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園遺址位於
㈠ 棗園是景點嗎
棗園門票:免費(明信片紀念票1元)
開放時間:旺季:8:00~18:00(16:30停止售票) 淡季:8:30~17:00(16:00停止售票) 每周一關閉(節假日除外)
地址: 延安市寶塔區棗園
棗園革命舊址位於延安城西北約8公里處,是中共中央書記處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的所在地。棗園又名延園,佔地面積54萬多平方米。園內樹木蔥郁、綠草如茵、花團錦簇。
㈡ 棗園是什麼地方簡介
棗園曾經是中共來中央書記源處所在地,位於陝西省延安市城西北8公里處。棗園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園,中共中央進駐延安後,為中央社會部駐地,遂改名為「延園」,現舊址大門石柱兩側尚有康生所書「延園」二字。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書記處由楊家嶺遷駐此地。同時還有章丘市棗園街道,鎮平縣棗園鎮以及興化市棗園居。
現舊址大門石柱兩側尚有康生所書「延園」二字。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書記處由楊家嶺遷駐此地。中共中央書記處在此居住期間,繼續領導全黨開展了整風運動和解放區軍民開展的大生產運動,籌備了中國共產黨「七大」,領導全國軍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並領導全國人民為爭取民主團結,和平建國,同國民黨頑固派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為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全面內戰作了充分准備。
㈢ 棗園革命舊址的重大事件
中央在此居住期間發生了不少重大事件。1944年11月,毛澤東在這里接見了美國總統羅斯福的私人代表後任美駐華大使赫爾利,並進行了兩天兩夜的會談,簽署了關於成立聯合政府中共給國民政府的五點建議。12月,又在居地會客會見了包瑞德,對國民黨的三點建議給予有力批駁。次年8月,他由這里出發赴重慶與蔣介石談判。1943年,在解放區軍民大生產運動中,棗園舉行軍民紡線比賽,周恩來和任弼時都被評為「紡線能手」。
1945年8月,毛澤東、周恩來赴重慶談判,由劉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職務,主持中央工作。9月15日,劉少奇召集朱德、彭德懷、任弼時、陳雲、葉劍英等領導同志開會討論東北問題,決定成立以彭真為書記的中共中央東北局,派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彭真、陳雲、高崗、張聞天和四分之一以上的正式和候補中央委員,率領兩萬幹部和十萬大軍挺進東北。9月19日,劉少奇、朱德經請示毛澤東主席,起草了《關於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的黨內指示,有力地支援了重慶的談判斗爭,對縮短戰線,集中兵力,發展和鞏固東北根據地起了重要作用。
1947年2月,經葉劍英介紹,劉少奇和王光美在此地結婚。1944年9月8日,毛澤東在棗園後溝的西山腳下,出席了張思德烈士追悼大會,親筆題寫輓詞:「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並發表了《為人民服務》的重要講話。1947年中共中央撤離延安後,國民黨軍隊對延安進行了毀滅性破壞,棗園也遭到嚴重損壞。1953年後,人民政府開始陸續依照原貌維修。
㈣ 棗園的歷史資料
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山西省翼城縣隆化鎮棗園村。面積約2萬平方米。1991年、1999年山西省考專古研究所進行發掘屬。出土陶器以泥質紅陶為主,夾砂褐陶次之,器形有泥質雙耳折唇壺、圜底缽、平底缽、假圈足缽、折腹平底缽、盆、三足盂、器座及夾砂鼓腹罐、直腹罐、釜等。是山西省迄今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代典型遺址。2004年出版有《翼城棗園》。
㈤ 延河,棗園,南泥灣,楊家嶺指什麼地方
延河、棗園、南泥灣、楊家嶺是延安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
中共中央書記處舊址——棗園
佔地面積80畝,1953年修復,1959年開放參觀共展出文物815件,位於延安城西北15華里處。是書記處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的駐地,開放參觀的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張聞天的舊居及書記處小禮堂、幸福渠等。書記處在這里繼續領導了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籌備了黨的「七大」,並領導全國軍民爭取民主、和平、同美蔣反動派進行了斗爭,為粉碎國民黨發動的全面內戰作了充分准備。
楊家嶺舊址
中共中央舊址――楊家嶺,佔地面積101畝,1953年修復,1959年開放參觀,共展出文物772件。位於延安城西北3公里處。
是中共中央1938年至1947年的所在地。1938年11月,因日本飛機轟炸延安,中央機關由城內搬到楊家嶺。中央書記處、辦公廳、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運會、婦委、青委等單位均設在這里。黨中央在這里居住期間,領導了大生運動和延安整風運動;召開了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著名的延安文藝座談會也是在這里舉行的。1943年10月,中央書記由此遷駐棗園,中央其他單位仍留住這里。
南泥灣
南泥灣是位於延安城東南45公里處的一條狹窄溪谷,此地野獸出沒,杳無人煙。 1941年春,由於當時國民黨反動派對陝甘寧邊區及抗日根據地實行經濟封鎖,所以,中共中央命令八路軍三五九旅進駐南泥灣,實行屯墾,生產自救。沒有房,自己動手挖窯洞;沒有菜,挖野菜吃;沒有工具,就自製鋤、鏟,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在荒山野嶺種上了莊稼。短短的三年,由王震旅長率領的三五九旅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把荊棘遍野、荒無人煙的南泥灣變成「處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陝北好江南。 現在,南泥灣供遊人參觀的有當年開墾的大片梯田、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館、毛澤東同志視察南泥灣時的舊居、九龍泉和烈士紀念碑。其中「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館」通過實物、圖片詳細介紹了當年南泥灣大生產運動的經過。
延河是黃河右岸、中游區上段的河口鎮至龍門段的一級支流,位於東經108°45′—110°28′,北緯36°23′—37°17′之間,發源於陝西省靖邊縣東南天賜灣鄉周山,由西北向東南流經志丹、安塞、寶塔、延長等四縣區,在延長縣南河溝鄉涼水岸附近匯入黃河。延河幹流總長286.9km,流域面積7725 km2,平均坡度為4.3‰,河網密度約為4.7km/ km2,主要支流有杏子河、西川、蟠龍川和南川等[2]。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為495.6mm,年平均氣溫9℃,主要災害類型為旱災、霜凍、冰雹及暴雨。流域內黃土丘陵溝壑面積佔全流域的90%,其中延長以上為黃土梁峁狀丘陵溝谷區,安塞至延長之間沿河一帶為河階地,延長以下為黃土寬梁殘塬溝谷區,流域出口處為黃土覆蓋石質丘陵溝谷區.
㈥ 陝西省延安市棗園舊址屬於哪個區哪條街
陝西省延安市寶塔區城西北8公里處棗園路
㈦ 楊家嶺革命舊址與棗園舊址是同一個地方嗎
這不是一個概念。延安革命舊址有很多處,棗園是其中的一處。另外還有楊家嶺革命舊址,鳳凰山革命舊址,橋溝革命舊址等等。
㈧ 詩人追尋的延河,棗園,南泥灣,楊家嶺分別在什麼地方
中共中央書記處舊址——棗園
佔地面積80畝,1953年修復,1959年開放參觀共展出文物815件,位於延安城西北15華里處。是書記處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的駐地,開放參觀的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張聞天的舊居及書記處小禮堂、幸福渠等。書記處在這里繼續領導了大生產運動和整風運動,籌備了黨的「七大」,並領導全國軍民爭取民主、和平、同美蔣反動派進行了斗爭,為粉碎國民黨發動的全面內戰作了充分准備。
中共中央舊址――楊家嶺,佔地面積101畝,1953年修復,1959年開放參觀,共展出文物772件。位於延安城西北3公里處。
是中共中央1938年至1947年的所在地。1938年11月,因日本飛機轟炸延安,中央機關由城內搬到楊家嶺。中央書記處、辦公廳、組織部、宣傳部、統戰部、運會、婦委、青委等單位均設在這里。黨中央在這里居住期間,領導了大生運動和延安整風運動;召開了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著名的延安文藝座談會也是在這里舉行的。1943年10月,中央書記由此遷駐棗園,中央其他單位仍留住這里。
南泥灣
南泥灣是位於延安城東南45公里處的一條狹窄溪谷,此地野獸出沒,杳無人煙。 1941年春,由於當時國民黨反動派對陝甘寧邊區及抗日根據地實行經濟封鎖,所以,中共中央命令八路軍三五九旅進駐南泥灣,實行屯墾,生產自救。沒有房,自己動手挖窯洞;沒有菜,挖野菜吃;沒有工具,就自製鋤、鏟,他們以驚人的毅力,在荒山野嶺種上了莊稼。短短的三年,由王震旅長率領的三五九旅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把荊棘遍野、荒無人煙的南泥灣變成「處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陝北好江南。 現在,南泥灣供遊人參觀的有當年開墾的大片梯田、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館、毛澤東同志視察南泥灣時的舊居、九龍泉和烈士紀念碑。其中「南泥灣大生產運動展覽館」通過實物、圖片詳細介紹了當年南泥灣大生產運動的經過。
延河是黃河右岸、中游區上段的河口鎮至龍門段的一級支流,位於東經108°45′—110°28′,北緯36°23′—37°17′之間,發源於陝西省靖邊縣東南天賜灣鄉周山,由西北向東南流經志丹、安塞、寶塔、延長等四縣區,在延長縣南河溝鄉涼水岸附近匯入黃河。延河幹流總長286.9km,流域面積7725 km2,平均坡度為4.3‰,河網密度約為4.7km/ km2,主要支流有杏子河、西川、蟠龍川和南川等[2]。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為495.6mm,年平均氣溫9℃,主要災害類型為旱災、霜凍、冰雹及暴雨。流域內黃土丘陵溝壑面積佔全流域的90%,其中延長以上為黃土梁峁狀丘陵溝谷區,安塞至延長之間沿河一帶為河階地,延長以下為黃土寬梁殘塬溝谷區,流域出口處為黃土覆蓋石質丘陵溝谷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