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革命遺址官網
1. 延安革命遺址的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延安位於陝西省北部,地處黃河中游,介於北緯35°21′~37°31′,東經107°41′~110°31′之內間,黃土高原的中南地容區,西安以北371公里。北連榆林,南接關中咸陽、銅川、渭南三市,東隔黃河與山西臨汾、呂梁相望,西鄰甘肅慶陽。
地形地貌
延安位於黃河中游,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延安地貌以黃土高原、丘陵為主。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北部以黃土梁峁、溝壑為主;南部以黃土塬溝壑為主;西部子午嶺,南北走向,構成洛河與涇河的分水嶺,是高出黃土高原的基岩山地之一。
氣候特徵
延安屬於暖溫帶半濕潤易旱氣候區,全年氣候變化受制於季風環流。延安的四季,以公歷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次年2月為冬季。
2. 延安革命紅色基地有哪些
1、鳳凰山革命舊址
是中共中央駐地舊址,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延安市寶塔區鳳凰山腳下。他是第一代領導人挽救革命成果,進行抗戰的革命根據地之一,是了解當時抗戰歷史的主要歷史遺址之一。
中共中央1937年1月13日至1938年11月20日的所在地, 在此期間,中共中央實現了土地革命戰爭向抗日民族戰爭的戰略轉變,度過了抗日戰爭的戰略防禦階段。
2、楊家嶺革命舊址
位於延安城西北2公里處,為國家AAAAA級景區。 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和中共中央機關在此居住。這期間,中共中央繼續指揮抗日戰爭敵後戰場並領導了解放戰爭,領導了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召開了黨的「七大」和延安文藝座談會。
於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禮堂,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中央大禮堂隆重召開了黨的第七次代表大會。
3、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
1939年2月至1949年6月,除轉戰陝北一年外,陝甘寧邊區政府一直駐守這里。起先邊區政府在山上土窯洞里辦公,後來遷至現址。正面有5孔窯洞,中間窯洞是邊區政府會議室,上書"辦公廳"3個大字。左右兩邊各有13孔石窯洞,臨街一側有20間小青瓦房。山坡上有林伯渠的舊居。
4、王家坪革命舊址
位於延安城北,隔延河與城相望,是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的所在地;1937年到1947年期間,毛澤東、朱德、彭德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曾在這兒居住;舊址分為南北兩院,南院是政治部,北院是司令部;
北院分為前院和後院,前院有軍委會議室和彭德懷舊居,後院有朱德、葉劍英舊居及軍委參謀部和後勤部舊址,南院有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等中央領導的舊居,院子中央是中央軍委禮堂,禮堂修建於1943年。
5、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
位於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經多次維修、復原,在王家峪村建有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紀念館。磚壁村現還存有總部防衛工事、地堡、哨洞、炮兵陣地等遺跡。
3. 中國革命遺址有哪些
井岡山革命遺址、大南山革命遺址、延安革命遺址、茶陵革命遺址、浮山革命遺址等。
1、井岡山革命遺址
井岡山革命遺址,位於江西省吉安井岡山市境內,地處江西、湖南兩省相交接的羅霄山脈中段,四周環繞高山,中部多盆地,平均海拔1000米。
1927年10月,秋收起義失敗後,毛澤東率領部隊挺進井岡山,在井岡山創立了全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根據地以茨坪為中心,擁有寧崗、永新、蓮花三縣和吉安、安福、隨縣、酃縣的一部分,方圓275公里。井岡山革命遺址主要集中在江西省井岡山市的茨坪、茅坪、大小五井及五大哨口等地。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國務院批准井岡山為第一批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2017年12月2日,井岡山革命遺址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2017年12月2日,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單。
2、大南山革命遺址
大南山革命遺址位於廣東省汕頭市,大南山潮南區紅場鎮雷嶺鎮處,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革命根據地,尤其是紅場鎮,被定為汕頭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場是二戰時期革命根據地,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
大南山革命遺址現有革命舊址紅場、紅宮、石刻革命標語被列為廣東省重點保護革命文物單位。
紅場鎮原名「石船」,1961年為紀念革命舊址「紅場」而改稱紅場。紅場是二戰時期革命根據地,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早在民國17年(1928),紅場已是東江革命根據地。
紅宮原為紅場鎮林招村李氏祖祠,是紅軍47團成立和潮陽縣革命委員會成立的舊址,也是彭楊軍校第四分校的校址。
大南山石刻革命標語分布在大南山腹地。對於研究大南山土地革命歷史具有較為重要的保護價值。
3、延安革命遺址
延安革命舊址,位於陝西省延安市。1937年至1947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陝甘寧邊區首府,是中國革命的指導中心和總後方,是革命聖地。
延安革命舊址包括鳳凰山中央中央舊址、楊家嶺中共中央舊址、棗園中共中央書記處舊址、王家坪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舊址、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等。
以及陝甘寧邊區參議會、延安寶塔、橋兒溝魯迅藝術文學院(六屆六中全會舊址)、南泥灣、清涼山新聞出版部門舊址、中共中央黨校、中共中央西北局、陝甘寧邊區銀行、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舊址等遺址。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6年9月,延安革命舊址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4、茶陵革命遺址
茶陵是中國第一個工農兵政府誕生地,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斗爭中,為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重大犧牲,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和寶貴的遺產。據統計,第一、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茶陵的革命紀念舊(遺)址有近100處,其重要遺址有7處。
5、浮山革命遺址
位於桐城東鄉,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後,上海、安慶的部分共產黨人,轉移到浮山,繼續從事地下斗爭,因而當時的浮山成為安徽省的一個革命活動中心。
周恩來總理曾說:「浮山地處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前哨,浮山中學不同於一般的學校,它是該地區革命活動的中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井岡山革命遺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南山革命遺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延安革命遺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茶陵革命遺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浮山革命遺址
4. 延安十大革命舊址
紅色革命舊址十大景區包括棗園、楊家嶺、王家坪、寶塔山、清涼山、鳳凰山、南泥灣、抗小遺址、橋溝魯藝舊址、西北局舊址景區.
5. 延安革命遺址及紀念館春節休息嗎
延安紅色的搖籃,革命的聖地,延安遺址及紀念館春節期間正是為廣大遊客開放的時節,歡迎全國名族人民到此參觀旅遊,接受一下聖地的教育和感受,延安人民歡迎你
6. 有哪些革命遺址
哇塞 重慶的渣滓洞監獄 白公館監獄
這兩個我前幾天剛去的
7. 延安革命遺址的介紹
延安革命舊址,位復於陝西省延制安市。1937年至1947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陝甘寧邊區首府,是中國革命的指導中心和總後方,是革命聖地。延安革命舊址包括鳳凰山中央中央舊址、楊家嶺中共中央舊址、棗園中共中央書記處舊址、王家坪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舊址、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陝甘寧邊區政府舊址等,以及陝甘寧邊區參議會、延安寶塔、橋兒溝魯迅藝術文學院(六屆六中全會舊址)、南泥灣、清涼山新聞出版部門舊址、中共中央黨校、中共中央西北局、陝甘寧邊區銀行、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舊址等遺址。1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 該不該保留延安革命遺址看法
我感覺延安的革命遺址還是應該保留的。老一輩的革命精神還是不能忘掉的
9. 延安革命遺址及紀念館的簡介
位於延安城北1公里處的王家坪。佔地面積約7公頃,展出面積5500平方米。始建於1950年7月,是中國最早成立的革命紀念館之一。管理革命遺址100多處,收藏、保護中共中央在延安領導中國革命13年期間3萬余件(幅)珍貴歷史照片、文物和資料。1996年9月在延安革命紀念館展廳前動工建設毛澤東塑像廣場,面積2.7萬平方米,廣場中央塑毛澤東銅像,高8.15米,總投資1000多萬元。延安革命紀念館是向廣大群眾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和延安精神教育的重要基地。建館40多年來,累計接待中外觀眾1800多萬人次。
延安革命紀念館展出的大量珍貴革命文物、文獻和照片,主要介紹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在延安和陝甘寧邊區領導中國人民英勇斗爭的光輝歷史,那一件件簡朴的甚至簡陋的珍貴歷史遺物,彷彿無聲的歷史,向人們傾訴著它們曾經經歷過的崢嶸歲月。吃的是小米,用的是步槍,昏黃的油燈下依稀可見他們伏案工作的辛勞場景。
楊家嶺,位於延安城西北方,中共中央辦公廳所在地,歷史性的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就是在楊家嶺的中央大禮堂召開的。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都曾在這里居住過,在毛主席舊居院外的小石桌旁,毛主席會見了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提出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
棗園,一處風景秀麗的果園。園內果樹密密匝匝,環境幽雅寧靜。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任弼時、張聞天、彭德懷曾分別居住在依山修建的上下兩排窯洞里。在棗園,有毛主席為悼念張思德同志而發表的「為人民服務」講話的講話台,有為大生產運動而興修的長15公里的「幸福渠」。
10. 延安革命遺址的保護措施
延安城三山對峙,兩河穿城而過,城市空間非常狹窄。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革命舊址保護管理利用與改善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矛盾顯現出來。特別是隨著延安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均產值超過1萬美元後,延安城區的高樓大廈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有部分舊址紅線內的地被佔用,有不少著名的景點被新的建築阻擋了視線,有許多舊址夾在現代化的建築群中喘不過氣來。加之延安革命紀念地舊址大部分是土窯洞或20世紀初期的土木建築,歲月的洗禮造成建築物風化、剝蝕、塌毀、破損等損壞現象較為嚴重,急需搶救維修。
2015年4月,隨著棗園、楊家嶺、王家坪、南泥灣等「十大」革命舊址保護提升工程和橋兒溝魯藝文化園區建設的全面啟動,延安紅色革命舊址保護建設工作步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為了保護延安革命舊址,留住傳承紅色根脈,西安省委、省政府對延安革命紀念地保護利用工作高度重視和支持,批准同意將紀念地管理局機構規格調整為副廳級。理順紀念地管理局體制,加強革命紀念地保護、建設、管理以及革命歷史文化研究、三大教育基地功能作用發揮等有關問題進行了研究,現場辦公解決問題,延安革命舊址保護工作已步入科學軌道,六屆六中全會舊址、魯藝舊址、西北局舊址、延安棗園舊址都得到了修復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