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半邊倒塌的長城的遺址

半邊倒塌的長城的遺址

發布時間: 2020-12-31 23:53:50

⑴ 長城的著名遺跡有哪些

長城著名遺跡有居庸關長城、八達嶺長城、慕田峪長城、司馬台長城、山海關長城、嘉峪關長城等。山海關是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的入海處,現屬山海關境內的長城全長26千米,主要包括老龍頭長城、南翼長城、關城長城、北翼長城、角山長城、三道關長城及九門口長城等地段。素有「天下第一關」的美稱。位於北京昌平境內的居庸關長城是明代長城中最負盛名的雄關之一。自古以來就是北京西北地區的一道屏障。

在15千米的關溝中建關三重,有「天下九塞,居庸其一」之譽。兩側高山聳立,翠峰重疊,峭壁陡不可攀。唐代邊塞詩人高適,在描述居庸關路險關雄時寫道「絕坡水連下,群峰雲其高」,充分道出了居庸關的雄奇險要。這里重巒疊嶂,遍植蒼松翠柏,碧波翠浪。因此,早在800多年前的金章宗欽定此為燕京八景之一,名為「居庸疊翠」。清乾隆皇帝曾親筆書寫「居庸疊翠」四字。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延慶縣境內,史稱天下九塞之一,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在明長城中,獨具代表性。八達嶺長城是萬里長城向遊人開放得最早的地段,八達嶺景區以八達嶺長城為主,景區以其宏偉的景觀、完善的設施和深厚的文化歷史內涵而著稱於世。登上這里的長城,可以居高臨下,盡覽崇山峻嶺的壯麗景色。慕田峪長城位於北京市懷柔區境內,距北京城區73千米,是明朝萬里長城的精華所在。慕田峪長城的構築有著獨特的風格,這里敵樓密集,關隘險要,城兩側均有垛口。司馬台長城位於北京市密雲縣東北部的古北口鎮境內,距北京城區120千米,由戚繼光督建。它東起望京樓,西至後川口,全長5.4千米,敵樓35座,整段長城構思精巧,設計奇特,結構新穎,造型各異,堪稱萬里長城的精華。是我國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築遺址

嘉峪關長城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的西端,嘉峪關市區西南6千米處,是明代長城最西端的起點,建於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關,河西第一隘口,有「天下第一關」的美名,也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一站。城關則是由內城、外城和城壕組成的完整軍事防禦體系。現在看到的城關以內城為主,由黃土夯築而成,外麵包以城磚,堅固雄偉。城關兩端的城牆橫穿戈壁,在這里可以體會到大漠孤城的蒼涼。

山海關

⑵ 長城被破壞的情況

長城被破壞的圖片
http://www.guoxue.com/zt/bucc/pohuai/0000.htm

長城之破壞
--------------------------------------------------------------------------------
長城的破壞史與長城的修造史一樣悠久。這是符合世間法則的,既然是緣起於戰爭,亦必然受虐於戰爭。二千多年來,對長城的破壞從來沒有停止過。然而,直接針對長城的破壞則是近100年的事情。
對長城的大規模的人為破壞,以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者為肇始。張家口懷來縣境內的長城,相當部分遭到日軍拆毀。此外在山西、遼寧、河北等地,也有大段的牆體在遭到日軍炮火轟擊坍毀。
這種破壞仍然是戰爭的結果,人們站在彈痕累累的高牆面前,既看到了被傷害的文物,也更加認識了長城的實際功能。
但是,有一種破壞卻來自戰爭以外,既不是營造巢穴的螞蟻,也不是天地間的自然災害,那是和平地生活著的人——就象訇然倒塌的雷峰塔一樣,是長城修造者的子孫們蓄意所為。
據北京市文物局調查,在北京市境內總長183公里的長城中就拆毀了54公里,拆毀了烽火台、敵樓上百座。
河北省文物管理處調查,在河北省境內數千里的長城,保存完好的已不多。人們打著破四舊的旗號,把一些重要的長城關口如古北口、喜峰口、冷口等處附近的關城、敵樓、烽火台拆除殆盡。
陝西、甘肅、內蒙古、寧夏等地的土築長城,幾十里、幾百里的被平地挖掉。把古長城的城牆當肥料來用。有些地區把長城的磚石拆來修馬路、修水庫、修房屋,甚至有的地方把長城的石牆用炸葯炸掉當石料出售。以致一些地區土築長城的遺址已經很難找尋。有些地方原來氣勢雄偉、工程堅固、宛如巨龍般奔騰的長城,被破壞之後好象被扒了皮的死蛇,趴在那裡,令人目不忍睹。
近二十年來,雖然長城保護的口號越喊越響亮,但是,在經濟發展與文物保護二者之間,還是有大量殺雞取卵的惡性事件反復出現。
1999年包頭市交通部門建造繞城公路,距今已有2300年的趙長城部分遺址竟被夷為平地。
寧夏從戰國時期開始,歷代封建王朝幾乎都在寧夏構築過長城。不同歷史時期、用不同建築材料修築的古長城,在寧夏境內斷斷續續有數百公里,形成了一道絕妙的景觀。然而,這些曾被專家們稱為「長城博物館」的古長城遺址,多年來由於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許多城段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尤其是近幾年,一些地方在搞基礎設施建設時,毀城事件不斷發生。僅在寧夏惠農縣、中衛縣和靈武縣境內,近幾年因修路架橋,就有數百米古長城被夷為平地,類似的毀城擴建事件在其他一些地方至今也仍時有發生。
《北京晚報》2001年6月1日報道,2000年在河南省魯山縣四棵樹鄉分水嶺段發現的春秋時期楚長城,在發現9個月後慘遭破壞。楚長城的發現填補了我國長城研究的空白。有關專家提出一定要保護好這一遺址。然而,短短9個月的時間,專家們的呼聲就被開山炸石的聲音湮滅。記者在楚長城遺址現場看到,一條簡易公路從207國道通過山坡,在坡漫腰將楚長城攔腰斬斷,楚長城遺址的巨大石塊已不知去向,只留下龐大的挖掘機在楚長城身上挖出的道道印痕。
《北京晚報》2001年9月8日報道,分布在赤峰市克什克騰旗阿其烏拉松木地段的金長城連日來慘遭破壞,在長達1公里的金長城上插滿了圍欄、界樁,使剛剛榮獲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稱號的金長城蒙上了一層陰影。
本月,北京多家媒體報道,由司馬台長城管理處、金山嶺長城管理處、郵電旅行社、金之橋信息咨詢公司、北京晨報等組織的「萬人徒步穿越長城」活動將在9月16日舉行。參加活動者在繳納130元錢後,可以乘坐往返大吧,可以獲得兩個漢堡,據說還可以得到一件背心。筆者就此電話咨詢了組織單位,其負責人說:雖然萬人同時走在10公里的長城上,但是,不會對長城造成嚴重的破壞,因為,我們去年就搞了一次。再說,我們的活動收入,可以去修理那些被「穿越」壞了的長城。
對於文明的破壞絕不是新的文明建設的開始,隨時都會活躍起來的野蠻因素,一直都在傳承著。在長城廢墟上我們可以看到那些野蠻的基因的軌跡。

⑶ 如果把古代遺留下來的文化遺產給搞沒了,會有人出資重建嗎比如說長城倒塌了,紫禁城被一把大火燒沒了

紫金城這個遺跡一直在維護,像拉薩工一樣,也在維護,長城的話,好像也已經開始限制流量了

⑷ 長城現狀如何它被破壞的原因有哪些

1、 對長城建築的破壞因素
分類(可抗力與不可抗力/自然與人文/緩慢的與致命的)

不可抗力:
因素 被破壞地段 程度 強度 持續度 防護措施
風蝕 在山脊、戈壁平原、風口上的長城,由於缺乏植物或者地形的保護,容易產生風蝕破壞。
案例:同一敵樓迎風面與非迎風面的區別
山西李二口附近山脊上長城
戈壁上的漢長城、亞丹地貌 不同材料效果不同
常年 建防風林、噴保護劑
雨水
浸蝕 被破壞了防水層的夯土牆體、土石夾夯牆體等
展示:長城牆體上的防水構造
由於雨水侵蝕、夯土膨脹、結冰膨脹,導致牆體水土流失、包磚與牆體分離。
案例:牆體與包磚分離、敵樓內的雨水浸漬。 嚴重
常年 制止破壞、重點區域修繕防水層、噴保護劑
酸雨
侵蝕 酸雨對粘結劑--石灰的破壞,也對長城石刻、磚產生破壞。 輕量
長期 環境治理、噴保護劑
洪水
泥石流 經過山谷、溝地、河流的長城容易受到洪水、泥石流的破壞。 嚴重
一次性摧毀 無法防治
植物
動物 植物在長城上生長導致防水層破壞;動物打洞、啃噬植物根莖導致防水層破壞 輕量
長期 無法防治/禁牧
地震 我國北方是地震多發帶
案例 嚴重
數十年有一次循環 無法防治
地質沉降 因為地下水、重力等因素導致地質沉降,導致破壞 嚴重
局部 無法防治
雷電 雷電導致建築破損、引發火災
案例:小金山樓被雷電擊中 雨季易發
每年 旅遊區可以考慮防雷裝置
自然倒塌
消失 長城因本身施工質量、粘結劑老化、自身重力等原因坍塌
嚴重
局部 無法防治

自然因素:(建立自然因素對長城破壞的數學模型)

人類因素:
戰爭:戰爭導致長城牆體直接破壞/消亡,為戰爭而破壞長城修防禦工事等。

非不可抗力:

人類因素:
長城兩邊百姓為生產生活而進行的拆牆行為
交通開發
旅遊建設
其他(水庫/影視)
旅遊者

2、長城的壽命
由於長城之長,我們無法准確地衡量長城的破壞程度和衡量長城的壽命。所以我們提出一個衡量長城的指標:半衰期。我們定義半衰期為某階段的長城的遺址長度減到長城起始長度一半時
長城的壽命=長城的建築時間+預期壽命-自然因素導致的減壽-人類因素導致的減壽。
土質長城局部壽命=
石質長城局部壽命=
磚包長城局部壽命=

⑸ 關於長城人為和自然破壞的資料.

新華網寧夏頻道10月31日電 從戰國時期開始,歷代封建王朝幾乎都在寧夏構築過長城。不同歷史時期、用不同建築材料修築的古長城,在寧夏境內斷斷續續有數百公里,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景觀。然而,令人心痛的是,這些曾被專家們稱為「長城博物館」的古長城遺址,多年來由於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許多城段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中衛縣為建設引水橋、煤礦和鐵路推平了一段古長城;靈武至陶樂的公路切斷了長城;惠農縣紅果子鎮修建盤山公路也造成沿途長城被毀……一段一段的長城被弄「丟了」,只剩下了殘垣斷壁,「長城博物館」還能存在下去嗎?
近日,本報記者分赴固原、中衛、鹽池和惠農,對寧夏東西南北的古長城進行了實地觀察采訪。在惠農縣,記者看到大段的古長城被截斷,取而代之的是穿城而過的鐵路、公路、村莊;在鹽池縣,正在破土動工的工業園區把長城截開,卡車、農用三輪沿著豁口飛馳而過……
自治區文物局局長雷潤澤指出,古長城遺址的損壞固然有自然侵蝕的因素,但人為破壞更具毀滅性。他說,由於一些地方文物保護意識差,在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毀城事件時有發生。由於自治區文物保護部門人力和財力都嚴重欠缺,對保護比較分散而延伸距離很長的古長城力不從心,其工作也僅限於勘定遺址留存情況、劃定保護范圍和樹立保護標志,效果甚微。
一位博物館的館長告訴記者,保護長城,不是因為舊長城有多高的考古價值,是因為中國人對長城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保護好了長城就是保留了人們心中的驕傲。
然而對於長城的保護僅靠「驕傲」二字是不夠的。已經有人看到了寧夏古長城的旅遊價值,也許開發式的保護才是寧夏古長城的希望所在。但這是需要巨大財力的,我們能做到嗎?在這一天到來前,我們還會「丟」掉多少長城呢?(馬華)

⑹ 如果長城的一段倒塌,你不支持在原址上重建。請說出理由。

2樓的不敬這種似乎有些牽強。其實可以用余秋雨的《廢墟》來說,怎麼發揮就看你了。
引用文:
代代層累並不是歷史。廢墟是毀滅,是葬送,是訣別,是選擇。時間的力量,理應在大地上留下痕跡;歲月的巨輪,理應在車道間輾碎凹凸。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天,沒有昨天就無所謂今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營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後的凋零,因此廢墟是歸宿;更新的營造以廢墟為基地,因此廢墟是起點。廢墟是進化的長鏈。
不能設想,古羅馬的角斗場需要重建,龐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吳哥窟需要重建,瑪雅文化遺址需要重建。
這就像不能設想,遠年的古銅器需要拋光,出土的斷戟需要鍍鎳,宋版圖書需要上塑,馬王堆的漢代老太需要植皮豐胸、重施濃妝。
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發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沒有廢墟的人生太累了,沒有廢墟的大地太擠了,掩蓋廢墟的舉動大偽詐了。
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
當然,並非所有的廢墟都值得留存。否則地球將會傷痕斑斑。廢墟是古代派往現代的使節,經過歷史君王的挑剔和篩選。廢墟是祖輩曾經發動過的壯舉,會聚著當時當地的力量和精粹。碎成粉的遺址也不是廢墟,廢墟中應有歷史最強勁的韌帶。廢墟能提供破讀的可能,廢墟散發著讓人留連盤桓的磁力。是的,廢墟是一個磁場,一極古代,一極現代,心靈的羅盤在這里感應強烈。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廢墟的生命,它很快就會被人們淘汰。
並非所有的修繕都屬於荒唐。小心翼翼地清理,不露痕跡地加固,再苦心設計,讓它既保持原貌又便於觀看。這種勞作,是對廢墟的恩惠,全部勞作的終點,是使它更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廢墟,一個人人都願意憑吊的廢墟。修繕,總意味著一定程度的損失。把損壞降到最低度,是一切真正的廢墟修繕家的夙願。也並非所有的重建都需要否定。如果連廢墟也沒有了,重建一個來實現現代人吞古納今的宏志,那又何妨。但是,那隻是現代建築家的古典風格,沿用一個古名,出於幽默。黃鶴樓重建了,可以裝電梯;阿房宮若重建,可以作賓館;滕王閣若重建,可以辟商場。這與歷史,干係不大。如果既有廢墟,又要重建,那麼,我建議,千萬保留廢墟,傍鄰重建。在廢墟上開推土機,讓人心痛。
不管是修繕還是重建,對廢墟來說,要義在於保存。圓明園廢墟是北京城最有歷史感的文化遺跡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鏟平,造一座嶄新的圓明園,多麼得不償失。大清王朝不見了,熊熊火光不見了,民族的郁忿不見了,歷史的感悟不見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殘夢。但是,收拾來的又不是前夜殘夢,只是今日的游戲。
中國歷來缺少廢墟文化。廢墟二字,在中文中讓人心驚肉跳。
或者是冬烘氣十足地懷古,或者是實用主義地趨時。懷古者只想以古代今,趨時者只想以今滅古。結果,兩相殺伐,兩敗懼傷,既斫傷了歷史,又砍折了現代。鮮血淋淋,傷痕累累,偌大一個民族,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在中國人心中留下一些空隙吧!讓古代留幾個腳印在現代,讓現代心平氣和地逼視著古代。廢墟不值得羞愧,廢墟不必要遮蓋,我們太擅長遮蓋。
中國歷史充滿了悲劇,但中國人怕看真正的悲劇。最終都有一個大團圓,以博得情緒的安慰,心理的滿足。唯有屈原不想大團圓,杜甫不想大團圓,曹雪芹不想大團圓,孔尚任不想大團圓,魯迅不想大團圓,白先勇不想大團圓。他們保存了廢墟,凈化了悲劇,於是也就出現了一種真正深沉的文學。
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雪峰是偉大的,因為滿坡掩埋著登山者的遺體;大海是偉大的,因為處處漂浮著船楫的殘骸;登月是偉大的,因為有「挑戰者號」的隕落;人生是偉大的,因為有白發,有訣別,有無可奈何的失落。古希臘傍海而居,無數嚮往彼岸的勇士在狂波間前仆後繼,於是有了光耀百世的希臘悲劇。
誠懇坦然地承認奮斗後的失敗,成功後的失落,我們只會更沉著。中國人若要變得大氣,不能再把所有的廢墟驅逐。
廢墟的留存,是現代人文明的象徵。
廢墟,輝映著現代人的自信。
廢墟不會阻遏街市,妨礙前進。現代人目光深邃,知道自己站在歷史的第幾級台階。他不會妄想自己腳下是一個拔地而起的高台。因此,他樂於看看身前身後的所有台階。
是現代的歷史哲學點化了廢墟,而歷史哲學也需要尋找素材。只有在現代的喧囂中,廢墟的寧靜才有力度;只有在現代人的沉思中,廢墟才能上升為寓言。
因此,古代的廢墟,實在是一種現代構建。
現代,不僅僅是一截時間。現代是寬容,現代是氣度,現代是遼闊,現代是浩瀚。
我們,挾帶著廢墟走向現代

呵呵,這篇文章應該非常符合你想辯論的方向,好好挑裡面的東西~物盡其用啊~

⑺ 漢長城還有哪些遺址

除這兩段長城,在我國的河北省承德境內、甘肅省金塔縣和內蒙古自治區陰山以北的回烏拉特答草原等地,還有幾處著名的漢長城遺址。

承德漢長城主要分布於豐寧、灤平、隆化、承德4縣。以相當於縣、都尉治所形成的城址為中心,輔以亭、障設施,與沿河川修築的多路烽燧相連,僅少數地段築有長城牆體,長城牆體與多路烽燧結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金塔縣漢代長城遺址位於金塔縣大莊子鄉北山南麓的山脈間,長城呈東西走向,東起花庄墩烽火台,西至北海子烽火台。

烏拉特草原上的漢長城遺址,近似弧形並向西北方向延伸,相對垂直間距為10千米至80千米。

⑻ 如今的長城遺址是什麼樣的

從這段遺址還可以看到,築長城的民工和駐兵是把附近的山石一塊塊切割下來,磨平後干內砌在城上,每塊石片重容的約有二三十千克,輕的約有四五千克,這樣干砌起來的長城,歷經千年而不塌。

歷經2200多年的風吹日曬、雨雪沖刷,長城石塊原來所用的青色、半黃色石料,至後來,表面已蒙上了一層黑色、棕黑色的氧化物。站在高處,依然可見這段秦長城順山勢上下。

⑼ 如果長城某一段倒塌了,是在原址上重建還是原樣封存為廢墟

歷史遺跡,要保持其原本的真實面貌,,可以修建周邊的保護性建築,但對其原件盡量保持其原有狀態。

⑽ 請問長城受到了哪些破壞

今年11月,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境內與山西省交界處的明長城蘆梁山段遭到非法采礦者挖掘,主體結構嚴重損毀。經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的專家組認定,開挖長城主體高度達10米左右,造成塌方23米,周邊劃定的保護區已經被挖掘得破爛不堪,破壞面積共計1000平方米。目前,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已撥出專款對這段被毀壞的長城進行搶救性保護。然而這並不是偶然事件,2006年,一條新修的公路途經約1公里的一段明長城遺址,開發商無視文物局不許破壞長城的要求,將長城「推倒」20多米,深深地壓在路基下面。該公司後被處以50萬元罰款,但對文物造成了不可恢復的破壞。

我國一些地區的長城破壞十分嚴重,據了解,在甘肅境內珍貴的戰國時代長城本來有600公里左右,但如今從牆體到城基全部計算在內只有300公里,而2200公里的漢代長城只能看到1000公里,1400公里的明代長城也只剩下1000公里。武威市黃羊鎮境內有一段蜿蜒數公里的明長城,竟然坍塌分解成大大小小的幾十段,遠遠望去,彷彿一把破舊的鋸齒。這些城牆牆體早已風化空鼓,形成脆弱的土殼,用手輕輕一撥,整片的牆體就被剝落下來。在陝西,由於長城大部分建在山間或大漠之中,經過千百年的風吹日曬和雨水侵蝕,許多土牆已經坍塌消失,許多戰國及明長城遺跡已被風沙埋壓。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