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抗戰遺址鵝公岩
1. 重慶的抗戰遺址
重慶大轟炸慘案遺址
史迪威紀念館
宋慶齡紀念館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大禮堂
2. 重慶抗戰遺址遺跡有哪些 地點在哪兒
現存的抗戰遺址主要集中在「一島」(渝中半島)、「三山」(歌樂山、南山、縉雲山)、「三壩」(沙坪壩、江津白沙壩、北碚夏壩)。
3.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的主要景點
雲岫樓屹立於黃山主峰之上,總建築面積420平方米,時為蔣介石別墅。辟為陳列館內後,此處將展出抗戰時容一些重要歷史圖片和重要歷史文稿等文史資料。這些珍貴的文史資料包括:四枚1942年新四軍佩用臂章;朱德與國民黨將領李宗仁等合著的《抗戰必勝論》原著;1938年蔣介石致朱德、彭德懷的嘉勉電稿原件;1939年1月蔣介石關於游擊部隊作戰手令稿等。
雲岫樓內復原陳列了當年的會議室、侍衛室、會客室、蔣介石辦公室、卧室及休息室等,通過大量實物及史料陳列,展示了中國八年抗戰期間國共兩黨團結合作、共御外辱的歷史。 蔣逵舊居始建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原為劉湘時期空軍司令蔣逵別墅,後為國民政府空軍司令周至柔的居所。該建築融匯了東西方近現代建築風格,採取了獨特的土牆與木樑結合的架構形式,是融合重慶本土建築和歷史人文價值的遺址類文物。內有近代大書法家趙熙所書的「陳母蔣夫人懿行碑」及「趙熙行書七言詩石刻」兩塊碑刻,為國家二、三級文物。
4. 重慶有那些抗戰時期留下的遺跡
重慶市北碚區新發現五處抗日戰爭遺址
重慶市北碚區在近日完成的抗戰遺址普查工作中新發現5處遺址。
這5處新發現的抗戰遺址是國民中央警衛署、美齡堂、中國科學社生物研究所、北川鐵路絞車梭槽、報警台等。
重慶市北碚區作為抗日戰爭時期陪都重慶的中心地區,留下了一大批極具價值的歷史遺存。自2007年9月以來,重慶市北碚區開展了歷時數月的抗戰遺址文物普查工作,共查勘了分布在歇馬鎮、蔡家崗鎮、澄江鎮、北溫泉街道等地抗戰遺址64處。其中,已修復對外開放的有6處,使用單位保護的有15處,可修復性開發的有6處,殘存遺址1處,不可修復的4處;已消失的32處。 重慶作為抗戰時期的陪都,既是國際反法西斯戰爭遠東指揮中心,也是國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重要舞台,現有抗戰遺跡200多處。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位於抗戰遺跡最多、最具代表性的重慶南岸區黃山,原中國國民黨主席蔣介石及夫人宋美齡在此棲居長達六年,許多軍政要員、外國使節也紛紛在附近擇寓而居,現在保存下來比較完好的建築有蔣介石官邸「雲岫樓」、宋美齡別墅「松廳」和美國特使馬歇爾舊居「草亭」等。總投資約2億元的抗戰遺址博物館於去年10月正式開館。
江丙坤與夫人江陳美惠參觀了「侍從室」、「孔園」、「草亭」等遺址,追憶那段歷史歲月。江丙坤細看每一樣歷史展品和圖片,不時駐步。在孫中山先生「天下為公」的橫幅下,江丙坤留下了自己的影像。
在蔣介石官邸--雲岫樓前,隨行的中共重慶市委副書記邢元敏告訴江丙坤,自蔣介石離開雲岫樓後,他是六十年來第一位來到這里的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對此,江丙坤笑言:「這不是空前,也不會是絕後。」隨後,江丙坤一行參觀了抗戰時期國民黨政府專為抗戰陣亡將領子弟開設的黃山小學。據考證,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曾在此就讀過。江丙坤拿出相機,拍下了至今保存比較完整的建築。他說,回去後要讓連戰先生看看他兒時曾就讀過的學校。
5. 小眾景點嗎車水馬龍的鵝公岩大橋下,停泊著安靜的重慶歲月
一
重慶是一座工業城市,但時間就像一層一層的繭,將之重重包裹起來。於是它變成了一座旅遊城市。
人們到重慶旅遊,更多的是慕名其浮於表象的光鮮,津津樂道於它無須思考就能體驗到的璀璨。很少有人願望花上一些寶貴的時間,到某些特定的地點去捕捉它的內涵。
走馬觀花與東走西顧的結果並非不能接受,因為口口相傳下的重慶,奠定了網紅的位置。洪崖洞、長江索道、解放碑…這些鮮明靚麗的城市符號組成了山城讓人無法忘懷的容顏,一見傾心自是大有人在。
但是,正如相親男女從接觸到破除萬難共譜鴛曲,成年人的世界沒有什麼一錘定音:喜歡一個人可以看臉,愛上一個人得看心。
旅遊亦如此。尤其在重慶,如果不能聽它夢囈般介紹自己的聲音,了解到它滄桑硬朗的歷史,而拘泥於玩賞它堆疊於臉上的胭脂,還不如在自己的城市,把旅遊的投入換作酒杯,在紙醉金迷里瀟灑求醉。
我們到陌生的城市,總是有所圖謀的。到喀什,你希望遇見整個西域;到北京,你看到的是帝王的奢靡;到西安,你邂逅的是古老的厚重…而重慶,顯然不會是“輕軌穿樓”式的新奇,而是歲月賦予它的獨特氣質。
那段歲月消逝,但留下了痕跡。
二
坐軌交2號線或環線,在謝家灣站下車,出站後南行,便是巍峨的鵝公岩大橋。
鵝公岩大橋
這座連接九龍坡與南岸的交通樞紐,隨時都車水馬龍,天天擁堵。
這座城市的繁忙與過分的生機勃勃,只要站在橋頭,就會強烈到無以復加地撞進你的腦海,不問青紅皂白地霸佔你的內心。
然而,當你把視線移開橋面,向開闊處張望時,會有一座突兀的雕塑映入眼簾。
橋頭石碑
扶著欄桿俯瞰,高高的橋下繁枝茂葉,堆疊出一方綠意盎然的森林,林中,民國風格的古老建築隱現。
很不真實的感覺,人在瞬間有些恍惚。
勝利
歷史就這么魔幻地嵌在今天的生活里,在休閑的人們快樂滿足的笑容里,不斷延續。
重慶往事,橋下風華。
在鵝公岩大橋下,別具一格的都市一隅的靜謐中,我想我走了進去,無意間看見了真正的重慶。
6. 求一篇 重慶 抗戰遺址 的 觀後感
紅岩村
昨天下午去的,本來准備長篇大論的,現在只想長話短說。
一個字:棒;2個字:很棒。三個字:非常棒!
紅岩村還我還是很小的時候去的,所以基本上實際算是我第一次去。
對這些紅色景區不是很感冒;即便如此,紅岩村的風景已經把我折服了.完全沒想到紅岩村風景這么好!滿眼皆是翠綠,適合夏天避暑~景區比我想像的大多了,本來以為和白公館渣滓洞差不多大,結果發現紅岩村比想像的大多了!加上看展覽在里邊逛了3個小時到閉館時間了都沒逛完!
進門不遠的地方就是圖片展。圖片基本上是50X30cm左右的規格,有幾百幅。大部分黑白,少數彩色。照片效果比網上圖片還要好!而且拍的簡直是太好了!無論是立意,構圖,反應的風貌。。等等,都是上品。這么說,用現在的數碼相機哪怕是單反效果都不一定拍得這么清晰這么好!所有的照片清晰的彷彿就在眼前!好多地方就是我們熟悉的地方!卻又分明相隔60多年!人物臉上泛的光,簡直太真實了!無法想像蔣介石,宋美齡,周恩來,宋慶齡。。。一個個傳說中的人物就活生生的在你眼前!也許是習慣了歷史書上模糊的照片,讓歲月的光影流逝隔閡在這模糊之中,而一下子看到如此清晰的照片,讓他們和你沒有距離的接觸,實在是不習慣!
有部分反應大轟炸的彩色照片中,德國大使館擺出了巨大的納粹旗幟。那種紅,紅得刺眼,紅得刺心,無法想像是70年前而不是現實眼前。
除了大轟炸的部分,實際上2/3的部分並不是那麼沉重的東西,有相當多反應當時重慶的歷史風貌和重慶人的生活的;你會看到一個熟悉的地方,卻又完全陌生的場景。你才知道,原來我們的歷史文脈被割斷的如此徹底。大坪牌坊,佛圖關城門,七星崗牌坊,你才發現,原來我們的重慶,在它還是西南小城的時候,它也是和中國其他城市一樣,有著傳統的建築和禮教;再看另一面生活,各色西餐廳,街上的洋人,各國文字的招牌,美女廣告,你才發現我們的城市在那個極劇變革的時代完全是爆炸式地在發現,原來重慶曾經這么洋氣!那是我們城市的黃金時代。全國的人才聚集,文明,開化。看起來當時中國精英層領導的社會是要比工人階級領導的要先進
蔣介石和宋美齡的生活照也佔了很大部分。非常生動,還原了他們生活的一面。
說完了圖片展,繼續往上,就是真正的紅岩革命紀念館,大亮篇幅介紹了當時中共南方局plaplapla~我不是太感興趣,同行的mm一個勁的在感嘆周恩來帥,太帥了!而我就記住了一個川島芳子長得實在很像梅艷芳。
再後邊進去才是真正的紅岩村,里邊很大,風景很好,值得轉轉!
還沒轉完就閉館了,出來之後不走尋常路,順著紅岩村旁邊的小路上山,居然就走到了高九路的協信雲棲谷那裡,山頂公園修的是在是漂亮,坐在大草坪上,視野無敵,舒服死了。
7. 重慶沙坪壩區的歷史遺址有哪些
東鄰渝北區、江北區和渝中區,南、西界九龍坡區、璧山縣,北接北碚區,緊鄰重慶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北部新區。50餘年間,沙坪壩歷經5次區劃調整,目前區轄石井坡街道、童家橋街道、磁器口街道、山洞街道、聯芳街道虎溪街道,陳家橋街道,西永街道等13個街道,歌樂山鎮、井口鎮、青木關鎮、鳳凰鎮、回龍壩鎮、土主鎮、西永鎮等8個鎮。
中文名稱: 沙坪壩區
行政區類別: 市轄區
所屬地區: 重慶市
電話區號: 023
郵政區碼: 400000
地理位置: 四川盆地東部
面積: 396.2平方公里
人口: 90萬
方言: 西南官話成渝片、灌赤片、黔北片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機場: 江北國際機場
火車站: 重慶站
車牌代碼: 渝A
目錄
區情概況
自然地理地理簡介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區劃最新調整
經濟發展
工業概況
商貿服務中心商圈
專業市場
美食街
展望
綜合實力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工業經濟運行穩健
商貿與服務業提檔升級
重慶西部新城重慶大學城
西永微電園
鐵路物流園
文化教育幼兒教育蓬勃發展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普高教育持續發展
高等教育快速發展
城市規劃
交通旅遊區情概況
自然地理 地理簡介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區劃最新調整
經濟發展
工業概況
商貿服務 中心商圈
專業市場
美食街
展望
綜合實力 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工業經濟運行穩健
商貿與服務業提檔升級
重慶西部新城
重慶大學城 西永微電園 鐵路物流園文化教育
幼兒教育蓬勃發展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普高教育持續發展 高等教育快速發展城市規劃交通旅遊展開 編輯本段區情概況
沙坪壩區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重慶市沙坪壩區是紅岩精神發祥地(渣滓洞、白公館)、抗戰遺址密集區,國共和談、百年學府、千年古鎮,融沙磁文化、抗戰文化、紅岩文化於一爐。沙坪壩歷史上是與江津白沙壩、成都華西壩、北碚夏壩齊名合稱為四川著名的文化四壩;也是中國大後方四大文化區之一。全區4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雲集了19所高等院校、 87所全市最好的中小學。全區90萬常住人口中有30多萬學生,8萬多科技教育工作者,是西部的人才聚集區。域內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城市發展繁榮興旺。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地理簡介
三峽廣場
沙坪壩區位於重慶主城區西部,東濱嘉陵江, 西抵縉雲山,幅員面積396.2平方公里。 區境中部歌樂山縱貫南北,東為沙坪壩,是重慶市的科教文化中心和工業基地,建成區面積35.26平方公里;西為梁灘壩,是農業、鄉鎮工業為主的地區,2003年重慶市大學城在這里動工興建;中部歌樂山是重慶市風景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有「渝西第一峰」、「山城綠寶石」之稱。 沙坪壩區地貌歸屬於川東平行嶺谷低山丘陵區的一部分,全區呈丘陵、台地和低山組合的地貌結構。中部歌樂山海拔高度在550~650米之間,最高峰歌樂山雲頂寺海拔680.25米。嘉陵江由北往東南流經沙坪壩區19.3公里。氣候屬於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熱量和水分資源豐富,最冷月平均氣溫7.8℃,最熱月平均氣溫28.5℃,年平均氣溫18.3℃,無霜期341 .6天,具有冬暖夏熱和春秋多變的特點。降水充沛,全年降水量1082.9毫米。中部歌樂山森林區年平均氣溫比山下低2℃左右。碳酸鹽岩裂隙溶洞水的水量豐富。全區水體除嘉陵江外,梁灘河、虎溪河、清水溪、鳳凰溪、詹家溪、南溪口溪是區內較大的溪河。全區森林資源主要集中在歌樂山、中梁山地區,歌樂山森林公園1938年定名,2003年創建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重慶地鐵一號線小龍坎站
歷史沿革
沙坪壩從周朝的巴國屬地至今,已有3000餘年的歷史。20世紀30年代初,沙坪壩隸屬於四川巴縣第一區,治所設於古鎮磁器口(龍隱鎮)。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西遷重慶,大批學校、工廠、醫療機構遷入,沙坪壩從此人才薈萃,蜚聲中外。1938年2月6日,重慶大學、四川教育學院、南開中學、重慶電力煉鋼廠和由京滬平(北平)津等遷入該區的中央大學、國際廣播電台、中央研究院博物院、北平師范大學勞作專修科、葯學專科學校等科教文化機構及工業企業界、金融界發起創建重慶沙磁文化區。1939年劃入重慶建置重慶市沙磁區,成為戰時中國的文化區和重慶主要工業區。1950年建置為重慶市第三區,功能定位於文化區,1955年正
8. 重慶主城區歷史文化遺址所在地
人民大禮堂抄-周公館-桂園-濱江路-朝天門-解放碑購物廣場-枇杷山觀夜景。
B線: 火車站廣場-動物園-長江二橋-巴蜀古文化中心-解放碑購物廣場。
C線: 人民大禮堂-紅岩村-渣滓洞-白公館-烈士墓-解放碑。
D線: 南溫泉公園-建文峰-巴蜀古文化中心-濱江公園。
E線: 南山公園-黃山「陪都」遺址-老君洞-一棵樹觀景台(山城夜景)。
F線: 縉雲山-北溫泉。
G線: 統景-溫泉城-巴渝民俗文化村。
H線: 大足寶頂山石刻-北山石刻。
I線: 人民大禮堂-動物園-鵝嶺公園(觀山城夜景)。
J線: 朝天門-解放碑購物廣場-巴曼子墓-鵝嶺公園(觀山城夜景)。
K線: 人民大禮堂-博物館-枇杷山-巴曼子墓-羅漢寺-解放碑購物廣場。
L線: 解放碑-長江過江索道-黃山觀景索道-南山公園。
9. 重慶有沒有抗戰紀念館
重慶有抗戰遺址博物館,地址位於 南岸區南山生態帶黃山風景區黃山路17號(森林地帶最東端)。
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是為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在原「重慶黃山陪都遺跡」(重慶黃山幹部療養院)基礎上修繕而成,於2005年重新對外開放。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是集抗戰遺址與原生態自然景觀於一體的綜合旅遊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一個有著豐富人文資源、自然資源和旅遊資源的,且備受社會各界關注的綜合性抗戰遺址博物館旅遊景區。
1、重慶黃山抗戰遺跡博物館參觀游覽區,包括13處文物景點——雲岫樓(蔣介石官邸)、草亭(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舊居)、松廳(宋美齡別墅)、蓮青樓(美軍顧問團住址)、松賴閣(宋慶齡別墅)、雲峰樓(何應欽寓所)、侍從室(蔣介石警衛人員所居住)、周至柔舊居(國民黨空軍司令周至柔居室)、黃山小學(抗戰遺孤學習、生活地)、孔園(孔祥熙的二女兒孔令儀的別墅)、望江亭觀景點、防空洞、發電機房。一個綜合陳列館和一部分室外陳列。
2、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休閑旅遊區,包括人們休閑娛樂的場地等;
3、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保健療養區。
4、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還將成立重慶抗戰遺跡研究中心,對重慶抗戰文化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