黃河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華夏文明),自四川三星堆古遺址出土後,考古學家發現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屬於中華文明的母體,還被譽為是「長江文明之源」。三星堆文明的發現,對於各領域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其中出土的很多文物都是前所未見的稀世珍品。1929年,四川廣漢市鴨子河南岸,當地的農民燕道誠在田間勞作時偶然發現玉石器,從此揭開了三星堆的神秘面紗。
對於歷史文物的保護工作不能停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三星堆遺址已經完整地展現在人們面前。研究三星堆文化是中國考古學和中國文化史的重要課題,但由於其神秘的面貌和暫無著錄的文化淵源,使得對它的研究帶來巨大的困難。即便三星堆遺址的文物已經全部出土,但對三星堆文化的研究,我們仍處於初步階段,很多謎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