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中牟縣三國遺址

中牟縣三國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2-30 18:49:48

❶ 有關 中牟縣的歷史典故,誰能指點一二 謝謝

中牟縣位於河南省中部,隸屬省會鄭州市,東接古都開封,西鄰省會鄭州,土地總面積1416.6平方公里,總人口68萬人,轄11鎮6鄉,431個行政村。
周元王六年(前 476 )置中牟邑,中牟城北五里有牟山,高僅丈余,綿延數十里。據《大清一統志》:「邑之得名於此。」高祖十二年(前195),單父聖封中牟共侯,為侯國。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廢侯國為中牟縣。屬河南郡。東漢、曹魏因之。西晉(265—317 年)中牟屬滎陽郡。懷帝永嘉四年(310 年)後,淪於十六國中的前後趙等國。南朝宋,北魏仍屬滎陽郡。 東為天平初(534 年)為廣武郡治所。北齊天保七年(556 年),復屬滎陽郡。北周武帝保定五年(565 年)遷縣治於圃田。隋開皇元年(581 年)為避文帝父諱,改中牟為內牟。三年,屬鄭州。
十八年改內牟為圃田,大業二年(606 年)移圃田治於中牟城。三年,屬滎陽郡。唐武德元年(618 年)改圃田為中牟。三年為牟州治所。四年,屬管州。貞觀元年(627 年)廢管州,撤清池縣,入中牟,中牟改屬汴州。龍朔二年(662 年)改屬滎陽郡。後梁割中牟屬開封府。後唐同光三年(925 年)還中牟於鄭州。後晉晉中牟又屬東京汴州。北宋屬開封府。金屬南京開封府。元屬汴梁路。明清仍屬開封府。1913年屬豫東道。1928年直屬河南省。1932年屬河南省第一 行政督察區 。1949年屬陳留專區。1952 年6 月,鄭州、陳留專區合並稱鄭州專區,中牟屬之。是年鄭州專區改稱開封專區。1970年屬開封地區。1983年7月,改屬鄭州市至今未變。
中牟縣歷史:
中牟縣位於黃河之濱,為華夏文明最最發源地之一,歷史文化悠久而燦爛,留下眾多文化古跡。據 1984 年文物普查,全縣古文化遺址百餘處。主要有業王瘸崗的裴李崗文化遺址,後魏桐樹崗的仰韶文化遺址,八崗老寨的龍山文化遺址。珍貴文物有裴李崗文化遺址出土的古磨盤、古磨棒,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沙質陶鼎、鏤空鼎足,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古斧、灰陶器等。館藏的文物有唐代的銅佛像、風花雪月瓶等,多為國家一、二級文物珍品。境內著名古跡還有馮庄古墓群,戰國梁惠王墓、漢代蕭何墓,宋代壽聖寺雙塔、八崗賢王趙德芳墓等。馳名中外的官渡古戰場遺址舊跡已不可尋,但 1993 年建成的官渡古戰場旅遊共宏偉壯觀,逼真地再現了當時袁曹大戰的場景,為中牟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做了很好的注釋。 中牟位於鄭汴之間,戰略地位重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時魯宣公公元年(公元前 608 年)會諸候於棐( fei)林(縣境南部)以伐鄭;魏惠王十六年(公元前 382 年)秦公孫壯伐鄭圍焦城(縣境南部);戰國時秦七攻魏五入囿中(中牟別稱);秦二世三年(公元前 207 年)劉邦敗秦將楊熊於曲遇聚(縣城東部);漢獻帝建安五年( 200 年)曹操袁紹大戰於官渡;唐中和四年( 884 年)黃巢起義軍與唐將李克用激戰於王滿渡(縣境北部);宋紹興十年( 1140 年)岳飛於中牟大敗金兵;明崇禎年間,李自成三圍開封,皆軍次中牟;清咸豐年間,太平軍輾轉縣境。同治年間,山東、安徽起義軍屢次過境;民國初期,直奉對峙,蔣馮閻中原大戰皆屢爭中牟。 飽經憂患和兵燹劫難的中牟人民,歷來就有光榮的斗爭傳統。早在周景王二十三年(公元前 522 年),奴隸不堪奴隸主壓迫,聚眾萑苻澤(縣城東北部)武裝暴動,舉起中國歷史上第一面奴隸起義的大旗,史稱「萑苻澤奴隸起義」。清末張香尼、張群尼投身民主革命,參與吳古岳等人組織的炮擊河南督署的事變,因事發被捕,殉身革命。民國2年(1913年),張錫珍等人為阻袁(世凱)軍南下,欲拆毀黃河橋,事發被害。民國 15 年( 1926 年)學校師生發起抑制日貨運動,表現了強烈的愛國精神。民國 27 年( 1938 年)日軍入侵縣境,燒殺搶掠,殘害百姓,中牟人民奮起抵抗。李鳴鶴組織「藍學團」進行抗敵自衛,圍殲日軍小分隊,顯示了中華民族不可侮的崇高精神。抗戰勝利後,中牟人民又積極投入反專制獨裁,爭取民主解放的斗爭。 1947 年,共產黨員馮國彥受中共豫皖蘇第五地委委派在中牟、新鄭、尉氏、洧川四縣結合部開展革命工作。 1948 年7月在榆林趙村成立了中牟縣人民民主政府,組建了縣大隊,配合解放軍對敵開展政治和軍事斗爭。與此同時,白沙、蔣沖一帶群眾自發組織,支援解放軍九縱二十六旅修掩體、抬擔架、搞後勤,為蔣沖阻擊戰的勝利提供了保障。10月在解放縣城的戰斗中,縣大隊配合解放軍主力圍殲鄭州之敵。10月22日,縣城解放,中牟人民又投入了剿匪反霸建設家鄉的斗爭洪流。 中牟解放後,全縣人民上下動員積極支援前線。 1948年11月出動民兵2100人,奔赴淮海戰役戰場執行支前運輸任務,有24人被評為支前特等功臣。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中,中牟兒女踴躍參軍參戰, 1300 餘人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戰場, 130多人在朝鮮戰場光榮捐軀,表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和高度的國際主義精神。
三國事件
曹操刺殺董卓未果,逃出京城,直奔譙郡,在經過河南中牟縣時,被陳宮擒獲。捉放曹,指捉住曹操後將其放掉,是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的一個故事情節,主人公是陳宮和曹操。三國時,曹操刺殺董卓未遂, 改裝逃走,至中牟縣被擒。公堂上,曹用言語打動縣令陳宮,使陳棄官一同逃走。行至成皋,遇曹父之故友呂伯奢,盛邀曹、陳至庄中款待。曹聞得磨刀霍霍,誤為呂存心加害,便殺死呂氏全家,焚庄逃走。陳見曹如此心毒手狠,枉殺無辜,十分懊悔,宿店時;趁曹熟睡後獨自離去。

❷ 簡要介紹河南各地市歷史

鄭州:火車拉來的城市,解放前規模較小,因其位於京廣線、隴海線交叉處,所以樞紐作用非常突出,解放後才被指定為河南省會。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故里,曾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現仍保存有殷墟遺址。
開封:在中國的歷史上,開封曾被稱為大梁、汴梁、東京、汴京等。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和金七個王朝曾先後建國都於開封,故稱「七朝故都」。開封最輝煌的時期就是在繁華的北宋。
洛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早、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的城市。夏 、 商、西周、東周、東漢、三國時期魏、西晉、北魏(493年才自大同遷都至此)、隋、唐(武則天時期)、後梁、後晉、後唐均以洛陽作國都。
安陽:殷墟所在地、漢字之都、甲骨文之鄉、《周易》的誕生地。也是我國的八大古都之一。
許昌:著名的魏都。當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講漢獻帝迎之許昌,在許昌建都,史稱許都。這里見證了曹操統一天下的腳步和輝煌、見證了建安七子和曹氏父子的才氣。在當時,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曹操依次為基地統一了整個北方。
商丘:先商和商業的發祥地。
周口:歷史悠久,古屬陳楚。上古時期,三皇五帝都曾在此繁衍生息,史有「華夏先驅,九州聖跡」之美譽。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發祥地之一。
南陽:歷史文化悠久,人傑地靈(山美水美、又出了許多的歷史名人)。遠在幾十萬年前,人類祖先己在這塊土地繁衍生息。曾出現過恐龍。歷史上一直是很重要的州郡。
累死了,都是自己打上去的。要是把河南的每一個市都說一下,就要上萬字了。我還是撿最簡介、最主要的說的。以上是我選的可以代表中原歷史和文化的幾個城市,很典型的。希望對你有用,能讓你進一步了解中原的歷史文化!

❸ 三國知名度最高的八個地名,你都知道嗎

三國知名的武將謀士有很多。比如武將有蜀國的五虎將,魏國的五子良將等,謀士有卧龍鳳雛鬼才毒士等。三國的名人自然很多,但三國知名度高的地名也不少。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三國那些有名的地方吧。

八 街亭街亭座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城東45公里的隴城鎮,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具有得失隴右安危關中的戰略地位。三國時期諸葛亮為了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發動北伐。面對重要的戰略要地街亭諸葛亮也是非常重視,他派遣自己最信任的參軍馬謖去守街亭,可是馬謖卻只知道紙上談兵,他到街亭之後在山上駐扎,被魏將張郃絕其汲道,大敗馬謖於街亭。街亭失守,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從此街亭便名揚天下。

❹ 貌比潘安打三國人名

顏良

解析:顏良拆分出來就是——顏值優良,符合潘安四大美男之首。

顏良(?~200年),安平郡堂陽縣(今河北省新河縣)人。東漢末年袁紹部將。

顏良性格促狹,雖驍勇不可獨任,為一夫之勇。官渡之戰,袁紹令顏良進攻白馬(今河南滑縣)。司空曹操採用軍師荀攸「聲東擊西、輕兵掩襲」之計,親自率軍兼行,擊破顏良軍。顏良本人也被關羽親自斬殺死,白馬之圍遂解。

(4)中牟縣三國遺址擴展閱讀:

潘安(247-300),古代四大美男之首、西晉文學團體二十四友之首。本名潘岳,字安仁,中牟(今河南鄭州市中牟縣)人。西晉文學家、政治家,美姿儀,被譽為「古代第一美男」。

潘安年少時以才智聰穎著稱,稱為奇童。司馬炎建晉後被司空荀凱召授司空掾。因作《藉田賦》遭到嫉妒,滯留十年不得升遷。咸寧四年(278),賈充召潘岳為太尉掾。後出為河陽縣令,頗有政績,令全縣遍植桃花,遂有「河陽一縣花」之典故。

四年後遷懷縣令,後調補尚書度支郎,遷廷尉評,不久免職。永熙元年(290),楊駿輔政,選拔突出的吏佐,召潘岳為太傅府主簿,楊駿被誅後,潘岳被除名。不久選為長安縣令。

元康六年(296)前後,因為母親生病而離官免職,回到洛陽。不久又就任著作郎,轉任散騎侍郎,遷任給事黃門侍郎,經常參與依附賈謐的文人集團「二十四友」之游,是首要人物。

❺ 鄭州在那啊

鄭州,河南省省會,是中國重要的內陸開放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鄭州北臨黃河,南依嵩山,西鄰十三朝古都洛陽,東鄰七朝古都開封,南鄰三國時期曹魏故都許昌,鄭州本身也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鄭州地處中原腹地,「雄峙中樞,控御險要」,為全國重要的交通、通訊和能源樞紐,是新亞歐大陸橋上的重要城市,也是一座新興的現代化大都市。
鄭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旅遊資源豐富。軒轅黃帝故里、裴李崗文化遺址、大河村遺址、夏都陽城遺址、商城遺址等記載了她8000多年的文明史,以黃河游覽區、大村遺址為主的黃河有中國特色文化旅遊群和以少林寺、嵩山國家森林公園為主的嵩山風景名勝區給鄭州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鄭州雄踞中原腹地,是中國鐵路、公路、航空、信息兼具的重要綜合性交通通訊樞紐之一。京廣、隴海兩大鐵路干線在此交匯,107、310國道和連霍、京港澳高速公路在這里穿過;擁有亞洲最大的貨車編組站,擁有鐵路、公路三個一類口岸和中國新鄭國際機場;郵政、電信業務總量居全國前列。
鄭州是建國後迅速崛起的一座現代化城市。開放的鄭州在工農業生產、科教文衛體等方面都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工業體系逐步完善,農村經濟迅速發展。先後躋身全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和投資硬環境40優之列,並被評為全國衛生城市。興辦的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被評為國家重點和全國"十佳"開發區,與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一起成為河南省對外改革開放的窗口和國內外客商投資的熱點。
鄭州交通、通訊發達,處於中國交通大十字架的中心位置。隴海、京廣鐵路在這里交匯,107、310國道,京珠、連霍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被命名為全國文明機場的新鄭國際機場與國內外30多個城市通航。擁有亞洲最大的列車編組站和全國最大的零擔貨物轉運站,一類航空、鐵路口岸和公路二類口岸各1個,貨物可在鄭州聯檢封關直通國外。郵政電信業務量位居全國前列。已經成為一個鐵路、公路、航空、郵電通信兼具的綜合性重要交通通訊樞紐。
鄭州商貿發達,是國務院確定的3個商貿中心試點城市之一。擁有一大批高檔次、多功能的大型商貿設施和輻射全國的商品集散市場,年成交額超億元的就有30多家;每年在鄭舉辦的各類全國性、區域性、專業性交易會、博覽會、洽談會上百次;國內外萬余家商貿機構在鄭州設有辦事處或經營場所。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鄭州市轄6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5個縣級市。市人民政府駐中原區中原西路233號。
鄭州市 面積7,446.2 平方千米,人口730萬。郵政編碼450001。
中原區 面積 195平方千米,人口57萬人。郵政編碼450007。區人民政府駐桐柏南路8號。
二七區 面積 159平方千米,人口50萬人。郵政編碼450000。區人民政府駐政通路85號。
管城回族區 面積 204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郵政編碼450004。區人民政府駐商城路217號。
金水區 面積 242平方千米,人口78萬人。郵政編碼450003。區人民政府駐東風路16號。
上街區 面積17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郵政編碼450041。區人民政府駐中心路132號。
惠濟區 面積 206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郵政編碼450053。區人民政府駐開元路8號。
新鄭市 面積 873平方千米,人口63萬人。郵政編碼451100。
登封市 面積1220平方千米,人口63萬人。郵政編碼452470。市人民政府駐嵩陽街道。
新密市 面積1001平方千米,人口82萬人。郵政編碼452370。市人民政府駐青屏路86號。
鞏義市 面積1041平方千米,人口79萬人。郵政編碼451200。市人民政府新城區紫荊路。
滎陽市 面積 955平方千米,人口65萬人。郵政編碼450100。市人民政府駐索河路西段。
中牟縣 面積1393平方千米,人口69萬人。郵政編碼451450。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

❻ 三國演義里的地名問題

司州,司隸,治所洛陽。下轄郡縣:平陽郡,今山西臨汾西。
河東郡,治所安邑,今山西夏縣北。
弘農郡,治所弘農,今河南靈寶北。
河內郡,治所懷,今河南武陟西南。
河南尹,治所洛陽,今河南洛陽。

二,兗州,治所郡丘,今山東鄆城西北。下轄郡國
陳留國,治所陳留,今河南南開封市東南。
東郡,治所濮陽,今河南濮陽南。
東平國,治所無鹽,今山東東平東。
泰山郡,治所奉高,今山東泰安東。
山陽郡,治所昌邑,今山東金鄉西北。
任城郡,治任城,今山東濟寧市東南。
濟陰郡,治所定陶,今山東定陶西北。
濟北國,治盧縣,今山東定陶西北。

三,豫州,治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東南。下轄郡國:
穎川郡,治所陽翟,今河南禹縣。
陳郡,治所陳縣,今河南淮陽。
沛國,治所沛縣,今江蘇沛縣。
梁國,治所睢陽,今河南商丘南。
譙郡,治所譙縣,今安徽亳州。
汝南郡,治所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東南。
弋陽郡,治所弋陽,今河南潢川西。
安豐郡,治所安風,今安徽霍邱南。
魯郡,治所魯縣,今山東曲阜。

四、揚州(魏國部分),治淮南壽春,今安徽壽縣。下轄:
淮南郡,治所合肥,今安徽合肥西北。
廬江郡,治所六安,今安徽六安北。
更正:魯郡屬豫州,並非兗州。

五、青州,治臨淄,今山東淄博市臨淄。下轄郡國:
濟南國,治所東平陵,今山東章丘西北。
樂安郡,治所高苑,今山東梁鄒東。
齊國,治所臨淄。
北海國,治所平壽,今山東濰坊南。
東萊郡,治所黃縣,今山東黃縣東。
城陽郡,治所東武,今山東諸城。

六、徐州(魏國部分),治下邳,今江蘇邳縣南。下轄郡國:
東莞郡,不詳。
琅邪國,治所開陽,今山東臨沂北。
東海國,治所郯縣,今山東郯城北。
彭城國,治所彭城,今江蘇徐州市。
下邳國,治所下邳。
廣陵郡,治所淮陰,今江蘇淮安西南。

七、冀州,治安平信都,今河北冀縣。下轄郡國:
魏郡,治所鄴,今河北臨漳西南。
廣平郡,治所曲梁,今河北雞澤東南。
陽平郡,治所館陶,今河北館陶。
平原郡,治所平原,今山東平原南。
清河郡,治所清河,今山東臨清北。
安平郡,治所信都,今河北冀縣。
河間郡,治所樂成,今河北獻縣東南。
勃海郡,治所南皮,今河北南皮北。
樂陵國,治所厭次,今山東惠民東北。
巨鹿郡,治所廮(ying)陶,今河北寧晉西南。
趙國,治所房子,今河北高邑西。
常山郡,治所真定,今河北石家莊北。
中山郡,治所盧奴,今河北定縣。

八、並州,治太原晉陽,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下轄:
雁門郡,治所不詳,今山西代縣西南。
新興郡,治所九原,今山西忻州。
樂平郡,治所沾縣,今山西昔陽西南。
太原郡,治所晉陽,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西河郡,治所離石,今山西呂梁市。
上黨郡,治所壺關,今山西長治北,潞城西。

九、幽州,治燕國薊縣,今北京市西南。下轄郡國:
代郡,治所代縣,今河北蔚縣東北。
上谷郡,治所居庸,今河北懷來東。
范陽郡,治所涿縣,今河北涿州。
燕國,治所薊縣。
漁陽郡,治所漁陽,今北京密雲西南。
右北平郡,治所土垠,今河北豐潤東。
遼西郡,治所陽樂,今河北盧龍東。
昌黎郡,治所昌黎,今遼寧義縣。
遼東郡,治所襄平,今遼寧遼陽。
玄菟郡,治所高句驪,今遼寧寧沈陽東。
樂浪郡,治所朝鮮,今朝鮮平壤南。
帶方郡,治所帶方,今朝鮮沙里院附近。

十、雍州,治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市西北。下轄
隴西郡,治所襄武,今甘肅隴西南。
南安郡,不詳。
天水郡,治所冀縣,今甘肅天水西北。
廣魏郡,治所臨渭,今甘肅天水東。
安定郡,治所臨涇,今甘肅涇川北。
新平郡,治所漆縣,今陝西彬縣。
扶風郡,治所槐里,今陝西咸陽西南。
北地郡,治所在今陝西耀縣。
馮翊郡,治所臨晉,今陝西大荔縣。
京兆郡,治所長安,今山西西安西北。

十一,涼州,治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下轄:
武威郡,治所姑臧,今甘肅武威。
金城郡,治所榆中,今甘肅蘭州東。
西平郡,治所西都,今青海西寧市。
張掖郡,治所角樂得,今甘肅張掖西北。
酒泉郡,治所祿福,今甘肅酒泉。
敦煌郡,治所敦煌,今甘肅敦煌西。
西海郡,治所居延,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東南。

十二,西域長史府,屬魏國,治所海頭,今新疆羅布泊西北樓蘭遺址。
置戊己校尉於高昌(今新疆吐魯番東),屯田駐防。
主要國家有:鄯善,於闐,疏勒,龜茲,焉耆,車師後部六國。
烏孫不屬於西域長史,定都於赤谷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國伊什提克。

十三,益州(北部),蜀國,治所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市。下轄:
漢中郡,治所南鄭,今陝西漢中市。
武都郡,治所下辨,今甘肅成縣西北。
陰平郡,治所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
汶山郡,治所綿虎,今四川汶川西南。
梓潼郡,治所梓潼,今四川梓潼。
東廣漢郡,治所不詳。
廣漢郡,治所雒縣,今四川廣漢北。
蜀郡,治所成都。
犍為郡,治所武陽,今四川彭山東。
漢嘉郡,治所漢嘉,今四川雅安東北。
巴西郡,治所閬中,今四川閬中。
巴東郡,治所永安,今四川奉節。
巴郡,治所江州,今重慶市江北。
江陽郡,治所江陽,今四川瀘州。
涪陵郡,治所涪陵,今重慶彭水。

十四,益州(南部)庲降都督,蜀國,下轄:
永昌郡,治所不韋,今雲南保山東北。
雲南郡,治所在今雲南姚安北。
越雋郡,治所邛都,今四川西昌東。
朱提郡,治所朱提,今雲南昭通。
建寧郡,治所味縣,今雲南曲靖。
徉柯郡,治所且蘭,今貴州都勻北。
興古郡,治所宛溫,今雲南硯山北。

十五,揚州(吳國部分),治所建業,今江蘇南京市。下轄:
廬江郡,治所皖縣,今安徽潛山。
蘄春郡,治所蘄春,今湖北蘄春。
丹陽郡,治所建業,今江蘇南京。
毗陵典農校尉,治所毗陵,今江蘇常州。
吳郡,治所吳縣,今江蘇蘇州市。
新都郡,治所始新,今浙江淳安西北。
會稽郡,治所山陰,今浙江紹興。
臨海郡,治所章安,今浙江台州北。
鄱陽郡,治所鄱陽,今江西波陽。
豫章郡,治所南昌,今江西南昌市。
臨川郡,治所南城,今江西南城東南。
廬陵郡,治所高昌,今江西吉安西南。
建安郡,治所建安,今福建建甌南。

十六,荊州(吳國部分),治所南郡江陵,今湖北荊州。下轄:
建平郡,治所巫縣,今湖北巫山縣北。
宜都郡,治所夷道,今湖北宜都。
南郡,治所江陵,今湖北荊州。
江夏郡,治所武昌,今湖北鄂州。
長沙郡,治所臨湘,今湖南長沙。
衡陽郡,治所湘南,今湖南湘潭西南。
武陵郡,治所臨沅,今湖南常德。
零陵郡,治所泉陵,今湖南永州。
湘東郡,治所在今湖南衡陽市東。
桂陽郡,治所郴縣,今湖南郴州。
臨賀郡,治所臨賀,今廣西賀州東南。

十七,交州,吳國,治所南海番禺,今廣東廣州市。下轄:
南海郡,治所番禺,今廣州。
蒼梧郡,治所廣信,今廣西梧州。
鬱林郡,治所布山,今廣西桂平西南。
合浦郡,治所合浦,今廣西合浦東北。
高涼郡,治所恩平,今廣東恩平北。
朱崖郡,治所徐聞,今廣東徐聞南。
交趾郡,治所龍編,今越南河內東。
九真郡,治所胥浦,今越南清化西北。
日南郡,治所朱吾,今越南西卷西北。

十八,鮮卑等部。含鮮卑,匈奴,丁令等部,主要居大漠以北。
鮮卑部主要有河西鮮卑,拓跋鮮卑和東部鮮卑。另有羌,胡,羯,匈奴等部居黃河以內地區。
總地域南至黃河河套一帶,東至遼東,北至北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西至西域長史以北。
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
另蜀國益州庲降都督治所位於建寧郡味縣,今雲南曲靖。

❼ 請問 雲南這個官渡 是三國演義 裡面那個官渡之戰舊址嗎

雲南這個官渡, 不是三國演義裡面那個官渡之戰舊址。三國演義裡面的官渡之戰,發生在河南省河南中牟縣

❽ 請問:鄭州在三國時叫什麼名字十萬火急等!

鄭州鄭州, 河南省 的 省會 。全省政治、經濟、科技和文化中心?中國重要 鐵路 樞紐之一。版位於河南省中部偏北權, 黃河 下游。 鄭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早在3500年前,這里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鄭州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孕育了中華民族及其光輝燦爛的文化。曾有夏、商、管、鄭、韓5朝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為州。轄區內發現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種類型的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遺址。據史籍記載,中華民族始族黃帝的出生地軒轅之丘,位於鄭州市境內的新鄭。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代曾建都於陽城(今鄭州市登封),商王仲丁遷都於隞(今鄭州市區),周武王封

❾ 是全國保存最好,並具有世界意義的古戰場遺址.

. 第十名:最具個人英雄主義和傳奇色彩的古戰場——湖北當陽
. 第九名:最具悲情色彩的古戰場——山東威海
. 第八名:屠殺生命最多的古戰場——山西長平
. 第七名:最具愛國色彩的古戰場——廣東虎門
. 第六名:最沒有硝煙氣息的古戰場——陝西五丈原
. 第五名:最易被遺忘的古戰場——安徽淮南
. 第四名:最具硝煙氣息的古戰場——山西雁門關
. 第三名:最具現代味道的古戰場——烏蘭布統
. 第二名:最具浪漫色彩的古戰場——安徽垓下
. 第一名:最受關注的古戰場——湖北赤壁

topten之十大古戰場第十名:
當陽:最具個人英雄主義和傳奇色彩的古戰場(湖北.宜昌)

在《三國演義》中,張飛和趙子龍都是一等一的英雄人物,但是真正讓兩人威震天下的,無疑是當陽一戰。趙子龍在曹操的千軍萬馬中殺了個七出七入,上演了單騎救主的勇猛;張飛則上演樹上開花之計,橫矛立馬,一聲大吼,喝斷當陽橋,嚇退曹操雄兵。這無疑讓當陽極具傳奇色彩。

topten之十大古戰場第九名:
威海:最具悲情色彩的古戰場(山東.威海)

電影《甲午風雲》演繹的是100多年前發生在渤海灣上,抵禦外敵的故事。這場戰爭本身極富悲壯色彩,也和那個年代其他的戰爭一樣,最後以簽訂不平等條約而告終,而如鄧世昌這樣的英雄人物,必將為後人所紀念。而發生戰爭的海濱城市威海,也成為人們悼念英雄之所在。

topten之十大古戰場第八名:
長平:屠殺生命最多的古戰場(山西.晉城)

戰爭,伴隨的就是生命的代價,除了烽火硝煙之外,往往就是鮮血和屍骨。公元前二六零年,為了統一中國,秦國進攻趙國,在反間計和紙上談兵的雙重作用下,幾乎兵不血刃,趙國40萬大軍就束手被擒。然而這並不是戰爭的結束,白起在戰場所在地長平,就地挖坑,將40萬條生命化成了白骨,這在中外戰爭史上,可能是絕無僅有。

topten之十大古戰場第七名:
虎門:最具愛國色彩的古戰場(廣東.廣州)

提起虎門,人們想起的是林則徐虎門銷煙,但是這里也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戰場。雖然在虎門,戰爭中參戰的人數並非很多,也沒有演繹太多的傳奇故事,但是這里濃縮了中國人抗擊侵略最悲壯的一幕,中國人第一次用大刀長矛和土槍土炮與西方的洋槍洋炮展開了斗爭,也揭開中國屈辱的百年抗爭史。

topten之十大古戰場第六名:
五丈原:最沒有硝煙氣息的古戰場(陝西.寶雞)

嚴格的說,五丈原並沒有發生什麼大的戰役,這里也沒有其他古戰場的那些烽火硝煙,但是因為它和諸葛亮聯系在了一起,所以就具有了極大的群眾基礎。在杜甫的詩里,詩人正四處尋找那年那地的悲情;鄉間的戲里,「五丈原」的故事正在方寸之地重新上演;在現代人玩的電腦游戲里,五丈原也赫然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topten之十大古戰場第五名:
八公山:最易被遺忘的古戰場(安徽)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等成語產生於東晉的淝水之戰,而淝水之戰是以少勝多戰爭的典範。因此這場戰爭到今天依然被人們經常提起。發生戰爭的所在地八公山,扼守在淮河重鎮-淮南,是兵家必爭之地。但是作為古戰場,淝水之戰和其他的戰爭好像並沒有以八公山為名,所以,八公山已經成為一個快被人們遺忘的古戰場了。

topten之十大古戰場第四名:
雁門關:最具硝煙氣息的古戰場(山西.忻州)

金庸先生的小說《天龍八部》中,雁門關一役可以說是整個故事的核心之一,雁門關也就成了小說情節的主要發生地。而長達百年的宋遼對持,雁門關作為古三關,也無疑見證了最多的血雨腥風。追述歷史,雁門關從秦漢時期,就成為行兵之道。提起雁門關,人們必然會聯想到對峙、戰爭……

topten之十大古戰場第三名:
烏蘭布統:最具現代味道的古戰場(內蒙古.赤峰)

俗話說:「運氣來了,想擋也擋不住」,把這句話用在今天的烏蘭布統,絕不為過。近幾年來,眾多影視作品在這里拍攝,很出名的如《三國演義》、《康熙帝國》、《射鵰英雄傳》等,大段大段的「人海戰場」戲在這里拉開。一時間,許許多多的「戰爭」就開始在現代科技和歷史故事中上演。這讓本來默默無聞的烏蘭布統,開始被許許多多遊客,尤其是想一睹草原風光和歷史遺跡的遊客所喜歡。但這里終歸還是一個出名的古戰場,康熙曾和葛爾丹大戰於此,上演的是真刀真槍的故事。

topten之十大古戰場第二名:
垓下:最具浪漫色彩的古戰場(安徽)

項羽是歷史上形象最為鮮活的人物之一,雖然他失敗了,也犯過錯,但是他可以說是個至性至情的人物。尤其是被困垓下城後,上演了兒女情長的凄切與烏江邊拔劍自刎的悲壯,更是為後人所道哉。盡管如此,依然無法掩蓋在垓下所發生的刀光劍影和金戈鐵馬。就因為在戰爭中上演了這樣的故事,所以垓下也「一戰」成名。

topten之十大古戰場第一名:
赤壁:最受關注的古戰場(湖北.咸寧)

問了許多人,說提起古戰場,你會想起哪裡,幾乎十個人九個回答說是赤壁,這足以說夠了。這里發生了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聚集了曹操、劉備等一帶梟雄;後來,蘇東坡等文人騷客均不惜筆墨,留下千古名句;而今,人們為了爭奪誰是所謂真正的赤壁而新聞不斷;小說《三國演義》和各種媒體上的三國作品,幾乎無一不拉出赤壁來大肆渲染,看來赤壁快要成為古戰場的代名詞了。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