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古城遺址
A. 中國古代朝代順序排列
中國在世界上以歷史悠久而聞名,在曾經的四大古國里,只有中國的文明沒有出現斷裂,就單憑這一點足以讓我們自豪。
專家們還發現了河圖和洛書。河圖刻有一到十個自然數排列圖形,洛書刻有一到九個自然數排列圖形。這些圖形是刻在距今約五六千年的龜甲上,人稱 "河洛文化"。有人稱這是中華文化的源泉。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南城頭山遺址發現了距今六千多年的古城和祭壇。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遺址的文明程度也有力地證實中國的文明史在五千年以上。
B. 楚國的歷代都城
丹陽、郢都、鄀都、鄢都、江陵、陳、壽春。
1、丹陽
丹陽是楚國最早的國都,關於古丹陽的位置,近代學術界有丹江源頭水說、當塗說、秭歸說、枝江說、丹淅說等說法,目前學者多公認丹淅說。
周昭王時,屢次出兵南征,迫使楚人沿丹江河谷下徙。到周夷王以前數十年間,楚人終於在丹江下游(河南省淅川縣)的「丹、淅之會」,建立起了新都。
根據山水陰陽的理論,因都城位於丹水之北,故名丹陽,即丹淅說之理論依據。另外,因南水北調中線工程。
對丹江流域淅川楚墓群地下文物搶救性發掘,河南省淅川縣出土的楚國令尹子庚墓(楚莊王之子)以及周邊大量楚國貴族墓(淅川楚墓)被發現,其中雲紋銅禁最為有名。
2002年被國家文物局列為首批64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為丹淅說提供了實物證據(最關鍵)。
按照中外歷史上地名隨人遷徙的慣例,「荊山」之名也隨楚人的實力所及越過漢水,移植於漢水西南今湖北南漳西北的八十里左右處,為丹淅說之地理依據。
2、郢都
今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紀南城,楚文王自丹陽遷於此,,在此建都400餘年。楚國最鼎盛時期的首都。
曾經有二十個王以此作為都城,歷時四百多年。由於它是長江中游水陸交通的中樞,因此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公元前278年,郢都遭到秦國軍隊入侵,因而變成廢墟。
3、鄀都
公元前506年,因為和吳國的戰爭,楚昭王自郢遷於此,在今湖北省宜城東南,何時遷回郢不知。
4、鄢都
楚惠王曾居於此,在今湖北省宜城,何時遷回郢不知。
5、江陵
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破楚拔郢,楚頃襄王二十年自郢遷於此,在今河南淮陽。
6、陳
公元前253年,楚考烈王十年遷於此,在今安徽省阜陽市北。
7、壽春
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二十二年遷於此,在今安徽省壽縣。
(2)宋古城遺址擴展閱讀
楚國在戰國時候的疆域
1、湖北,湖南,安徽,江蘇全部;
這是楚國的基本根據地。湖北是楚國的政治中心,湖南是楚國的後方和兵力來源地,安徽和江蘇是戰國時候吞並小國(如徐國)過來的。
2、四川,重慶西部;
這兩個地方,是楚國消滅了巴人後奪來的。
3、陝西東南部:
主要是指漢中地區,和秦國的主要戰場。
4、河南南部;
原宋國的地盤。
5、山東西南部:
戰國晚期和魯國戰爭時奪來的。
6、貴州東北部;
戰國時楚國勢力延伸到那一帶。
7、廣東北部;
消滅了百越族勢力後奪來的。
8、江西大部;浙江西北部
楚國在周文、武之世開始崛起,奄有江漢,史稱「大啟群蠻」。前704年,熊通僭越稱王,是為楚武王。楚成王時,楚國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顯強盛。楚莊王時,任用虞邱子、孫叔敖等賢臣,問鼎中原、邲之戰大敗晉國而稱霸,開創春秋時期楚國最鼎盛的時代。
進入戰國,楚悼王任用吳起變法,一時間兵強馬壯,初露稱雄之勢。楚宣王、楚威王時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東至大海,南起南嶺,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蘇北部、陝西東南部、山東西南部,幅員廣闊。楚國至此進入了最鼎盛時期。
楚懷王時期滅越國,但因為懷王用人不當以及秦相張儀欺詐導致國勢漸衰。前223年,秦軍攻破楚都壽春,楚國滅亡。
前209年,楚地起義軍將領項梁起事,在薛城立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新「楚懷王」,重新建立楚國,後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派人殺死楚懷王熊心。項羽在楚漢戰爭中兵敗自殺,劉邦建立漢朝。
春秋時吳越爭霸,戰國時楚國漁翁得利,消滅了兩個衰弱的國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楚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丹陽
C. 潢川雙柳鎮宋大灣子那裡有很多古遺址,還有以前的土夯古城牆遺址
絕對沒有,我就是那裡人
D. 安徽太和縣境內有宋代古城嗎
安徽太和縣境內沒有宋代古城。
太和縣共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處。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文廟大成殿 , 古建築類,位於縣城黌學街,大殿佔地面積356平方米,附屬建築佔地面積4624平方米,合計佔地面積4620平方米,始建於元代大德年間,距今已有700餘年的歷史,磚木結構(民國十四年縣志有述)。
2、清真北寺 , 古建築類,位於縣城人民北路西側,始建於明洪武十年,匯集南北寺院的建築特點,頗具特色。建築面積3074平方米,該寺已有600年的歷史,據史載,朱元璋推翻元朝後,為答謝回族人民的大力幫助,於洪武二年下旨在安徽境內建二十坊清真寺,太和清真寺便屬其中一坊。(前志有述)1998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徐氏宗祠 , 古建築類,位於縣城西大街,西臨太和第一小學。始建於清道光年間,是徐廣縉的祖父徐錫智建造,建有祠門、腰樓、大殿、前後東西配房,佔地1600平方米。拱形大門兩旁立有漢白玉石鼓。進里三間腰樓,為兩層木架結構。腰樓檁下、檐下木工製作精細,鏤空雕刻,腰樓後有東西廂房各4間。整個建築具有典型的淮北建築風格,硬山頂框架式建築,木雕粗獷流暢,雕刻有蓮花、曲方,卷首等紋飾,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大殿1945年被日本 炸彈炸毀,現存有腰樓和東西配殿,2004年10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倪邱孤堆遺址, 古遺址類,位於倪邱鎮集上,系新石器時代遺址。安徽省人民政府(1992)49號文件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灰角寺遺址 古遺址類,位於苗老集鎮北,系新石器時代中晚遺址。安徽省人民政府(1998)16號文件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經鋤樓 ,古建築類,位於縣城北30千米倪邱鎮集上倪寬公園內。阜陽市人民政府(2012)98號文件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清代建築,明嘉靖間為紀念御史大夫倪寬(?—公元前103年)而建,整體為方形兩層小樓,取名經鋤樓以紀念倪寬,牆壁上所題「經鋤樓」三字是清代書法家梁獻手筆。清乾隆 年間重修,現存為清代建築。解放前,樓臨茨水,掩映清絕,為縣八景之一,名曰「鋤樓映月」。於2007—2009年整體修繕。
2、胡氏古墓葬群 古墓葬類,阜陽市人民政府【2012】98號文件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系明清時期墓葬。位於三塔鎮胡墳村胡墳自然村,主墓為圓形明代古墓葬,主墓高約3米,周長125米。胡氏古墓葬群始建於明洪武年間,佔地133畝,並廣植松柏。祖塋先後安葬有盧氏太君、處士胡太公、縣丞胡璉、胡慎言,京城兵馬司胡擁基、主薄胡會基、縣丞胡一掄、胡彝松,御史胡巨振、歲進士胡巨起等阜陽胡儀支系名人。祖塋近百年來多次遭到人為破壞嚴重,墓葬群基本被毀。加之墓室多次被盜,到了20世紀80年代,祖塋墓葬群僅存盧氏太君墓及墓碑,歲進士胡巨起墓碑(清嘉慶10年立碑,即1805年),兵馬司胡擁基墓葬遺址,其餘墓葬大都被毀。胡氏族人2011-2012年清明節期間復重修了盧氏太君墓及其他墓葬。 1955年第一、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時,胡氏祖塋拍攝有照片,上報省文物局。
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太和縣人民政府【2011】43號文件公布臧庄遺址等20處文物點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臧庄遺址 古遺址類,系西周、東周、漢代時期遺址,佔地面積61956平方米。
殿頂子遺址 古遺址類,系戰國、漢代時期遺址,佔地面積178942平方米。
細陽古城遺址 古遺址類,系漢代時期遺址,佔地面積421350平方米。
黃門孤堆漢墓 古墓葬類,系漢代時期墓葬,佔地面積1236平方米。
唐孤堆 古墓葬類,系漢代時期墓葬,佔地面積2785平方米。
原牆西街石雕 石窟及石刻類,系清代時期石雕,佔地面積0.5平方米。
金佛寺 古建築類,系清代建築,佔地面積65平方米。
老陳關廟 古建築類,系清代建築,佔地面積80平方米。
宮寨古井 古建築類,系明、清時期建築,佔地面積2.0平方米。
舊縣清真寺 古建築類,系清代、民國時期建築,佔地面積962平方米。
舊縣清真居委會古井 古建築類,系清代、民國時期建築,佔地面積1.0平方米。
趙寺西古井 古建築類,系清代建築,佔地面積1.6平方米。
玄武人祖廟 古建築類,系清代建築,佔地面積300平方米。
黑虎廟 古建築類,系清代建築,佔地面積300平方米。
劉祠堂 古建築類,系清代建築,佔地面積150平方米。
「四·九」起義烈士陵園 近現代類文物點,系近代建築,陵園規劃面積3000多平方米,建築實際佔地面積1199平方米。該陵園位於縣城東南8千米的趙集鄉草寺集西。
革命烈士紀念碑 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類,佔地面積970平方米。位於縣城鏡湖西路10號。1990年,由縣委黨史辦牽頭統籌,社會各界捐資近30萬元,於1992年4月19日奠基開工,1993年7月19日落成。碑身高21.4米,碑座高2米,正面碑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由原安徽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光宇題。2004年,被安徽省委命名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歐陽泰烈士墓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類,系近代文物 ,佔地面積9平方米。
E. 中國有幾大古都都哪些
中國十大古都是:
第一名:北京,中國
金王朝
的中都、回元
王朝
的大都、
明清答
王朝的
京師
,統治中國長達800年。
第二名:西安(長安),中國西周王朝、
西漢王朝
、北周王朝、
隋唐
王朝
都城
,統治中國長達750年。
第三名:洛陽,中國
東周
王朝、
東漢
王朝、
西晉
王朝、
北魏王朝
、後唐王朝的都城。鑒於其正統強大的王朝少於北京、西安,故排第三。
第四名:南京,中國東吳王朝、
東晉
王朝、劉宋王朝、南齊王朝、梁王朝、陳王朝、
南唐王朝
、明王朝都城。南京是漢族三次復興的大本營,東晉王朝以南京為都保存了漢族的
文化
、明王朝以南京為基地推翻了蒙古人的統治、中華民國以南京為都殊死抗戰救亡圖存。不過南京除明王朝作了短暫都城外統治的都是半壁江山。
第五名:開封,中國後梁王朝、
後晉
王朝、
後漢王朝
、後周王朝、
北宋
王朝都城。
第六名:杭州,中國吳越王朝、
南宋
王朝都城。
第七名:安陽,中國商王朝都城。
第八名:成都,中國
蜀漢國
、成漢國、前
蜀國
、
後蜀
國都城。
第九名:廣州,中國
南越國
、
南漢國
都城。鑒於南越
考古發掘
後,南越國在
世界上
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對東南亞國家產生了深遠影響,故列入。
第十名:銀川,西夏王朝的都城。
F. 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有哪些
1、萬里長城( 世界遺產 )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世界遺產
G. 商丘旅遊景點排名前十是怎樣的哪裡最好玩
說起商丘,很多人應該聽說過這座城市。事實上,商丘是一個非常有名氣的旅遊城市,也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蘊相當深厚,而且還是我國商文化的起源地。那麼,商丘都有哪些比較好玩的旅遊景區?這里給大家簡單地介紹幾個:
第三個旅遊景點是睢縣北湖。睢縣北湖位於商丘市睢縣,北湖又被稱為鳳城湖,起源於明末時期李自成以水代兵,決堤黃河。從這里來看,睢縣北湖也有著幾百年的歷史,當然,睢縣北湖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更重要的是,這里風光秀美,湖水清澈見底。
總而言之,以上就是商丘比較出名的幾個旅遊景點。
H. 我國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十大名勝古跡是明清皇宮(北京故宮、沈陽故宮)、頤和園、長城、天壇、承德避暑山莊、平遙古城、周口店北京人遺址、麗江古城、蘇州古典園林、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
秦始皇兵馬俑是秦始皇陵園中一處大型從葬坑,以兵馬俑為基礎,在原址上建立的中國最大的古代軍事博物館。共有3個兵馬俑坑。一號坑是戰車和步兵相間的主力軍陣,約有6000個真人大小的陶俑。二號坑由戰車、騎兵、弩兵混合編組。三號坑是軍陣的指揮系統。
是游覽北京的必到之處,尼克松、撒切爾夫人等三百多位世界知名人士曾登上長城。是5A級景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熱度僅次於天安門廣場。
I. 聊城宋古城遺址在哪啊
聊城宋古城遺址就在聊城東昌路以南,昌潤路以西,湖南路以北,東城牆路以西,被東昌湖圍繞著的一個四四方方的古城。現在主街道已經修復好了。
J. 岳飛說「直抵黃龍府,與諸軍痛飲耳」,那麼黃龍府指的是哪裡
黃龍府是指如今的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城,是遼金兩朝的軍事重鎮和政治經濟中心,為中國歷史名城之一。
滄海桑田,時異變遷,古城黃龍府幾經毀棄,幾度繁華,演變為農安縣城。黃龍府,指的就是今天的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縣城。
如今農安縣鏡依然保留不少遼金時期的遺跡,如建於遼聖宗太平三年(1023年)的農安遼塔,是東北地區保存最完好的遼代古塔,此塔共13層,高44米,為實心建築,外形為八角檐式,建築精美華麗,屹立千年不倒,是遼代佛塔的代表之作。
農安縣城還保留有當年宋徽宗被囚禁於此的囚室。而從農安境內出土的大量遼金時期文物及周圍23座遼金古城遺址,都無一不在見證黃龍府當年的重要地位和繁華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