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桂寺院遺址
① 臨桂宛田風水如何
好。貴人照臨,天下太平,貴人到功,放心居住。
什麼是貴人?是不是現在供奉在各大廟宇、寺院和家庭神位上的那些神像就是貴人呢?不是。在那些地方供奉的只是偶像,而不是貴人。真正的貴人是在現實,是現實中左右和主宰這個社會的那些有級別、有能力的人,為大大小小的貴人。值得一提的是,現在城市中成套式房屋建築,其設計、定奪的級別極高,應視為已有貴人到功,為貴人照臨。對那種房屋,實行不切實的改動,在技術層面上講,不合技術規范要求,從風水意義上論,為直接與貴人相沖。沒有權力權貴的規章制約,沒有技術權貴的技術限制,沒有操權權貴的鐵腕重擊,憑風水的那點毫無約束力的狗屁經,能對奸商們有何效力,只怕早就災惡橫生!風水上禍事連連。
什麼叫風水?用現代漢語表達:具有更優越的生存條件、生存優勢、合理、舒服、實用、方便、有利、安全、美觀、衛生,合乎力學、科學原理,合乎常識、邏輯,就是好風水。不存在令人費解的特別神秘風水!
傳統的風水理念核心是:中軸對稱理論。即以某一點為基礎,延伸一條直線,即坐山朝向,沿這一條直線左右展開,前後展開,成對稱圖形(對稱圖形是指:一個圖形,從中對折,沿這條線,兩邊圖形,形狀能完全重合),左右平衡,前後平衡,視為最合規范的風水方案。野外自然狀態下,地形復雜,但基本思路還是找出相對、對稱平衡點,中軸對稱理念評估。如:左青龍,右白虎;前朝案,後靠山;天心十道用事。都是基於中軸對稱的思維理念展開活動。
現代住房的構思理念是:功能、實用、方便、安全、美觀、衛生。物盡其用,天道必從。浪費資源,天怒人怨。嬌柔造次,自取其辱。想入霏霏,心神不寧。畫蛇添足,多此一舉。風水的優劣,最終取決於當事人的心態,心態好,風水優,心態差,風水劣。
對於現代化建築,用如下標准去權衡:必須是否無,多餘是否無用。比如廁所,必須又剛好有,是無災、無煞、無惡,就不須要化解,假定無廁所又會怎樣?又如門,無門就會形成死角,剛好一條門,就是生門、活門,是寶,也不須要化解。門還有另外一種方法檢測,換位是否更合理,假定換位反而更不方便、更不合理,那麼現在就是最佳狀態,最珍貴的方案,也不須要化解。又如通道,道路,不要行不行,必須要,又不是多餘,不會壞風水,就不必化解。又如浴室,是否必須,是否具有唯一性。必須、唯一、有用是寶,也不存在要化解。須要、必須就是寶。寶,在任何位置,放錯了地方,仍然是寶,不可能為災。災在任何位置都是災,不可能變為寶。我在農村老家修過房屋,有親身體會,許多觀念令人費解,一個房間要開不少門,爭來爭去,減少了幾條門,還是門多,一個房間還有幾條門,有的門,自建房到現在幾十年,最多通過不到三次,對於那種害大於利的多餘門,確實值得思考。
如何衡量城市中成套房屋的凸凹和缺空:現代建築,確實都有凹凸不平的缺空。為什麼?本人想不明,一直平,建成平板棺材、箱櫃式一樣,不是能增加建築面積,減少降低造價成本嗎?為什麼建築商和設計師那麼蠢,把銀子向空缺處丟失。住進這樣的房屋後,看了十幾年,體會了十幾年,有些想明了,有些現在還想不明。原來空缺有些是採光和通風必須,有些是整體美學效果所須要,有些是結構力學所必然。這其中含有深刻的奇巧制勝的風水原理,值得深思。
小區結構性房型,要看整棟房屋才能認為是何種屋型。我想信開發商和設計師不會蠢到現成到手的銀子不要,往凹凸奇缺中丟。奇特的造型,定有奇特的含義。多從美學、力學、科學、常識方向作更深層次的理解,對這些屋形才能正確把握。別讓簡單的刀把屋型的謬想阻礙了應有的清新的思維。
城市中成套房屋戶型是因設計和某種需要而存在的凸凹和空缺,和農村那種今天這里修一間,明天那裡接一間的房子凹凸是不能相提並論,也不能用衡量那種房屋的凸凹觀,來衡量城市中成套、有設計方案的房屋。城市中成套房屋至少從力學、科學、常識的角度考慮了房屋的整體力學平衡。沒有這些凸凹,不合力學原理,也不合其它科學設計要領,那就直接與風水觀的實質要領相沖。
傳統的風水理念和現代住房的構思理念結合應該是:規整、對稱、功能、實用、方便、安全、衛生、美觀。宿舍建造、選擇,室內布局、辦公用具擺設,也應從這些方面去構思設想。值得注意的是:現代城市成套房屋建築,從審美的角度衡量,具有很高的風水優勢和效應。
城市風水,沒有不好,只有更好。與城鎮相比較,農村不同: 1、農村地形相對城鎮地形來說,農村是數千年自然淘汰和篩選留下的劣勢地形。2、農村只能正確利用地形,沒有大規模改造的調節能力。
城鎮不同,城鎮是大氣候、大環境。是數萬年、數千年中人類用生命選擇留下的精華:1、一般在一個較大范圍內具有生存空間優勢。能形成城鎮的規模的地方,大多已經經歷數萬、數千年的自然歷史的生生死死篩選,最後定格下來才是現在這樣的格局。比較典型的是在西北,不能成為大小城鎮的地方,除了留下遺址,有很多地方,現在就是歷史傳聞都沒有,什麼原因?不適宜居住,自然淘汰和自然消亡,人口徹底絕滅。2、現代化的城鎮,改造力度的增強,擴展了城鎮規模。沒有現代化的改造力度,可以說,所有城鎮只存在死角,沒有活眼。城鎮如果沒有現代化的改造,人口承擔能力最多是現在的三分之一。所以形成現在這樣的城鎮格局,是歷史、自然篩選和現代化改造結果。
是有人類以來,人類用生命的代價在選取自然地理,能居住人類的地段,已形成居住群落,如城市。城市是人類用生命代價留下的瑰寶。不能居住人類的地方,人口已經絕滅消亡。如果沒有特別的人類改造力度,再到那裡居住,也許依舊會重復往昔的故事。城鎮形成的經歷,首先是自然篩選,然後是政治、經濟、人文的介入,這些因素的加入,形成了政治地理、經濟地理、人文地理,這些地理因素相互影響,與自然地理的結合,是現代城鎮具有較大風水優勢的根本原因。
② 黍谷山寺院歷史悠久
北京順義境內歷史最悠久的名勝風景當是「黍谷回春」,其地點在北京東北,燕山之巔。版燕山由東向西至順義權密雲交界處,突然向南伸出一脈,橫亘於兩區縣之間,其最前面的一峰,就是北京歷史上著名的黍谷山,俗稱黍山。在木林鎮茶棚村北有一條山溝,叫峪子溝。谷口很窄,裡面卻很寬闊。北倚燕山群峰,谷中怪石林立,清泉四季長流,草木蔥蘢,繁花似錦。每年初春,谷外寒風凜冽,谷內卻綠草青青。古時這里寸草不生,人稱寒谷。此谷故事很多,有三潭六洞十八景的傳說。據史載,齊國的大賢鄒衍得知燕國設立黃金台,招賢納士。便千里跋涉,到燕國求仕。有一天,他出外游歷,走到寒谷,坐下來休息,隨手掏出洞簫吹了起來。優美的樂曲聲在峽谷中回盪,趕走了寒氣,吹出了清泉,吹綠了溝谷。盛夏時,山外酷暑難耐,谷里卻涼風習習,舒適宜人。 歷史記載:燕有黍谷,地美而寒,不生五穀。鄒子(衍)居之,吹律而溫氣至,後人遂名之鄒子祭風台。名之曰「黍谷回春」,作為一景。黍峰頂上原有鄒衍廟,現在只剩下遺址供人懷古了。
③ 中國最西邊的佛教遺址
1、喀來什莫爾寺遺址:中國最西部的自佛塔。
2、喀什古稱疏勒,是古疏勒國的重要轄地。東漢時,疏勒國強盛,佛教開始傳人並隨之在此有了一定的發展。同時這里也成為佛教東傳的中轉站,廣集有佛教大、小乘經典及印度哲學著作,並影響了龜茲佛教的發展。
莫爾佛塔遺址現有兩座殘存佛塔,東南面的那一座,底如方形托盤,圓柱形腰,上有一蛋糕形圓頂。據史料記載,當年佛教昌隆的疏勒國里,就收藏過釋迦牟尼用過的「佛浴床」、「佛缽」等遺物,如佛僧道安、智猛、鳩摩羅什等都曾在疏勒國頂禮膜拜過。
西北面的另外一座佛塔有如倒置的大斗,底大頂小,底面邊長25米,寬23.6米,頂部邊長14.2米,寬12.5米;塔身殘高7米。塔身正面和兩側留有佛龕遺跡,內中當年有雕塑的小型佛像,現已剝蝕一空。此塔應是寺院的中心建築物,台頂上建有鍾鼓樓或佛殿,現已不可見。
④ 桂林市臨桂縣四塘鄉哪裡有寺院
六塘有個
⑤ 本人出家僧人,想找寺院遺址恢復重建,有知道哪裡有遺址的請告知。謝謝!
個人認為:
為什麼要找「遺址」重建?在「遺址」上重建能得到什麼?
若真修道人,舉足下足,無非道場。
若為弘法利生,無緣則結緣,緣熟則接引,何故定要尋一「遺址」?
南無阿彌陀佛!
⑥ 安徽黃山發現唐朝古寺廟遺址是真的嗎
近日,在黃山市徽州區岩寺鎮東南小岩自然村的一處山坳中,發現一處被當地俗稱「古岩院」的大型古寺廟遺址。
據初步考證,該寺廟建於唐朝初年,是古徽州地區較早的佛教寺廟之一。
黃山市文物管理部門表示,該遺址文化遺存富集,將為進一步研究這一時期人們的宗教信仰和生活形態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⑦ 近兩年重大考古發現有哪些
其實近年還有很多考古發現,只列舉下面幾例:
2010年度古新發現:「南澳1號」明代沉船:
「南澳Ⅰ號」是我國沿海經過正式考古調查和發掘的明代沉船,它為解決中國海外貿易、航海、制瓷等諸多學術課題提供了翔實可靠的實證材料,研究明代中國經濟研究提供了新的資料和線索。以陶瓷為例,沉船中大量的漳州窯系產品極富特色。由於漳州窯的屬性,目前國內傳世與出土的器物均不多見,窯址發掘亦多為殘件;本次發掘不僅提供了品種極為豐富的成品,同時也填補了16-17世紀間大航海時代我國海外貿易政策轉變、東南沿海經濟結構變化等資料的空白。
2011年考古發現:河南鄭州老奶奶廟舊石器時代遺址:
老奶奶廟遺址位於鄭州市西南郊、二七區侯寨鄉的櫻桃溝景區內。在50平方米發掘范圍內,發現3000多件石製品、12000多件動物骨骼及碎片、20餘處用火遺跡,以及多層迭壓、連續分布的古人類居住面。這處新發現非常清楚地展示了當時人類在中心營地連續居住的活動細節,同時也發掘出土一系列與現代人行為密切相關的文化遺存。老奶奶廟遺址的發現進一步將近年來在嵩山東南麓調查及發掘的數量眾多的舊石器地點完整地連接起來。這些地點既有臨時活動場所,也有長期居住的中心營地,還有專門的石器加工場所,以及擺放石堆與大象頭骨的特殊活動遺跡。其分布明顯成群組聚集,構成多個以基本營地為中心,各類臨時活動地點成放射狀分布的遺址群。遺址群沿古代河流兩側分布,有各自相對獨立的活動領域。新發現確切證明,早在距今3~5萬年前中原地區已有繁榮的舊石器文化與復雜的棲居形態。
2012年考古發現:內蒙古遼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遺址:
遼上京城址位於內蒙古巴林左旗林東鎮東南,由皇城(北)和漢城(南)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西山坡是上京皇城西南的一處自然高地,也是全城的制高點,尚存三組東向的建築基址。其中北組的中部偏後,有三座地面保存較高的圓台形建築基址,編號為YT1、YT2和YT3。
根據發掘的遺跡形制和遺物可知,YT1應是一座磚木混合結構的六角形佛教建築基址。於遼代始建,至少進行過兩次大規模修築,金代以後才逐漸廢棄。YT2和YT3可確認是六角形塔基,二塔基的包磚、散水的做法和規格均與YT1相同。本次發掘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遼代都城遺址考古。根據考古發現的遺跡和遺物,可以確認西山坡是一處遼代始建的佛教寺院遺址,位置重要,規模龐大。佛寺北組為東向的長方形院落,四周有院牆。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為大型的六角形磚木混合結構建築(YT1),左右兩側對稱布置小型的六角形磚塔(YT2、YT3),前有小型建築基址和廣場。YT1建築結構特殊,柱礎雕刻蓮花紋、龍鳳紋,出土刻畫寫實、彩繪貼金的泥塑造像,這些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座基址的等級和功能。這次發掘成果確認了西山坡建築遺址是佛教寺院的建築性質,對重新認識遼上京皇城遺址的形制布局將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同時本次考古新發現為研究遼代考古、歷史、佛教和建築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實物資料。
2013年考古發現: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漢木槨墓:
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和荊州文物保護中心組成聯合考古隊對位於成都市金牛區天回鎮「老官山」地點一處西漢時期墓地進行了搶救發掘工作,共發掘了西漢時期土坑木槨墓4座。墓葬均早期被盜。墓葬為豎穴土坑木槨墓,分為有底箱和無底箱兩類。墓葬方向和大小相近。方向為南北向,槨室長5~7米、寬3~4.5米、高2~2.2米。共出土遺物620餘件,其中陶器有罐、鼎、盆、缽、瓮、壺、井、灶等;漆木器有耳杯、奩、幾、盤、盒、木俑、馬、璧、杖、器座、案、半圓形器、織機模型等;銅器有弩機、帶鉤、扣飾、錢幣有「半兩」和「五銖」;另有少量鐵器、竹編器、草(棕)編器等。重要收獲有M1出土的50餘支木牘、M2出土的玉質印章和4件竹木製織機模型、M3出土的920餘支(編號數量)竹簡及人體經穴漆人像等。M1出土木牘書寫內容為官府文書和巫術兩類。M3竹簡為醫簡,經初步整理,醫書暫定名為《五色脈診》《敝昔醫論》《脈死侯》《六十病方》《病源》《經脈書》《諸病症侯》《脈數》《醫馬書》。墓葬年代初步推測為西漢景帝、武帝時期。出土四部織機模型應是迄今國內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多綜多躡織機,填補了中國乃至世界絲綢紡織技術研究的空白;首次在四川出土的醫簡是繼馬王堆之後出土的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醫簡醫學文物。
2014年考古發現:廣東鬱南磨刀山遺址與南江舊石器地點群:
磨刀山遺址位於廣東省西部雲浮市鬱南縣。該遺址是廣東省首次發現並經科學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曠野類型遺址。4個月的搶救性發掘取得突破性收獲——這里是廣東目前確認年代最早的古人類文化遺存。這一發現填補了廣東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將該地區最早有人類活動的歷史由距今13萬年左右大幅提前至數十萬年前,是廣東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該遺址的發現既是嶺南及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的重大進展,為華南乃至中國舊石器時代考古研究提供了珍貴的新材料,同時也為深入研究華南—東南亞地區舊石器文化的關系、區域人類起源與演化歷史以及東西方文化比較等國際熱點課題提供了重要的新契機。
2015年考古發現:郭家廟曾國墓: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郭家廟曾國墓地位於棗陽市吳店鎮東趙湖村,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曾國墓地,總面積120萬平方米以上,分為郭家廟曾國墓地和曹門廟墓區。郭家廟墓地分布在兩個相對獨立的山崗上,北崗為郭家廟墓區,南崗為曹門灣墓區,總面積達120萬平方米以上。墓地東距周台遺址、忠義寨城址1公里,西距九連墩戰國楚墓群1.5公里。2002年和2014年對郭家廟墓地的兩次發掘,證實這一墓地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曾國高等級貴族墓地。2014年的考古發掘,因其重大的學術價值被評為當年的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此次展覽是首次將2002年和2014年郭家廟墓地的發掘成果展出。郭家廟曾國墓地與葉家山西周早期曾國墓地、文峰塔曾國墓地、擂鼓墩曾國墓群共同構建了曾國考古學的年代序列,為研究曾國歷史與周代封國制度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考古發掘是指為了科學研究,經文物行政部門批准,根據發掘計劃,對埋藏文物的地方、對古文化遺址、古墓葬進行調查、勘探和發現、挖掘文物的活動或工作。考古發掘的文物,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侵佔。
⑧ 寺廟遺址里的石頭可否帶回家
廟遺址里的石頭可以,可是否帶回家?這個不要帶回家,這都是寺廟建築的,所以你不要帶回家
⑨ 哪裡可以查到古老寺院的歷史資料記錄
考查寺院同考察其他古代建築遺址的始建年代是相同的。師兄所考察還有碑文,很多回甚至碑文也沒有。答建議師兄如此著手:
一、查找寺廟所在人物的相關故事或傳說及人物照片,村史;
二、大道場的建立同文化的文化的傳播是有很大的關系,好比說,唐朝宗教盛行,可能在某個時間段會在本地有法師弘法,這些有肯能都會在當地有流傳;
三、附近周邊地區,不局限於附近一個村落,而是鄉鎮縣城古建築,結合建築知識對比建築風格,如果已經損壞,查看碎片,這是需要專業知識的;
四、「甲寅」有些碑文為年限,還有可能為人名,但是非常少非常少,「甲寅」年具體是在當時的什麼年代呢?在「甲寅」的時候會有什麼大事發生呢?這些也可以縮小范圍。
考古的工作年代的查詢時非常正常的事情,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和艱辛。但是仍然有很多是沒有辦法考查到的,只能做為歷史隨風而去。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⑩ 廢棄的寺廟遺址能建房嗎
這個當然可以啊,並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不過若能設法將寺院恢復,那麼勢必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