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臨潼的祖先文化遺址
Ⅰ 陝西臨潼姜寨村聚落遺址居住區具有什麼特點
很有意義的是姜寨村聚落遺址居住區的布局,它們的房屋的門都向著居住區的版中權心開設的。居住區的中央,有一塊大空地(廣場),還有兩片可能是作為牲畜超大型夜宿場的地方。據考證,所有的房屋幾乎都是住人的,每座房屋的室內都設有火塘(灶炕)。
Ⅱ 陝西臨潼的一處古代文化遺址是哪
你說的是不是半坡遺址博物館?
在半坡路155號,跟團走東線吧親
Ⅲ 陝西臨潼姜寨村聚落遺址總面積有多大
陝西臨潼附近姜寨村史前時代聚落遺址,也是近年來所發現的一處很有價值的史專前文化遺址。這個遺址的文屬化層,也屬仰韶文化期。這個遺址總面積達2萬5千平方米。在已經發掘的1萬7千平方米中,已顯露出的房屋基址有一百餘座,還發現有大量的窖穴、墓葬等。
Ⅳ 西安臨潼區的西周遺址
臨潼博物館是一所地誌性歷史博物館,位於驪山腳下馳名中外唐華清宮東側百餘米處,建館三十餘年歷史,收藏有上下五千年歷史文物萬余件,展出面積六百餘平方米,設有五個陳列室,一個歷代石雕碑廊,一個石雕明墓保護室。
Ⅳ 除了兵馬俑,陝西的世界文化遺產還有哪些
石窟類有:1.麥積山石窟(包括仙人崖、水簾洞)、2.炳靈寺石窟、3.北石窟寺、4.柏孜克力克千佛洞、5.吐峪溝千佛洞、6.龜茲石窟群(克孜爾千佛洞、克孜爾尕哈石窟、庫木吐喇千佛洞、森木賽姆千佛洞)。
城址類:1.長安城、2.唐大明宮、3.駱駝城遺址、4.鎖陽城遺址、5.玉門關遺址、6.交河故城、7.高昌故城、8.樓蘭故城、9.米蘭故城、10.尼雅遺址(和田)、11.瑪扎塔格。
墓葬類:1.漢茂陵、2.唐昭陵、3.唐乾陵、4.張騫墓、5.果園—新城墓群、6.蘇巴什佛寺遺址。
寺廟類:1.草堂寺(鳩摩羅什)、2.法門寺、3.大雁塔(大慈恩寺塔)、4.小雁塔(薦福寺塔)、5.張掖大佛寺、6.蘇巴什佛寺遺址、7.台藏塔、8.西安化覺巷清真寺、9.天水後街清真寺。
Ⅵ 陝西臨潼姜寨遺址有哪些地勢特點
在史前時期數以萬計的村落遺址中,陝西臨潼姜寨遺址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處地點。這里地勢平坦,氣候濕潤,土層深厚,河流縱橫,以渭河為主幹,北岸有清河、石川河,南有零河、戲河、玉川河、沙河、臨河、潼河等支流。姜寨遺址就座落在臨河岸邊。
Ⅶ 陝西臨潼附近姜寨村史前時代聚落遺址居住區的布局是什麼樣的
陝西臨潼附近姜寨村史前時代聚落遺址的居住區是很有意義的,它們的房屋的門都向著居住區的中心開設的。居住區的中央,有一塊大空地(廣場),還有兩片可能是作為牲畜超大型夜宿場的地方。據考證,所有的房屋幾乎都是住人的,每座房屋的室內都設有火塘(灶炕)。大部分房屋形式是半穴居式的,也有少量的是平地建造的房屋。小型的房屋面積約15平方米左右。這種小型房屋也有方形、圓形兩種,可住三至四口人。中型的房屋可住六至八口人。而大型的房屋在整個聚落中只有五座,每座面積約100平方米,若住人,則可容二十餘口人。但這估計不是一個「家」,而可能是老者殘疾者居住的,並有集體的「公共建築」的功能,可在此議事、節慶等活動。
根據考古學家和民族學家分析,這個聚落遺址的大、中、小型房屋是有不同功能的。小型房屋是作為母系社會中一個家庭里成年女子過對偶生活的住房,好比如今新結婚住的「鴛鴦樓」、一室戶差不多。不過這種家庭在史前時期還只是一個生活上的單元,而在生產和經濟上還不是獨立的,他們僅保存有少量的分配給的儲糧,所以他們沒有獨立的窖穴。中型房屋是供一個家庭使用的,族長是女性,帶領著老人、未成年人的孩子住在一起,好比今天的三代之家。屋內除了灶炕外,還有一處地方用來作為舉行會議節慶活動的空間,這也好比我國民居中的堂屋差不多。室內睡覺的床位往往分成左右兩半,分布在人口兩側,可能是因男女分睡的要求而設置的。在家族中供對偶家庭使用的小房子都圍繞著家族房子布置。大型房屋供整個氏族使用,如上所說,除了有一部分類似集體宿舍那樣的房間,供孤老、殘疾人使用外,大部分的空間供整個氏族集會、議事、慶祝活動。這個已發掘出來的姜寨史前聚落遺址,有五個氏族聚居,他們有共同的陶窯、畜欄、窟穴、墓地。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在五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已由游牧過渡到農業社會。土生土長,世代相承,顯現著中華民族的社會文化。
Ⅷ 臨潼古文化遺跡
選B
Ⅸ 陝西臨潼姜寨遺址有哪些建築特點
姜寨遺址堆積豐富,延續時間長,從仰韶文化早期的半坡類型,持續有史家類型專、廟底溝類型屬、西王村類型,最上層還有陝西龍山文化的遺存,前後達2000多年。遺址的最下層,遺存保存非常完好,清理出房屋基址120座,有方形的和圓形的,有地穴式和半地穴式的;灶坑261個,有坑穴式的、有地面式的,還有灶台式;窖穴297個,有方形、長方形、圓形、橢圓形和不規則形,這些坑穴當初大部分是作為臨時儲藏東西的地下倉庫挖建的,所以大部分都比較規整,少數是倒垃圾廢物的灰坑;窯址3處和制陶作坊一處;在這里還發現了其他地方罕見的牲畜圈欄和牲畜夜宿場各2處;在居住區內發現多段零星的道路,有的是用料僵石鋪墊的,有的是用紅燒土鋪墊的,也有的是人工踩踏形成的,保存最長的一段長53.3米;在居住區內外,共清理墓葬380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