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開元遺址

開元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2-30 22:30:44

A. 海口舊州開元寺遺址採集到的遺物都是什麼朝代的

據悉,為了加強海口舊州故城歷史和文化的研究,深度挖掘舊州故城及其周邊的文化底蘊,促進舊州旅遊文化的開發和發展。

日前,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受邀,組織相關文博專家對舊州開元寺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通過調查,進一步明確了開元寺遺址位於現今舊州鎮轄區內,具體位置為聯豐村委會卜創坡經濟社,發現的其遺物多為明清時期。








專家認為,舊州在唐代曾一度成為海南島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目前這處歷史文化城址,遺跡、遺物較為豐富,如城址、古碼頭(埠頭)、寺院、磚塔遺跡、大官道等。特別是開元寺及其佛塔,對研究鑒真和尚相關史跡、佛教文化在海南島的傳播以及佛教東傳等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開元寺之所以能夠在舊州修建,與當時它所處的重要地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專家建議,加大保護力度,科學規劃利用,挖掘歷史資源。在文化產業發展和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方面,原則上應該就地保護,保持現有本體風貌。在施工建設中,應避開開元寺遺址的佔地范圍,應擇地選址,另行建設。為舊州和海南文化旅遊的發展,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B. 開元寺是歷史文化遺址嗎

屬於歷史文化遺址 中國古代的佛教文化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C. 開元寺在什麼地方

福建省泉州市西街

開元寺位於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西街,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回跡,也是福建省內規答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該寺始創於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蓮花道場,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開元寺。現存主要廟宇系明、清兩代修建,南北長260米,東西寬300米,佔地面積78000平方米。

(3)開元遺址擴展閱讀:

開元寺布局,中軸線自南而北依次有:紫雲屏、山門(天王殿)、拜亭、大雄寶殿、甘露戒壇、藏經閣。東翼有檀越祠、泉州佛教博物館(弘一法師紀念館)、准提禪院;西翼有安養院、功德堂、水陸寺;大雄寶殿前拜亭的東、西兩側分置鎮國塔、仁壽塔兩石塔,俗稱東西塔。

拜庭兩旁古榕參天,大雄寶殿雕塑技術高超,尤其是粱槽間的24尊飛天樂伎,在中國國內古建築中罕見。殿前月台須彌座的72幅獅身人面青石浮雕,殿後廊的兩根古婆羅門教青石柱,同為明代修殿時從已毀的元代古印度教寺移來。大殿內用近一百根海棠式巨型石柱支撐殿堂,俗稱"百柱殿",殿內供奉的五方佛像,法相庄嚴,是漢地少有的密宗軌制。大雄寶殿之後的甘露戒壇,系中國現存三大戒壇之一,壇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鋪作間的24尊木雕飛天。

D. 河北省滄州市唐開元寺舊址遺有五代後周雕制的是什麼石像

五代十國在屬於石窟的以外的造像,保存到今天的,比之隋、唐兩代更少。就版所知者,在河北省滄州市唐開權元寺舊址,遺有五代後周雕制的原為文殊菩薩乘坐的獅子一軀。獅為鐵鑄,高約5米,張口吐舌,作闊步前進狀,鬣毛捲曲,形象雄偉有力,很有點類似南朝帝王陵墓前的石辟邪。在一般的獅子雕刻中,蹲坐者為多,站立和走動的少見,以前僅唐昭陵和武則天母親的順陵有此種走獅。因此,滄州鐵獅子,在河北省的中部一帶頗有盛名。民間曾有「滄州獅子景縣塔,正定府的大菩薩」的歌謠流傳著,又清代人李之崢曾為作《鐵獅子賦》,足以說明獅子雕刻的優異。獅身鑄有後周「廣順三年」(953)雕鑄人山東李雲造的題記。

這一走獅由於背上負有台座,知為佛教造像中原為文殊菩薩所乘坐。因像已無存,已不知是否與走獅同樣,亦為鐵鑄?且既有文殊,必有與之相對的普賢菩薩乘坐大象以及它們中間的主佛造像,但今天已無一存在了。

E. 開原遼金遺址出土銅錢

(^^)開元通寶是唐玄宗時期的錢,後期也有鑄造。
開元通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枚以年號命名的內錢幣容,隸書,青銅制;也有金開元,銀開元和玳瑁開元(國寶)
開元通寶有很多種,價格也不一樣:

普通開元通寶1元,
右挑元6元,
背上小星15元,
斷舟通8元,
通下星10元,
通上星12元 ,
寶下星10元,
寶下星背移位上月65元,
背雙月近上8元,
背上星18元,
左星上月18元,
下月紋16元,
左下斜月10元,
右下斜月10元,
右上角月8元,
左下角月8元,
左月8元,
大樣27毫米近 上 85元 ,
白銅10元,
南唐開元篆書上8元,寬緣上12元,

F. 韋曲老街到唐開元門遺址怎麼走

公交線路:地鐵2號線 → 地鐵1號線,全程約18.5公里

1、從韋曲老街步行約380米,到達航天城站回

2、乘坐答地鐵2號線,經過10站, 到達北大街站

3、乘坐地鐵1號線,經過4站, 到達開遠門站

4、步行約650米,到達唐開元門遺址

G. 李世民的開元盛世遺址在哪個城市

李世民是貞觀之治,長安今西安西北。

H. 河北省滄州市唐開元寺舊址遺有的五代後周雕制的原為文殊菩薩乘坐的獅子是鐵鑄的嗎

河北省滄州市唐開元寺舊址遺有的五代後周雕制的原為文殊菩薩乘坐的獅子由於背上版負有台座權,知為佛教造像中原為文殊菩薩所乘坐。因像已無存,已不知是否與走獅同樣,亦為鐵鑄,且既有文殊,必有與之相對的普賢菩薩乘坐大象以及它們中間的主佛造像,但今天已無一存在了。

I. 濟南開元寺的尋找歷史上的開元寺

老城的考古發掘從來沒有像這一次一樣讓濟南人如此激動!8月21日,備受人們關注的濟南縣西巷考古發掘工作宣布暫停。這時,圍繞著濟南開元寺的猜測已經成為備受濟南人關心的話題。
2003年4月19日,縣西巷拓寬工程工地上,冒雨施工的工作人員意外發現了六尊殘破的石佛造像。這些殘破無頭但貼金彩繪的北朝及隋代佛像一下子把人們的目光吸引了過來。縣西巷考古發掘工作由此拉開了序幕。
在考古工作者煩瑣的考古發掘過程中,沒有人會想到這里的地下竟藏著如此多的秘密:陶片,古井,石佛造像,宋代修建的開元寺「雜寶經藏地宮」遺址,有著重要文字記載的石碑,唐朝神龍二年的漢白玉經幢殘件,埋藏石刻佛像的地宮,「三合土」夯築的方壇…… 開元寺就在老城的縣西巷?得知消息的市民們蜂擁考古發掘現場。在無數雙眼睛的注目下,考古工作者慢慢拂去文物遺存上的塵跡,也拂去了壓在開元寺遺址上的斑斑風塵。
在考古工作者的土鏟和毛刷下,埋藏在地底下的開元寺佛光逐漸重現:
7月27日,在經過多日的辛苦之後,考古工作者發掘出土了北宋時期修建的開元寺「雜寶經藏地宮」遺址以及「開元寺修雜寶經藏地宮記」銘文碑,帶有「維大宋齊州開元寺兩經藏院主僧智全有祖師內外臨壇大德廣教大師講維摩經賜紫僧詞演……」字樣的碑文一下子揭開了開元寺的身世。 8月4日,挖掘出土刻有「大唐神龍二年」字樣的漢白玉經幢殘件,將濟南城開元寺的歷史推到了唐朝開元年間之前。
8月7日,發現埋藏殘損石刻佛像的地宮,該地宮中央有一個用「三合土」夯築而成的方形「壇」。這一發現給濟南城開元寺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根據縣西巷發掘出土的文物遺跡和文字記載,參與考古的多位專家都認為,縣西巷附近即為濟南城開元寺的遺址,而且這座開元寺的創建年代至少在唐朝神龍年間之前。
由於縣西巷考古發掘活動主要是為了配合縣西巷改造工作,考古並沒有完全按照程序繼續發掘。當縣西巷改造完畢,深埋在地下的,依然有許多關於開元寺的不為人知的秘密…… 與考古發掘相印證的,是關於濟南開元寺的史籍記載。
濟南教育學院教授、致力於濟南歷史文化研究的老專家徐北文介紹說,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曾下令全國各州創建開元寺,一些地方遂直接將原有的寺廟改名,民間盛傳的濟南開元寺可能即得名於此。
他所查閱的關於濟南開元寺的最早歷史記載始於宋人。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圍打東京開封,各地紛紛起兵勤王。當時的濟南義軍公推開元寺僧人劉和尚為領袖,趕往開封救援。後來金兵又來,濟南開元寺另一位俗名劉文舜的僧人再次領軍抗金,直至南渡。 徐北文認為,在縣西巷發掘出了開元寺藏經用的地宮,說明開元寺應該就在附近。聯系出土的文物和史書記載,濟南城內開元寺的規模大約是南到今天的泉城路,北至明湖路,東到縣東巷,西至東更道。按照他說的這個范圍計算,當時開元寺的面積應該超過一萬平方米……
明朝時期,濟南成為山東省會,省級官府衙門也搬往濟南,原來的濟南府署成了按察司署(即今一中地址),開元寺則改建成了濟南府署(即今縣西巷東鄰的省政協地址)。濟南城內的開元寺遂告終結。
這件事情在《續修歷城縣志》有記載:「康和尚院在湖(大明湖)南岸,明初以開元寺為府,移鍾樓於此,改名鎮安院,又名鍾樓寺……今其廛市猶名鍾樓寺街。」 據徐北文介紹,現存放在大明湖公園的明昌鍾,以前就掛在城內開元寺的鍾樓上。明初時候開元寺改建濟南府,需要遷鍾樓,於是就在原大明湖東南岸的康和尚院另建鍾樓,把金代明昌年間鑄造的重達8000多公斤的大鍾移了過去。同時修葺康和尚院,民間從此俗稱之為鍾樓寺。至今鍾樓台基正對的南北街巷仍名鍾樓寺街。
「明朝以前的時候,開元寺就代替官府管理佛教事務,稱作僧綱。明朝府衙占據了開元寺後,鍾樓寺就接替了僧綱的位置。這個記載說明,當時開元寺的地位、檔次非常高。」
據史書記載,開元寺改建為濟南府署後,寺內僧眾無處可去,都遷到了開元寺的下院——千佛山東南佛慧山的佛慧寺中。自此,佛慧寺改稱開元寺。
經過600多年的風雨滄桑,民間盛傳的濟南城內開元寺已了無蹤跡。只剩下深埋於地下的佛像和遺址,獨守著明朝以前的開元寺的秘密。 從隋唐至今,濟南南部山區千佛山一帶一直佛跡眾多。三面環山,翠柏籠罩的佛慧山更是承載了從隋至清、綿延上千年的佛教遺傳。
佛慧山峰下石壁上刻著的帶有「大隋皇帝」的殘字,山頂上整石刻就的大佛,摹崖石刻,石窟題記,無一不傳遞出曾經的佛家勝景。千佛山東南佛慧山下的幽靜深澗,就蘊蓄著明代以後開元寺的興衰沉浮。
據正在修撰《千佛山志》、對濟南歷史掌故研究甚多的退休幹部孔獻雷介紹,明代以後改名為開元寺的佛慧寺,從隋代就有人涉足於此,至今寺址石壁上還遺有「大隋皇帝」的字樣。唐代開元年間佛慧寺正式創建,北宋景年間重修。直到明朝初期濟南城內開元寺僧眾遷移至此,佛慧寺的香火才被開元寺的佛光所代替。
徐北文回憶說,解放後,深藏佛慧山澗的開元寺就已沒有僧人,由於無人管理,當地農民開始拆除寺廟的磚木砌房燒火,開元寺從此逐漸毀棄。至「文革」時期孔獻雷慕名前訪時,開元寺還保留著舊日的氣勢。
據孔獻雷回憶,當時開元寺有正殿5間,東西配殿各3間,院子里還有幾株宋代丁香。之後開元寺毀棄漸重,最終佛像被毀,寺宇傾圮。今天,人們在松柏籠罩、藤蘿垂蔓的佛慧山澗乘涼遊玩時,除了殘垣斷壁的殿基之外,已經看不到關於開元寺的任何舊觀了。
曾經香火鼎盛的開元寺,只剩下周邊岩壁上的石雕佛像和石窟里的名人題記,在訴說著當年的「暮鼓晨鍾,經聲佛號」。開元寺東,尚有石洞供著唐貞觀年間的佛像,洞下有泉,有元代察罕菩華所題的「長生泉」泉名;寺南的山崖下,有「滴露泉」,又名「甘露泉」,水自岩壁滲出,如同滴露,落入「秋棠池」;寺西密林深處石壁下,有「卧雲洞」,深約30米,相傳為開元寺卧雲和尚修煉之處;寺北石壁上,有鬼蛇雕刻以及上下石室,裡面還保留著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名人的題詠。
「開元寺搬到佛慧寺後,環境幽靜,氣候涼爽,歷史上許多名人都到此訪過。明清時候還有許多儒生在寺里讀書,像明代文學家李攀龍,就曾經在開元寺住過。」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