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不同版西遊記

不同版西遊記

發布時間: 2020-12-30 10:58:45

Ⅰ 西游記一共有幾種版本

比較為人熟知的如下:

1、有1982年到1988年拍攝的央視版《西遊記》。

2、2011年張紀中版《西遊記》,講述盤古開天闢地。

3、1996年香港TVB版的《齊天大聖》。

4、2006年日本播出的《西遊記》是改編我國四大名著之一。

5、2010年浙版《西遊記》。

6、還有電影版的如邵氏電影、周星馳的《大話西遊》、《西遊記之大鬧天空》、《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

(1)不同版西遊記擴展閱讀: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

鴉片戰爭以後,大量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被譯為西文,《西遊記》漸漸傳入歐美,被譯為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斯(斯瓦西里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文種。中外學者發表了不少研究論文和專著,對這部小說作出了極高的評價。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西遊記

Ⅱ 為什麼86版西遊記由3個不同的唐僧演

86版電視連續劇《西遊記》,唐僧居然是三個人演的.

第一個唐僧汪粵,只演了三內集就匆容匆離開了劇組;第二個唐僧徐少華,也只演了8集就去上大學;只有第三個唐僧遲重瑞,才演到了最後,取到了真經。

這在今天是不可思議的事,《西遊記》啊!四大名著呢!!誰演誰不火啊!!!汪粵、徐少華是不是傻啊?

看了他們離開的原因,你更會覺得他們頭上有包。

汪粵進劇組之前,就有電影導演邀約演主角,演唐僧只是給導演楊潔一個面子。
演了《禍起觀音院》《偷吃人參果》《三打白骨精》三集之後,有老師告訴他,再這樣下去你一輩子就只能當唐僧了,戲路會越來越窄。他個人也覺得演電視劇哪能跟演電影比,於是果斷離開!

汪粵的匆匆離去,讓楊潔非常被動。徐少華原本招集到劇組演「小白龍」,楊潔沒辦法,只好讓他穿上袈裟救駕,沒想到他卻越演越好,成為了史上最帥的一位唐僧。正在楊潔一個石頭落地時,徐少華考上大學的通知書來了,他也拍拍屁股走了。

灰頭灰臉的楊潔只好再次把劇組工作停了下來。後來回單位,突然看到前來領工資的遲重瑞,左看右看都有佛像,堅決扭住他不放,最終讓他演完唐僧,取得真經。

Ⅲ 86版的西遊記電視劇與西遊記原著哪裡不同

掠過你世界的邊緣
1月12日
兩者區別很大。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敘述一下。第一,人物形象。原著中的三個徒弟是真真實實的妖怪形象,而電視劇里的三個徒弟完全屬於改良版的!不覺得討厭,反倒覺得萌萌的!第二,從情感方面來說。電視劇里的師徒幾個雖然平時偶爾有點小摩擦,但是基本上給人們留下的印象還算是溫情脈脈,團結一致的。另外,電視劇裡面的老君,如來,觀音,彌勒等等,給人一種世外高人,慈悲為懷的印象。實際上,在原著當中,師徒幾人如無外力禁錮,分崩離析的可能性很大。而老君,如來,觀音等人也是勾心鬥角,明爭暗奪的厲害。並不是置身事外,無欲無求的仙人形象。第三,電視劇中的孫悟空給我們留下了近乎完美的形象。無論顏值,戰鬥力,還是個人遭遇,均得到了觀眾的認可或者同情。特別是悟空被壓五行山,再配上閆肅的五百年滄海桑田,讓觀眾對悟空極度同情,甚為其打抱不平,甚至落淚。但是實際上,就悟空來說,實際上是被別人唆使犯下了不可饒恕的錯誤而自己渾然不知。悟空所謂的反天不過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並非什麼充滿大無畏戰斗精神,為了什麼崇高理想而有的行動。被如來壓了五百年實際上等於沒有懲罰。第四,原著裡面實際上對唐僧的描寫形象並不光輝,說他是卑鄙無恥的小人是有點過了,但是絕對與得道高僧不沾邊。而電視劇裡面的唐僧除了膽小軟弱,基本上還算是比較光輝的人物形象。而老君在電視劇裡面被描述成了一個老頭子,除了煉丹,戰鬥力幾乎為零,玉帝也在悟空大鬧天宮面前竟然嚇得鑽了桌子,如來也給觀眾留下了第一高手的形象。實際上,在原著裡面,太上老君深不可測,為第一仙。玉帝也絕非等閑之輩,如來的武力值雖然還行,但是絕對進不了前十。

Ⅳ 86版西遊記與原著有哪些不同

人物形象。原著中的三個徒弟是真真實實的妖怪形象,而電視劇里的三個徒弟完全屬於改良版的,不覺得討厭,反倒覺得萌萌的。

《西遊記》於1982年7月3日開機,同年10月1日首播試集《除妖烏雞國》。1986年春節在央視首播前11集,1988年25集播出。緬語配音版《西遊記》開播儀式於2019年9月14日在緬甸仰光舉行,將於近期在當地電視台播出。

1986年春節一經播出,轟動全國,老少皆宜,獲得了極高評價,造就了89.4%的收視率神話,至今仍是寒暑假被重播最多的電視劇,重播次數超過3000次,依然百看不厭,成為一部公認的無法超越的經典。

Ⅳ 電視劇版西遊記跟原著不一樣

原著反映的是作者當時社會的形態,而電視劇完完全全是把人物神話,注重的專是武打動作屬的完美和技巧。根本就沒深意可言! 原著就只有一個版本,電視劇卻有很多版本。

大陸1982年拍的版本比較忠於原著,是按著原著所要表達的意思來拍的。

香港拍了3個版本,90年代拍了2部,2002年拍了一個眾星版的。96年的那個版本還是相對忠於原著的。

2002年的是叫齊天大聖孫悟空,很多情節是完全不同的,比如三打白骨精都是變為是由於孫悟空與白骨精的感情問題。這個版本可以說是創新很多,故事和人物都僅僅是名字沒有變,內容完全不同。不過,創新得很有意思。

所以,總的來說,電視劇一般是按照原著的梗概來拍,具體細節是千變萬化的。也有可能去更改情節,不過人名、故事名就應該不會更改的。

Ⅵ 張紀中版西遊記和楊潔西遊記不同有哪些

張紀中的抄和小說極為的相似。和小說原版幾乎沒什麼區別。然而。楊潔的西遊記就稍微有一些改變。例如。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好像還有一個女的。名字忘記了。這是楊潔的,西遊記。在唐僧師徒,陸金盤絲洞。還有一個女的叫思思,張紀中的西遊記就沒有這些。他演的西遊記,基本上和小說差不多。有些台詞也是一樣的。例如在西遊記,第一集。開始朗讀了一首詩。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預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楊潔演的西遊記就沒有這些。這首詩的原文應該是這樣。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預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另外。俺沒有讀過什麼書?打字難免會出現錯別字。還望諒解。嘿嘿。望採納。

Ⅶ 關於西遊記不同版本的問題~

西遊自記宮書庫

一 原著

(一) 華陽洞天主人校本西遊記

(二) 李卓吾先生批評西遊記

(三) 悟一子評點西遊真詮

(四) 悟元子批語西遊原旨

二 續書

(一) 續西遊記

(二) 後西遊記

(三) 西遊補

(四) 新西遊記

三 歷史資料

(一) 大唐三藏取經詩話

(二)《永樂大典》之《西遊記平話》片斷:

《夢斬涇河龍》

(三) 銷釋真空寶卷

(四) 朴通事諺解(節錄有關《西遊記》的部分)

(五) 《西遊記雜劇》(楊景賢)

(六) 二郎神鎖齊天大聖(闕名)

(七) 唐三藏西遊釋厄傳(朱鼎臣)

(八) 西遊記傳(楊致和)

http://www.xyjg.com/zzb/success.asp

Ⅷ 西遊記到底有多少個不同的版本

現在所知的明刊本《西遊記》共「世德堂本、楊閩齋本、唐僧本、李評本」四個版本。
《西遊記》是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完善的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該書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僧三人,一路降妖伏魔,保護唐僧西行取經,所完善的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Ⅸ 西遊記里的不同版本的唐僧,你更喜歡哪一個

第一任唐僧,汪粵。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當時還在上電影學院,由版於擔心演了唐僧之後從此定權型,以後的戲路會變窄,於是在幾集之後便匆匆離開劇組演電影去了。

第二任唐僧,徐少華。1983年,徐少華進入央視電視劇《西遊記》劇組,出演唐僧一角,是其藝術生涯的標志性轉點。徐少華參與拍攝直至1986年1月2日,他所在單位山東省話劇團與《西遊記》劇組合同期滿,離開劇組。

第三任唐僧,遲重瑞。他是在《西遊記》已經播出了11集以後才接手出演該劇的,被譽為是比較接近原著的唐僧扮演者,也是堅持到最後取到真經的一位唐僧。

Ⅹ 西遊記原著與電視劇(舊版)有什麼不同啊急!急!急!急!急!

看西遊記電視與原著幾點不同與不當之處

1,關於蜘蛛精:不只一人說蛛蛛精被昴日星官他媽---老母雞毗藍婆菩薩帶走打掃庭院了,對此我覺得是電視先入為主了,電視拍的很經典,所以看過電視的人就基本上不看書了。其實原著中很明確的寫著蛛蛛精被老孫打的稀巴爛,為防止有死心眼的人心生疑問,現將原文載錄如下:好大聖,把叉兒棒幌一幌,復了一根鐵棒,雙手舉起,把七個蜘蛛精,盡情打爛,卻似七個曖肉布袋兒,膿血淋淋。這下該都相信我了吧。非要我把這段粘粘糊糊的惡心慘案擺在這里,才肯相信,真是氣死朕了,現在人證物證俱在,服不服?!

而老母雞收伏蜈蚣精看洞是有道理的。公雞與蜈蚣相剋,故可以降伏,所以有雞的地方有蜈蚣非常合情合理!編導不知道出於什麼想法在這里給與置換,混淆視聽,不知是何道理!這是我要指責編劇的第一處地方。

2,蛇精,有細心人說關於你《看妖精死》一文中在黑風山少算了一蛇精。由於是小怪我將其忽略了,慎重起見我又查了一下原著,發現在此處其實是一蒼狼(電視中確實是一蛇精,長得還頗為俊俏)。我想了一下,覺得編劇在此改動也是不合適的。所謂狼狽為奸,蛇鼠一窩,熊和狼在一起是可以接受的,和蛇在一起似乎不合情理吧。想不通,有待高人指點迷津。

3,車遲國,與鹿力大仙隔板猜物那場比賽,娘娘放櫃子里的是山河社稷襖,乾坤地理裙,後被猴子變成一件破爛流丟一口鍾。此處電視演得錯誤大了去了。一口鍾其實也是一件衣服,看過相關書籍後,根據我的理解,簡單的說它是一種類似馬甲的衣服(外型像大鍾而已)。而電視演的果真就變成了一口鍾,金屬的,敲起來咣咣響的鍾,貽笑大方啊。當然這種工作失誤可以理解,因為古文分析起來難度較高,對編劇的要求也高,這里不想太責怪編劇。但以後大家一定要明白,這是不對的。

4,嫦娥,原著中收玉兔的是太陰星君,估計也就是月老。他是月亮上的最高長官,手下美女如雲,嫦娥只是其中一個。原著中嫦娥並沒有太搶眼的鏡頭,只是導演由於某些原因過分突出了她。原因一、考慮老百姓中嫦娥fans的需要,原因二,為直接原因,即節約成本。

書中太陰君帶著一群美女來收玉兔,而導演這里沒有叫那麼多人了,她直接讓嫦娥這一婦道人家拋頭露面來收玉兔,結果險些又被老豬佔了便宜。哈,玩笑話。其實原著中色膽包天的老豬還是力排眾難的找到了嫦娥,原文如下:正此觀看處,豬八戒動了欲心,忍不住跳在空中,把霓裳仙子抱住道:「姐姐,我與你是舊相識,我和你耍子兒去也。」行者上前揪著八戒,打了兩掌罵道:「你這個村潑獃子!此是什麼去處,敢動淫心!」八戒道:「拉閑散悶耍子而已!」那太陰君令轉仙幢,與眾嫦娥收回玉兔,徑上月宮而去。

電視劇中唐僧的三位扮演者由於每個人自身個性的差異,對唐僧的演繹也明顯不同。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位把孫悟空趕回花果山的「唐僧」。每當這位「唐僧」出現的時候,就給唐僧增添了一層「不近人情」或者說「狠心」的色彩,至少我是這種感覺。我不知道當初導演在安排角色的時候,是不是做了精心的計劃,有意讓三位演員演繹出唐僧的三個不同側面抑或是三種不同的唐僧形象。 但實際的觀賞效果卻是如此。而〈西遊記〉原著小說中的唐僧並不會給我這種感覺。說實話,我頗為討厭原著中的唐僧形象。在小說中,每當上一回里剛剛化險為夷,下一回中有來到某座陰森恐怖的大山跟前的時候,唐僧自己都本能地恐懼,經常會對孫悟空說大概是「悟空,你看前面那座山烏林密布,虎豹之聲不絕,怕是有妖怪吧」之類意思的話,而孫悟空每次都要安慰他說「師傅莫怕,一切都有俺老孫在」,唐僧每次也都能「心安」。這似乎已經成了一種固定的套語,反復出現在<西遊記>的原著小說里。可是每當有妖怪幻化為人形來害他的時候,他又不相信孫悟空了,經常會說「她(他)一個弱女子(老人家)怎麼會是妖怪呢?」由此吃的苦、受的罪非常之多,但是每次又都重蹈覆轍,一點兒教訓也不吸取。唐僧堅定地相信取經路上障礙重重,危險處處,妖魔鬼怪眾多,可是每當妖怪真的出現的是時候,他又是一個頑固的不相信者。這個在現實中從邏輯上看似矛盾之處,在小說中的「神魔世界「里卻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唐僧肉眼凡胎,不象孫悟空有火眼金睛可以認妖識魔,面對妖怪幻化的活生生的人形,他當然不信那是妖怪啦。

在電視劇中,孫悟空和豬八戒是演繹的最精彩的兩個角色。這首先得歸功於電視劇中形象設計的成功。在小說中,孫悟空和豬八戒都可算是半個妖怪,他們的長相確實相當嚇人,但是在電視劇中卻進行了藝術化的處理(電視劇中的形象是根據<西遊記>傳統戲曲中的形象進行設計的)。孫悟空雖然還是滿臉滿身的猴毛,豬八戒雖然也還是豬鼻子大耳朵,但是他們本來猙獰的妖怪相已經大大被淡化了,再加上他們倆經常互相調侃、揶揄對方,就更是大大縮短了與凡人之間的距離,美猴王給人以正義、桀驁不馴、機靈之感,豬八戒雖然小毛病一大堆,卻令人覺得親切、可愛。六小靈童和馬德華的表演也是十分成功的,孫猴子的靈動、傲氣,豬八戒的斤斤計較、小家子氣等性格細節都表演得十分到位。孫悟空和豬八戒在原著小說中的形象也是非常成功的,這在文學史上已有定論,在此不再一一贅述。

唐僧師徒四人在電視劇和原著小說中的形象,令我感到反差最大的是沙和尚。在原著小說中,從流沙河收服沙和尚開始,小說的主脈才真正是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但是看過原著小說的人會發現,在小說的行文過程中,經常只看到孫悟空與唐僧、孫悟空與豬八戒的對話,沙和尚的台詞則很少,他只是在勸解調和其他三人之間的矛盾或是在商量降妖策略的時候才發言。憨厚寡言的沙和尚因為要「悟靜」,在小說中也以沉默的方式被刻畫。當我們閱讀小說的時,雖然經常看不到沙和尚出現,但我們卻不能否認他在場,他只是沒有說話而已,而作品中又不能添上一筆「沙和尚未發言」之類的說明性文字。所以我們常常會忘記沙和尚。這是因為,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是跟著文字進行思維的,看到「唐僧」就想到唐僧,看到「孫悟空」就想到孫悟空,而不會想到其他人。小說中經常可以看見「三藏」、「悟空」、「八戒」等字,所以就常常會聯想到唐僧、孫悟空、豬八戒,這樣反復聯想,使他們的形象在腦中得到加強。而「沙和尚」或「悟靜」等字不常見到,就很少聯想到沙和尚,所以就容易被忘掉。電視劇則不同,它把人物直接以肉眼可見的畫面加以呈現,而不需像閱讀小說那樣要進行抽象思維。在電視劇中,盡管沙和尚還是挑扁擔沉默寡言,但是我們在觀看電視劇的時候卻不會忘記他,因為電視劇要把直觀的形象呈現給觀眾,唐僧師徒四人必須同時在場。當孫悟空和豬八戒互相調侃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沉默的沙和尚含笑而立,甚至還笑出聲來,這些是在原著小說中看不到、也聽不到的。這樣一來,沙和尚雖然台詞不多,卻時時出現在屏幕之中,觀眾們也就能時時想著沙和尚,不會把他忘記了。從電視劇和原著小說中沙和尚形象給人的巨大反差可以看出,這兩種藝術形式刻畫人物形象的方式不同,其效果也大不一樣。事實上,在文學史上,對沙和尚人物形象的研究就遠遠不及唐僧、孫悟空、豬八戒的研究規模。這也說明,〈西遊記〉原著小說對沙和尚的人物刻畫並不十分成功。

在情節上,電視劇對原著小說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編,有的將兩三個故事合而為一,有的將原本沒有聯系的故事貫穿了起來,改變之處不少,在此我也不一一道來了,相信同時看過電視劇和原著小說的觀眾及讀者自能瞭然於胸。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