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鉤西遊記
A. 四大名著的開篇詞,你認為哪篇最好
四大名著是我國文學史上不可逾越的巔峰,是中華浩瀚文化燦爛的星空。它們都有各自精彩的開篇詞,或在第一回正文開端,或在第一回正文之中。若問哪部開篇詞最好,我個人選《三國演義》。
我們來看看四大名著精美絕倫的開篇詞,看看您更喜歡哪一篇?
《紅樓夢》開篇詞《紅樓夢》的開篇詞,也叫開卷詩: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在第一迴文中,曹雪芹於悼紅軒中,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纂成目錄,分出章回,又題曰《金陵十二釵》,並題一絕,此即便是《石頭記》的緣起。曹公題的這一絕當然就是這篇開篇詞。
《紅樓夢》開篇詞短短4句20字,卻言簡意賅、情感飽滿,意思是:全書寫的都是荒唐言辭,卻浸透著我辛酸的眼淚!都說作者太迷戀兒女痴情,可又有誰能真正理解書中的意味呢?
曹公開篇便透露了4個懸念:荒唐言、辛酸淚、兒女痴和書中意,正是這4個懸念奠定了全書的感情基調,攪動了300多年紅樓夢研究的文海風雲。曹公不愧為中華文壇的一位大神。
「一把辛酸淚」,說明了文中包含種種血淚辛酸的現實生活和感受。「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曹公在這里訴說的是他難以直言而又擔心不能被理解的衷曲。
綜上,《紅樓夢》開篇詞,言簡意賅,既提綱挈領、統領全書,又表達了作者的文學觀和復雜情感,所以我認為《紅樓夢》開篇詞文學性強,其核心體現為」夢「字。
《水滸傳》的開篇詞:
試看書林隱處,幾多俊逸儒流。
虛名薄利不關愁,裁冰及剪雪,
談笑看吳鉤。
評議前王並後帝,分真偽占據中州,
七雄擾擾亂春秋。
興亡如脆柳,身世類虛舟。
見成名無數,圖名無數,
更有那逃名無數。
霎時新月下長川,江湖變桑田古路。
訝求魚緣木,擬窮猿擇木,
恐傷弓遠之曲木。
不如且覆掌中杯,再聽取新聲曲度。
看那書林深處,隱逸著多少俊傑儒流,他們不屑於世間虛名薄利,更把古今戰事當作笑談,在那吟詩作賦,書寫著超凡脫俗的辭章。在他們眼裡,前王後帝、真真假假、中原逐鹿,與春秋戰國的諸侯爭霸沒什麼兩樣?國家就像脆柳一樣脆弱,人處其間與漂泊無定虛舟何異!
人世間自然成名的人,圖名的人,更有逃名的人,何其多?滄海桑田,只瞬間就不知新月落在長河的哪一邊。不要看到緣木求魚者感到驚訝,也不要笑話人窮猿擇木,更不要像傷弓之鳥見了彎曲的樹木也遠避。統統放下吧,包括你手中的酒杯,來聽取我「新聲曲度」!
《水滸傳》講的是江湖豪傑的傳奇故事,而這首開篇詞,卻給人大有笑傲江湖的悲壯味道。
此詞冷眼旁觀熙來攘往的追名逐利者,笑看那些為名利而尋找門路的人,羨慕那些笑傲江湖的「俊逸儒流」,倡導一種隱逸恬淡的生活態度,因而《水滸傳》傳遞的核心點是」隱「。
從以上分析看,頗有幾分《三國演義》開篇的味道,或許但凡世間英雄豪傑,其結局大概都蓋莫能外吧。《水滸傳》的開篇詞也不乏一篇經典優秀的開篇詞。
結語綜上深入分析,四大名著的開篇詞都是非常經典和優秀的,都很喜歡,若非常選出一篇最好的,那就選耳熟能詳的《三國演義》開篇詞吧。名著之所以能成為經典,必有其精妙之處,包括開篇詞。
大家喜歡哪一篇呢?請在評論區留言~~~
(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侵則刪)
B. 四大名著開篇詞
四大名著開篇詞:
1、《三國演義》開篇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2、《水滸傳》開篇詞
試看書林隱處,幾多俊逸儒流。虛名薄利不關愁,裁冰及剪雪,談笑看吳鉤。七雄繞繞亂春秋。見成名無數,圖形無數,更有那逃名無數。剎時新月下長川,江湖桑田變古路。訝求魚櫞木,擬窮猿擇木,恐傷,弓遠之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聽取新聲曲度。
3、《西游記》開篇詞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4、《紅樓夢》開篇詞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2)吳鉤西遊記擴展閱讀:
四大名著對現實的影響:
一、《紅樓夢》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遠的思想。在《紅樓夢》發行後,大量的續寫書籍不斷涌現,充分體現了《紅樓夢》帶給讀者的藝術魅力。
在戲曲方面,《紅樓夢》給予了藝術家豐富的靈感,創造出了許多戲曲上的精品,如梅蘭芳的《黛玉葬花》、荀慧生的《紅樓二尤》等。
在影視方面,也出現了相關內容的電影和電視劇,1987年版的電視劇《紅樓夢》播出後,得到了大眾的一致好評,重播千餘次,被譽為「中國電視史上的絕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經典」。
二、《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也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這部小說用75萬字的規模來塑寫四百多個人跌宕起伏的一生,描寫了近百年的歷史進程,創造了一種新型的小說體裁。
這讓當時的讀者有了新的體驗,紛紛閱讀《三國演義》,這樣也使得文人志士和書商產生了繼續編寫和出版同類小說的極大熱情。一直到現在,各種歷史演義小說無不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
三、《水滸傳》以真實的歷史宋江起義這一社會問題來開展故事,對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有不少文人借它來批判社會的黑暗和不平,並改變了以詩文為主的文學面貌。它和《三國演義》一起奠定了我國古代長篇小說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風格。
它貼近生活,作者描寫著市井社會中平凡人物的日常瑣事,注重刻畫人物性格的層次性、流動性,並熟練地使用白話,在許多方面上推動了中國古代長篇小說藝術的發展。
四、 《西遊記》根據唐代玄奘取經這一真實的歷史事件展開了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上的艱難坎坷和曲折迂迴的故事。《西遊記》作為一部神魔小說,故事內容包含「幻中有理」、「幻中有趣」、「幻中有實」將歷史真實不斷神化、幻化,最終以「幻」的形態定型。
作者通過塑造孫悟空的形象來宣揚「三教合一」即使是受到外物的迷惑而放縱不羈的心,也能回頭重來回歸本心的良知的自覺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