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古遺址
Ⅰ 如皋有些假斯文的人望文生義說茶干是古人喝茶時當點心吃的豆腐乾,所以才叫茶乾的為什麼這種說法是錯的
這種說法沒錯,茶乾的確是一種豆製品,是豆腐乾的一種,一般都是喝茶時食用,所以叫茶干
Ⅱ 如皋名勝古跡有哪些
在如皋古城區內,有內外兩條城河環繞,人稱"雙環河"。城市格局極為獨特。
內城河,又名玉帶河、市河,始建於隋代,原為從運鹽河疏浚出的一條支流,目前的內城河除北部己成平陸外,仍成半環形。東起東水關,至古玉蓮池,經泮池南閘橋至嚴家灣,折而向北迄北yx水關,總長2381米,最寬處在古玉蓮池和泮池,最窄處在冒家橋至文德橋段。
外城河,又名濠河,為明代所開鑿修建,河四面環城,北段與通揚、如泰兩河同道。
冒家巷處原為古集賢里,因宋代王氏連中進士、狀元得名。並建有王學士祠。同時有胡公(安定)祠、范公(仲淹)祠。入明以後有天啟五才子之一李之椿(吏部侍郎、抗清英雄)、明末四公子之一冒辟疆等,如清以後有兵部沿書戴聯奎等。現存建築群多為明清建築,建築結構基本完整,門首風格各異,門堂、敞廳、穿堂、堂屋四進坐落分明,庭院水井、花圃等布局有致,磚雕、磨砝牆、金磚鋪地以及風洞的建築工藝多處可見,製作精細、講究。
東大街始建於民國初年,為地主兼工商業者居式,其前面是店房,後面是花園和居室,對外有三個出口,保留了木質礎鋪磚等明代構築風格。
別具風韻的名勝古跡
名勝古跡是一個地區文化和經濟傳統的歷史積淀。自古以來,如皋交通發達,人文薈萃,經濟繁華,再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眾多別具風韻的名勝古跡。
古代遺跡何其多
如皋市政府所在地如城鎮是歷史悠久的古城鎮,如皋建縣前為如皋村,東晉義熙七年(公元411年)如皋建縣後為縣治所在地。唐文宗大和五年(公元831年)置如皋鎮。南唐保大十年(公元952年),恢復如皋縣,此後如皋鎮一直為縣治所在地。
北宋慶歷年間,初建譙門(即城門樓),元末毀於兵燹。明朝初年,重新修築。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改建為三間譙樓,在縣衙前面。譙樓上設鍾鼓,晨昏敲鍾擊鼓報時辰。
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 ,知縣劉永准劃定了城池,建起六座城門:東門叫先春門,在迎春橋西堍;西門叫豐樂門,在豐樂橋東堍;南門叫宣化門,在閘橋北堍;北門叫北極門,在西惠政橋 (後改名范家橋)南堍;東南門叫集賢門,在集賢橋(今名冒家橋)北堍;東北門叫拱辰門,在東惠政橋(後改名賈家橋)南堍。那時,只有城門沒有城牆,僅有一條玉帶過河環繞。河上建有眾多石橋、磚橋,除以上六座城門外的橋梁外,有名的還有玉帶橋、太平橋、沙家虹橋、望月橋、曹家橋、燕橋、雁橋、文定橋、武定橋等。
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為抗擊倭寇,修築新城,辟城門四座,均建有譙樓。東門名靖海門,西門名錢日門,南門名澄江門,北門名拱極門。門外各設吊橋一座,東邊和北邊各建水關一座,城外環以寬闊的濠河。
古城如皋,是蘇北著名的文化古城。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如皋人民建造了大量的廟宇、道觀、園林、書院、會館、磚木石橋,反映了如皋豐厚的文化歷史。據不完全統計,解放前,僅如城就有寺、廟、庵、觀七十多座,著名的有定慧寺、中禪寺、海月寺、廣福寺(又名大寺)、伏海寺(即泰山廟)、大覺寺(又名大覺禪院)、菩堤社(又名菩提禪院)、舍桴庵(又名舍缽庵)、崇善庵、文昌宮(又名文峰閣)、福成庵、十家庵(又名神真庵、石家庵)、玉皇殿、靈威觀、關岳廟(又名關帝廟、武廟)、城隍廟、葯王廟、火星廟、都天廟、財神廟(又名增福財神廟)、孔廟(即文廟)等。著名的古園林建築有水繪園、逸園、匿峰廬、壺領園、古澹園、朴巢、深翠山房、水明樓、霽峰園、露香園、三瑞園、指樹園、古柏園等。
古城如皋向以水多、橋多、廟宇多、園林多聞名於世。由於歷史的變遷,如皋城牆已被拆毀,大量的名聞皋邑的古建築。古園林已不復存在,保留下來的為數很少,主要有水繪園、定慧寺、孔廟大成殿、靈威觀、東水關等。
Ⅲ 如皋的名勝古跡
水繪園 定慧寺 長壽園 花木大世界
Ⅳ 如皋冒氏不是蒙古族么那麼冒襄為什麼不肯剃頭
清人是女真族的,不是蒙古族!如皋冒氏也不是蒙古族 是漢族!!雖然說祖上是蒙古族 改姓冒 為漢族。
崖山之後無中國 明亡之後無華夏
明末抗清比南宋抗元更加激烈,全家投井、自縊殉國、立戰而死的官員志士無數,光後來被追謚有據可考的就多達八千六百多人。他們大義凜然、壯烈殉國、從容就義、就義前每每慷慨賦詩。
明末絕命詩在數量上是空前的多,而且大都是以熱愛祖國和堅持民族氣節為其主題
就今天用和諧社會的眼光來看,這是民族大融合!但在那個時候來看,卻僅僅是改朝換代那麼簡單……
儒的文化熏陶下,忠真的是深入大多數士大夫的心底了
崇禎自殺。後宮周皇後帶頭自殺,崇禎帝嬪妃並不多,基本自殺。
還有更加早的有明朝大學士兼太子太傅孫承宗全家七十口死於河北高陽縣,
比較出名,有明末岳少保之稱的盧象升死河北嵩橋。
後南明死忠者有著名的史可法死揚州,劉宗周死杭州,還有官員全家自沉船死海上,官員獨自到南京死,為的就是留名證明自己節氣。
由於自殺官員者眾,至少有上千人名字都難以統計。
外國人不太理解這一種現象,任何一朝能夠象明末這樣忠死者多,崇禎皇帝不知道算是幸福還是算痛苦。
明末忠臣、清官、義士自殺殉國人數之多是令人驚訝的! 只不過明王朝最終依舊還是滅亡了
順便說一下,當時漢族的政權明朝被滿清滅了之後,日本和朝鮮以為漢人滅亡了,不再承認中華,日本人改口稱呼為支那!
Ⅳ 如皋名勝古跡導游詞賞
是園以水為貴,倒影為佳,而其以園言志,以園為憶,並融琴棋書畫,博古曲藝於一園的特色,更是以顯示它是一處饒有書卷氣的「文人園」。
當時,水繪園高雅矚目,引一代名士吳偉業、王士禛、陳維崧、戴本孝等游觴嘯詠其中,極一時之盛,清初文人劉體仁說:「時,士之渡江而北,渡河而南者,無不以如皋水繪園為歸。」
歷盡滄桑,水繪園一度中落,幾於池塞流干。然而園出文思,園以文存,經過整修,復建後的水繪園已再現當年風華。上海復旦大學喻蘅教授賦詩一首:
「三白追憶畫水村,迦陵雅記剩朝墩;
時賢能續文明史,再現風流水繪園。」
如果你登上古城牆俯瞰園景,但見水繪園垣墉不設,碧水如繪,這里有畫堤的「兩岸夾鏡」,小浯溪的窈窕,洗缽池的空明,與嶼地的不羈,水中倒映著冬季的「碧落」、早春的「寒碧」、夏日的「懸溜」,爽秋的「波煙玉」,更有那遲疑的澀浪坡和怡淡的枕煙亭……
妙隱香林——於自然中見人工
石橋橫跨
信步入園,但見石橋橫跨清渠修然,竹木扶疏,有土坡障景,這里遍栽翠竹,竹影浯溪,名「妙隱香林」。
園中既然是自然的水道,那麼就有些地方是互不通連的,當年園主人在這里挖土相通,名小浯溪,就近推積,遍栽翠竹,形成障景,使之竹影浯溪,名「妙隱香林」,富有禪意。
經過這樣的處理,客觀上形成了三道通道,一自小浯溪南東近古剎中禪寺,可覓隱玉齋遺蹤,一自小浯溪北東近寒碧堂處,又一自西繞過障景可北通壹默齋。
前人有詩:
避世牆東好,名園此足休。
小橋通綠水,殘夏似深秋。
竹樹叢三徑,歌鍾四散愁。
堤邊青雀舫,日夕恣遨頭。
賞景佳處在月台
懸溜峰
枕煙亭邊,小浯溪出入雀葦,野趣盎然;因樹樓前,鬱郁蔥蔥,欄繞廊轉,也別有一番風韻。但賞景最佳處還是壹默齋後的月台處,這里水面洋洋,遠處,一道古城牆巧妙地隔開水天,將一幅「名園依綠水,野竹上青霄」的美麗圖畫收攏在你的眼前:懸溜峰自東邊穿水而出,山腳是懸溜山房,山腰是湘中閣;懸溜峰對面有鏡閣,秀美雋逸,北部有波煙玉亭、小三吾亭點綴成趣,西北隅更有石紋如織的澀浪坡與懸溜峰相映成畫。
懸溜峰本是湖南衡岳72峰之一,冒辟疆愛其景,仿而堆之,「假山懸溜一重重,南垣妙手無多讓」,這是前人對造山師張南垣巧堆懸溜峰的贊美。水繪園中的懸溜峰雖不似湖南衡岳那樣石蹬垂接,摩霄插雲,但也有懸崖巨壑,森奇列戟之味。
那日照下的懸溜峰山石,黃一塊,紫一塊,好像是畫家的彩筆染過似的實在誘人。峰頂湘中閣,採用十字交叉歇山卷棚頂,下出斗拱,四面迴廊,畫窗雕欄。有詩:「推窗忽憶三湘景,米家畫里聽秋猿」,整個懸溜峰景猶如北宋書畫家米芾畫的風景畫一般。
懸溜山房與湘中閣參差相襯。溜者,為水流滴下之意。每逢「山」中一夜雨,置身懸溜山房,可聞清絕悅耳的泉水叮咚聲。
從懸溜峰下稍折而北,有波煙玉亭,亭名取自唐代詩人李賀「月漉漉,波煙玉」。婁然,在月明之夜來游波煙玉亭會覺得更美。冒辟疆曾憶述:「董小宛每誦此三字,則反復回環,日月之精神光景盡於斯矣。人以身入波煙世界之下,眼如橫波,氣如湘煙,體如白玉,人如月矣」於是在此建亭以寄託懷念董小宛之情。
懸溜峰西邊的鏡閣,四面是月洞門,黛瓦、粉垣、朱欄亭立於平池闊水中,倒影極佳。閣中應陳列古琴台一座,其瓦制而中空,飾紋古樸,琴置台上,彈之,發金石之音。當年,董小宛曾在此垂眸吟唱:「病眼看花愁思深,幽窗獨坐撫瑤琴。黃鸝亦似知人意,柳外時時弄好音」,如今睹物思人,真令人感慨不已。
小三吾亭
小浯溪那邊的小三吾亭,是文人唱和的最好去處。「浯溪,源出於湖南祁陽西南松山,那裡水清石峻,唐代詩人元結在道州任上時,愛其景勝,構築浯亭於溪上。冒辟疆十分崇尚元結的意趣。於是在故鄉仿造了小浯溪和小三吾亭。亭前有峿石,數塊傲立水中,就像瞿塘峽中的灧澦,時躍白魚。附近,又有月魚基孤峙中流。遙想當年,冒辟疆於夕陽裹柳中,與三兩文友,駕扁舟登小三吾,吟詩作賦,那是何等的瀟灑風流。
自妙隱香林向北為澀浪坡,其坡廣十餘丈,冒辟疆曾仿「蘭亭修禊」於此作「曲水流觴」之戲。清康熙四年(1665),官
Ⅵ 如皋在海洋路88號新開了個海鮮禮品店那裡有各種稀奇古怪的海鮮哦包你去了不會後悔
如皋是哪,建議在如皋所在城市版面發.
Ⅶ 如皋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江蘇如皋最古老的古寺在哪裡
如果你之前也曾去過江蘇如皋旅遊,或許也曾去過這里的一座隋代古剎,即定慧禪寺,寺院始建於隋開皇十一年,當年晉王楊廣在揚州開設千僧會,並邀請了佛教天台宗開創者智顗高僧,他在去往揚州的途中經過如皋,並在此誅茅建廬,定慧禪寺由此而來,至今已1400多年歷史。
Ⅷ 如皋市什麼地方能免費鑒定古董「玉器」
免費鑒定的多是騙手續費的拍賣公司,正經的鑒定機構都是要收鑒定費用的,我之前也收藏了不少古玩,古董鑒定都是在淘古趣上找專家鑒定的,講得還是挺詳細的,也學到了不少知識
Ⅸ 今長江以北的南通和如皋在古代屬於徐州還是揚州並且屬於哪個國家
南通屬於古代時抄期的揚州府襲
三國時期隸屬吳國
所以,南通北邊的海安、如皋、如東講淮揚方言,即以揚州、泰州、南通中北部為代表的方言,南通南部的海門、啟東講吳方言,和上海話較相似,而通州地區則處於過渡區,自成一派講通東話。所以,南通是吳文化與淮揚文化的交匯處,歷史上受到吳文化與淮揚文化影響比較多。。
至於徐州。。。我到覺得徐州、連雲港、宿遷他們的民俗與文化比較相近,其他的鹽城與淮安也都是受淮揚文化影響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