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五皇廟建築群遺址

五皇廟建築群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2-31 06:57:19

㈠ 中國古代著名建築遺址

1、兵馬俑
位於西安市臨潼區的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秦始皇兵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博物館位於秦始皇陵以東1.5公里處,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軍事博物館。
秦兵馬俑以其巨大的規模,威武的場面,和高超的科學、藝術水平,使得觀眾驚嘆不已,是一個世界都為之震驚的發現。
2、故宮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宮。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也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築群。
故宮宮殿建築均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北京故宮、法國凡爾賽宮、英國白金漢宮、美國白宮、俄羅斯克里姆林宮)。
3、拉薩布達拉宮
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的紅山上的布達拉宮,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宮堡式建築群。
整座宮殿依山而建,氣勢宏偉,具有鮮明的藏式風格。宮內收藏了無數珍寶,堪稱一座藝術的殿堂。它是西藏地區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宮堡式建築群,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古代宮殿。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大型古代宮殿。
4、長城
有2000多年歷史的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人民創造的世界奇跡之一,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
古今中外,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嘆它的磅礴氣勢、宏偉規模、艱巨工程與防患意義。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跡,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力量與智慧的結晶。
5、曲阜三孔
曲阜三孔指的是孔府、孔廟和孔林。山東的曲阜是孔子的故鄉,儒家文化也是在這里誕生的。儒學至今影響著中國的思想,因此曲阜無疑就是誕生這一文化的「聖城」。
曲阜以豐厚的文化積淀、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無論是在中國歷史上,還是在世界文化中都佔有顯著的地位,被世人尊崇為世界三大聖城之一。
6、華清池
位於西安市臨潼區驪山北麓的華清池,又叫華清宮。南依驪山,北臨渭水,以溫泉湯池著稱。這塊風水寶地被歷來統治者作為游宴享樂的行宮。
6000年的溫泉利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園林建築史,鑄就了這座旅遊風景名勝。而今皇室繁華不再,遊人仍然可以在這里洗溫泉澡,講述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
7、三星堆
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的三星堆,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范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作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千年的歷史的三星堆,出土了寶貴的文物,在中國的文物群體中,屬最具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和最富觀賞性的文物群體之一。
8、都江堰
位於四川省成都市的都江堰,既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自然遺產。都江堰建設於古代並使用至今,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
9、西安碑林
西安市南城牆魁星樓下的碑林,因碑石叢立如林而得名。該博物館在孔廟舊址上擴建,是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陳列歷代碑石、墓誌及石刻造像為主的藝術博物館。
館區佔地面積31900平方米,由孔廟、碑林、石刻藝術室、書法四部分組成,設七個陳列室、六條游廊和一個碑亭,陳列面積4900平方米。
10、西安城牆
西安城牆位於西安市中心,在唐皇城的基礎上建設而成。完全圍繞「防禦」戰略體系,城牆的厚度大於高度,穩固如山,牆頂可以跑車和操練。
從明洪武始建至今,城牆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了。是中世紀後期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築之一,是中國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築。

㈡ 埃及最大的廟宇遺址是哪一座神殿

卡納克神殿是盧克索古跡的精華部分,因為它既是埃及最大的廟宇遺址,也是盧克索古跡中規模最大、保存得最完整的建築群,其建築之宏偉、工藝之精細、構思之巧妙令人嘆為觀止。

㈢ 泉州有哪些建築或遺跡

1、安平橋

泉州天後宮位於泉州市區南門天後路一號,始建宋慶元二年(公元1196年),泉州是我國海外貿易最高峰--宋元時期的最大港口,媽祖因被引進至海外交通貿易繁盛的泉州港,成為泉州海神,並因漕運及海外交通的發展,成為全國性海神並遠播海外,所建官廟宮址地處城南晉江之濱,「蕃舶客航聚集之地」,國際觀瞻所在,所建廟宇是海內外同類建築中禮制規格最高。

(3)五皇廟建築群遺址擴展閱讀:

泉州,福建省下轄地級市,簡稱「鯉」,別名鯉城、刺桐城,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北承福州,南接廈門,東望寶島台灣,轄四區、三市、五縣和泉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泉州台商投資區,是福建省確定做大做強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是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

泉州是全國18個改革開放典型地區之一,是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國際花園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感動世界的中國品牌城市、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獲得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擁有著名的泉州十八景。

參考資料:網路-泉州

㈣ 西漢都城的建築遺址

城內的主要建築有長樂宮、未央宮、桂宮、北宮、明光宮、武庫等。城西牆外有建章宮,城南有禮制建築群。長樂宮位於城東南角,平面近方形,周圍夯宮築宮牆,牆基寬20米,周長1萬米,面積約6平方公里。宮牆的四面有門。宮內的殿址破壞嚴重。未央宮位於城的西南角,平面方形,四面有夯土宮牆,東西長2250米,南北寬2150米。未央宮遺址現有多座夯土台基聳立地表,其中最大的前殿基址,南北長約350米,東西寬約200米,北部最高處達15米。桂宮位於未央宮的北邊靠近城的西牆,平面呈南北向的長方形,四面有夯土宮牆,南北長1800米,東西寬880米,現存於夾城堡村東的夯土高台,可能是桂宮的明光殿基址。西城外的建章宮遺址保存下來的遺跡甚多,如北闕、鳳闕、太液池及其他一些殿閣的夯土台基仍清楚可見。武庫遺址位於長樂宮和未央宮之間,平面為橫長方形,四面有夯土圍牆,東西長880米,南北寬320米,內有庫房基址7處,出土一批鐵兵器和銅兵器。南郊的禮制建築群遺址,以漢辟雍和王莽九廟遺址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辟雍遺址,平面外圓內方。中間為一座直徑62米的圓形夯土台,台上有主體建築基址,包括主室和四隅的夾室,四邊有四堂。這組中心建築外圍方形夯土牆,每邊長235米,基寬1.8米,四面辟門,四隅有曲尺形配房。圍牆外邊為圜水溝,直徑約360米,周長1156米,寬2米,深1.8米,溝壁砌磚。圜水溝與四門相對處又各有一小水溝圍繞。此組建築建於漢平帝元始年間。王莽九廟遺址,共發現12座建築基址。1~11號建築基址為一組,外邊圍繞每邊長1400米的方形夯土牆。12號建築基址另為一組,位於南牆的外側中部。這12座建築基址的形制基本相同,中心是主體建築,外有近方形的圍牆,牆的四面辟門。出土的石礎上有「始建國」年號,其位置和規模,都與《漢書·王莽傳》所載的「王莽九廟」相符。在漢長安城內外還發現漢代制陶、鑄錢、冶鑄等作坊遺址,如城西北角的六村堡、相家巷一帶,發現燒造陶俑和鑄鐵的作坊遺址;未央宮北的石渠閣遺址,城東閻新村附近的離宮遺址,城西建章宮范圍內的好漢廟、窩頭寨,城東南的老君殿、棗園村,昆明池南滄浪河畔的西趙村,城東清明門外等處,都發現有漢代的鑄錢作坊遺址;直城門附近則出土有製造兵器的陶范;在城西南角牆外約300米處還出土了銅錠10塊。

㈤ 有史以來,世界最大的宮殿建築群是哪坐

傳說,秦始皇在統一全國後認為原先咸陽的宮殿已經不能代表這個諾大的王內朝,於是下令修造更容大的更大的宮殿----阿房宮。傳說阿房宮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宮殿,亭台樓閣金壁輝煌,規模之大方圓百里。並且有傳說,秦始皇為了防止被人刺殺,用磁石製造了巨大的宮門。只要帶金屬的東西進入就會被吸在大門上。就這樣一座巍峨的宮殿,在公元前206年時,卻被項羽一把火燒掉了。傳說,大火燃燒了三個月才熄滅。可見它的規模之大。

㈥ 阜南有什麼好玩的

阜南景點有:融自然風光、生態景觀、文化景觀和現代化的游樂場於一體的淮河風景區,以人文景觀和古遺址、古文物、古文化、古集鎮為開發主題的田集黃巢公園,以弘揚「王家壩精神」為主題申報的王家壩國家水利風景區,濕地生態景觀的王家壩閘等。[18]
淮河公園

阜南淮河公園又稱南湖公園、南山公園。位於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境內,是融自然風光、生態景觀、文化景觀和

淮河公園(5張)
現代化的游樂場於一體的示範區。淮河公園面積600餘畝,有休閑廣場、環湖特色建築、水上娛樂中心、動物山莊、兒童游樂園等設施。2006年底被省旅遊局批准為國家AA級風景區。[16]
王家壩閘

王家壩閘,是蒙窪蓄洪庫水利工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蒙窪蓄洪庫的進水閘。蒙窪還保留著沿淮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淳厚的民風民俗,王家壩鎮政府整合全鎮旅遊資源,利用蒙窪宜人的風景、民風民俗以及王家壩水利工程,著力打造「沿淮風情」及生態旅遊區,使蒙窪王家壩鎮成為沿淮一條具有很強吸引力的農業生態考察、旅遊觀光帶。[16]
村落遺址

萬溝遺址位於萬溝集東2公里處蒙窪分洪道西部台地上。遺址背坡面湖,靠近蒙河,高出地面1-3米,面積2500

王家壩風景照(5張)
平方米。1950年萬溝小學校長劉金屏帶師生到湖捕魚進行生產自救時,發現此遺址,並採集到陶片、蚌殼和石器。經地、縣部門考察,確認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址。地面採集到的石器有石 斧、石錛、石箭頭、石刀、石鏟,其中有帶孔石器,陶器有陶鬲足、豆頸、鼎足、網墜和陶器殘蓋。陶質有泥質灰陶、紅陶和夾沙陶。紋飾有籃紋、繩紋、雲雷紋、 附加堆紋等。
賀勝台遺址位於阜南縣城東20公里,黃崗集西南1公里,東距谷河與陶子河合流處200米。遺址高出地面6-7米,現存面積1000多平方米。文化堆 積層厚3.55-4米,土質呈黑灰色。在地表3-3.5米以下為0.55米厚的灰層,夾雜大量蚌殼、陶片和獸骨。1956年出土石器有帶孔石鏟1件,石斧 1件,石鏃多件;陶器有陶紡輪多件,陶鼎足、鬲足數量眾多。因遺址處於兩河口,每逢汛期四面環水,台地東端臨河處大部分被水沖刷崩塌,形成陡峭斷面,文化 層清晰可辨。據考古資料分析,遺址文化層分兩層,下層為二里頭文化層,上層為商文化層。該遺址俗稱「賀勝台」,傳說岳飛大敗金兵後曾在此慶賀勝利,故稱。
古城子遺址位於縣城東南15公里的古城子村,東北距於集3.5公里,南距洪河分洪道2公里,遺址東西長350米,南北寬220米。自上而下有3級等高線,每級3-5米,出土有石斧、石錛、陶燈、銅鏡等器物。初步考證為商文化遺址。
台家寺遺址位於朱寨鎮閔庄的潤河灣里,分上、下兩台家寺。上台家寺台高出地面6米,南北30米,東西34米;下台家寺台高出地面5米,南北31米,東西32.5米。兩台文化層約5米,表層多殘磚碎瓦,瓦片上多繩文,系古村落遺址。
跑馬場遺址位於曹集鎮安崗西1公里處,西臨六百丈湖,及淮河對岸的三河尖鎮。遺址高出地面0.3-0.4米,長寬各約300米,俗稱「跑馬場」,因傳為三國時鄧艾屯兵處,又稱「鄧艾寨」。

鄉鎮(3張)
四石村遺址位於焦陂鎮焦寨與王屯之間,南距陶子河半公里,是宋代四石村(村中建有望焦樓)遺址,明代為張大同讀書處。修南潁公路時,出上布紋磚、繩紋磚、麻葉紋磚和回形紋空心磚。
七旗嶺遺址位於王化集東近2公里,谷河南岸的崗頭上。長約500米,寬約300米,高5-7米,東、南、西三面2000米以內崗丘起伏相連。《正德潁州志》載:「俗稱王保保常屯兵於此,樹七旗,故名,嶺頭有倉。」當地稱「七旗倉」或「七里倉」。
展家台遺址位於中崗東南2公里,俗稱「展家荒」。據《正德潁州志》載:「展家台在州南七十里,中村崗之東。元至正甲午(1354),南山長槍賊流劫鄉村,展氏聚義民保鄉井,築台誓眾,因名。」[19]
古城遺址

富坡古遺址
原鹿故城距今阜南縣城西南5公里許,谷河南岸。長方形古城遺址清晰可辨,東西約1500米,南北約1000米,夯土城垣突出地面,垣下低窪的農 田應即護城河。當地村落沿用古地名,稱作城裡、城角、前樓、後樓等,統稱「阮城樓」。城內有古井16眼。現仍可汲水。阮城東門外路北水井沿上有—斷碑,刻 育「古平輿縣重修蓮寺碑」字樣。解放後此地陸續出土的文物有戰國兵器銅戈、銅鏃、弓、戟、陶鼎、陶罐、陶爐、陶壺,楚蟻鼻錢、秦半兩,漢五銖、新莽貨泉、 大泉五十,還有漢銅鏡、銅印、銅帶鉤等。故城春秋時名鹿上,屬宋,後為楚所佔,西漢置原鹿縣,屬汝南郡,東漢為原鹿侯國,晉屬汝陰。南朝梁置平輿縣,齊周時廢。
富陂故城位於阜南縣城東南十餘公里處,故城東至呂家崗頭,西王七旗倉、花門樓—帶。北靠谷河南沿崗頭,南至王沖以南的楊庄、陶庄、腰庄、盧寨、大許 庄等村落。解放前後曾出土楚幣、漢銅鏡、陶器、陶井筒等古文物。西漢置富陂縣,東漢為侯國,永元九年(97)復置縣,東晉後廢。
永安故城位於王堰鎮的永店孜,距阜南縣城26公里,洪河北岸。遺跡長1500米,寬1000米,地面土層松軟,呈灰褐色,土中雜有蚌殼、陶片、磚瓦 殘礫。50年代以來,陸續出土楚「郢爰」、漢及唐、宋銅鏡、錢幣及銀錁等古物。北千米許,有夯土高台,長寬各百餘米,高兩米許,上有居民十數家,鄉民稱它 「古城孜」,為永安子城。上有古井一眼,水位恆定,今仍飲用。永安縣為隋置,唐武德六年(603)廢。會昌中(841-846)復置縣,

部門(4張)
五代初廢。
潁水故城即今地里城,位於阜南縣城南16公里處。元至順三年(1322)置縣,至正十一年(1351)劉福通率紅巾軍攻破潁水縣,縣廢。故城南門在今地城 集南頭,洪河分洪道左堤下,居民喬印富住處尚埋有石門枕。北門在今地城小學,宅後有溝,為古城壕。西門為老街西巷口,古雙塔福寺之東北隅。東門為集東巷 口,三因橋之西。
財邱故城位於阜南縣城西南20公里處,南距洪河兩公里。南北朝時梁置財邱縣,屬財邱、梁興(今艾亭)雙頭郡,東魏置財州,北齊廢。財邱故城遺址今稱 財城崗、財神崗,財城東西兩土丘相連,東起古法華寺、西至湖岸長1.5公里。南起分洪道,北至古城北關寬0.5公里。有古井數眼,還有4間廟宇的法華寺。 現寺已不復存在,廟址已建起財城小學。城西有柴王墓。傳說為宋太祖趙匡胤所封柴王子要之墓。
焦邑故址位於阜南縣城23公里焦陂鎮東1公里。楚大夫伍舉食邑,宋置焦坡鎮,為潁州十鎮之一。焦陂鐵佛寺有宋寶元二年(1039)立的石碑,碑文有 「焦坡前代置鎮」。皇祐元年(1049)歐陽修知潁州,常游焦陂。舊時的鐵佛寺、佛寺塔、東岳廟、焦陂塘、清河茶園遺址尚依稀可辨。集內外有古井30多 眼,尤以原東岳廟左側的九龍泉水質最佳。留有「焦陂八月新酒熟、秋水魚肥膾如玉」等名篇佳句。[19]
古建築遺址

五皇廟建築群遺址位於阜南縣城東北9公里柳溝集西南隅。柳溝南北走向,溝東有雲台寺,溝西並排建立迎水寺、東岳廟、三官廟、地藏寺,形成一組錯落有致的寺群。為南朝梁時所建。梁亡,廟廢。明中葉在雲台寺舊基重建,更名玉皇廟。
玉皇廟佔地3畝。大殿塑玉皇大帝一尊,侍女4人,手執日月龍風扇分立左右。東西兩廂對立兩尊鐵佛。院內有條甬道,一側為鍾亭、一側為鼓亭。山門外有4株參天古松,大可兩人合抱,是明嘉靖年間建廟時,由4個山主各植一株。
東岳廟二進三間,大殿內立有12根直徑尺許、高丈二的文梓圓柱,基石鑿工精細,楹木縱橫飛架,飾以花紋。東岳神像居中端坐,四大天王分列兩側。東山牆有清初的一塊石碑,院內亦有參天古柏。

阜南縣柴集鎮祖師廟(鐵神廟)(3張)
三官廟四周磚牆環繞,南有大門樓,為清光緒十七年重修。一對石獅子項系金鈴雄踞門側。兩廊為僧舍,正殿高大恢弘,四角飛檐高挑,頂伏青、黃、綠三色琉璃瓦,檐飾飛禽走獸,殿前圓柱8根,雕龍盤旋,鱗須畢現。12扇欞門,玲瓏剔透,敷色絢麗。
地藏寺後院,菩薩殿前有丹桂花墀,寺西三百步,屹立三層八角寶塔一座。上立八仙塑像,塔東南面嵌有碑記,聯文:「文著高峰德修寶塔,悟化禪林道參金經。」額題「文公寶塔」。原住持僧體仁葬於塔內,其法號「文悟」.故聯嵌「文悟」二字。
迎水寺傾圮較早,其狀不詳。玉皇廟與迎水寺群之間的南北溝上架有石橋,橋西有高四丈、粗合圍的黃楂古樹1株,根裸露,虯曲龍卷,古樸蒼勁,其上枝葉扶疏,蔭覆半畝。寺群後有 竹園3畝,梓林10畝。今僅尚存玉皇廟的石獅子一對、石門枕一對、石鼓、石香爐各1個及東岳廟的石龍頭1個,八仙圖的石浮雕一件,石碑4塊,石鼓一對。
洪林廟位於於集南1.22公里,背崗面灣,佔地18000平方米,廟宇近百間。有前後兩大殿、東西廊房,西院平房為僧舍。大殿及廊房內,泥塑金雕,彩繪 四壁,金碧輝煌。外觀建築壯麗,氣勢恢宏。每年農歷三月二十八日廟會。該廟因年久失修,解放前後,逐漸傾圮。現僅存有後殿牆基和清道光二十七年碑刻一塊, 上書「萬類同歸」。[19]
古樹

白果寺白果樹城郊大溫的白果寺院內有兩株古老的白果樹。南株高16.7米,主幹12米,圍粗5.31米,皮及木質小部分已朽;北株高15米,主幹11米,圍粗2米,尚旺盛。白果寺建於明初,因樹而得寺名,則樹早於寺,樹齡己逾600歲。為全縣樹齡最高的古樹。
前小庄白果樹新村鎮於窪村前小庄白果樹,高13米,干高7米,圍粗1.5米,據說樹齡110年左右。枝葉扶疏,生長旺盛。
磨盤松許堂西偏北三里許,有村叫盤磨松。村西頭宅外有一株蒼勁的古松,高27米,圍粗1.4米,冠圓形如磨盤,當地叫它磨盤松。村也因樹得名叫做磨盤松村,松下有井,水清質優。
高寨五嶽廟古松高寨五嶽廟,明萬曆年間建,己毀。在其舊址院內有占松一株。頂高13米,圍粗4.1米,樹齡約400年。樹身挺拔虯勁,宛若 游龍。樹冠疊起,枝繁葉茂,流綠溢翠,四時聽濤。舊址正門南又一古松,頂高13米,干高8米,圍粗4米,應與院內松樹同齡。
郭庄梓樹城郊大溫郭庄有棵梓樹,高13米,粗2.3米,樹齡約百年。

㈦ 內江資中縣的五皇廟

有四堰河的地方肯定就是興隆鎮的那個五皇,到城南車站,坐到五皇的汽車。那個地方是在往威遠的那個方向上的,先走的是省道,然後在大石橋的那個收費站往右轉,往裡面走。ps, 我就是四堰河的。

㈧ 中國五大文化遺址有哪些

長城,兵馬俑,莫高窟,圓明園,故宮

㈨ 河南省境內有那些古代遺址這些地方在哪個城市

1、殷墟

殷墟,原稱「北蒙「,是中國商朝後期都城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科學發掘91年來,考古人員清理過商代墓葬超過2萬座。「婦好墓在單個墓葬中出土隨葬品數量最多,代表了晚商文化的發展水平、思想觀念、活動范圍以及工藝技術水平。

20世紀初,殷墟因發掘甲骨文而聞名於世,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築遺址和以甲骨文、青銅器為代表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系統地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確立了殷商社會作為信史的科學地位。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

2、河南仰韶文化遺址

位於河南省澠池縣城北韶山腳下,距縣城9公里。遺物中陶片較多,石器和骨器較少。有長條形單刃的石刀和中部鑽圓孔的石紡輪;有骨鏃、骨鑿和骨針等。

這個遺址出土的彩陶較復雜,多先施白色陶衣,然後著彩。彩繪圖案有米字紋、弦紋、x形紋、方格紋和圓點紋等,與廟底溝的彩繪圖案類似,其時代應屬於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1978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3、賈湖遺址

位於河南省舞陽縣北舞渡鎮西南1.5公里的賈湖村,是中國新石器時代前期重要遺址,釋光測年結果顯示其距今約9000―7500年,保護區面積5.5萬平方米,始發現於20世紀60年代初。

是規模較大、保存完整、文化積淀極為豐厚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骨笛賈湖遺址共發掘出30餘支骨笛,還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管樂器。通過賈湖遺址出土的陶器上的附著物發現:9000年前賈湖人已經掌握了酒的釀造方法,這一發現也填補了世界酒文化的空缺。

(9)五皇廟建築群遺址擴展閱讀:

在賈湖遺址出土的遺物中,共發現十多例契刻符號,分別刻在甲、骨上,專家研究認為這些刻符的筆畫與漢字的筆畫一致,書寫特點也是先橫後豎,先左後右,先上後下,與漢字基本結構相一致。是世界上發現的最早與文字起源有關的實物資料。

賈湖刻符對漢字來源的關鍵性問題提供了新的佐證,並被認為早於安陽殷墟的甲骨文卜辭4000多年,領先於素稱世界最早的古埃及紙草文字,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知最早的文字雛形。

㈩ 阜南哪有好玩的地方

阜南景點有:融自然風光、生態景觀、文化景觀和現代化的游樂場於一體的淮河風景區,以人文景觀和古遺址、古文物、古文化、古集鎮為開發主題的田集黃巢公園,以弘揚「王家壩精神」為主題申報的王家壩國家水利風景區,濕地生態景觀的王家壩閘等。
淮河公園

阜南淮河公園又稱南湖公園、南山公園。位於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境內,是融自然風光、生態景觀、文化景觀和 現代化的游樂場於一體的示範區。淮河公園面積600餘畝,有休閑廣場、環湖特色建築、水上娛樂中心、動物山莊、兒童游樂園等設施。2006年底被省旅遊局批准為國家AA級風景區。
王家壩閘

王家壩閘,是蒙窪蓄洪庫水利工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蒙窪蓄洪庫的進水閘。蒙窪還保留著沿淮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淳厚的民風民俗,王家壩鎮政府整合全鎮旅遊資源,利用蒙窪宜人的風景、民風民俗以及王家壩水利工程,著力打造「沿淮風情」及生態旅遊區,使蒙窪王家壩鎮成為沿淮一條具有很強吸引力的農業生態考察、旅遊觀光帶。
村落遺址

萬溝遺址位於萬溝集東2公里處蒙窪分洪道西部台地上。遺址背坡面湖,靠近蒙河,高出地面1-3米,面積2500 平方米。1950年萬溝小學校長劉金屏帶師生到湖捕魚進行生產自救時,發現此遺址,並採集到陶片、蚌殼和石器。經地、縣部門考察,確認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址。地面採集到的石器有石 斧、石錛、石箭頭、石刀、石鏟,其中有帶孔石器,陶器有陶鬲足、豆頸、鼎足、網墜和陶器殘蓋。陶質有泥質灰陶、紅陶和夾沙陶。紋飾有籃紋、繩紋、雲雷紋、 附加堆紋等。
賀勝台遺址位於阜南縣城東20公里,黃崗集西南1公里,東距谷河與陶子河合流處200米。遺址高出地面6-7米,現存面積1000多平方米。文化堆 積層厚3.55-4米,土質呈黑灰色。在地表3-3.5米以下為0.55米厚的灰層,夾雜大量蚌殼、陶片和獸骨。1956年出土石器有帶孔石鏟1件,石斧 1件,石鏃多件;陶器有陶紡輪多件,陶鼎足、鬲足數量眾多。因遺址處於兩河口,每逢汛期四面環水,台地東端臨河處大部分被水沖刷崩塌,形成陡峭斷面,文化 層清晰可辨。據考古資料分析,遺址文化層分兩層,下層為二里頭文化層,上層為商文化層。該遺址俗稱「賀勝台」,傳說岳飛大敗金兵後曾在此慶賀勝利,故稱。
古城子遺址位於縣城東南15公里的古城子村,東北距於集3.5公里,南距洪河分洪道2公里,遺址東西長350米,南北寬220米。自上而下有3級等高線,每級3-5米,出土有石斧、石錛、陶燈、銅鏡等器物。初步考證為商文化遺址。
台家寺遺址位於朱寨鎮閔庄的潤河灣里,分上、下兩台家寺。上台家寺台高出地面6米,南北30米,東西34米;下台家寺台高出地面5米,南北31米,東西32.5米。兩台文化層約5米,表層多殘磚碎瓦,瓦片上多繩文,系古村落遺址。
跑馬場遺址位於曹集鎮安崗西1公里處,西臨六百丈湖,及淮河對岸的三河尖鎮。遺址高出地面0.3-0.4米,長寬各約300米,俗稱「跑馬場」,因傳為三國時鄧艾屯兵處,又稱「鄧艾寨」。

四石村遺址位於焦陂鎮焦寨與王屯之間,南距陶子河半公里,是宋代四石村(村中建有望焦樓)遺址,明代為張大同讀書處。修南潁公路時,出上布紋磚、繩紋磚、麻葉紋磚和回形紋空心磚。
七旗嶺遺址位於王化集東近2公里,谷河南岸的崗頭上。長約500米,寬約300米,高5-7米,東、南、西三面2000米以內崗丘起伏相連。《正德潁州志》載:「俗稱王保保常屯兵於此,樹七旗,故名,嶺頭有倉。」當地稱「七旗倉」或「七里倉」。
展家台遺址位於中崗東南2公里,俗稱「展家荒」。據《正德潁州志》載:「展家台在州南七十里,中村崗之東。元至正甲午(1354),南山長槍賊流劫鄉村,展氏聚義民保鄉井,築台誓眾,因名。」
古城遺址

富坡古遺址
原鹿故城距今阜南縣城西南5公里許,谷河南岸。長方形古城遺址清晰可辨,東西約1500米,南北約1000米,夯土城垣突出地面,垣下低窪的農 田應即護城河。當地村落沿用古地名,稱作城裡、城角、前樓、後樓等,統稱「阮城樓」。城內有古井16眼。現仍可汲水。阮城東門外路北水井沿上有—斷碑,刻 育「古平輿縣重修蓮寺碑」字樣。解放後此地陸續出土的文物有戰國兵器銅戈、銅鏃、弓、戟、陶鼎、陶罐、陶爐、陶壺,楚蟻鼻錢、秦半兩,漢五銖、新莽貨泉、 大泉五十,還有漢銅鏡、銅印、銅帶鉤等。故城春秋時名鹿上,屬宋,後為楚所佔,西漢置原鹿縣,屬汝南郡,東漢為原鹿侯國,晉屬汝陰。南朝梁置平輿縣,齊周時廢。
富陂故城位於阜南縣城東南十餘公里處,故城東至呂家崗頭,西王七旗倉、花門樓—帶。北靠谷河南沿崗頭,南至王沖以南的楊庄、陶庄、腰庄、盧寨、大許 庄等村落。解放前後曾出土楚幣、漢銅鏡、陶器、陶井筒等古文物。西漢置富陂縣,東漢為侯國,永元九年(97)復置縣,東晉後廢。
永安故城位於王堰鎮的永店孜,距阜南縣城26公里,洪河北岸。遺跡長1500米,寬1000米,地面土層松軟,呈灰褐色,土中雜有蚌殼、陶片、磚瓦 殘礫。50年代以來,陸續出土楚「郢爰」、漢及唐、宋銅鏡、錢幣及銀錁等古物。北千米許,有夯土高台,長寬各百餘米,高兩米許,上有居民十數家,鄉民稱它 「古城孜」,為永安子城。上有古井一眼,水位恆定,今仍飲用。永安縣為隋置,唐武德六年(603)廢。會昌中(841-846)復置縣, 五代初廢。
潁水故城即今地里城,位於阜南縣城南16公里處。元至順三年(1322)置縣,至正十一年(1351)劉福通率紅巾軍攻破潁水縣,縣廢。故城南門在今地城 集南頭,洪河分洪道左堤下,居民喬印富住處尚埋有石門枕。北門在今地城小學,宅後有溝,為古城壕。西門為老街西巷口,古雙塔福寺之東北隅。東門為集東巷 口,三因橋之西。
財邱故城位於阜南縣城西南20公里處,南距洪河兩公里。南北朝時梁置財邱縣,屬財邱、梁興(今艾亭)雙頭郡,東魏置財州,北齊廢。財邱故城遺址今稱 財城崗、財神崗,財城東西兩土丘相連,東起古法華寺、西至湖岸長1.5公里。南起分洪道,北至古城北關寬0.5公里。有古井數眼,還有4間廟宇的法華寺。 現寺已不復存在,廟址已建起財城小學。城西有柴王墓。傳說為宋太祖趙匡胤所封柴王子要之墓。
焦邑故址位於阜南縣城23公里焦陂鎮東1公里。楚大夫伍舉食邑,宋置焦坡鎮,為潁州十鎮之一。焦陂鐵佛寺有宋寶元二年(1039)立的石碑,碑文有 「焦坡前代置鎮」。皇祐元年(1049)歐陽修知潁州,常游焦陂。舊時的鐵佛寺、佛寺塔、東岳廟、焦陂塘、清河茶園遺址尚依稀可辨。集內外有古井30多 眼,尤以原東岳廟左側的九龍泉水質最佳。留有「焦陂八月新酒熟、秋水魚肥膾如玉」等名篇佳句。
古建築遺址

五皇廟建築群遺址位於阜南縣城東北9公里柳溝集西南隅。柳溝南北走向,溝東有雲台寺,溝西並排建立迎水寺、東岳廟、三官廟、地藏寺,形成一組錯落有致的寺群。為南朝梁時所建。梁亡,廟廢。明中葉在雲台寺舊基重建,更名玉皇廟。
玉皇廟佔地3畝。大殿塑玉皇大帝一尊,侍女4人,手執日月龍風扇分立左右。東西兩廂對立兩尊鐵佛。院內有條甬道,一側為鍾亭、一側為鼓亭。山門外有4株參天古松,大可兩人合抱,是明嘉靖年間建廟時,由4個山主各植一株。
東岳廟二進三間,大殿內立有12根直徑尺許、高丈二的文梓圓柱,基石鑿工精細,楹木縱橫飛架,飾以花紋。東岳神像居中端坐,四大天王分列兩側。東山牆有清初的一塊石碑,院內亦有參天古柏。

阜南縣柴集鎮祖師廟(鐵神廟)
三官廟四周磚牆環繞,南有大門樓,為清光緒十七年重修。一對石獅子項系金鈴雄踞門側。兩廊為僧舍,正殿高大恢弘,四角飛檐高挑,頂伏青、黃、綠三色琉璃瓦,檐飾飛禽走獸,殿前圓柱8根,雕龍盤旋,鱗須畢現。12扇欞門,玲瓏剔透,敷色絢麗。
地藏寺後院,菩薩殿前有丹桂花墀,寺西三百步,屹立三層八角寶塔一座。上立八仙塑像,塔東南面嵌有碑記,聯文:「文著高峰德修寶塔,悟化禪林道參金經。」額題「文公寶塔」。原住持僧體仁葬於塔內,其法號「文悟」.故聯嵌「文悟」二字。
迎水寺傾圮較早,其狀不詳。玉皇廟與迎水寺群之間的南北溝上架有石橋,橋西有高四丈、粗合圍的黃楂古樹1株,根裸露,虯曲龍卷,古樸蒼勁,其上枝葉扶疏,蔭覆半畝。寺群後有 竹園3畝,梓林10畝。今僅尚存玉皇廟的石獅子一對、石門枕一對、石鼓、石香爐各1個及東岳廟的石龍頭1個,八仙圖的石浮雕一件,石碑4塊,石鼓一對。
洪林廟位於於集南1.22公里,背崗面灣,佔地18000平方米,廟宇近百間。有前後兩大殿、東西廊房,西院平房為僧舍。大殿及廊房內,泥塑金雕,彩繪 四壁,金碧輝煌。外觀建築壯麗,氣勢恢宏。每年農歷三月二十八日廟會。該廟因年久失修,解放前後,逐漸傾圮。現僅存有後殿牆基和清道光二十七年碑刻一塊, 上書「萬類同歸」。
古樹

白果寺白果樹城郊大溫的白果寺院內有兩株古老的白果樹。南株高16.7米,主幹12米,圍粗5.31米,皮及木質小部分已朽;北株高15米,主幹11米,圍粗2米,尚旺盛。白果寺建於明初,因樹而得寺名,則樹早於寺,樹齡己逾600歲。為全縣樹齡最高的古樹。
前小庄白果樹新村鎮於窪村前小庄白果樹,高13米,干高7米,圍粗1.5米,據說樹齡110年左右。枝葉扶疏,生長旺盛。
磨盤松許堂西偏北三里許,有村叫盤磨松。村西頭宅外有一株蒼勁的古松,高27米,圍粗1.4米,冠圓形如磨盤,當地叫它磨盤松。村也因樹得名叫做磨盤松村,松下有井,水清質優。
高寨五嶽廟古松高寨五嶽廟,明萬曆年間建,己毀。在其舊址院內有占松一株。頂高13米,圍粗4.1米,樹齡約400年。樹身挺拔虯勁,宛若 游龍。樹冠疊起,枝繁葉茂,流綠溢翠,四時聽濤。舊址正門南又一古松,頂高13米,干高8米,圍粗4米,應與院內松樹同齡。
郭庄梓樹城郊大溫郭庄有棵梓樹,高13米,粗2.3米,樹齡約百年。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