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大的古遺址
⑴ 上海有哪些歷史古跡
豫園
是「奇秀甲於東南」的江南名園。始建於明代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距今有400多年歷史。園林布局融會了明、清兩代園林的建築藝術,素有「城市山林」的美譽。樓閣參差,山石崢嶸,古樹蒼翠,共有48處景點,具有「以小見大」的特色。有魚樂榭、玉玲瓏、萬花樓、和煦堂、萃秀堂、內園、九曲橋、荷花池、湖心亭等勝景。
龍華寺
位於徐匯區的龍華寺是上海市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建築最雄偉的佛教寺院。相傳建於三國時期(公元247年),距今有1000多年歷史。現以古寺、古塔、龍華廟會、龍華晚鍾構成宗教旅遊勝地。宋代佛教禪宗的伽藍七堂制保持原貌,珍藏有唐、五代、明、清年間的經書、金印、佛像等。
孔廟
位於嘉定區的孔廟建於公元1219年,向有「吳中第一」之稱。內設中國科舉制度陳列館,「育才」、「興賢」、「仰高」三座牌坊,分別代表培養人才、選拔人才和對孔子的敬慕。「當湖書院」是目前上海市最完整的古代書院建築,距今有270多年歷史。孔廟碑廊內保存有宋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朱熹的大字碑、被稱為「嘉定四先生」的書跡石刻等,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玉佛寺
位於靜安區的玉佛寺是上海名剎。清光緒8年(公元1882年),普陀山僧人慧根從緬甸請來玉佛兩尊並建寺而得名。玉佛樓有一座高1.9米、寬3.4米的玉雕釋迦牟尼坐像。寺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玉佛樓、經殿等宏偉建築。
方塔
方塔位於松江區,建於五代後漢乾佑枯二年(公元949年),磚木結構,九級方形,高42.5米。因襲唐代磚塔結構,磚身每層四面辟壺門,斗拱大部分保留宋代原物,是江南古塔中保存原有構件較多的一座。方塔周圍辟有「古典園林」,園內有宋望仙橋、明蘭瑞堂、清天後堂大殿以及五老峰、美女峰等名石。
朱家角
朱家角素有「上海威尼斯」之稱,是上海保存最完好的江南水鄉古鎮。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就形成村落集市,明代萬曆年間發展為繁華集鎮。彎彎曲曲的石板小徑,迂迴於狹窄的街巷店鋪之間。石橋、烏篷船、小橋流水、明清古宅等,共同構成悠閑安逸、古樸恬淡的田園韻味。
松江唐經幢 唐大中十三年(859年) 松江縣松江鎮中山小學內
豫園 明嘉靖、萬曆年間 南市區老城廂內
徐光啟墓 明崇禎十四年(164年) 徐匯區南丹路光啟公園
上海孫中山故居 1918年 盧灣區香山路7號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 1920~1921年 盧灣區淮海中路567弄(漁陽里)6號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 1921年7月 盧灣區興業路76號
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 1927~1937年 徐匯區龍華路龍華烈士陵園內
魯迅墓 1956年建 虹口區四川北路2288號魯迅公園內
宋慶齡墓 1981年 長寧區陵園路宋慶齡陵園內
興聖教寺塔(北宋)、真如寺大殿(元)、上海外灘建築群(1906~1937年)、上海郵政總局(1924年)列入其中;沉香閣(清)
⑵ 上海有哪些名勝古跡
上海名勝古跡
崧澤復古文化制遺址
馬橋古文化遺址
福泉山古文化遺址
龍華塔
靜安寺
青龍塔
松江唐經幢
上海01號古樹
龍華寺
護珠塔
松江方塔
嘉定孔廟
西林塔
文廟
秋霞圃
大境道觀
豫園
古猗園
匯龍潭
徐光啟墓
醉白池
書隱樓
四明公所
天後宮
佘山聖母大教堂
玉佛寺
孫中山故居
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
中宋教仁墓
工人糾察隊滬南總部舊址
龍華烈士陵園
魯迅故居
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舊址
宋慶齡故居
魯迅墓
宋慶齡墓
⑶ 上海著名古跡和遺址簡介
魯迅故居、蔡元培故居、黃炎培故居、宋教仁墓、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等。
1、魯迅故居
位於上海市山陰路上的大陸新村9號。這是一座磚木結構,紅磚紅瓦的三層樓房.在此期間,魯迅寫了許多戰斗性雜文,並編輯《譯文》雜志,翻譯《死魂靈》等作品。
提倡木刻版畫,還編輯整理瞿秋白遺著《海上述林》。1935年致電祝賀工農紅軍勝利到達陝北,1936年初積極參加文學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等等事情。
2、蔡元培故居
華山路303弄16號三層住宅一幢是中國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的故居,故居房屋已於1984年被列為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3、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簡稱中共一大會址,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會址位於上海市興業路76號,是一幢沿街磚木結構一底一樓舊式石庫門住宅建築,坐北朝南。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1年7月23日至7月30日在樓下客廳舉行。
4、黃炎培故居
內史第(黃炎培故居),在上海浦東新區川沙新鎮新川路218號。原為江蘇省川沙廳城王前街「內史第」,清咸豐九年舉人、內閣中書沈樹鏞的住宅。黃炎培故居在第三進內宅樓。
5、宋教仁墓
宋教仁墓是民主革命的先驅、中國民主憲政之父、中華民國與中國國民黨主要締造者宋教仁先生之墓,建於1924年6月。位於上海市閘北公園內。
⑷ 上海的最著名的古建築是什麼
閔行區七寶鎮,為北宋遺址 ,周庄 龍華寺、文廟、大觀園、西宮、外灘城隍廟一帶以外 還有靜安寺,松江宋代方塔,南翔,楓涇,朱家角等古鎮,南京東路口的外灘十八號,是一座建於1923年的具有盛享國內外的建築物
⑸ 上海市歷史遺跡可參觀的有哪些
1、豫園位於上海市老城廂的東北部,北靠福佑路,東臨安仁街,西南與上海老城隍廟毗鄰,是江南古典園林,始建於明代嘉靖、萬曆年間,佔地三十餘畝。
園內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稱的玉玲瓏、1853年小刀會起義的指揮所點春堂,園側有城隍廟及商店街等遊客景點。 豫園在1961年開始對公眾開放,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崧澤古文化遺址
位於上海市青浦區崧澤村,被命名為崧澤文化,是新石器時代遺址,按地層可分為上、中、下三層。20世紀60年代以來,崧澤遺址被發現。
1961年至1976年,3次發掘共揭露面積 703 平方米,發現幾何印紋陶遺存和新石器時代的居址遺跡,清理墓葬 100 座,出土有石器、玉器、骨器、陶器、牙器等621件文物。1959年崧澤村古文化遺址列為青浦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龍華塔
又稱「報恩塔」,始建於三國吳赤烏十年(247年),位於上海市徐匯區龍華路2853號。龍華塔系磚木樓閣式塔,八面七層,總高41.03米(自底層圍廊地坪面算至塔尖)。龍華塔底層塔心室地面與底層圍廊地坪面高差0.44米。
每層伸出平座圍以木欄,以斗拱向外挑出飛檐,出檐甚寬,檐角懸鐵馬(俗稱銅鈴)。龍華塔在自身纖細、輕靈、飄逸的基礎上,融入了吳越文化,是中外建築文化合璧的產物。2006年5月25日,龍華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玉佛寺
位於上海市普陀區安遠路170號,因寺內主要供奉玉佛而得名,因其屬於禪宗臨濟法系,修習禪法,故又名玉佛禪寺。玉佛寺作為上海旅遊的十大景點之一,它雖地處繁華的市區,卻又鬧中取靜,被喻為鬧市中的一片凈土。
玉佛寺創建人和首任住持是慧根法師。玉佛寺1983年被國務院列為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1994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建築保護單位。
5、靜安寺
又稱靜安古寺,位於上海市靜安區,其歷史相傳最早可追溯至三國孫吳赤烏十年(247年),初名滬瀆重玄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更名靜安寺。南宋嘉定九年(1216年),寺從吳淞江畔遷入境內蘆浦沸井浜邊(今南京西路),早於上海建城。
靜安寺總建築面積達2.2萬平方米,整個廟宇形成前寺後塔的格局,由大雄寶殿、天王殿、三聖殿三座主要建築構成,是上海最古老的佛寺。
⑹ 上海有哪些名勝古跡
外灘
南京路步行街
人民廣場附近的沐恩堂
徐家匯大教堂
豫園的小刀會遺址
龍華古寺
沉香閣
靜安寺
佘山
玉佛寺
城隍廟
青浦朱家角
閔行七寶古鎮
奉賢碧海金沙
金山城市沙灘。。。
⑺ 上海五大古園
曲水園
青浦曲水園曾稱靈園,位於青浦城廂鎮,當時是城隍廟的靈苑。始建於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據說為了建此園,曾向城中每個居民募捐一文錢,故有「一園」之稱。嘉慶三年(公元1798)改園名為「曲水」園,取古人「曲水流觴」之意。園中有得月軒、歌熏樓,迎暉閣、岸舫、夕陽紅半樓、凝和堂等建築。曲水園以凝和堂為中心,
布置得蜿蜒起伏,十分精緻,別具一格。園中銀杏參天,藤蘿纏繞,古木林立,四季鮮花不斷,與市內的豫園,南翔古掎園,嘉定秋霞圃,松扛醉白池並稱上海五大古典園林。
豫 園
豫園是上海著名的古典園林,也是一座有400多年歷史的江南古典園林,是國務院認定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位於南市區城隍廟的北面,佔地面積2萬平方米,由明代四川布政司潘允端為孝敬父母而造,其名取意於「愉悅雙親,頤養天年」,故名「豫園」。豫園始建於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至萬曆五年(公1577年)竣工,是一座糅和丁我國明清兩代園林藝術的名園,素有「城市山林」之譽,又有「奇秀甲於東南」之稱。園林面積雖小,但布局曲折,有亭,台,樓,閣、假山、池塘等,景緻各有不同,具有以小見大的特色。每一處廳堂樓閣,假山流水,都代表著明清兩代南方園林建築藝術的精華,豫園共有五條浸透著精靈秀氣的巨龍裝飾圍牆,這五條巨龍一是伏虎,二是穿龍,三,四是雙龍戲珠,五是睡龍。全園40餘處景觀被這栩栩如生的龍牆、蜿蜒曲折的迴廊以及形狀各異的花草巧妙地分隔,形成一步一景、步步皆美景的特色。
除了圍牆之外,豫園主要景區有以大假山而聞名的城市山林,大假山是明代遺物,由疊石名家張南陽親自設計建造,是豫園的精華;華林秀谷,有魚樂榭、復廊、亦航,萬花樓等景點,點舂勝跡,此處的「點春堂」曾為小刀
會起義軍的城北指揮部,堂內陳列著當年小刀會的武器,文告、自鑄錢幣等文物;位於園東部的水石佳境,以池塘和假山取勝;園中還有玉玲瓏、積石水廊、玉華堂、環龍橋等建築。其中玉玲瓏是江南三大名石之一,與蘇州留園的「瑞雲峰」,杭州花圃的「皺雲峰」合稱為江南園林的三大名石。有趣的是,在玉玲瓏下面燒一柱香,上面會孔孔冒煙;從上面澆一盆水,下面又會洞洞流泉,具有「皺、瘦、漏、透」等特點。此外小巧玲瓏的內園為豫園的園中之園,亭台樓閣,假山池塘,一應俱全。豫園大戲台更是豫園古建築中的精晶,也是上海現存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戲台。游完了豫園,不能不去旁邊的豫園商場(也就是老城隍廟商場),那裡可是聞名全國的小吃王國。
古猗園
古猗園位於上海嘉定南翔鎮,是江南名園之一。建於明代嘉靖至萬曆年間(公元1522—1573年),迄今400多年歷史。園內因遍植綠竹,故取《詩經》中「綠竹猗猗」之意,定名古猗園。古猗園佔地約8.7萬平方米,按不同景
觀分為:逸野堂、戲鵝池、松鶴園,青清園,鴛鴦湖、南翔壁等六個景區,各有不同風貌。古猗園以古跡和綠竹為特色,園內植有方竹、紫竹、大明竹、筆桿竹、風尾竹、翠竹等幾十個品種,還有唐代經幢、宋代石塔等古跡。高堂秀亭,石舫水榭,竹徑通幽,古樹名卉,樓閣長廊,石徑曲水,使『占猗園古樸、素雅、清淡、洗練,引人探古攬勝、陶冶性情。
秋霞圃
秋霞圃是我國江南著名的古典園林,也是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之一。始建於明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原是明代工部尚書龔弘的私人花園,後與沈氏園、金氏園和城隍廟合並,至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秋霞圃布局精緻,以清水池塘為中心,石山環繞,環境幽雅,小巧玲瓏。分桃花潭、凝霞閣、清鏡堂、邑廟等四個景區。園中遍植茂林修竹、奇花異樹,亭台樓閣散置其間,華池曲徑通幽,低欄板橋,斷岩滴泉,假山奇洞,情韻兼備。園中有園,景外有景,故有「城市山林」之美稱,堪稱明代園林佳作。
游覽景點:數雨齋、三隱堂、構風嶺、鶯語堤、歲寒徑、百五台、桃花潭、叢桂軒、延綠軒、舟刁;游軒、即山亭、凝霞閣、碧光亭、池—上草堂、醉月軒、花神殿、有物皆春等
方 塔
位於松江東南側方塔公園內,是上海古建築的皇冠。建於北宋熙寧年間(公元1068—1094年),原名興聖寺塔。磚木結構,九級方形,高48.5米。全塔177風斗拱中有600%左右是宋代原物。方塔造型優美,姿態雄偉,清秀挺拔。尤其是秀麗窈窕的塔體配上寬敞別致的群檐,顯示出一種端莊雋永之美,使人流連忘返。
⑻ 上海目前最早的人類遺跡是
應該是崧澤文化。
崧澤文化距今約6000-5300 年,屬新石器時期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階段,以首次在上海市青浦區崧澤村發現而命名。
崧澤文化上承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長江下游太湖流域的重要的文化階段。青浦區發現崧澤文化遺址 4 處(崧澤遺址、福泉山遺址、金山墳遺址、寺前村遺址),出土各類文物 800 余件。
⑼ 上海市有哪些著名的名勝古跡
上海的名勝古跡有:青浦區的崧澤古文化遺址,福泉山古文化遺址,徐匯區的龍回華塔寺,徐光啟墓答,靜安區的靜安寺,玉佛寺 松江區的方塔,醉白池,嘉定區的孔廟,匯龍潭,秋霞圃,古猗園,黃浦區的文廟,閔行區的馬橋古文化遺址,七寶教寺,邵家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