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殺遺址
Ⅰ 南京現在還有沒有紀念大屠殺的遺址
有啊,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地址:位於南京城西郊江東門,水西門大街418號
開館時間:8:30-16:30 門票免費
閉館時間:每周一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建立在南京大屠殺江東門集體屠殺場地及「萬人坑」遺址之上。據史料記載和見證者的回憶,1937年12月期間,侵華日軍曾在江東門集體屠殺一萬多名中國俘虜及平民,遇難者屍體經慈善團體就地掩埋於「兩個水塘和一條壕溝內」。1984年、1998年和2007年期間,曾先後三次在此地發掘近千具遺骸,經史學、法醫學、考古學等多學科鑒定,確認為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骸骨。
為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啟迪今人和後人,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本館於1985年8月正式建成開放,後經1994年至1995年,2005至2007年兩次擴建,佔地面積約7.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2.5萬平方米,展陳面積達9800平方米,新館於200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30萬同胞遇難70周年之際建成開放,分展覽集會區、遺址悼念區、和平公園區和館藏交流區等4個功能性區域,是一座紀念性的遺址型歷史博物館,也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Ⅱ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在哪裡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是中國南京市人民政府為銘記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佔南京後製造的南京大屠殺事件而籌建。位於中國南京城西江東門茶亭東街原日軍大屠殺遺址之一的萬人坑。1985年8月15日落成開放。 該館佔地2.5萬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2100平方米。該館保持原地形地貌,建築成一座紀念性的墓冢。右側迎面是以中、英、日三種文字鐫刻的黑色大字「遇難者300000」。循院牆小徑布列13塊小型碑雕,部分地記載著大屠殺的主要遺址及史實,是全市遇難情景的縮影。院牆上嵌著搜捕、屠殺、祭祀3組總長51米、高 2.2米的大型黑灰色石刻浮雕。棺槨形遺骨陳列室門前,豎立著高 4米的立雕母親像,室內陳放著從萬人坑挖掘出的白骨和遇難者的部分名單。呈平頂半地下墓室形的史料陳列廳內,主要陳列有:當年日軍屠殺現場照片,歷史檔案資料,中外人士當年對這次歷史慘案所寫的紀實、報道和出版的專著、圖書、報刊,至今尚健在的1000多位倖存者的名冊、證言、證詞和實物;當年屠殺南京軍民的日軍軍官和士兵的日記、供詞;崇善堂、紅卐字會、紅十字會等慈善團體掩埋屍體的照片、統計表、臂章證詞以及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中國軍事法庭對南京大屠殺主犯松井石根、谷壽夫審判的照片、判決書等。電影放映廳,有200個座位,向觀眾放映《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歷史文獻紀錄片。 該館已編輯出版《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料集》和《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照片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稿》等專輯。 紀念館正面石壁上的館名為鄧小平親筆題寫,「1937.12.13-1938.1」 一行黑色大字,標明了日軍南京大屠殺的時間,中、英、日三種文字鐫刻的一組黑色大字:「遇難者300000」,令人觸目驚心。悼念廣場有「警世鍾亭」、「興華寶鼎」、「《狂雪》詩碑」,有「歷史的橋梁」、「殘破城牆」和「斷裂的軍刀」3組建築,以及「遇難者頭顱」、「斷臂」兩組雕塑和長明火等主體設施。院內散置著13塊記載著13處大屠殺主要遺址史實的石碑。遇難同胞遺骨陳列室呈棺槨形,陳列著由該處挖掘出的部分遇難同胞遺骨。旁邊豎立著母親像雕塑和刻有3000個遇難者名單的「遇難者名單牆」。大型墓室史料陳列廳,陳列著「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暴行」專題史料,共展出400多幅日軍現場屠殺照片、60多件實物和數十件檔案資料等。
擴建
由華南理工大學何鏡堂院士主持設計的紀念館擴建工程,將新老展館巧妙地融為一體,生動地展現了「從歷史走向未來」的建館宗旨。與原館相比,新館區的佔地面積增長了3倍,達到7.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擴大為2.5萬平方米,展示的文物從100多件擴大為3000多件。 新展館,整體形狀猶如一艘巨大的「和平之舟」,東部拔地而起的高大船頭是陳列豐富的展廳,周邊庄嚴肅穆的廣場可容納萬人集會;中部是原館的遺址悼念區,西部大片開闊區域是樹木蔥蘢的和平公園。 新館區內最引人注目的是幾組形神俱備、細膩逼真的藝術雕塑。由中國雕塑院院長、南京大學吳為山教授精心設計的大型雕塑《家破人亡》、群雕《市民逃難》、主題雕塑《冤魂吶喊》《勝利之牆》,成為凸顯各個展區主題的「點睛之筆」。在和平公園里,著名雕塑家、沈陽魯迅美術學院孫家彬創作設計的高達30米、用漢白玉製作的《和平》雕塑,以一對手托和平鴿、展望未來的母子形象,生動地表達了人類對和平發展的期盼。
Ⅲ 南京大屠殺在南京什麼位置什麼區
南京大屠殺發生在南京及附近地區,而坐落在南京江東門街的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其所在地,正是當年日軍對南京平民進行集體屠殺的地點之一。
1931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 ,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於1937年12月13日(學術界認為開始於12月5日 )淪陷後,在華中派遣軍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長谷壽夫指揮下,侵華日軍於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6周的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大屠殺和姦淫、放火、搶劫等血腥暴行。
戰後,中國國民政府對南京大屠殺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其中,南京審判戰犯軍事法庭經調查判定,日軍集體屠殺有28案,屠殺人數19萬餘人;零散屠殺有858案,死亡人數15萬餘人,總計死亡人數達30多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特大慘案。
(3)南京大屠殺遺址擴展閱讀
南京大屠殺慘痛歷史不容抹殺:
針對日本自民黨決定組織議員游說加拿大政府與安大略省議會以阻止設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南京大屠殺是一段不容抹殺的慘痛歷史,只有以史為鑒,才能避免戰爭悲劇重演。
華春瑩說,中方注意到有關報道,對加拿大安大略省議會有關方面的動議表示歡迎。2017年是南京大屠殺80周年。南京大屠殺是日本軍國主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犯下的嚴重罪行,是一段不容抹殺的慘痛歷史。
只有深刻汲取歷史教訓,以史為鑒,才能避免戰爭悲劇重演,才能真正維護和平,開創未來。
Ⅳ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分別是哪四個區域
1、展覽集會區:該區分為史料陳列廳和集會廣場。每年的12月13日,人們都會在這里集會,公祭遇難同胞,撞響和平大鍾,發表和平宣言。
2、遺址悼念區:該區包括「古城的災難」大型組合雕塑、「歷史證人的腳印」銅版路、《狂雪》詩碑牆、石壁牆與鄧小平手寫館名、墓地廣場、浮雕《劫難》《屠殺》《祭奠》、「母親的呼喚」立雕、「萬人坑」遺址陳列和悼念廣場祭場、冥思廳等。
3、和平公園區:該區以和平為主題,是世界各國人民進行和平交流的重要場所。
4、館藏交流區:該區是寓館藏、交流、辦公為一體的綜合功能區域,其主要設施有學術報告廳、圖書館、特藏庫等。
(4)南京大屠殺遺址擴展閱讀:
截至2012年,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先後接待了日本、美國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內的800多萬中外觀眾,每年為觀眾提供講解和放映歷史資料片6000餘場。
先後接待了喬石、李瑞環、李鵬、楊尚昆、榮毅仁、尉健行、宋平、丁關根、王兆國、李鐵映等20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海部俊樹、日本自民黨前代理總幹事長野中廣務,泰國特使、前總理班雅拉春·安南,澳大利亞參議長瑪格麗特·里德等十多位外國國家領導人。
Ⅳ 我想問一下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裡面的萬人坑遺址是個模型還是真正的從那個時候保存到現在的
不是模型復,那是真正那時候發生制的事,後來處理過開放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位於南京市建鄴區水西門大街418號,通稱江東門紀念館。
選址於南京大屠殺江東門集體屠殺遺址及遇難者叢葬地,是中國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首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江東門紀念館是為銘記侵華日軍攻佔中國首都南京後製造了慘無人道的南京大屠殺的暴行而籌建,是中國人民承段全民族災難的實證性、遺址型專史紀念館,也是中國唯一一座有關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專史陳列館及國家公祭日主辦地。
紀念館由東南大學建築學院齊康設計,以「生與死」、「痛與恨」為主題,建成史料陳列廳、電影放映廳、遺骨陳列室及藏品庫等,被評為「中國80年代十大優秀建築設計」之一。
Ⅵ 南京大屠殺的遺跡(希望南京本地人或是有研究的人答)謝謝!
雨花台啦,南京大屠抄殺紀念館啦,都是不錯滴!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共分為外景展區、遺骨陳列、史料陳列三個部分。外景展區由群雕、立雕、浮雕、標志碑、紀念碑、詩碑、贖罪碑、枯樹、斷垣殘壁、遇難者名單牆、綠樹草坪等諸多景觀,構成了生與死和悲與憤為主題的紀念性墓地建築風格。外形為棺槨狀的遺骨陳列室內,陳列著建館時從「萬人坑」中挖掘出的部分遇難者遺骨,是侵華日軍大屠殺的鐵證。呈墓穴形狀且半地下的史料陳列大廳內,陳列著1000餘件珍貴的歷史照片、文物、圖表和見證資料,採用燈箱、沙盤、泥塑、油畫、復原景觀、多媒體觸摸屏、電影電視等現代陳列手段,再現南京大屠殺的悲慘歷史,揭露日本軍國主義者的血腥暴行。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成為國際間祈禱和平與歷史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Ⅶ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由來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全稱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是南京市政府為銘記1937年12月13日日軍攻佔南京後製造的南京大屠殺事件而籌建,位於江蘇南京城西江東門茶亭東街原日軍大屠殺遺址之一的萬人坑,1985年8月15日落成開放。
(7)南京大屠殺遺址擴展閱讀: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要記住歷史不要記住仇恨
南京大屠殺是一段國恥、國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段創傷。回憶的目的是為了吸取歷史的教訓。中華民族近代由於它的軟弱,造成了外敵入侵,這中間日本人侵佔的時間最長,對我們造成的傷害最為嚴重,特別是南京大屠殺,在一座城市屠殺了30多萬人,姦淫兩萬多婦女。
這樣的慘劇我們是不應該忘記的。所以,用它對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教育,振奮我們的民族精神,能夠更好地調動我們大家振興中華、圓夢中華,成為一種精神力量,我認為是必須的。
同時,在國際上總是有那麼一些人,妄圖要否認這個歷史,和平是要靠對過去歷史的學習、要建立在過去歷史的基礎之上,這也是我們和平生存和發展需要的。」
朱成山表示,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會忘記自己的過去和歷史,美國在紀念珍珠港,日本在紀念廣島原子彈爆炸,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中國講歷史並不是為了復仇嗎。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李秀英說過:「要記住歷史,不要記住仇恨。」這就是我們觀察歷史、進行歷史教育的一種視角。我們主要是汲取歷史、吸取教訓,而不是為了復仇,這一點非常明確。絕不能把歷史對立起來,一個忘記歷史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
Ⅷ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在哪
地鐵2號線,雲錦路站下車,全程約22.1公里。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位於南京市內建鄴區水西門大街418號,容地鐵2號線直達。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佔地面積120000多平方米,館藏文物史料20萬余件。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先後接待了日本、美國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內的800多萬中外觀眾,每年為觀眾提供講解和放映歷史資料片6000餘場。
其選址於南京大屠殺江東門集體屠殺遺址及遇難者叢葬地,是為銘記侵華日軍攻佔南京後製造的慘無人道的南京大屠殺的暴行,是中國唯一一座有關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專史陳列館,也是國家公祭日主辦地。
Ⅸ 南京大屠殺是不是在原來的遺址上所建
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所在地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江東門集體屠殺遺址和遇難者叢葬地,故又稱江東門紀念館。
Ⅹ 南京大屠殺除江東門還有哪些遺址
這個問題就比較難以回答了,說南京大屠殺具體地點難以回答並不是說這個南京專大屠殺地點無法尋找,而屬是因為當時日軍進入南京之後幾乎可以說無時無刻不在殺人,大街上到處都是無辜人士的屍體。但是在南京大屠殺具體地點中有幾處是比較集中的。
南京大屠殺地點中比較集中的要數漢中門外、中山碼頭和草鞋峽等地了,日軍將大量的中國士兵和普通群眾驅趕到這些地方之後,開始的時候是進行直接的掃射,之後再用刺刀到處亂刺,最後不管是否還有倖存者就直接燒毀。另外當時在紫金山附近日軍還進行過所謂的「殺人比賽」,他們用殘忍的方式殺害中國人的行為讓人們痛恨不已。如今在這些南京大屠殺地點上已經建立了紀念碑,為的就是對當時遇害的同胞們表示懷念和深深的惋惜。
從這次事件發生開始直到現在,已經建立了二十二座南京大屠殺紀念碑,這些都是為了紀念那些在南京大屠殺中遇害的國人同胞們所設立的,全部都設置在南京各個地區,這些地區就是遇害的同胞們的從葬地。而在這二十二座南京大屠殺紀念碑中由政府建立的就有十八座。每一個南京大屠殺紀念碑下都是遇難同胞數之不盡的屍體,他們在大屠殺事件中被日本人殘忍的殺害,而這些紀念碑上載滿了人們對他們的惋惜和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