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霸國遺址公園
① 霸國歷史
霸國,是考古工作者根據山西的大河口墓地出土的青銅器銘文確定的西周諸侯國,並且是一個新發現的西周時期諸侯國,此前未見有史料記載。有關青銅器發現於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大河口西周墓地。從墓地中出土的文物可知霸國歷史可能貫穿整個西周並延續至春秋初期,霸國的最高統治者為:霸伯。
「霸」國的商、周文化因素都比較明顯,並具有自身獨特的文化風格。其人群應為狄人系統的一支,是被中原商周文化同化的狄人人群。相繼的考古發現,「霸」國和周王室以及晉國、倗國、燕國等國關系密切。
「霸」國與晉國相鄰。從墓地規模及隨葬品推測,「霸」國應比晉國低一個檔次,屬於小國。在君主稱謂方面,晉國的君主被封為晉侯,而「霸」國的君主則被稱為霸伯。此外,兩國的墓葬規模也相距甚遠,晉國曲村墓地的墓葬多達20000多座,而「霸」國大河口墓地的墓葬僅有1500座左右,從這里也可反映出兩國國都人口規模的差距。
其餘信息目前尚不清晰,版圖疆域等信息不詳。需考古方面進一步研究。2007年5月大河口西周墓地因發現被盜進入考古人員視線,2009年5月開始進行大規模搶救性發掘。已揭露面積15000餘平方米,發現墓葬615座,車馬坑22座。2011年4月25日,山西翼城縣「大河口西周墓地」入圍2010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② 霸國哪件文物因銹蝕打不開裡面有哪些不明物體
2007年時,考古專家在山西省大河口遺址附近,挖掘出一處西周時期的墓葬群,並根據其出土文物找到了一個歷史上從未記載的霸國。不過令人奇怪的是,其中有一件器物卻因銹蝕而不能打開,直至動用X光技術後,才發現其內部存在四件特殊器物。這四件特殊器物都是什麼?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談到這里,小編想說的是,希望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考古專家們能夠成功打開貘耳提梁卣,探究其內部所隱藏的秘密,揭開四件不明器物的神秘面紗。
③ 霸國的發現霸國
大河口西周「霸伯」墓地位於翼城縣以東約6公里處一片兩河交匯形成的三角洲高地上,墓地年代橫貫西周,晚期進入春秋初年。2007年5月大河口墓地被盜發現,報請國家文物局批准,同年9月至2008年5月進行了考古勘探和試掘,2008年9月至12月進行了全面普探,2009年5月至今進行大規模搶救性發掘。
在發掘階段,考古隊發現這是一個諸侯國君級別的墓,墓葬二層台四壁有11個壁龕,壁龕內放置有漆木器等物。在墓室內棺槨之間或棺蓋上發現了大量的青銅器、原始瓷器、陶器等物,其中出土有1000多件青銅禮器、樂器、兵器、工具、車馬器。特別是青銅鼎內壁銘「伯作寶尊彝」、圈足三足簋蓋底對銘 「霸中作旅彝」等銘文,揭開了「霸」是這處墓地墓主的國、族、氏名,「霸伯」是這里的最高權力擁有者。這些令人驚嘆的文物珍寶,全部來自一個不見於傳世文獻記載的西周諸侯國,證實了霸國的存在。
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長謝堯亭介紹,「霸」器曾見於以往的青銅器著錄,在《殷周金文集成》中著錄有「霸姞作寶尊彝」鼎簋,曲村墓地也曾出土一件「霸伯作寶尊彝」銅簋。
迄今,大河口西周墓地揭露面積1.5萬余平方米,發現墓葬615座,車馬坑22座,墓葬內出土的青銅器種類有食器、酒器、水器、兵器、工具、車馬器、樂器等;陶器組合主要有:鬲,鬲罐,罐,鬲盆罐等。玉、石、骨、蚌器、貝和串飾較多,部分墓葬隨葬錫器或漆器,個別墓葬甚至發現有金器。
考古隊從發掘出的青銅器物的銘文間發現了「霸」字。銘文顯示,墓地主人的族名為「霸」,「霸伯」應該是這里的最高權力擁有者。隨後的考古發現證明,霸國與晉國、倗國、燕國和周王室有往來關系。在傳世的文獻記載中,未曾見到與「霸」國相關的蛛絲馬跡。
山西省考古所副所長謝堯亭認為:「有兩種原因會導致『霸』國在現存史料中沒有記載:一是在過去的史料中確實存有『霸』國的記載,但在漫長的歷史流傳中遺失了;二是根據大河口墓地的面積及墓葬埋藏數量可判斷出當時大河口人群規模不大,我們推測『霸』是個很小的國家。西周時期像『霸』這樣的小國數量眾多,被傳統史料遺漏也在情理中。」
專家認為,大河口墓地的發現讓我們有機會認識不見於歷史文獻記載的西周「霸」國的歷史及文化,並為研究西周時期的分封制度、器用制度和族群融合等問題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翼城大河口墓地考古工作負責人謝堯亭在接受大公報記者采訪時說,在我國的文獻典籍中還未發現「霸」國的記載。推測有兩種情況,一是隨歷史的變遷,記載在竹簽或者布帛上的文獻資料歷經劫難沒有流傳下來,而現今我們所掌握的資料多以東周記載為主。二是,當時的「霸國」是一個很小的國家,西周時,這樣的小國數量很多,史料不記載或被遺漏完全可能。但是依現今的情況看來,前者的可能性更大。
青銅新器型及漆木俑
此外,在「霸伯」墓地出土的珍貴文物中,有一種叫鳥盉的青銅器備受關注。據謝堯亭介紹,這是在我國考古史上首次發現新的器型。
同時,出土的漆木器中,有漆木俑、俎、罍、豆、壺、犧尊、坐屏、杯、案、盾牌、方彝等,其中兩個一米多高的漆木俑雙足站立於漆木龜上,雙手作持物狀。謝堯亭說,這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最早的漆木俑。
根據河南大學黃錦前、張新俊兩位學者發表的《西周金文中的「霸」與「格」》一文,通過字形分析認為,西周銅器銘文中作族氏稱謂「霸」與「格」所指實一。之前所謂的「霸國」或「霸族」與以往見於銅器銘文中的「格國」或「格族」所指亦同。這一論斷,也被謝堯亭認可。
④ 古代霸國在什麼地方
霸國,西周時期諸侯國,未見有史料記載。版圖疆域等信息不詳。
發現於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大內河口西周墓地容,考古工作者根據大河口墓地出土的青銅器銘文確定是一個新發現的諸侯國,並未在史料中有記載。
從墓地中出土的文物可知霸國歷史可能貫穿整個西周並延續至春秋初期,霸國的最高統治者為:霸伯。
其餘信息目前尚不清晰,需考古方面進一步研究。
⑤ 霸國是哪個時期的 被歷史遺忘的霸國是哪個時期的
霸國,西周時期諸侯國,未見有史料記載。版圖疆域等信息不詳。發現於山西版省臨汾市翼城縣權大河口西周墓地,考古工作者根據大河口墓地出土的青銅器銘文確定是一個新發現的諸侯國,並未在史料中有記載。從墓地中出土的文物可知霸國歷史可能貫穿整個西周並延續至春秋初期,霸國的最高統治者為:霸伯。其餘信息目前尚不清晰,需考古方面進一步研究。
⑥ 霸國是那個朝代
霸國抄,西周時期諸侯國,未見有史料記載。版圖疆域等信息不詳。發現於山西省臨汾市翼城縣大河口西周墓地,考古工作者根據大河口墓地出土的青銅器銘文確定是一個新發現的諸侯國,並未在史料中有記載。從墓地中出土的文物可知霸國歷史可能貫穿整個西周並延續至春秋初期,霸國的最高統治者為:霸伯。其餘信息目前尚不清晰,需考古方面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