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光明淖遺址

光明淖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2-30 18:33:36

『壹』 洗滌污淖是什麼意思

上善若水 厚德載物 「上善若水」這四個字,出自於老子的《道德經》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它的字面含義是:最善者的品行,如同水一樣, 可以滋養與造福萬物,卻不與萬物爭任何東西……。說到這其中所涵蓋的思想意義,那就需要多做些解釋了。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穀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之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他認為上善的人,就應該象水一樣。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他善於處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為百穀王。 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於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沒有什麼能超過它,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說弱能勝強,柔可克剛。 不見其形的東西,可以進入到沒有縫隙的東西中去,由此我們知道了「不言」的教導,「無為」的好處。 老子還說:「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幾於道;道無所不在,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善處地也;空處湛靜,深不可測。善為淵也;損而不竭,施不求報,善為仁也;……..。 「道」是產生天地萬物的總根源,是先於具體事物而存在的東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規律及其本源。所以「道」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認知與理解的。水的德行就是最接近於「道」的,「道」無處不在,因此,水無所不利。它避高趨下,因此不會受到任何阻礙。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養萬物,洗滌污淖。它處於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靜,但卻深不可測。它源源不斷的流淌,去造福於萬物卻不求回報。這樣的德行, 乃至仁至善……。 「厚德載物」的含義 「厚德載物」語出《周易》:「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是說,以深厚的德澤育人利物,今多用來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學識培育學子成才。清華大學的校訓就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還有一個比較不錯「天道酬勤」 中國有句古話:天道酬勤。意思是:上天一定會讓那些勤勉的人,有所收獲。其實,這句話只不過是安慰人的。...那麼,縱使「天道酬勤」只是一個註定落空的夢想,也讓我們滿懷熱情地去期望。因為,有夢的人,才有希望。... 天道酬勤,是指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是古今中外所稱道的多勞多得。 出自 《論語》 「天道」即「天意」「酬」即酬謝、厚報的意思「勤」即勤奮、敬業的意思,就是說「天意厚報那些勤勞、勤奮的人」。 所以總的意思是說:上天會實現勤勞的人的志願。有耕耘就會有收獲,我們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的完善充實自己,千方百計的提高自己的競爭實力,就會有一個美好光明的明天

『貳』 古樓蘭遺址在哪

樓蘭古城地處塔里木盆地東緣的羅布泊凹地中,四周被沙漠、雅丹劣地和堅硬的鹽殼所包圍,人跡罕至,環境異常的荒涼、凶險。然而據史書記載,早在公元前2世紀樓蘭就是西域最繁華的地區之一,古樓蘭國有人口14000餘,士兵近3000,真可謂是一泱泱大國。古樓蘭地處絲綢之路要沖,扼東西交通的門戶,是漢王朝進入西域的橋頭堡。當年在這條交通線上是「使者相望於道」,交通繁忙,城市經濟繁榮,樓蘭古城有著極盛一時的歷史和燦爛的綠洲文化。奇怪的是,聲名顯赫的樓蘭王國在繁榮興旺了五六百年以後,卻史不記載,傳不列名,突然銷聲匿跡了。7世紀時,唐玄戕取經歸來,看到樓蘭國「城廊巋然,人煙斷絕」,其蕭條之景,使人頓生滄海桑田之感慨!1900年3月斯文。赫定率隊考察羅布泊,差些全軍覆沒,因而宣稱這里是可怕的「死亡之海」!1980年5月我國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蒙難失蹤,更給這座古城蒙上一層神秘可怖的面紗。近年上海的「獨行俠」余純順歷時8年在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後,倒斃羅布泊荒漠,又給蔞蘭古城平添了幾分凄涼和悲壯。樓蘭古城究竟是怎樣消失的?樓蘭遺址究竟在哪裡?樓蘭的自然環境究竟有多惡劣?樓蘭有些什麼文化遺存?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外考古學家和科學家關注的問題。樓蘭也是中外探險愛好者憧憬嚮往的神秘之地。

樓蘭古城是由於自然和人為多方面的復雜原因,導致河流改道,風沙侵襲,被掩埋於大漠中的。本世紀初,因為斯文。赫定的維吾爾族向導艾爾得克為找回丟失的鋤頭,於無意中讓斯文。赫定發現了樓蘭古城,從而引起世人極大的關注,世界各國的考古家、探險者蜂湧而至,他們在樓蘭古城地區發掘的文物其價值之大震驚世界,其數量之豐難以數計。除新石器時代的石斧、玉斧、石刀、石箭簇外,還有漢簡、漢文書、絲織品、木器、陶器、銅器、玻璃製品、古錢幣等等。其中以晉代手抄《戰國策》和漢錦最為珍貴。還發現了著名的「李柏文書」,並據該文書又發現了附近的「海頭」故城,並發表了一些專著。1927年中國考古學家黃文弼也到樓蘭發掘考察,出土了大量文物,發表了專著《羅布淖爾考古記》。中外學者盛贊樓蘭是一個埋藏在「沙漠中的寶地」,是歷史遺落下來的「博物館」、「東方的龐貝城」,解放後,我國組建過多批現代化的考察隊伍真誠樓蘭考察,現清楚查明,樓蘭古位於東經80度55分12秒,北續40度30分57秒與附近城鎮的直線距離為西北距庫爾勒市344千米,西南距若羌縣城330千米,古城佔地12萬平方米,略成正方形,邊長約330米,用泥土、蘆葦、樹枝相間修築的城牆仍依稀可辨。一條大致西北——東南走向的古河道斜貫城中,將古城分成東北、西南兩區。東北區僅存佛塔及其附近建築,佛塔殘高10。4米,系用土坯、糯米漿、柳條砌築,是全城最高大的建築物。西南區有當時的官署——三間房遺址與一些小院落。古城內,蓋房用的胡楊木樑、檁、椽等木構件,比比皆是,其中不少還鑿了眼,刻上了花紋,顯示了相當的工藝水平。古城及其周圍還有古烽燧、糧倉、古墓等遺址。在樓蘭古墓溝還出土了3800年前的干屍——「樓蘭美女」。樓蘭古城內目前尚遺存陶片、氈片、古銅錢、古兵器、絲綢碎片等眾多文物,只需你在地表稍事尋找和挖掘,你就可能成為一名「考古發現者」。

神秘的樓蘭強烈刺激著國內外遊人的探險慾望,近年來國內外掀起了一股樓蘭探險熱潮,各國探險隊紛至沓來,其中尢婁日本朋友熱度最高。1998年春節數十名上海探險者踏著上海獨行俠余純順的足跡來到樓蘭,在東方「龐貝城」渡過了一個不平凡的新年,個個激動無比。

樓蘭探險異常艱險,地表崛起的鹽殼和錯綜復雜的風蝕「雅丹」地貌,極其艱隊難行,越野車每小時平均只有前進二三千米,平均每兩分鍾汽車就得轉三個急彎。羅布泊地區的地貌廣達3500平方千米,是古城的一大天然屏障。這里天氣冷熱變化急劇,夏季午後氣溫上升至攝氏三四十度,燠熱難耐,而凌晨氣溫又可下降到0度以下,奇寒無比。羅布泊地區年降水量僅10毫米左右,而蒸發量可達3000多毫米,蒸發遠超過降水二三百倍,奇旱無比。這里風沙肆虐,沙暴滾滾,堪稱禁區。然而有險才有奇,神奇的羅布泊、險峻的雅丹龍城地貌以及各種沙漠奇景為樓蘭探險倍增了許多新奇刺激,足令探險者終身難忘。

『叄』 太原聶家山村遺址是什麼

原址位於長風街西大街西環高速口,後面由於西大街擴建工程,現搬遷到變壓器廠

『肆』 細石器文化的西域細石器文化遺址

除上述細石器遺址外,尚有以下地點或地區發現過細石器遺物。
25、吉木薩爾:位於天山北部的吉木薩爾縣境內曾經發現過細石器遺存,採集到各類細石器標本。
26、克爾木齊:位於阿勒泰山南麓的阿勒泰縣克爾木齊村,在一批年代相當於戰國時期的古墓中,曾有一批細石鏃出土。
27、焉耆:1928年黃文弼先生在焉耆縣城南約10公里的沙漬中曾發現1件石鏃。
28、巴楚:1913年,斯坦因在巴楚縣附近曾採集到一批細石器標本。
29、克里陽:位於昆侖山西北,皮山縣克里陽村東南約10公里的塔斯洪河左岸。在此曾發現有刮刻痕跡的石料。
30、且末:在且末縣城南80公里的車爾成河谷,貝格曼曾經發現過細石器遺址,採集到細石核、刮削器、細石葉等。
31、英都庫什:位於庫魯克塔格山南麓,在辛格與羅布淖爾之間,是吐魯番去羅布淖爾的必經之路,黃文弼先生在此曾採集到細石核、細石葉等。其年代大致與七角井遺址相當。
32、韋曼布拉克:位於托克遜縣河東鄉韋曼布拉克村。在該村布於烽火台附近發現一件通體加工的桂葉形殘器、似鏃、刃、茅之類的石器,和一件方形石葉。
33、小普魯:在於田縣城南直線距離72公里處的克里雅河主支流流水河,普魯河交匯處的三角台地上,曾採集到細石器標本10多件。
34、齊德喀仁:在哈巴河縣加依勒瑪鄉齊德喀仁渡口北100米處,曾採集到細石器180餘件。
35、XYF—87地點:位於哈煙達克以南約10公里的玉龍喀什河右岸,在此曾發現打制石錘、石片、砍斫器8件。
36、XLF—87地點:位於和田市以東洛甫與羊達克勒克之間的第三級洪積扇地面,西北方離洛甫鎮約25公里,在此曾發現打制石核和石片2件。
37、XNF—87地點:位於尼雅河兩主源匯合點以北約15公里,納格日哈納西北第三級洪積扇地面,在此曾發現5件錘擊石片。
38、XNM—87地點:位於尼雅河東源烏魯克薩依與西源匯合點以南的三角地帶,海拔2500米左右。此地有豐富的細石器遺存,調查者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范圍內,即採集到楔形細石核、細石葉、加工細石葉、石片等140餘件。
39、XDM—87地點:在於田縣城東17公里,南疆公路北側1公里處,曾發現細石葉1件。
40、XKM—87地點:位於於田縣水交站南4公里的克里雅河左岸,這里曾發現圓柱形石核、細石葉、石片等。
41、西洪溝:位於石河子莫索灣一五O團團部西側3~4公里處,這里曾發現兩處細石器遺存地點,調查者在此採集到石鏃、石葉、石鐮等。
42、沙樂村:位於石河子莫索灣一五O團團部西北約20公里處,一東西長約百米的沙丘下,在此發現細石器石片數枚。
43、阿什庫勒:在於田縣南直線距離115公里左右,地理坐標:東經81°28′,北緯35°49′,海拔高度5040米,屬高寒漠地,地處昆侖山中段的喀拉塔什山南麓洪積坡上,在此曾採集到細石葉、刮削器和尖狀器等。

『伍』 小河墓地的遺址特色

神秘的死亡殿堂
宏大的規模、奇特的葬制、數量眾多的干屍、豐富的羅布泊早期文明信息……小河墓地在國內獨一無二,在世界上也沒有任何墓葬與之類似。揭開小河墓地的神秘謎團,將對建構整個羅布淖爾區域考古學文化體系,探索西域以及中亞古代文明都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隨著貝格曼著述的漢譯本《新疆考古記》的翻譯出版,中國學者開始在羅布沙漠中尋找小河墓地的蹤影。
世界上出土干屍最多的墓葬
「一處墓葬出土如此多的干屍在世界范圍內絕無僅有,而究竟還有多少目前仍不清楚。」——伊弟利斯
「這個墓地給人一種最陰慘可怕和難以置信的感覺!」——1934年,第一位在小河墓地考察的考古學者瑞典人貝格曼在其著述中這樣刻畫。
小河墓地位於羅布泊地區孔雀河下遊河谷南約60公里的羅布沙漠中,東距樓蘭古城遺址175公里,西南距阿拉干鎮36公里。
小河墓地所表現出來的豐富文化內涵為國內外考古所罕見,對它的發掘和研究不僅是新疆史前時代的重大考古課題,還會對新疆周邊廣大區域的史前考古產生較大沖擊和深遠影響。
在牛皮包裹的棺船中入睡
「我們揭開牛皮,棺木在牛皮的包裹下新鮮如初,棺內甚至沒有一顆沙粒進入,墓主人就安睡在像船一樣的棺木中。原始但安全的設計使我們得以窺見他千年前的入睡時刻。」——伊弟利斯
死者躺在沙地上永遠地睡去,木棺,像倒扣在岸上的木船,將死者罩在其中,隔絕了生與死的時空。小河墓地出土的這種奇異墓葬引起了考古學者強烈的興趣。
兩根胡楊樹干被加工成一對比人體稍長一些的「括弧」形,這是棺木的側板,「括弧」兩頭對接在一起,將擋板楔入棺板兩端的凹槽中固定,沒有棺底,棺蓋是10多塊寬度依棺木弧形而截取的小擋板。
活牛被當場宰殺剝皮,整個棺木被新鮮的牛皮包裹。牛皮在乾燥的過程中不斷收縮,沙漠中乾旱的氣候會蒸發掉牛皮中所有的水分。最後牛皮緊緊地、嚴密地將棺木包裹,表面變得像盾牌一樣堅固,棺蓋——那些擺放上去不加固定的小擋板便因此非常牢固。
根據目前發掘的保存著原始狀態的墓葬,可以推斷當時墓葬的埋葬過程。先挖沙坑,然後將包裹好的死者放在適當的位置,再依次拼合棺木,覆蓋蓋板,牛皮,繼而在木棺前後栽豎立木、木柱,最後在墓坑中填沙,繼而堆沙。棺前象徵男根和女陰的立木大部分被掩埋,棺木前端的高大木柱上端則露出當時的墓葬地表,成為明顯的墓葬標志物。
由於流沙的直立性差,在發掘過程中,很難確定最初墓穴的大小和深淺。伊弟利斯率領的小河考古隊迄今已在小河墓地西區進行了1.8米深的考古發掘,在這個深度,發掘了2層墓葬共33座。迄今為止,在小河墓地所見木棺形制基本統一,發現沒有被攪擾過的棺木都呈現出這種特點。
木棺內均葬1人,頭部大致向東,均仰身直肢。此外,有的木棺中所葬的是裹皮木雕人像。
「雕像製作粗放,用一塊胡楊木簡單地雕出人的頭、軀乾和下肢,軀干兩側各加一根略彎曲的細木棍作雙臂,面部隨意刻出細槽狀的雙眼、嘴和微隆的鼻子,用一張完整的去毛猞猁皮將木人從前向後牢牢包裹,這種木雕人像大概是某一死者的替代物,其葬式、葬俗與真人無異。」伊弟利斯介紹說。
小河墓地的沙丘不是自然形成,而是一層墓葬一層沙堆壘起來,向下還有多少層、這樣的棺木到底有多少,至今還是一個謎團。
神秘而誇張的生殖崇拜
目前發掘出的最大「男根」矗立在墓地的中央,高出地表187厘米,頂部呈尖錐狀,通體被塗成紅色,上端線條渾圓,中段被雕成9棱形,伊弟利斯認為它「充溢著極其神秘的意蘊」。
小河墓地的外觀是沙山上密密麻麻矗立著多棱形、圓形、槳形的胡楊木柱。這些木柱大約有140多根,高出地表2~4米,直徑多為20厘米以上,多稜柱從6棱體到20棱,尤以9棱居多。
墓葬頭部的立柱形狀根據死者的性別而不同,男性死者棺木前部的立柱是槳形的,大小差別很大,其上塗黑,柄部塗紅;女性死者棺木前部的立柱基本是呈多棱形、上粗下細,高度一般在1.3~1.5米左右,上部塗紅,纏以毛繩。卵圓形立柱象徵男根,槳形立柱象徵女陰,這種指向毫無例外。
密密的立柱幾乎插滿了方圓2500平方米、呈沙丘狀的小河5號墓地。所有這些立柱都顯然是用一根完整的胡楊木加工做成,最粗的41號立木高1.8米,直徑50厘米,截面為16棱形。雕成長卵形的立木雜立其間,粗大的木頭的頂部被加工成了卵圓形,渾圓的線條和多稜柱形成一種對比。
這根木柱立在一個年長婦人棺木頭部的位置。這位婦人的屍體保存完好,面龐看起來很瘦削。考古學家認為這是一位身份顯赫的人物。
槳形的胡楊木柱呈現極度誇張的形態,槳葉的寬度約30~40厘米,而且,上方通常被塗成黑色,下方是血紅色,在下方紅色的部位刻劃出數道橫向的裝飾紋。這種木柱立於地表的有10個,散倒在沙丘表面的有37個。最大的槳形木柱高出地表202厘米,上部為橢圓形的槳葉,槳葉下為方柱,方柱的上部橫向刻出7道陰舷紋。
「為何如此之寬?」貝格曼曾對這種槳形木柱大惑不解,他在其著述《新疆考古記》中寫道:「不管怎麼說,這些槳形物預示著埋葬在這里的人們生前經常劃槳。」
考古發掘發現,露在沙丘表面的僅僅是立柱的一部分,它們的大部分都埋在沙土的深處。每一個粗大的立柱下面通常都有一具棺木。棺木前部的胡楊立柱粗大,棺木腳部的紅柳棍細小一些。從一個巨大的立柱向下挖到1米多深的時候,就會發現下一層的棺木,而更下一層棺木立柱的頂端已經和上一層的棺木、立柱交錯在一起。
2002年在對小河墓地的試掘中還曾發現兩件木祖。一件長7厘米,一件長15.5厘米,均是先將胡楊木掏空成半圓的管槽,再將左右兩半對扣,成為中空的木祖,兩端再刻出棱狀凸起。
「7棱、9棱、11棱較多,這些數字很神秘,似乎大有深意!」 伊弟利斯·阿不都熱蘇勒研究員說至於多稜柱的棱面多少所蘊涵的意義至今尚未搞清。
獨特的隨葬品
木棺中沉睡的逝者只帶著簡單的隨葬品。除隨身的衣帽、項飾、腕飾外,每個墓里必有一個草編的小簍,死者身上大多覆蓋大量的麻黃草枝條。考古學者正試圖解釋這種獨特的喪葬寓意。
小河墓地的發掘顯示青銅已經出現,但似乎並沒再成為人們日常使用的工具或器皿,它可能是一種飾物,或者因某種象徵意義而鑲嵌在木製品上,而草、木、皮、毛可能是當年這里生活的主要依賴。
小簍用植物的莖桿、根莖纖維密實絞編而成,有鼓腹形、圓柱狀,有圓底、有尖底,形態各異。每隻小簍上都有提梁,提示著小簍始終提在小河人的手上。當年的人們巧妙地利用草的不同光澤和質地,編出明暗相間的三角紋、階梯紋。最為神奇的是這些最易腐朽的草編,卻歷經幾千年而嶄新如初。小簍內通常都有麥粒、粟粒等干結的食物。
「製作這些小簍需要相當的技巧,他們對形狀與比例的掌握值得欽佩,完全可與那些在這里出土的所有木樁上面的雕刻花紋相媲美。」考古學家貝格曼在他的著述中這樣驚嘆。
除了棺木、形狀獨特的木柱、木質的人像雕塑(全部都用胡楊木製成),這里出土的木器還包括用紅柳枝製作的冥弓,將紅柳桿削尖插入蘆葦桿製成的箭,紅柳枝做的木別針,木梳、木祖、木雕人面像等。
逝者身上裹有毛織斗篷,草編的小簍都在斗篷外的右側。考古工作者推測當時人們穿著即是如此:長方形(經向長約1.6米,緯向寬約1.2米)、長而寬綽,不經縫制,圍繞或披掛在身上。斗篷採用平紋織法,經緯線是原色羊毛紗,分別有白色、灰白、淺棕、深棕,在斗篷的底邊還用經線結出稀疏的飾穗。
腰衣也是羊毛織物,男性腰衣形似腰帶,下端有飾穗;女性腰衣如短裙。逝者無一例外地頭戴尖頂氈帽。帽子通常是本色羊毛的,白色的羊毛上綴著紅色的線繩,帽子綴有鼬皮,有的鼬頭懸在帽子的前部,有的還綁有羽飾,羽毛用紅色毛線綁在細木棍上插在帽子上。不同的是男性氈帽多高尖,而女性則寬圓,此外還有牛皮或猞猁皮縫制的短靴,通常靴底毛朝外,其餘部分毛朝里,一根粗繩將靴子拴在腳踝上。
經鑒定氈帽上的鼬鼠屬伶鼬,擅捕鼠類,現今新疆也有廣泛分布;而羽飾所用羽毛極可能是鵟或雕的羽毛。
一根粗毛線繩穿過一塊橢圓形淡黃色的蛇紋石玉珠系在右手腕處,在一些女性死者身上還發現了玉手飾和項鏈,棕色的頭發和紅色的毛線纏繞的項圈,綴著大理石或蛇紋石玉片。隨風飄舞的長羊毛穗飾,手臂上簡單的玉珠,脖頸上粗毛線捻成的項圈,透露出一種樸素的美的追求。
麻黃枝被安放在每一個死者身旁,至於麻黃枝的功能及寓意,據猜測:麻黃在一些原始宗教中被視為不朽之物,似與防腐有關。
至少封存了3000年歷史的小河墓地
小河五號墓地到底出現在什麼時候?
5號墓地規模宏大,從形成到最終廢棄,應延續了較長時間。目前所掌握的多屬上層遺存,反映的應是墓地晚期的文化面貌。從棺木形制、死者裹屍斗篷、隨葬的草編簍、麻黃枝等文化因素分析,小河墓地與1979年在孔雀河北岸發掘的古墓溝第一類型墓葬、1980年在羅布泊北發掘的鐵板河墓葬有不少共性。考慮到小河墓地採集毛織物(最上層遺物)大多數較古墓溝織物精細、緻密,並出現了緙織花紋的技術,出土的草編簍花紋亦比古墓溝草編簍花紋繁縟,專家初步推斷小河墓地年代的下限晚於古墓溝第一類型基葬的年代,而上限有可能與之相當或更早。
古墓溝墓地位於小河墓地正北偏東方向約50公里的孔雀河北岸山谷,1979年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王炳華研究員擔任領隊並發掘。據碳14測定,古墓溝第一類型墓葬的絕對年代在距今3800年左右。1980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穆舜英研究員在古墓溝以東約100公里的羅布泊北側(小河墓地東北約200公里)發現鐵板河墓地,著名的「樓蘭美女」在此出土,被認為是中國最古老的白種女性干屍,據測定也在距今3800年左右。
突兀而起的小河墓地經過長時間連續建構,可以肯定至少有3層以上的墓葬疊壓。越往下層,距今的年代應該更為久遠。貝格曼在1939年發表的《新疆考古研究》中大致推斷小河墓地的年代「早於中國統治樓蘭王國時期」,即公元2~3世紀。他認為墓地所屬文化等同於斯文·赫定在羅布泊西北發現的36號墓、斯坦因在孔雀河北岸發現的LT、LS,在羅布泊西北附近發現的LF、LQ墓葬。這些墓葬具有典型的土著特徵,互相之間存在著年代上的差異,而小河墓地應該比羅布泊其它土著墓葬更為古老。
目前,考古隊已經在墓地提取了不同墓葬層的標本做碳14測定,確認小河墓地存在的時代,同時結合對墓葬遺存的分析,將有助於了解遠古羅布泊居民物質、精神文化的眾多信息。
墓葬為何要層層疊壓
「這個墓葬在國內獨一無二,在世界上也沒有任何墓葬與之類似。要准確地揭示小河墓葬的秘密,僅僅依靠考古和歷史學的知識是不能完全解釋的,應該將各學科的一流專家請到發掘現場,置身於真實環境中具體研究,包括考古、環境、人類學、植物學、動物學、原始宗教學等多學科專家參與,只有這樣發掘研究工作才能進行得更快更好。」——伊弟利斯
「它太奇怪了,太獨特了,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找不到第二個這樣的墓葬方式。」正負責對小河墓地全面發掘工作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伊弟利斯·阿不都熱蘇勒一直沉浸在小河墓地的神秘氛圍中。
小河墓地高出地表7.75米,面積2500平方米。經過初步的發掘:墓地整體由數層上下疊壓的墓葬及其它遺存構成。
難解的謎團
那些胡楊木柱有多棱形、圓形、船槳形,多棱的從6棱到20棱,這些形狀、數字有什麼深意?
這些木柱被塗成紅色,為什麼?
木柱上刻著的橫向裝飾紋又代表什麼?
貝格曼曾經猜測「這座死神的立柱殿堂」籠罩在一片耀眼的紅色之中,人們把木柱塗成紅色源於「對魔法的敬畏肯定大於對美學的追求」,事實是這樣嗎?
周圍都是沙漠,為什麼這里出現一個墓地?這些大量的木柱從哪裡來?那些把木柱加工成多棱體的工具是什麼?在哪兒?
這么大的墓地按常理周圍應該有人類生活的遺址,但為什麼在墓地周圍5平方公里都找不到這樣的遺址、孤零零的只有墳墓?
一連串的疑問困擾著考古專家……
艱苦的考古發掘
「在2002年試掘到2003年考古隊再次進入正式發掘中間這個時段,小河墓地中心位置被盜,盜掘面積達50多平方米。盡管艱苦,我們還是不得不留守,否則我們無法向後人交代!」——伊弟利斯。
墓地孤獨地突兀在羅布沙漠深處
周圍一片死寂。
對抗自然環境、對付瘋狂的盜墓賊,再就是我們所面臨的這個神秘墓葬……考古發掘面臨很多技術與非技術方面的困難。
2002年底對小河墓地進行試掘後,2003年10月,國家文物局正式啟動了小河墓地的全面發掘項目。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小河考古隊開始了為期3個多月的田野發掘,但發掘工作因為春季沙漠中風沙肆虐而不得不中斷。
這里一年四季中只有冬季11月到次年3月可以進行考古發掘,因為只有這時基本沒有狂風的干擾。而且,與其他時間相比,水、食物因為冬季的低溫可以存放更長時間。
由於沙漠中沒有生存支持條件,水、面、米、土豆、胡蘿卜等所有的生命給養全靠沙漠車定期從外面攜帶,通過衛星電話保持與外界的聯絡。但資金的短缺同殘酷的環境一樣困擾著考古隊,2003年國家撥款80萬元,計劃實現墓地的全部發掘工作,但實際支出達到120多萬元,而這僅僅是發掘了兩層墓葬的費用。為了節省經費,考古隊不得不最大限度地減少衛星電話的使用、減少租用沙漠車運送給養。在發掘現場,考古隊員白天在墓地作業,晚上在帳篷整理。
「8月的沙漠,氣溫達到了70多攝氏度,由於刮風,發電機無法發電,營房車的空調無法工作,人都要曬成木乃伊了,更不用說寂寞、恐懼等心理折磨,由於經費不足,他們只能每兩個月換班一次。隊員們有足夠的耐心用小毛刷細致地清理出土文物上的沙塵,但我們若想洗澡那是不可能的奢望,幾個月下來,人的身體、精神狀態都已疲勞到了極限。

『陸』 河北省有哪些著名景點

河北省著名景點:

  1. 避暑山莊

    曾是清朝皇帝的夏宮,也是現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園林

  2. 草原天路

    草原天路是張北地區一條全長130多公里的山路,因其景色豐富多樣,也被稱為「中國的66號公路」。這條地處壩上草原的公路兩旁景色十分優美,草原、風車、梯田、村落、岩壁和樺樹林完美交融。草原天路最佳的遊玩時間是夏秋兩季,夏季綠意茂密野花遍野,秋季則是金黃一片層林盡染。推薦從野狐嶺(西入口)一側進入,因為樺皮嶺(東入口)部分的景色要更加漂亮些,這樣景色會慢慢變得豐富,漸入佳境。草原天路沿途公共設施極少,最好提前加滿油箱,帶好食物和水,周末節假日還會出現堵車情況,建議新手司機慎行。

  3. 烏蘭布統大草原

    烏蘭布統旅遊開發區位於克什克騰旗西南部,距旗人民政府所在地經棚鎮120公里,距北京432公里。烏蘭布統峰成赭紅色,從南向北看,猶如一個倒立的瓮。
    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八月初,在這里發生了一場震驚中外的戰役,史稱「烏蘭布統之戰」。經此一役,康熙平定了噶爾丹叛亂,粉碎了沙俄分裂我國的陰謀。由於康熙的舅舅佟國綱在此戰死,山前湖泊因此得名「將軍泡子」。

  4. 鴿子窩公園

    北戴河看日出最好的地方,常常可見到「浴日」奇景,也是觀鳥的絕佳地

  5. 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

    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承德市圍場縣北部,北鄰內蒙古自治區克什克騰鎮,距承德市區240公里,距北京460公里。是清代皇家獵苑——木蘭圍場的一部分,總面積141萬畝,海拔高度在1100米-1940米之間。屬寒溫帶季風氣候,夏季氣候涼爽,最高氣溫一般不超過25°C。這里動植物種類繁多,既可觀賞,又可開展狩獵。全園規劃6大類型景觀,被譽為「水的源頭,雲的故鄉,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異獸的天堂」。

『柒』 神木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好玩的旅遊景點名稱:神木臭柏自然保護區,陝西省榆林市神木縣,雙山堡遺址,高家堡古城,楊家城,西津寺,紅鹼淖,陝西省榆林市大保當鎮賈明灘村等地方。

『捌』 打破常規的事例

打破常規——創新精神的必要性
許多在歷史上留名的人都是以創新取勝。
文學上,李煜把詞用來表達個人的情感,蘇軾開一代豪放詞風,都推動了詞內容的豐富,表現范圍的擴大,藝術水平的提高,從而使詞能夠發展成為與詩地位比肩的文學樣式,成為中國文學最重要的一部分;
科學上,每一次的技術革新、產業革命都涌現了許多創新者和創新產品愛迪生經過無數次的實驗找到了合適的鎢絲,發明了電燈,為我們帶來光明。貝爾發明了電話,奠定了現代通訊時代的到來。
藝術方面,徐悲鴻將中國暢通畫法與西方繪畫方法結合,創造了自己的畫風。柳公權從模仿到創新,終於走出自己的路……
但凡有成就的人沒有拘泥於前人的想法,而是不斷實踐,不斷思考,終於因為創新,將名字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
愛迪生(1847~1931)Edison,Thomas Alva

美國發明家。以創辦工廠實驗室、開辟使技術開發與科學研究緊密結合的途徑而名垂史冊 。1847 年2月11日生於俄亥俄州的邁蘭的一個荷蘭移民家庭。1931年10月18日於新澤西州西奧蘭治逝世 。幼時只受過3個月正規教育 。12歲起做過報童、小販、報務員等以自謀生計。因受M.法拉第的影響,一生從事電學實驗研究和發明。1868年他發明了一台選票記錄儀想推銷給國會,但沒有被採用。愛迪生的第一項發明沒有找到市場使他更注意發明的實用性。1869年,愛迪生由波士頓移居紐約。他改進了金指示器電報公司的電報機,得到公司經理的賞識 ,受聘月薪300美元( 這在當時是很高的月薪 )。1870 年 ,移居新澤西州 ,開始他的高效發明時期 。1874年改進了打字機 。1876年 ,給A.G.貝爾發明的電話加裝了炭粒話筒,提高了受話的聲響。

1876年,創辦了他著名的實驗室。在這個實驗室里,他 打破了以往科學家個人獨自從事研究的傳統,組織一批專門人才(包括N.特斯拉等人),由他出題目並分派任務,共同致力於一項發明 , 從而開創了 現代科學研究 的正確途徑 。1877年,發明了留聲機,這使他名揚四海。1878年,開始白熾燈的研究,在十幾個月中經過多次失敗後,於1879年10月21日成功地點亮了白熾炭絲燈,穩定地點亮了兩整天。1882年,在紐約珍珠街創辦世界第二座公用火電廠,建立起紐約市區電燈照明系統,成為現代電力系統的雛形。電照明的實現,不僅大大改善了人們生產勞動的條件,也預示著日常生活電氣化時代即將到來。1883年,愛迪生在試驗真空燈泡時,意外地發現冷、熱電極間有電流通過。這種現象後來稱為愛迪生效應,成為電子管和電子工業的基礎。1887年,移居西奧蘭治,並於同年在該市創建規模更大、裝備也更新的實驗室,即著名的愛迪生實驗室(後人稱之為發明工廠)。在這里,根據G.伊斯曼的發明,製作了自己的照相機。1914年 ,用留聲機和照相機製成了最早的有聲電影系統。晚年,他的發明和革新包括蓄電池、水泥攪拌機、錄音電話、雙工式和多工式電報系統、鐵路用制動器等。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任海軍技術顧問委員會主席,指導魚雷和反潛設備研究,發明了幾十種武器。為此,美國政府於1920年授予他卓越服 務獎章 , 法國政府授 予他軍團榮譽勛位 。1928年,美國國會授予他榮譽獎章。終其一生,愛迪生和他的實驗室共獲1093項發明專利權。愛迪生一生發明眾多,但他畢竟缺乏系統的科學知識 ,因而對現代技術的發展不能作出正確判斷。19世紀末,交流輸電系統已經出現,但他仍堅持直流輸電,並在與G.威斯汀豪斯發生的激烈競爭中喪失了承建尼亞加拉水電站的合同 ;他的實驗室盲目試制磁力選礦設備,耗盡了發明電燈所得的資金,最後不得不放棄。但是,愛迪生在電力開發、電器製造推廣電能應用等方面所作的貢獻,使他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家之一。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是誰發明的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是東漢宦官蔡倫發明的。主要依據是《後漢書·蔡倫傳》的記載。書上說:「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即按書寫需要裁好的絲織品)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發明、創造)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稱『蔡侯紙』。」因此,後來的一些中、外著作,都據以尊東漢時代的蔡倫是紙的發明者,把他向漢和帝劉肇獻紙的公元105年,作為紙的誕生年份。

但自從1933年,已故考古學家黃文弼在新疆羅布淖爾地區發現了一片西漢中葉古紙後,對造紙術的發明問題產生了不同的看法。1957年5月8日,在陝西省西安市郊灞橋磚瓦廠工地古墓中又發現了成疊的古紙殘片88片。這成疊古紙墊在三面銅鏡下面,墊得很厚,雖然已成碎片,但邊沒有完全腐爛。這一發現,更引起了研究者的興趣。經考古學家考證,認為這一墓葬不會晚於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因此灞橋紙的年代也可大致確定在公元前118年以前。這個時間比蔡倫造紙的年代要早200多年。另外,1973年至1974年,在甘肅漢居延遺址又發掘出兩張西漢後期的麻紙。這里特別需要指出的是,1986年6月至9月,甘肅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者在天水馬灘西漢墓內發掘了一張地質地圖,此紙長5.5厘米,寬2.6厘米。這個最新發現的西漢紙質地圖是目前所街道的最早的紙張實物。這些都有力地證明了中國古代在西漢初期就發明了可用於書寫和繪畫的紙。

除此以外,在史籍里,早在蔡倫以前,也有一些關於紙的記載。如《三輔舊事》上曾說:衛太子劉據鼻子很大,漢武帝不喜歡他。江充給他出了個主意,教他再去見武帝時「當持紙蔽其鼻」。太子聽從了江充的話,用紙將鼻子掩蓋住,進宮去見壏帝。漢武帝大怒。此畫發生在公元前91年。又如《漢書·趙皇後傳》記載:漢武寵妃趙飛燕的妹妹趙昭儀要害死後宮女官曹偉能,就派人送去毒葯和一封「赫蹄書」,逼曹偉能自殺。據東漢人應劭解釋,「赫蹄」即「薄小紙也」(後來稱為絲棉紙)。再如《後漢書·賈逵傳》說,公元76年漢章帝令賈逵選二十人教以《左氏傳》,並「給簡、紙經傳各一通「。以上有關紙的文獻記載,都早於公元105年,即蔡倫向漢和帝獻紙那一年。

持否定造紙術是蔡倫發明的同志認為,」發明造紙術的是西漢勞動人民。東漢勞動人民在繼承西漢造紙技術後,又有所改進、發展和提高。至和帝時,尚方令(職掌管理皇室工場、負責監造各種器械)蔡倫組織少府尚方作坊充足的人力、物力,監制出一批精工於前世的良紙,於元興元年奏上,經推廣後,『自是天下莫不從用焉』。」這是爭論中的一種意見。

另一種意見則堅持認為,蔡倫是我國造紙術的發明者,理由是「根據漢代許慎《說文解字》中有關紙的解釋,在蔡倫之前古代文獻中所提到的紙,都是絲質纖維所造的,實際上不是紙,只是漂絲的副產品,自古至今要造成一張中國式的植物纖維紙,一般都要經過剪切、漚煮、打漿、懸浮、抄造、定型乾燥等基本操作。而灞橋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理由是」從外觀看,其紙腩鬆弛,紙面粗糙,厚薄相差懸殊。經過實體顯微鏡和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絕大多數纖維和纖維束都較長,說明它的切斷程度較差,是由纖維自然堆積而成,沒有經過剪切、打漿等造紙的基本操作過程,不能算真正的紙。或許只是漚過的紡織品下腳料,如亂麻。線頭等 纖維的堆積物,由於長年墊襯在古墓的銅鏡之下,受鏡身重量的壓力而形成的片狀。此外,其餘幾種所謂西漢古紙,也都是十分粗糙,充其量不過是約紙的雛形。蔡倫及其工匠們在前人漂絮和製造雛形紙的基礎上總結提高,從原料和工藝上把紙的生產抽調到一個獨立行業的階段,用於書寫。誠然,「蔡倫紙」不會是蔡倫一手製作,但沒有他的「造意」,單憑尚方工匠也製造不出這種植物纖維紙來。因此,即使在雛形紙出土的今天,把蔡倫評作為我國造紙術的發明者或代表人物仍然是正確的,是有充分歷史根據的。

另外中,中引《後漢書》有關蔡倫造紙的記載主要取自劉珍的《東觀漢記》。劉珍和蔡倫是同時代的人,應為可信。從記載中可知,蔡侯紙既能進貢皇帝,又能代替縑帛用作書寫,紙質必定達到一定水平。

有些學者還認為,灞橋紙是不是西漢的產品,也值得進一步考證。他們提出的理由是「在墓葬人的生活時代未能確切查明以前,很難對古紙的生產年代作出令人信服的科學判斷。何況該墓葬有擾土層,曾受外來干擾,不能排除後代人夾帶進來的可能性;同是漢墓的長馬王堆,若無其事那樣完好,墓主有姓名可查,史料可靠,出土文物如此豐富,但除了千百根簡策和絲織古紙帛畫,並無一片麻紙。有的研究者還從出土的灞橋紙上辨認出上面留有與正楷體相仿的字跡,酷似新疆出土的東晉寫本《三國志·孫權傳》上的字體,據此認為灞橋紙可能是晉代的產品。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