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源會館遺址
1. 太原渾源會館片區改造有何進展
已經有具體的規劃,但資金沒有到位,下半年會開始運作
2. 有特服比較好,大同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大同雲裳仙境
雲岡石窟抄、北嶽恆山、懸空寺、襲華嚴寺、善化寺、平型關戰役遺址、平城遺址、許家窯人遺址、九龍壁、大同關帝廟、觀音堂、大同煤礦萬人坑遺址紀念館、方山永固陵、萬里長城(大同段)、覺山寺塔、山西省立第三中學舊址、懸空寺、渾源永安寺、渾源文廟、律呂神祠、栗毓美墓、荊庄大雲寺大雄寶殿、曲回寺石像冢、沙梁坡墓群、禪房寺塔、天鎮慈雲寺、廣靈水神堂、陽高雲林寺、古城堡墓群、鼓樓、大同府文廟、高山遺址、青磁窯遺址、許從贇墓、吉家莊遺址、盤山石窟、趙武靈王墓、古城墓群、千福山漢墓群、洗馬庄漢墓群、渾源文廟、恆山建築群、界庄遺址、古磁窯窯址、麻庄漢墓群、興國寺、大同古城牆、李峪彩陶文化和青銅器遺址、北魏鹿苑、大同天主堂、帝君廟、高山新石器時代遺址、寧靜寺、宜寧縣城遺址、揚州窯石徑幢、魯班窯石窟、吳官屯石窟、代藩九王墳、羅家灣遺址、古城遺址、雲岡南梁遺址、法華寺、大同土林大同火山群、大同三皇墓。
3. 畫家王慧群簡介
雞鳴三省老牛灣
4. 太原五一路古建築是國家幾級
你好五一路,源於五一國際勞動節,不少城市有此名稱的街道。
目錄
1雲南省昆明市五一路
2河南省許昌市五一路
3山西省太原市五一路
4江蘇省南通市五一路
5廣西省南寧市五一路
6河北省張家口市五一路
7湖南省長沙市五一路
8福建省福州市五一路
9河北省張家口市五一路
1雲南省昆明市五一路編輯
北起五一電影院,南至國防路,長1190米。原北段以五一電影院得名,1966年全路統稱五一路。1998~1999年迎接世界園藝博覽會在昆明召開,拆除舊房,拓寬道路,街道改變較大(吳光范《昆明地名博覽辭典》)。路牌資料顯示現在的五一路由多段路組成,其路段也多次合並。關於五一路,推薦董保延老師《福照生輝——隨筆昆明老街道之五一路》:
直到現在,我都不清楚為什麼要把福照街改名五一路?因此,我還是習慣把五一路叫福照街。
幼兒時代的福照街是一條建在陡坡上的街,每次扯著母親的衣襟從甘公祠街口始,到勸業場一帶,總會覺得很費力,如同從山下登到山頂,後來知道果然是座山:磨盤山。從進出這里的人們的臉上,看到了解放了的昆明人幸福的光芒。
最先使我感覺到的幸福之光,是家門口就能品到的噴香可口的汽鍋雞。那時,建水人包氏兄弟開的飯館頗具特色:臨街而置的爐灶上累至10層的氣鍋,每到下午五六點便蒸氣籠罩,雞香四溢,顧客盈門,那塊「培養正氣」的招牌格外醒目。 這獨特的風景一直延續到後來搬到另外一條街的「東風餐廳」。幼時喝過的雞湯當然沒有什麼記憶了,倒是關於寄託在其中的「正氣」之說卻隨著我的逐漸長大而銘記心間。
福照街居民還有另外一種榮耀,街兩頭的甘公祠街和黃公東街里程雖短,卻因兩位歷史名人而炫目。無論是康熙年間雲貴總督甘文焜的精忠報國之舉,還是民國時期與蔡鍔等策動昆明重九起義的黃毓英,都是一筆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盡管甘公、黃公斯人早去,紀念他們的祠堂也已盪然無存,有的連曾經的街名都消失殆盡,但他們身上所體現的亘古難滅的民族氣節依然存放在歲月的史冊里。或許,這又是對「培養正氣」的另一種詮釋。
2河南省許昌市五一路編輯
在許昌市區西部,是京廣鐵路以西區域的南北交通要道之一。北起魏都區天寶路,向南依次與八一路、華佗路、帝豪路、許繼大道、光明路等主幹道交匯,南至新興路,全長4公里,道路紅線寬40米,屬於單幅路。五一路是許昌市於20世紀50年代在鐵西區域修建的一條主幹道,因當時沿路分布有許昌通用機械廠、烤煙廠、卷煙廠、煤礦機械廠、輪胎廠、水泥廠、熱電廠、內燃機廠等工業單位,命名為五一路。沿途有天昌國際煙草、萬象新天小區、許昌市中心醫院、許昌卷煙廠、許昌市第三中學、許昌市第三高級中學、建設路小學、鴻業集團、碧水名郡、百合佳苑等主要地標。1路、8路、101路等多路公共汽車經此並設站。
3山西省太原市五一路編輯
街名來歷
五一路,南起五一廣場,北至勝利街,是條飽經滄桑的老街。
先來說說五一路的歷史演變。從現存的太原地方誌可以看到,金元時代,太原東郊坊鋪相連、人流熙攘。這里就是五一路的前身。
到了明代初年,晉王朱我 (即明太祖朱元璋的四皇子)的老丈人永平侯謝成在給自己的女婿選一塊風水寶地建王府時,一眼看上了太原城東郊這塊繁華熱鬧之所,於是把這一塊地方圈入了新建的太原城中,這條昔日的東關古道就成為了晉王府直達承恩門 (此時太原城的南門)的大道。
清代中葉,承恩門大街改稱「新南門大街」。辛亥革命爆發,太原義軍由新南門佔領太原城,為了紀念此次義舉,新南門改稱「首義門」,新南門大街也易名為 「首義門街」。抗日戰爭時期,侵華日軍修築了一條南接首義門街,北通松花坡、紅市街與新民中街的水泥馬路,取名「新開路」。至此,五一路的雛形基本形成。
太原解放後,太原人民將新開路、首義門、松花坡、精營中正街、新民頭條、新民五條拓寬新建,於1955年9月20日完工。為寓勞動人民當家做主之意,取名「五一路」。
如果說有 「太原之最」,那麼五一路應該就是太原市最早問世的通衢大道了。
一條路 無聲地述說歷史
漫步於五一路街頭,從氣勢雄渾的五一廣場到工廠毗連的勝利街,上下千餘年積淀下來的滄桑感,像陳年的酒一樣醉人心脾。
不必說一片片上了年代的低矮聚居平房散發著古舊的味道,不必說路兩邊的店面牆使用著灰白色的仿古建築樣式,不必說附近乘涼的老街坊揮著扇子就將太原市近代歷史說個七七八八,單說舊貌換新顏的拱極門,保留有國學風骨的國民師范學校舊址,位於精營西邊街、晉商雲集的渾源會館,早期商業標志性建築五一大樓,還有我們再熟悉不過的象徵太原城市面貌的五一廣場,在五一路這條見證了太原市歷史巨變的街道上俯拾皆是……
沿著並州路一直向北,遠遠地就看見五一路的標志性建築——五一廣場。穿過廣場,便進入了五一路的南段。「記得剛修好五一百貨大樓的時候,這里就是全省各地人們買東西的勝地,每天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熱鬧非凡。」80多歲的趙大爺用顫巍巍的手指著眼前的五一百貨大樓說。
而今,各種商場越來越多,五一大樓曾經的光芒也逐漸被掩蓋,只有一些上了年紀的顧客還對它「情有獨鍾」,或許只是一種習慣,或許,僅僅是出於對過往的一種懷念。
從五一路往北,走到府東街口,街市的喧囂逐漸減少,歷史和文化的味道也越來越濃。在太原大學斜對面,有一排很不起眼的土灰色建築群,這就是山西省立國民師范學校的舊址,進入青黑色的磚砌大門,庄嚴肅穆的校園呈於眼前。
鬱郁蔥蔥的古樹枝椏低垂,和平安詳地隨風低吟;似乎還能聽到滿腔熱血的青年學生曾在這里傾談國家大事,抒發抱負願景;遺留的舊校舍飽經風霜依然屹立,一磚一瓦都述說著校園舊事。
「現在我們看到校舍基本上是後來修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原來學校佔地面積有20公頃,校舍約890間,每年要在各縣招收1200多名學生。現在的五一路,其實是從當時學校的中間橫穿過去的。」由此不難看出,幾十年前的省立國民師范學校規模之大。
在五一路的最北端,即將竣工的「拱極門」舊貌換新顏,紅磚綠瓦的精心修繕,逐漸恢復著它往日的風采。
4江蘇省南通市五一路編輯
江蘇省南通市五一路全長4.3公里,北起鍾秀東路,過中新一路、中新二路、人民東路、龍王橋東路、教育路、青年東路、南川園路,南至通啟公路(老S336),接紅星路,位於南通市中東部。
途經公交
現站名
途經公交
五一路鍾秀路南
24
五一路公交停車場北
24
五一路公交停車場
5、9、16、19、28、60、612、613、615
五一路青年路北
51、18
五一路青年路南
28、42
五一路教育路南
51
5廣西省南寧市五一路編輯
因為南寧解放後,在五一路一帶建立了南寧市非常多的工廠,南糖、南化、南鋁、磚瓦廠等,工人相對集中。1951年,將原首義門街、新開路、松花坡、精營中街、新民頭條打通合並拓寬,向北延伸至勝利街。1955年9月20日命名為五一路。取意自「五一國際勞動節」 .
6河北省張家口市五一路編輯
張家口市橋東區有一條街道曾經名為東沙河路,後改為「五一路」。 近年來,為了規范市內街、路名稱,把南北方向的稱為「路」,東西方向的稱為「街」。「五一路」為東西方向,又改為「五一大街」。2007年6月20日開工拓寬改造,建設後的道路寬為40米,道路控制寬度為60米,全長約3公里,道路層總厚度64厘米,總投資4億多元。
5. 關於陝西西安旅遊路線合理安排的問題。
西安市內景點:大雁塔(25元,另登塔20元)—大雁塔北廣場(免費)—陝西歷史博物館(35元)—碑林(30元)—關中書院(免費)—西安古城牆(10元)—鍾樓(20元)—鼓樓(20元)—回民街(免費)—化覺巷大清真寺(12元)
第一站:「西安的象徵」—大雁塔(大慈恩寺)
開放時間:8:00——19:00;游覽時間:1小時左右
全稱「慈恩寺大雁塔」,大雁塔位於大慈恩寺內,始建於公元652年,相傳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師(唐三藏)自天竺國(現印度)歸來後,為了供奉和儲藏梵文經典和佛像舍利等物親自設計並督造建成。
大雁塔是一座樓閣式磚塔,塔高64餘米,塔基邊長25米,共有七層,塔身呈方形錐體。全塔採用磨磚對縫,磚牆上顯示出稜柱,可以明顯分出牆壁開間。附近還有曲江池、杏圓和樂游原等景點。近年來,由於西安市區環境等方面的因素,大雁塔已傾斜了1米有餘。登上七層可以俯瞰西安城區。
交通:乘5路、19路、21路、610路公交車可直達。從鍾樓打車大概14元左右。
第二站:大雁塔北廣場
從大慈恩寺出來走過新落成的大雁塔北廣場。
那裡有亞洲最大的音樂、燈光噴泉,氣勢宏偉,如果碰巧音樂噴泉開始時正好在大雁塔上,站在塔頂上看一覽無余,比在廣場上擠在人堆里看清楚、舒服多了。還有錯落有致的仿唐建築群,很大氣,讓人聯想到盛唐時期的長安城。
音樂噴泉開放的時間:
周一到周五:12:00、20:00
周六,日以及節假日:10:00、12:00、14:00、16:00、18:00、20:00
特別關照:建議最好晚上去,可以觀賞亞洲最大的音樂、燈光噴泉
第三站:「給我一天,還你萬年」—陝西歷史博物館
從大雁塔北廣場出來步行十分鍾便來到了陝西歷史博物館。
?攀奔洌?:00—19:00;游覽時間:1—2小時(需要講解員)
陝西歷史博物館佔地約7萬平方米,是國家級歷史博物館,也是我國最大型、最現代化的歷史博物館。博物館是一組仿唐建築,陳列以中國歷史進程為線索,內部分為三個陳列廳,所展出的3000多件文物,都是陝西境內出土的歷朝歷代文物,讓人們感受到陝西古代的燦爛文化,重溫了一遍中國歷史。
陝西歷史博物館最精華的昭陵文物和唐墓壁畫展需另外付費(200元/人)
交通:乘5路、24路、27路、527路、610路均可直達。
第四站:書法石刻藝術的寶庫—西安碑林歷史博物館
開放時間:8:30—18:30;游覽時間:1小時(需導游講解)
西安碑林歷史博物館是在西安孔廟舊址改擴建成的,始建於北宋哲宗年間(公元1090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內容分為「西安碑林」和「時刻藝術」兩大部分現有7個大型陳列室、8座游廊和8座碑亭,是中國古代書法和石刻藝術寶庫,收藏了從漢代到清代的碑石共2300多方,現展出的碑石達1000餘方,其中多數是唐人所刻。在這里,你不僅可以欣賞到篆、隸、草、行等各種書體,還有機會一睹歐陽洵、顏真卿、柳公權等書法家的親筆刻石,以及王羲之、蘇軾等名家的墨寶。石刻陳列館里可以看到著名的昭陵六駿中的四駿。
交通:可乘14、402、239路公交車到博物館站下車;從陝西歷史博物館打車6元
特別關照:
§在碑林外面的攤上可以買拓片,碑林裡面和外面買拓片的價格相差兩個零。碑林外面拓下的字畫,未裱好的5-15元不等。挺便宜,買回去送禮用都很好。如果有裱好的更劃算,價格也只有30元左右。在當地現裱要2小時第五站:逛書院門古文化街
碑林出來沿著城牆走便是書院門一條街,店鋪林立,古色古香,主要經營古玩字畫和民間工藝品,順道游覽了關中書院(免費)。
第六站:西安古城牆
從古文化街到古城牆步行即到。
開放時間:8:00——17:00;游覽時間:騎車1小時正好可以繞西安古城一圈
西安城牆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古城牆,擴建於明洪武年間(1370-1378)年,以公元6世紀時隋唐皇城牆為基礎擴展形成,周長13912米。牆體高12米,底寬18米,頂寬15米,厚度大於高度。不僅是保存最完整的中國古代城垣建築,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軍事城堡設施。以城牆為主體,包括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女兒牆垛口、城門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構成嚴密完整的冷兵器時代城市防禦體系。
從南門上去租輛自行車(單車10元/小時,雙人的20元/小時)。城牆上很寬闊,現西安城牆已經全面貫通,有環保車可以繞牆一周(每人約20元/次)。在古城牆上真的能讓人感受到歷史文化於現代文明所給你的一種內心沖擊的感覺。
特別關照:
§可從南門、北門、西門、和平門、文昌門等地購票後登城,城牆上有游覽車,分段收費。
§去西安城牆最好選擇在傍晚,傍晚的城牆很漂亮,特別是人少的地方,在寬闊古樸的城牆上很有感覺。而且因為上面沒有什麼遮陽設施。
第七站:鍾樓
鍾樓位於西安城內東西南北四條大街的交匯處。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原址在今西安市廣濟街口,明萬曆十年移於現址,清乾隆五年曾經重修。鍾樓上懸掛銅鍾,用以報時,故名鍾樓。
交通:可乘1、6、8、11、45路公交車直達;從古城牆南門打車到鍾樓6元,步行約2分鍾。
第八站:鼓樓
鼓樓位於西安市西大街與北院門交匯處,東於鍾樓隔廣場相望,鼓樓建於明洪武十三年,清代曾兩次重修。樓上原有巨鼓一面,傍晚擊鼓報時,故名鼓樓。
交通:可乘1、6、8、11、45路公交車直達。
第九站:回民街
著名的回民小吃一條街,為穆斯林聚居區,主要經營各種回民小吃,在這里你可以品嘗到各種西安的特色小吃,如羊肉泡饃、賈三灌湯包等中華名小吃。而且在這條街上還有不少賣紀念品的小店。如果您想帶點土特產和紀念品回去,這里是您最佳選擇。
第十站:化覺巷大清真寺
開放時間:8:00——19:00;游覽時間:半小時
大清真寺建築為明清風格,是我國四大伊斯蘭教寺院之一。寺院的主體建築有前後大殿、省心樓、鳳凰亭等,式樣別致,是中國古典建築與伊斯蘭教建築風格的完美結合。寺內還珍藏有清代手抄本《古蘭經》和一幅《麥加圖》,是西安穆斯林進行宗教活動的主要場所。隨票贈送的旅遊手冊,很好地讓你了解這一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的伊斯蘭教寺院。
交通:乘公交車到鼓樓即可(有許多公交車都可到)。
其他景點:
小雁塔(18元;上塔10元)
開放時間:8:00——17:00
全稱「薦福寺小雁塔」,與大雁塔東西相向,因規模小於大雁塔,故稱小雁塔,是唐代古都長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標志之一。薦福寺創建於唐代(684年),初名獻福寺,是為唐高宗百日獻福而建立的寺院。
小雁塔現存13層,高約43米,塔內設有木梯,登上塔頂,你可以飽覽西安市內風光。寺內還保存一口重達一萬多公斤的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鑄的巨大鐵鍾,每天早晨寺內會定時敲鍾,鍾聲清亮,數十里內都可聽到。小雁塔雖不及大雁塔規模宏大,但這里環境清幽,風景優美,在古城中別有一番韻味。
交通:可乘1、21、521路公交車直達,也可乘3路或26路到南梢門站,下車後西行即到。
注意:
§各景點交通:一天的行程可以以610路旅遊公交車為主,除了碑林其它景點基本都能到。2~4人打車比較合算。火車站出站對面就是610路(610旅遊專線車以火車站為起點,經過北新街、革命公園、鍾樓、鼓樓、廣濟街、朱雀門、小雁塔、南稍門、大興善寺、陝西歷史博物館、大雁塔等地,票價在1—2元之間,且都在景點正門下車)
§旅遊順序也可以先去鼓樓,這樣傍晚時分就可以登上大雁塔看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了。
§鍾樓、鼓樓看各人喜愛程度了,並不一定買票登樓,在外面就可以看得很清楚。鍾樓的夜景比白天漂亮很多。
§淡季旅遊景點關閉得比較早,17:00左右關門了。
6. 白馬水庫未來十年發展計劃
未來十年,我市要成為北方主要旅遊中心城市之一,旅遊產業將重點打造12項旅遊產品,這是市政府昨日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報告中提到的。 這一關於 《太原市旅遊產業發展規劃(2009-2020)》編制情況的報告提出,到2020年,太原市要打造成為中國北方的主要旅遊中心城市之一,在中西部省會城市中成為排名前五名的旅遊城市。 〖主打旅遊品牌〗:「唐風晉韻·錦綉龍城」,內含三大功能:「五千年龍城、五百年晉商」、「華北山水休閑勝地」、「黃河旅遊門戶」。 〖旅遊產品體系〗:重點開發兩大類12項旅遊產品,其中觀光旅遊產品7項,主要包括: 1、晉陽文化游,開發載體:晉祠、天龍山、龍山、蒙山大佛、太山、晉陽古城、店頭古村落。 2、晉商文化游,開發載體:雙塔寺、崇善寺、文廟、皇廟、文瀛湖等歷史遺跡。 3、民國首義文化游,開發載體:督軍府、閻公館、山西銀行舊址、山西大學堂、民國歷史民居群等民國建築。 4、紅色足跡游,開發載體:國民師范舊址、太原解放紀念館、高君宇故居等。 5、多元宗教游,開發載體:天主教堂、白雲寺、崇善寺、阪泉山聖母殿等宗教活動場所。 6、特色工業游,開發載體:東源老醋坊、東湖醋園、中國煤炭博物館,並在此基礎上,開發展示太原傳統醋、煤文化的旅遊產品,逐步開發「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旅遊項目。 7、修學旅遊,開發載體:山西省博物院、中國煤炭博物館、中國醋文化博物館、山西省民俗博物館,使太原成為山西乃至全國文化博覽的重要節點。 休閑度假旅遊產品5項,主要包括: 1、山水休閑,開發載體:天龍山、汾河二庫、王封一線天、崛 山圍山、汾河水庫等自然景觀。 2、田園(農業)休閑,開發載體:青草坡、葡峰山莊、中隱山風景區等國家級農業旅遊示範點。 3、古鎮(古村落)休閑,開發載體:青龍古鎮、店頭古村、郭家堡等古鎮古村。 4、都市休閑,開發載體:汾河景區、森林公園、動物園等。 5、康體休閑,開發載體:高爾夫球場、滑雪場、神堂溝度假村等。 〖旅遊空間格局〗:打造「一心、兩帶、四區」的旅遊空間格局。 ●一心,即唐風晉韻龍脈觀光中心,以晉祠為龍頭,天龍山、龍山、蒙山、太山和晉陽古城為龍身、龍尾,建設 「唐風晉韻龍脈風景區」。 ●兩帶,即汾河都市休閑帶和都市遊憩綜合帶。 汾河都市休閑帶,指以汾河景區為中心的汾河太原市建成區段。 都市遊憩綜合帶,指由迎澤區與杏花嶺區內的雙塔寺、文廟、崇善寺、國民師范舊址、渾源會館等歷史建築群及其周邊區域構成的「龍苑——明清晉商文化街區」、「雙塔晉文化主題公園」和「近代國民之路街區」三大游覽景區。 ●四區,即各具特色的近遠郊休閑區,包括:位於尖草坪西北部的近郊山水人文休閑區、位於婁煩縣的遠郊山水休閑區、位於陽曲縣的遠郊黃土風情休閑區、位於清徐縣的遠郊田園休閑區。 此外,《規劃》還提出,太原市酒店要增加數量;旅行社要兼並重組;旅遊餐飲業要打造主要飲食街區;旅遊購物要增加地方特產知名度;旅遊娛樂要推出有地方特色的精品大戲;市內交通要與景區公路一體化,要將太原市建設成全省的旅遊集散中心。
滿意請採納
7. 大同古城有什麼好玩,大同古城哪裡好玩
雲岡石窟、北嶽恆山、懸空寺、華嚴寺、善化寺、平型關戰役遺址、平城專遺址、許家窯人遺屬址、九龍壁、大同關帝廟、觀音堂、大同煤礦萬人坑遺址紀念館、方山永固陵、萬里長城(大同段)、覺山寺塔、山西省立第三中學舊址、懸空寺、渾源永安寺、渾源文廟、律呂神祠、栗毓美墓、荊庄大雲寺大雄寶殿、曲回寺石像冢、沙梁坡墓群、禪房寺塔、天鎮慈雲寺、廣靈水神堂、陽高雲林寺、古城堡墓群、鼓樓、大同府文廟、高山遺址、青磁窯遺址、許從贇墓、吉家莊遺址、盤山石窟、趙武靈王墓、古城墓群、千福山漢墓群、洗馬庄漢墓群、渾源文廟、恆山建築群、界庄遺址、古磁窯窯址、麻庄漢墓群、興國寺、大同古城牆、李峪彩陶文化和青銅器遺址、北魏鹿苑、大同天主堂、帝君廟、高山新石器時代遺址、寧靜寺、宜寧縣城遺址、揚州窯石徑幢、魯班窯石窟、吳官屯石窟、代藩九王墳、羅家灣遺址、古城遺址、雲岡南梁遺址、法華寺、大同土林大同火山群、大同三皇墓。
8. 山西有哪些名勝古跡
1、懸空寺: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峭壁間,原叫「玄空閣」,「玄」取自於中國道教教理,「空」則來源於佛教的教理,後改名為「懸空寺」,是因為整座寺院就像懸掛在懸崖上,在漢語中,「懸」與「玄」同音,因此得名。
2、雲岡石窟: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約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
3、平遙古城: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始建於周宣王時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
4、五台山:五台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介於北緯38°55'—39°66'、東經113°29'—113°39'之間,景區規劃面積607平方千米,行政管轄面積436平方千米。五台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5、雁門關:位於中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縣城以北約20公里處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以「險」著稱,被譽為「中華第一關」,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