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抗大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2-30 01:15:08
❶ 河南是否有遠古人類遺址
對河南鄭州西山遺址同期山麓洪積成因的自然沉積剖面樣品的有機碳、炭屑含量、碳氮比值和孢粉進行了分析,根據其實驗結果,結合平原地貌與物質組成特點,分析了該地區7000a B.P.古代人類生存的氣候與環境特徵,得到如下結論:1)7300a B.P.以來氣候變化大約以2900a B.P.為界,在此之前以暖濕為主.當時當地的氣候大體與今日的江淮地區的氣候相當,台地上宜旱作,有機碳反映出暖濕期內至少存在5個乾旱時段。到2900a B.P.以近,氣候旱化趨勢明顯,與當地現今氣候接近。2)當地的地貌條件是洪積成因的向東向南傾斜的寬闊平原,雖有枯河穿過,因其具有沖溝性質而無泛濫之苦,又平原的組成物質下部是更新世洪積黃土層,頂部為全新世黃土層,很適合古代人類居住和進行旱作農業耕作活動。3)以土地氮量供應不足為標准進行判斷,至少在7300a B.P.前後這里已開始了旱作農業活動,這種判斷與本地區以草本花粉為主的孢粉分析結果是吻合的。在炭屑濃度上,表現為早期D(炭屑長軸直徑)<50μ的具有n×10^2片/厘米^3,D>50μ的只在近5000a B.P.才斷續出現,這種變化與耕作施肥技術的進步不無關系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