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遺址保護
A. 圓明園遺址的資料有哪些
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相鄰,由長春園和萬春園三園組成,也叫圓明三園。
圓明園始建於十八世紀清康熙年間(公元1709年)至公元1772年才基本建成,是康熙賜給尚未即位的雍正的園林,用於打發空閑。1722年雍正即位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儲值房,御以「避喧聽政」。乾隆年間,圓明園進行了局部增建、改建,在東面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並入了萬春園,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年間,綺春園進行了修繕和拓建,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道光年間,國力日衰,財力不足,道光皇帝寧願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圍獵,但仍對圓明三園有所改建。
圓明園於1860年遭英法聯軍焚毀,文物被掠奪的數量粗略統計約有150萬件,上至先秦時代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1900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西郊皇家園林再遭劫難。在抗戰時期,又遭到不同程度破壞。最後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圓明園也受到某些破壞。
遭焚毀後的圓明園遺址在新中國成立後開始被保護起來,1956年北京市園林局開始採取植樹保護措施,1976年圓明園遺址隨成立專營機構。1988年6月29日,圓明園遺址向社會開放。
B. 對於人大代表建議重建圓明園一事,國家文物局有何表示
第二,支持北京市加強圓明園文化價值傳播,採用數字化等虛擬方式再現圓明園昔日盛景,並結合考古工作開展形式多樣的公眾考古活動,宣傳、普及圓明園遺址核心價值內涵,正確認識圓明園遺址所反映的近代中國災難深重的歷史事實和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充分發揮圓明園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文化遺產展示窗口作用。
圓明園所具有的愛國主義價值,並不在於其曾經的奢華景觀,而是其在揮霍無度的建成之後,卻又被野蠻破壞的悲劇結局。保存現有斷壁殘垣的現狀,所能給予的反思價值,可能要遠大於再重建一座圓明園。在重建圓明園所反映的偏頗歷史觀之外,更值得警惕的是,這種動輒以大興土木展現所謂文化意義的思維。
C. 圓明園遺址 就是殘柱那個 具體在圓明園的哪個方位知道的請告訴我 謝謝
兩條路,
第一條路從公園東門(長春園)進:進門後向右(北)走,走到頭,左手邊就是入口。
第二條路從公園南門(綺春園)進:進門後走到頭向左,穿過小道到湖邊向右轉,沿路向前走直至綺春園的北牆,走兩座牆(圓明園和長春園)之間的路走到頭,右邊就是入口。
拓展材料: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15公里,佔地約290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重點旅遊景點。
清朝乾隆皇帝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為孝敬其母孝聖皇後動用448萬兩白銀在這里改建為清漪園,形成了從現清華園到香山長達二十公里的皇家園林區。咸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稱頤和園,作消夏遊樂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珍寶被劫掠一空。清朝滅亡後,頤和園在軍閥混戰和國民黨統治時期,又遭破壞。
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同時公布的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頤和園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009年,頤和園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
D. 請你為圓明園遺址准備一條宣傳語,要能揭示遺址給人的警示
一磚一瓦都篆刻著記憶
一石一柱都烙印著恥辱
倒塌的輝煌並不是毀滅,屹立的教訓才是新生
E. 圓明園遺址的意義
1,圓明園的遭遇,是中華民族最近那段貧弱、苦難、屈辱歷史的縮影,是一部沉重的活史書。無論這片廢墟現在所具有的東西的多寡,都不影響這部史書豐富和苦澀的內涵及其無上的寶貴價值。圓明園遺址保護牽涉到多學科的問題,
需要宏觀的文化視野。正是這種視野的多學科參照,才使我能夠初步讀懂這部「巨著」,從而認識到:保留並展露這片廢墟,比用輝煌的古建築取代或部分取代她要有意義得多!一部中國近代史,某種意義上就是遭受帝國主義侵略的歷史。
2,在這段歷史中,有兩件事是中國人民最為刻骨銘心的,一件是日本侵略者製造的駭人聽聞的南京大屠殺;另一件就是震驚世界的英法侵略軍焚燒圓明園。
圓明園的毀滅也有力地見證了「國弱受人欺」這個簡單的道理。留住這一方遺址廢墟,可以促使國人反思、自審,激發國人自尊、自信、自強,增強民族凝聚力。在這個意義上講,她確實是一座理想而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堂。
3,一座美侖美奐的皇家園林消失了,她轉換為另一種生命,一種充滿悲情、充滿張力的文物的生命,並且有了自己的標志性臉面――西洋樓殘軀。這片廢墟,只要你看她一眼,就會立刻被她的無形磁場吸住,感到心靈震撼,進而靈魂得到凈化和升華。這就是廢墟之美的奧蘊。
(5)圓明園遺址保護擴展閱讀
「圓明園」,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康熙皇帝御書三字匾牌,就懸掛在圓明園殿的門楣上方。對這個園名雍正皇帝有個解釋,說「圓明」二字的含義是:「圓而入神,君子之時中也;明而普照,達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說,
「圓」是指個人品德圓滿無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業績明光普照,完美明智。這可以說是封建時代統治階級標榜明君賢相的理想標准。
另外,「圓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時期一直使用的佛號,雍正皇帝崇信佛教,號「圓明居士」,並對佛法有很深的研究。著有《御選語錄》19卷和《御制揀魔辨異錄》。在清初的佛教宗派格局中,雍正皇帝以禪門宗匠自居,
並以「天下主」的身份對佛教施以影響,努力提倡「三教合一」和「禪凈合一」,是佛教發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康熙皇帝在把園林賜給胤禛(後為雍正皇帝)時,親題園名為「圓明園」正是取意於雍正的法號「圓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圓明園遺址
F. 圓明園遺址公園的歷史沿革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即清聖祖玄燁)將北京西北郊暢春園北一里許的一座園林賜給第四子胤禛,並親題園額「圓明園」。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即清世宗胤禛)在圓明園南面增建宮殿衙署,佔地面積由原來的六百餘畝擴大到三千餘畝。此後,圓明園不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覽的地方,也是他們朝會大臣、接見外國使節、處理日常政務的場所。
乾隆帝(即清高宗弘歷)即位後,在圓明園內調整了園林的景觀,增添了建築組群,並在圓明園的東鄰和東南鄰興建了長春園和綺春園(同治時改名萬春園)。這三座園林,均屬於圓明園管理大臣管理,稱圓明三園。並且,在郎世寧、王志誠、蔣友仁的攜手努力下,在長春園北面建造了中西合璧的西洋樓景區。圓明園也開創了中國歷史上將西方園林藝術融入中國古典皇家園林的先例。
咸豐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聯軍攻入北京。10月6日,佔領圓明園。從第二天開始,軍官和士兵就瘋狂地進行搶劫和破壞。為了迫使清政府盡快接受議和條件,英國公使額爾金、英軍統帥格蘭特以清政府曾將英法被俘人員囚禁在圓明園為借口,命令米切爾中將於10月18日率領侵略軍三千五百餘人直趨圓明園,縱火焚燒。這場大火持續了三天三夜。
同治年間(1750---1949年),同治帝准備修復圓明園,供慈禧太後居住。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築。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圓明園又一次遭到破壞。清朝覆滅後,一些軍閥、政客、官僚,紛紛從圓明園盜運建築材料,圓明園遺址遭到進一步破壞。
民國初期走馬燈一樣更迭的軍閥,都把圓明園作為取之不盡的建築材料場,溥儀時期的檔案留下了不少無奈的記錄:「軍人押車每日10餘大車拉運園中太湖石。」實際上,拆賣的情況遠比檔案中記載的嚴重得多。徐世昌拆走圓明園屬鳴春園與鏡春園的木材,王懷慶拆毀園中安佑宮大牆及西洋樓石料。從此,圓明園廢墟凡能作建築材料的東西,從地面的方磚、屋瓦、牆磚、石條,及地下的木釘、木樁、銅管道等全被搜羅干凈,斷斷續續拉了20多年!1940年以後的日寇佔領時期,北京糧食緊張,於是獎勵開荒。從這時起,農戶陸續入園平山填湖,開田種稻。圓明園這處在清初盛世歷經150餘年苦心經營的湖山之勝,面目全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76年正式成立圓明園管理處之後,遺址保護、園林綠化有明顯進展,西洋樓一帶得到局部清理和整理,1983年,經國務院批準的《北京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明確把圓明園規劃為遺址公園。同年,北京市政府撥出專款,修復了長春園的東北南三面2,300米圍牆。1984年12月動工整修福海,歷時7個月。1985年冬整修綺春園山形水系,至次年初夏完成。並修建園路橋涵和園林服務設施,清整古建基址,進行綠化美化。福海中心蓬島瑤台東島的瀛海仙山亭和西島庭院,綺春園的新宮門,以及西洋樓的萬花陣,均在原址照原樣修復。後又經兩年整修,1988年6月29日,正式向社會開放。
經過1990年、1993年兩次征地,圓明園遺址公園回收了盛時圓明園規模的全部土地使用權。1988年1月5日,圓明園遺址被公布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13日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遺址公園試開放。2000年,《圓明園總體規劃》 獲國家文物局正式批復,《圓明園遺址保護專項規劃》審批。
2008年11月20日通過國家旅遊局4A景區評審。2010年10月12日,榮獲「北京新十六景」之一,成為最新的代表京都魅力的16張名片之一。
G. 有專家認為,保護圓明園遺址的首要任務
將頓號去掉即可.或者將頓號變成逗號,逗號之後再加上一個「研究」.
1.有專家認為專,保護圓明園遺址的首要任務屬絕不是復建,哪怕是「部分」復建,而是研究,研究發掘後她展現出的遺存或廢墟的價值.
2.有專家認為,保護圓明園遺址的首要任務絕不是復建,哪怕是「部分」復建,而是研究發掘後她展現出的遺存或廢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