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四川眉山古代遺址

四川眉山古代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2-31 12:45:27

㈠ 眉山市內有哪幾個古鎮

眉山市內有哪幾個古鎮?瓦屋山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四川盆地西沿的眉版山市洪雅縣境內,距成權都180公里,佔地面積104萬畝,由瓦屋山原始森縣景區玉亭人工林海度假區八面山尋古攬勝區等系列景區組成,中國歷史文化名山,中國的故鄉,世界杜鵑花的王國,1993年五九全國最大的國家森林,門票52元。還有柳江古鎮,柳江古鎮,建於南宋與現代建築一水之隔的是明清時代的建築,一座座古樸的木板房,吊腳樓依著根枝盤錯的黃葛古樹木板房,半邊街的盡頭,連接著一條石板長街不著,一字盡現街道的滄桑國土,柳江鎮一棒的河流,不叫柳江,而是花溪河與楊村河!

㈡ 四川眉縣故跡有那些。蘇東坡故里在眉縣嗎

蘇東坡故里在來眉山

眉山,四源川省地級市,位於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
眉山古稱眉州,早在1000多年前就是州、郡治所。兩宋期間,共有886人考取進士,史稱「八百進士」,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進士之鄉」。

眉山歷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跡眾多。市政府所在地眉山建縣已有1505年歷史,是著名的三蘇文化之鄉,有三蘇祠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36處;彭山已有2300年歷史,有彭祖山,江口東漢崖墓群(省級)等著名古跡,市、縣級文物多達40處,出土珍貴文物眾多;青神是第一代蜀王蠶叢出生地,有馳名的中岩寺,平羌小三峽和獨具特色的中國竹編藝術之鄉;洪雅建於隋代,古建築及民居古鎮眾多,瓦屋山道教文化源遠流長:此外,還有丹棱的龍鵠山,仁壽的牛角寨等石刻造像。這些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是眉山旅遊的寶貴財富。文化遺跡的分布,存在著一個從古而今、一脈相承的岷江文化帶,是構架眉山文化旅遊最有特色的發展片區和支撐點。

㈢ 請問四川的古,近代史有哪些

200多萬年前,四川便開始有了人類活動,距今25000年前開始出現文明,並形成了以三星堆文明為代表的高度發達的古蜀文明。秦王朝統治四川後,四川逐漸融入中原文化,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古蜀文明
根據考古發現,200多萬年前舊石器時代早期,四川便開始有了人類活動。四川境內有已被命名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四處。距今7~8千年的時候,四川地區逐漸進入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遺址分布很廣,目前已發現200多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廣漢三星堆遺址、廣元營盤梁遺址、西昌禮州遺址等。
約4~5千年前,四川地區進入上古傳說時期,這一時期大約同中原的夏、商、周時期相當。此時的古史傳說內容主要關於上古四川先王世系和活動,較著名的有大禹導江、杜宇化鵑、長苰化碧等。盡管沒有史料記載,但三星堆、金沙、十二橋等遺址的考古發掘和口頭傳說證明,最遲到商代,成都平原已經進入奴隸社會。
商周時期,在成都平原建立的奴隸制政權蜀國可能與古史傳說中的「三代蜀王」——蠶叢、柏灌、魚鳧有關。大約在夏商之際,蜀人部落從今茂縣一帶遷徙至成都平原。「三代蜀王」之後,大約相當於中原西周時期,杜宇王朝建立,其間蜀國的都城遷至郫邑(今郫縣),杜宇王朝採用君主世襲制,勢力強大,其勢力基本覆蓋了整個四川盆地。大約相當於春秋早期,杜宇氏禪位於治水有功的蜀相鱉靈,鱉靈建立了開明王朝。
戰國至三國
開明王朝定都於廣都(今雙流),起初國力強盛,大約在公元前4世紀,開明九世開始仿效華夏禮樂制度,並把都城從廣都遷往成都。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秦國為統一天下做准備,從石牛道討伐蜀國。
秦攻佔蜀國後,設蜀、漢中兩郡。四川地區逐步實行秦國的制度,開始進入封建社會。秦昭襄王至秦莊襄王年間(前227年~前247年),李冰擔任蜀郡太守,採取了許多開發蜀地的重大措施,比如修建都江堰,疏通檢、郫二江(今南河、錦江),使成都平原日漸富饒,為秦始皇統一中國提供了重要的物質保證。
西漢以後四川地區社會、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繁華程度超過關中地區而被譽為「天府之國」,美稱相沿至今。漢景帝年間,文翁出任蜀郡太守,在成都建立中國首個官辦學堂「文翁石室」,從此蜀地學風大盛,可與齊魯地區相媲美。西漢末,公孫述占據益州,國號「成家」,建都成都。
東漢末,益州又被劉焉劉璋父子割據(189年~214年)。後來,劉備在成都稱帝,史稱「蜀漢」(221年~263年)。蜀漢疆域包括今重慶、四川、雲南大部,貴州全部,陝西和甘肅小部。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蜀漢丞相諸葛亮勵精圖治,使蜀國社會經濟得到很大發展。
兩晉至隋唐
蜀漢後主炎興元年(263年),蜀國被魏國所滅。不久,司馬炎建立晉朝。西晉後期,永興三年(306年),李雄在成都稱帝,國號「大成」。至東晉咸康四年(338年)時,李雄侄李壽又改國號為「漢」,歷史上因之合稱為「成漢」。成漢是「十六國」中最早建立的國家,其全盛時疆土覆蓋四川盆地及周邊部分地區。
東晉永和三年(347年)至隋開皇元年(581年)四川並入隋朝版圖,四川地區先後受東晉,前秦,樵縱,南朝的宋、齊、梁,北朝的西魏、北周共8個政權的統治。由於政治動盪,戰亂頻繁,社會經濟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隋唐時期,四川地區社會安定,經濟進入全盛時期,有「揚(今江南地區)一益二」之說。安史之亂時,唐玄宗曾入蜀避難。之後又有多位唐朝君主入蜀避難,如唐德宗避朱砒之亂,唐僖宗避黃巢起義。
唐天佑四年(907年),唐朝被覆滅,王建、孟知祥先後在四川地區建立起前蜀、後蜀政權,分別歷時18年、31年。前蜀、後蜀前期都採取休養生息政策,由於沒被捲入中原爭斗,四川一度成為全國最為繁榮的地區。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宋軍滅後蜀。
宋元至明清
宋、元時期在四川地區曾發生多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比如王小波、李順起義。盡管如此,與全國其他地區相比,四川地區仍較安定,使得社會經濟繼續發展,成為兩宋抵抗金、蒙的大後方。元初四川地區長達半個世紀的戰亂,使經濟遭到巨大破壞。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發兵將四川地區並入明朝版圖,轄區除現在的四川、重慶外,還包括今貴州省遵義和雲南東北部及貴州西北部。明末張獻忠農民起義軍人川,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權(1644年~1646年),以成都為西京。清初的30多年間,四川一直處於戰亂之中,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才進入穩定時期。嘉慶元年(1796年),四川爆發川楚陝白蓮教大起義,歷時9年清廷才將起義鎮壓下來。
宋末至清初,四川地區在空前的戰亂下,人口銳減,經濟調敝。於是,朝廷在明初與清初兩次推行大規模的移民運動,歷稱「湖廣填四川」。兩次移民運動使人口缺乏的四川獲得大批勞動力,社會經濟得到迅速恢復。
近代
1840年,鴉片戰爭揭開中國近代史的序幕,但直至1895年,李鴻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簽訂《馬關條約》,其中規定增開四川的門戶重慶為通商口岸,才算真正步入近代。四川社會自然經濟逐步崩潰並且半殖民地化,民族資本主義在四川開始萌芽。
19世紀60年代,石達開入川,之後又爆發成都教案,以及義和團起義。在四川爆發的保路運動成為辛亥革命的導火索。1911年,成都獨立成立軍政府;民國元年(1912),撤銷道一級建置,改為省直轄府、州、廳、縣。1913年袁世凱企圖恢復帝制,實行「軍民分治」,廢省改道,將四川地區分為川西、上川南、下川南、川北、川東和邊東、邊西7道,後改盆地5道名為西川、建昌、永寧、嘉陵、東川。同時廢府、州、廳建置,將縣直隸於道。1914年,裁去邊東、邊西兩道,劃康定縣以西30個縣為川邊特別區域(包括金沙江以西的昌都地區),受四川省節制。
民國時期,川內軍閥混戰,從1912年至1933年止,大小戰爭不下480多次。四川大小軍閥各霸一方,各自為政。1935年,國民黨中央軍入川,為了「剿共」及嚴密監視地方的革命活動,仿效在鄂、豫、皖等省縮小政區的辦法,把四川劃分為18個行政督察區及西康行政督察區(原川邊特別區),另設成都市(1928)和重慶市(1929)。1939年實行新縣制,編組保甲,劃分鄉鎮。同年,又將原西康行政督察區和四川所屬第十七、十八行政督察區合並,設立西康省,實行川、康分治。同年,增設自貢市。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先後長征進入四川。紅四方面軍於1932年12月至1935年4月,在四川東北及與陝西接壤地區,建立了川陝革命根據地,面積約42,000多平方公里,人口達700萬,是當時全國第二大革命根據地。
抗日戰爭爆發,中國沿海沿江的各類工礦企業、高等學校和文化團體也紛紛內遷至四川,四川再次成為中國的大後方。同時300萬川軍出川抗戰,為抗日戰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1949年12月10日,蔣介石攜其子蔣經國,從成都飛往台灣,隨後四川和西康相繼更換政權。
現代
1949年12月,四川地區解放。1950年1月,中央將四川、貴州、雲南及西藏劃為西南區,在重慶市設立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軍政委員會和西南軍區,分別由鄧小平同志任西南局書記、劉伯承同志任軍政委員會主席、賀龍同志任軍區司令員,統一領導西南區的工作。同時,將四川地區劃分為川西、川東、川北、川南4個行署和重慶市及西康省,均直屬大區領導。4個行署和西康省共轄21個專區、6個市、191個縣。
1952年9月1日,中央決定撤銷西南軍政委員會和4個行署區,恢復四川省的建制,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並將重慶由中央直轄市改為省轄市。同年10月,將「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更名為「區專員公署」。1954年2月,中共中央西南局撤銷。
1955年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更名為「四川省人民委員會」。同年5月,將各「區專員公署」更名為「專員公署」。10月,撤銷西康省,將金沙江以東各縣並入四川省,以西的昌都地區劃歸西藏自治區。
為了加強四川西部高原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建設,按照國家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精神,先後設立了西康藏族自治區(後改甘孜藏族自治州)、四川藏族自治州(後改為阿壩藏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縣、鹽源彝族自治縣、茂汶羌族自治縣等一批自治州、縣。為了加強三線建設,於1965年以攀枝花礦區為中心,設立了渡口市。
1997年3月14日,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批准設立重慶直轄市。管轄原重慶市、萬縣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區所轄行政區域,共計43個區縣(市),總面積8.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002萬人。川渝分治後,四川省的地級行政區降為19個,縣及縣級市、區179個,數量仍為全國第一。所幅員面積為48.5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5.1%,居第5位;人口8356.5萬人,佔全國的6.8%,居河南、山東之後,列第3位。
2007年底,四川省轄18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共計21個地級單位),43個市轄區、14個縣級市、120個縣、4個自治縣(共計181個縣級單位)。
成都市:成華區、武侯區、青羊區、錦江區、金牛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新都區、雙流縣、郫縣、溫江區、大邑縣、金堂縣、蒲江縣、新津縣,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崍市;
自貢市:自流井區、貢井區、大安區、沿灘區和榮縣、富順縣;
攀枝花市:東區、西區、仁和區、米易縣、鹽邊縣;
瀘州市:江陽區、納溪區、龍馬潭區、瀘縣、合江縣、敘永縣、古藺縣;
德陽市:旌陽區、中江縣、羅江縣,廣漢市、綿竹市、什邡市;
綿陽市:涪城區、遊仙區、江油市、三台縣、安縣、平武縣、梓潼縣、鹽亭縣、北川羌族自治縣;
廣元市:利州區、元壩區、朝天區、旺蒼縣、青川縣、劍閣縣、蒼溪縣;
遂寧市:船山區、安居區、蓬溪縣、大英縣、射洪縣;
內江市:市中區、東興區、資中縣、隆昌縣、威遠縣;
樂山市:市中區、五通橋、沙灣、金口河4個區,犍為縣、井研縣、夾江縣、沐川縣,峨邊彝族自治縣、馬邊彝族自治縣,峨眉山市
南充市:順慶區、高坪區、嘉陵區、南部縣、儀隴縣、西充縣、蓬安縣、營山縣,閬中市;
眉山市:東坡區,仁壽縣、彭山縣、洪雅縣、丹棱縣、青神縣;
宜賓市:翠屏區、宜賓縣、南溪縣、江安縣、長寧縣、高縣、珙縣、筠連縣、興文縣、屏山縣;
廣安市:廣安區、岳池縣、武勝縣、鄰水縣,華鎣市;
達州市:通川區、達縣、宣漢縣、開江縣、大竹縣、渠縣,萬源市;
雅安市:雨城區,蘆山縣、名山縣、天全縣、滎經縣、寶興縣、漢源縣、石棉縣;
巴中市:巴州區、通江縣、南江縣、平昌縣;
資陽市:雁江區、安岳縣、樂至縣,簡陽市;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理縣、茂縣、松潘縣、金川縣、黑水縣、馬爾康縣、壤塘縣、阿壩縣、若爾蓋縣、紅原縣、九寨溝縣、小金縣;
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丹巴縣、爐霍縣、九龍縣、甘孜縣、雅江縣、新龍縣、道孚縣、白玉縣、理塘縣、德格縣、鄉城縣、石渠縣、稻城縣、色達縣、巴塘縣、瀘定縣、得榮縣;
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木里縣、鹽源縣、德昌縣、會理縣、會東縣、寧南縣、普格縣、布拖縣、金陽縣、昭覺縣、喜德縣、冕寧縣、越西縣、甘洛縣、美姑縣、雷波縣。

㈣ 四川眉山市的柳江古鎮有什麼歷史的遺跡呢

現如今,一些古鎮、古村落也已進入到大家出行旅遊的選擇中。很多城市都有古鎮保留下來,所以一些古鎮也成為了各位小夥伴去到那些城市不得不去的必打卡之地。因為古鎮還是保存了不少這座城市歷史上的一些遺跡,可以看到它們一些曾經的縮影。而在四川有這么一座極為“低調”的古鎮,還是位列十大古鎮之內呢。


柳江古鎮歷史上有著比較出名的四大家族,他們個有著鮮明而又不同的特色。鎮內那座長有豇豆樹的院子就是其中之一曾家的大院,如今也已成了柳江一處耀眼的景觀。據傳,當時修建這處院子可是花費不小,更是用了有3650天,將近十年,可能也是慢工出細活吧。如果有時間的話,各位小夥伴趕緊來體驗一番吧。

㈤ 眉山市蘇東坡的故鄉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專漢族屬,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

㈥ 眉山市都有幾個古鎮,分別是哪幾個古鎮

眉山市來都有幾個古鎮,分別是哪幾個古源鎮?瓦屋山,柳江古鎮,黃龍玉古鎮,介紹一下瓦屋山,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四川盆地西沿的眉山市洪雅縣境內,距成都180公里,佔地面積104萬畝,由瓦屋山原始森探險景區人工林海度假區八面山尋古攬勝區等系列景區組成,山山系中國歷史文化名山道教發源地,中國鴿子花的故鄉,世界杜鵑花的王國公元1993年五月建立以來,通過九年的開發建設,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國家森林公園,全國重點生態景區門票52元,地址眉山市洪雅縣!

㈦ 四川古代建築

四川的古建築非常的多,有江油竇圌山雲岩寺飛天藏殿一處,眉山市報專恩寺大殿、峨眉山市大屬廟飛來殿、閬中市永安寺大殿、閬中市五龍廟文昌閣、蘆山縣青龍寺大殿、蘆山縣平襄樓、南部縣醴峰觀、梓潼縣七曲山大廟盤陀殿、成都寶光寺、望江樓古建築群、青城山古建築群、什邡堂邛窯遺址等等,盤點四川十大知名古建築

㈧ 關於四川眉山彭山的民居,為什麼牆上有一位同樣的古人形象呢有什麼典故呢

此人是傳說中活了800歲的彭祖。
彭祖,一作彭鏗,或雲姓篯名鏗,大彭氏國(專江蘇徐州)人,傳以長壽見稱。自屬堯帝起,歷夏朝、商朝。商朝時為守藏史,官拜賢大夫,周朝時擔任柱下史;娶妻四十九人,生子五十四人。相傳他活了八百八十歲,實際壽命為140歲。
據傳說彭祖後來隱居於閩,後為避戰亂,再度隱居四川名山(今彭 山縣)至仙逝。後人將其居住的山命名為長壽山(也叫彭山)。為紀念這位傑出的彭族始祖也不知那個朝代在此設立彭山縣。彭山遺跡有彭祖墓園、彭祖墓、彭祖 祠、彭祖仙室,室外內有石雕的壽星彭祖肖像,室外陳列八掛圖案,歷歷在目。

㈨ 四川眉山有什麼風景名勝和人文景觀要詳細

眉山,古稱眉州,以三蘇故里和歷史文化名揚海內外。三蘇之中,尤其蘇軾,為我國文學史上的一代巨擘。在「唐宋八大家」中,眉山佔了「三大家」,為中華文化作出了不朽的貢獻。(圖為建造於繁華地段的蘇氏三父子雕像) 全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各種水利設施星羅棋布,適宜農林牧副漁各業發展,是有悠久歷史的糧、棉、油、豬集中產區和調出區。

眉山風景旅遊點多面廣,有馳名中外的眉山三蘇祠,東有"成都後花園"之稱的省級風景名勝區仁壽黑龍灘,西有國家級森林公園洪雅瓦屋山和省級風景名勝區槽漁灘,南有蘇東坡青年時讀書的青神中岩寺,北有彭祖老人的故里彭山仙女山。

耕地面積201300公頃,糧食總產量168.9萬噸;人均佔有原糧504公斤,農民人均純收達1778元。境內先後建成了糧食、油料、肉類、水果、生豬、水牛、奶牛、水產、禽類等幾十個全國、全省的商品生產基地,不僅有地區特色,而且有不少名優品種和拳頭產品,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眉山特產:
眉山臍橙、千年文化名菜東坡肘子、傳統特色食品"龍眼酥"、張記芝麻糕、乾巴牛肉、文宮枇杷、彭山甜皮鴨、彭祖壽柑、峨山茶、三峽江團魚、青神棚柑、青神竹編。

三蘇祠景區位於成都市西南眉山縣城郊,分別距成都、樂山80公里,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的故居,明代洪武元年改宅為祠。三蘇祠佔地約56800平方米,是一座富有四川特色的古典式的園林建築,周圍紅牆環抱,綠水縈繞,荷池相通,小橋頻架,曲徑通幽,堂館亭榭掩映在翠竹濃蔭之中,錯落有致,有「三分水,二分竹」的「島居」之稱。
祠內主建築以正門、殿堂、啟賢堂、木假山堂、濟美堂為中軸線荷花池岸亭閣徐徐向外展開,顯得疏而不散,緊而不促,布局自然流暢。正殿有蘇洵、蘇軾、蘇轍的塑像;東側由池水將綠洲亭、抱月亭、雲嶼樓連成一組園林。亭小水闊,樹密樓奇;西側一泓池水為「百坡亭」廊橋橫斷,向北望,透過「披風榭」可見隱於竹林中的東坡卧塑像。
祠內收藏有「豐樂亭記」、「醉翁亭記」、「表忠觀碑」和「羅池廟碑」四大名碑的金石碑文或碑拓本;陳列有數以千計的匾聯書畫等文物。
三蘇祠因三蘇父子而享譽中外。三蘇父子以其卓越的創造才能和輝煌的文學成就,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千古文章輝耀古今。三蘇在文學上造詣極深,既同出一源又各具特色,人稱"凝煉老泉,豪放東坡,沖雅穎濱。"三蘇父子立身操守,光明磊落,關心國家命運,同情民間疾苦,為民眾做了不少好事。
三蘇祠自明、清以來就收藏有一批文物,50年代建立三蘇紀念館後,更為廣泛地徵集有關三蘇的文物。迄今館藏文物共有5188件,其中歷代刻印的三蘇文集及有關古籍書3256件(冊),字貼拓片578件,明清及近現代書畫1002件,陶瓷及其它類352件,碑亭收藏68種145通碑刻,是三蘇研究、陳列展覽的珍貴資料。
槽漁灘風景名勝區位於洪雅境內青衣江上游,景區面積18平方公里。風景區內,古老的桫欏樹群影映著碧綠的水面,秀麗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文化歷史交相輝映,構成獨特的江峽風光,飲譽中外。是雲嶼樓、披風榭、瑞蓮亭、百坡亭、碑亭、抱月亭、快雨亭、式蘇軒、景蘇樓、綠州亭、半潭秋水一房山、採花舫、南堂、疏竹軒、綠筠軒、西門等。正殿、啟賢堂、瑞蓮亭為清康熙年間所建,近現代所建和修葺都以清代康熙四年的建築為模式,使之成為一組典型的完整的四川清代古建築群。殿堂部分由三進四合院組成,雖按軸線處理,但兩邊卻運用了均衡而不嚴整對稱而有自由變化的手法,有收有放,靈活多變,怪石磷峋、飛瀑懸掛、鷹翔山谷、鶴立江畔。
在這里可以觀賞到不少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有與恐龍同時代生長的國家一類保護植物桫欏樹;栩栩如生的神龜飲水既同出一源又各具特色,人稱"笑佛";傳說中二郎神斬妖治水留下的"砍斷山"、"龜都府";古代南方絲綢之路通道之一的"竹箐關"古棧道及許多明、清時代遺留下來的古石刻和寺廟,利用天然岩石開鑿建造了一尊長45 .3米、高12.5米的大型卧佛;描繪雕刻了80多幅釋迦牟尼生平佛傳故事和摩托車岩造像壁畫;仿建國內108座名塔於一處,構成千塔佛國;此外,還在景區內恢復重建了洪雅名?quot;奎星閣"等古建築4個。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旅遊資源十分豐富。
景區內新建賓館、療養院、度假別墅等7個,接待床位1200多個,具人之一。他的詞既豪放坦盪,又清曠婉麗,開創了豪放詞風;他的書法與繪畫,獨辟蹊徑,自成一家。 槽漁灘風景區與樂山大佛、峨眉山、眉山三蘇祠、夾江千佛岩等風景名勝區形成環狀的旅遊網路。該風景區距洪雅30公里,樂山95公里,成都168公里、峨眉山70公里、雅安28公里、眉山84公里、夾江66公里,旅遊交通條件得天獨厚,是巴蜀一顆旅遊新星。
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面積105萬畝,是全國最大的森林公園,距成都211公里,距樂山大佛80公里,距佛教聖地峨眉山56公里,與樂山大佛、峨眉山構成川西南旅遊"金三角"。公園主要由玉屏人工林海度假景區、八面山尋古攬勝景區和核心景區--瓦屋山原始森林獵奇探險景區組成。該園是以原始森林景觀為主體,有植物3600多種,被子植物總科數佔世界被子植物的60%,被譽為世界被子植物的搖籃和分化中心。 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珙桐、水青、鐵杉、紅豆杉等。有460多種野生動物,其中有熊貓、羚羊、黑顴、綠尾虹雉等6種一級保護動物,小熊貓、猴等17種二級保護動物。
瓦屋山道教文化源遠流長。春秋未,老君西行到位於瓦屋山的青羌之祀訪道隱居。漢未張道陵到山下的易俗傳道創教留下《張道陵碑》。元未明初,張三豐到瓦屋山修行創"屋山派",後被明王朝誣為"妖山"予以封禁,然而朝山遊人仍然絡繹不 絕,與峨眉山相互媲美,被稱為姊妹山。
遠古青羌文化依賴尚存。遠在西周未年,瓦屋山即得到開發,蜀國開國國蠶叢--青衣神葬在瓦屋山,古羌人修建了規模巨大的廟堂"川主"、"聖德"、"薄山"、"遺福"、"萬安"等,祀青衣神,成為有名的"青羌 之祀"。
古今名人遺跡眾多。從周秦到明清有許多墨客車騷人登臨瓦屋山,如鄧通、辟支、張道陵、諸葛亮、葛洪、岑參、蘇軾、陸游、楊升庵、何紹基等人都曾與瓦屋山結緣,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和優美傳說,當代也有許多科學家和文化的知名人士,登臨瓦屋山並留下極其珍貴的記錄。

㈩ 四川眉山有哪些風景名勝

四川眉山的風景名勝有:三蘇祠,瓦屋山,黑龍灘,彭祖山、柳江古鎮等

1、三蘇祠

三蘇祠位於四川省西南眉山市中心城區紗縠行南街,分別距成都、樂山80公里,是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的故居,明代洪武元年改宅為祠,祭祀三蘇,明末毀於兵燹,清康熙四年(1665年)在原址模擬重建。

2、瓦屋山

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四川盆地西沿的眉山市洪雅縣境內,距成都180公里,佔地面積98.8萬畝,由瓦屋山原始森林獵奇探險景區、玉屏人工林海度假區、八面山尋古攬勝區等系列景區組成。

3、黑龍灘

黑龍灘風景區是依託黑龍灘水庫而形成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被譽為「川西第一海」、「成都後花園」。

4、彭祖山

彭祖山,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為省級風景名勝區,山不高、台階緩,滿山綠樹成蔭,修竹滴翠,據傳是商賢大夫彭祖故里和安葬地,有彭祖墓等景點。彭祖山風景區,是國內獨有、世界唯一以長壽養生為特色的文化旅遊風景名勝區。

5、柳江古鎮

柳江古鎮,位於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城西南35公里花溪河支流柳江兩岸,歷史上稱為「明月鎮」,始建於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清代中期,因鎮上柳、姜兩姓族人合資修建了一條石板長街而更名為「柳姜場」,1780年定名為「柳江場」。歷代屢廢屢興。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