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錦游記
『壹』 陸游詞的游記600字
陸游,這位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自幼好學不倦,在飽經喪亂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然而,在與唐琬的愛情中受到的感情傷痛卻終其一生。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有情人被強行拆散的悲慘的愛情命運,黑暗的社會世道,使陸游與唐琬這對恩愛夫妻不能常相廝守而遺恨終生。當初的妻子,現在已變成了「宮牆柳」,可望而不可即。
「錯,錯,錯,」正是陸游心中永遠解不開的結。一錯,只在與唐琬相識又相知,結下了生命之中的不了緣;二錯,與唐琬相親相愛結為夫妻,比翼雙飛夫唱婦隨;三錯,母命難違含淚忍恨痛寫休書。終落得恩愛夫妻各分散,只得忍看「春如舊,人空瘦」,終日「淚痕紅?」
桃花已落,池台亭閣依舊,卻沒有了往日的相聚與歡歌。回憶往昔的海誓山盟,幸福甜蜜的美好時光,都已隨花落水流去,獨留陸游佇立在沈園中的蒼涼背影。「人成各,今非昨」,欲借信箋訴衷情,卻也情路難通錦書難托,只得忍痛作罷。
陸游與唐琬的愛情悲劇,給陸游的人生罩上了一層塗抹不去的愛恨情愫。他無法違背頑固母親的意願,面對不得已嫁做他人婦的唐琬,幾十年的相思牽掛與凄愴酸楚,全部迸發於悔恨交加之中,令人深感舊禮教的無情和可憎,為抱恨終身的陸游而難過。
陸游一生,仕途坎坷,愛情凄苦,但意志從不消沉,他的詩詞慷慨雄渾,盪漾著熾熱的愛國主義的激情,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堪稱偉大,不辱偉大!
『貳』 錦水在古詩中的寓意
「錦水」指錦江。
時觀錦水釣,問俗終相並。——回杜甫
錦水有鮮色,蜀山饒芳叢。——孟郊
錦水湔雲浪答,黃山掃地春。——李商隱
錦水細不見,蠻江清更鮮。——蘇軾
峨眉向我笑,錦水為君容。——蘇軾
萬里秋風吹錦水,誰家別淚濕羅衣。——杜甫
『叄』 游記作文500字
篇一:游記作文500字
記得上次去深圳,我們全家玩了好多地方,這次我們要去香港,我好高興喔!
終於到了這一天,我們開開心心的在凌晨四點出發,坐飛機去遊玩。
在香港,我們先去了迪樂園,除了有迪斯尼、迪斯尼的房,還有迪斯尼劇團,讓我看得眼花撩亂。
二樓有跳芭蕾的小老鼠和小龍,三樓有巴布,每一樣都吸引我的注意,要是能住在這里該有多好啊?
接著,我們還去樂高主題樂園,玩了很多有趣的游戲,有刺激的、也有幼稚的,每一樣我都玩得很盡興,最後我們還參觀了粉紅寺,總統府等,一個很豐富的香港之旅。最大的收獲就是,我還交了一個朋友叫高品,我們每天都玩的好開心。
最後我們來到新加坡的海關,他們檢查的好嚴格,總算讓我們入關了。我們先去看「魚獅」和他們水力發電廠,最後才來到了環球影城,裡面有4D的史瑞克、變形金剛、馬達加斯加的小船和馬達加斯加的旋轉「動物」。以前在電視和電影里出現的場景,就出現在我的眼前,我當然興奮死了。
五天的行程,一下子就結束了。香港、新加坡再見,我下次還要去更多國家旅行。
篇二:游記作文500字
寒假報到,冷風直吹,雨降不停歇。揮別細雨,遠離陰霾,擁抱和煦冬陽入懷。拋除疲憊,解放心靈,敞開胸腔,悠遊水果之鄉,飽覽山川奇景,汲取日月菁華。
蒞臨青山綠水環繞,風景優美秀麗,以「草莓王國」美譽聞名全省的大湖鄉。盛產的草莓碩大紅美、垂涎欲滴,在享受采果及甜鮮果實之餘,尚可欣賞旖旎的田園風光。大啖汶水老街的所有草莓相關小吃,品嘗豆腐街的傳統創意美食,讓人不禁食指大動、愛不釋口!
行經「水果走廊」中央的卓蘭,沿途果農設攤販賣當令蔬果,總令人滿載而歸。
走訪巒峰翠疊,山水溪谷交織成足以媲美瑞士美景的南投縣。日月潭的湖光山色遠近馳名;櫻花群舞、繽紛多姿,景色宜人;賞鳥觀潭,悠閑自在、心曠神怡。「森林是水的故鄉」而梅之鄉為信義鄉。風櫃斗梅樹林立,小白花綻放枝頭,彷佛雪花紛飛,壯麗花海,令人驚艷;各式梅製品更讓遊客的味蕾為之蘇醒,來一趟「踏雪尋梅之旅」,絕對值回票價。
竹山鎮吃蕃薯、配竹筍、喝好茶、看風景。階梯式索橋——「梯子吊橋」,兩岸奇岩峭壁、瀑布湍流峽谷風情,叫人難以忘懷、大呼過癮。
這里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景象萬千。孕育出奇川異景,美不勝收;物產豐富,果香處處,獨具特色,不僅開拓了視野,更滿足了心靈盛宴,為嚴寒的冬季增添不少暖意及樂趣。
篇三:游記作文500字
今天是大年初一,我們一家決定去外灘玩。
到了外灘,走了一段路,映入眼簾的是高大的東方明珠和金茂大廈,然後我們看見了陳毅的塑像,只見他神態端莊,表情非常嚴肅,他高大威猛,讓人看了覺得他非常有氣勢。黃浦江一眼望不到頭。這時,看見路邊的小攤有許多紀念品,我過去看了看,有許多紀念品,我一個一個地挑,卻沒有一個好的,終於,在倒數第幾個的時候,我看到了一個精緻的盒子,拿起來打開看了看,裡面有一個瓶子,里有一個東方明珠的模型,擰一下蓋子,它還會發出五顏六色的光,我看著入了迷,問:「老闆,這個多少錢?」「30元。」他說。媽媽付了錢,我開心的拿走了,繼續逛,這時,一陣香味撲鼻而來,我垂涎三尺,吵著說:「媽媽,給我買點吃的。」媽媽拗不過我,連說:「好好,你這個小饞鬼。」我買了好多,邊走邊吃,高興極了。
到了晚上,這里全部亮起了燈,有的建築物時而變藍,時而變綠,時而變紅······我獃獃地扶著黃浦江的欄桿,欣賞著這美麗地風光。江里還有幾條供人觀賞的船。過了一會,我們回到家,聽到了噼里啪啦地鞭炮聲,我們也忍不住,趕緊拿出鞭炮,點燃,然後跑到遠處,看著鞭炮沖上天,發出五顏六色的光,我們也不顧鞭炮的大聲,只顧著欣賞五顏六色的鞭炮。這些鞭炮有的想美麗的花,在空中綻放,有的像一條條翡翠項鏈,還有的像一跳蟒蛇······接著,爸爸又點燃一個鞭炮的導火線,只聽「轟」一聲巨響之後,我們沒有防備,震得耳朵生疼,然後,它沖上天,又一聲巨響,又下了我一跳。接著,爸爸讓我點,我不幹,他鼓勵我,我只好硬著頭皮點了導火線,然後迅速逃跑,捂住耳朵,一聲巨響過後,我才松開手。
過了一會,我困了,於是我們會屋子裡睡覺了,累了一天,沒過多長時間我就睡著了。
『肆』 神龜峽游記,高中作文
浪滔滔,水悠悠,船到峽谷難調頭。阿蓬江倒流三千八百里,唯有大峽谷壯美多錦綉內。如詩如畫容,美不勝收。世人堪稱仙境,遊客贊不絕口。名噪武陵,譽滿神州。
上至神龜峽,下到大河口。雲霧四時繞,霞露夕陽收。石柱高聳入雲,翠竹低矮垂頭。仙人碑,隱隱墨跡現;石丘田,涓涓水長流。蒼龍入江欲潛水,獼猴攀樹戲枝頭。雲開寺,梵聲長唱;壽塔寺,詠春秋。巴人懸棺視見丁字木,神女種田來去影不留。仙谷傳說藏於梭米洞,仙梳變成江邊青石頭。難舍望娘灘,廿四道彎,神秘藏書洞,千載不朽。山間林深而茂,水邊草莽而幽。天溝地縫大峽谷,船行江心一葉舟。樹蔥蘢,谷水秀。江水後浪推前浪,遊人三步兩回首。
美哉!阿蓬仙子伸出熱情的雙手,漁家姑娘住在深山吊腳樓;
壯哉!幽幽峽谷蜿蜒多姿如畫廊,滔滔江水碧波盪漾似綵綢。
『伍』 喬宇的恆山游記的原文與譯文
恆山記[1]
[明] 喬宇
北嶽在渾源州之南,紛綴典籍[2],《書》著其為舜北巡狩之所[3],為恆山。《水經》著其高三千九百丈[4],為元岳[5]。《福地記》著其周圍一百三十里[6],為總元之天[7]。
予家太行白岩之旁[8],距岳五百餘里[9],心竊慕之,未及登覽,懷想者二十餘年。至正德間改元[10],奉天子命,分告於西蕃園陵鎮瀆[11],經渾源。去北嶽僅十里許,遂南行至麓,其勢馮馮熅熅[12],恣生於天[13],縱盤於地[14]。其胸盪高雲[15],其巔經赤日[16]。
余載喜載愕[17],斂色循坡東,迤嶺北而上[18],最多珍花靈草,枝態不類[19];桃芬李葩,映帶左右[20]。山半稍憩,俯深窺高[21],如緣虛歷空[22]。上七里,是為虎風口,其間多橫松強柏[23],壯如飛龍怒虯[24],葉皆四衍蒙蒙然[25],怪其太茂。從者雲[26],是岳神所保護[27],人樵尺寸必有殃[28]。故環山之斧斤不敢至[29]。其上路益險,登頓三里[30],始至岳頂。頹楹古像[31],余肅顏再拜[32]。廟之上有飛石窟,兩岸壁立,豁然中虛[33]。相傳飛於曲陽縣[34],今尚有石突峙[35],故歷代凡升登者,就祠於曲陽[36],以為亦岳靈所寓也[37]。然歲之春,走千里之民[38],來焚香於廟下[39],有禱輒應[40],赫昭於四方[41]。如此,豈但護松柏然哉!余遂題名於懸崖,筆詩於碑及新廟之廳上。[42]。
又數十步許,為聚仙台。台上有石坪,於是振衣絕頂而放覽焉[43]。東則漁陽、上谷[44],西則大同以南奔峰來趨[45],北盡渾源、雲中之景[46],南目五台隱隱在三百里外[47],而翠屏、五峰、畫錦、封龍諸山皆俯首伏脊於其下[48],因想有虞君臣會朝之事[49],不覺愴然[50]。又憶在京都時[51],嘗夢登高山眺遠,今灼灼與夢無異[52],故知茲游非偶然者[53]。
文章翻譯
北嶽恆山在渾圓州的南面,關於北嶽恆山,典籍中多有記載:《尚書·舜典》記載,虞舜「巡狩至於北嶽.這里指的就是恆山.。《水經》記載,"其高三千九百丈"是玄岳.《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舊署五代·蜀·杜光庭"著其周圍一百三十里,為總元之天。"
我家住在太行山西側白岩山旁邊,距離北嶽恆山500多里路.心中很是嚮往,但從沒有登上去游覽過.我懷著這個想法20多年.到了正德改元年之際,奉皇上之命向西北少數民族和看守園陵的官員、鎮守山川的將領通告舊皇帝去世,新皇帝即位及改用新年號的事,中途經過渾源.去北嶽恆山僅僅十里路多點,從南(我家)向北嶽恆山來,山勢有高有低,有起有伏。恆山像人挺胸屹立,空中的雲縈繞恆山飄動,為紅日所經過,極言其高我一路上,又驚又喜.我收起驚喜的表情,向東面繼續走去.順著山嶺向山上爬.山上多是奇花異草.樣子以不一樣.楊樹和李相互映襯彼此關連.我在半山停下來休息,向下看深處非常之高.像是在虛無的空間攀援經歷天空.向上走了七里左右,前面是虎風口,這里的多是一些粗壯的松柏像是巨龍一樣,葉子四處展延密茂茂密的奇怪.隨從的人說是這里的山神在保護誰要是砍松樹一尺一寸,必定遭殃。
山上的路十分的險,走走停停走了三里,到了山頂.廢廟中有一座神像我恭敬的朝拜.廟之上有個叫飛石窟的地方,兩岸石壁林立,中間缺了一大塊。相傳是肥皂了曲陽縣。到現在還聳立在那.所以歷代上山之人都會前往祭祀.
這座祠就在曲陽縣.以為山神就住在那裡.每年的春天有些村民走上千里也來到這里燒香有求必應.顯耀的名聲傳遍了四面八方.所以就保護了這里的樹木.我題字在這石壁之上把詩寫在了新廟之上。
『陸』 游記作文,初二的,800字
以前,一提到大連,別人就會稱贊大連的廣場、大連的服裝、大連的足球,但大連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關於大連的廣告牌:在巨大的廣告畫面上,有一對騎著高頭大馬非常威風的女騎警,穿著筆挺的警服,頭戴警帽,腳蹬馬靴,目光凝視著遠方,旁邊印寫著一句深情的廣告語:歡迎您到北方明珠——大連來。其實,在人們心中,女騎警已經成為大連的名片,成為大連對外形象的代言人。
今年暑假,我踏上了這片美麗的土地。沐浴著和煦的陽光,徜徉在大連的街頭,滿城的茵綠,勃勃的生機,心一下子就變得明亮起來,那是一種身心的放鬆,一種心情的調節,一種美好的享受。
茫茫夜色中,旅行車向大連急駛著,我的心溢滿了激情,默誦著心馳神往的「大連」。隨車的導游不停地給我們講述著「大連」名稱的由來:相傳一百多年前,遼東半島南端有一個叫「青泥窪」的小漁村,村裡住著兩個相愛窮苦的孩子,給財主扛活。一天,他們得到一個可以自動流出苞米粒的褡褳,老財主知道後就來爭奪,結果把褡褳掙斷了,褡褳飛向空中,越飛越高,褡褳也越來越大,在空中變成兩座大山,轟隆一聲,大山落了下來,把財主壓在了下面。褡褳兩頭變成了兩座大山,其間連著一條狹長的陸地,中間環抱著一個大海灣,人們便把這里稱為「褡褳」,後來叫白了就成了「大連」了。從旅順回到大連的時候,我才真正靜下心來欣賞著這座神話般的城市。
大連是整潔的,是美麗的。大連屬於丘陵地區,所建房屋既挺拔高大又錯落有致。又因大連在解放前的四十年間,一直屬於日本和俄國的侵佔地,故許多建築仍留有異國的特色。大連的樓房以歐式建築構成主體規劃框架,而不同的樓房,又特色別具,頗有味道,使這個城市顯得格外洋氣瀟灑,很有現代氣派。高大的建築群坐落在四周皆有綠色的草平和鮮艷的花草中間,就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對比美,尤其是大連的園林,設計得非常精緻。這種精緻,體現在細微處,譬如綠地的形狀,小徑的走向,觀賞植物的樣式,讓人感覺真是用心在做。大街小巷的環衛工作做得很到位,路邊大片的綠地,修剪整齊的樹木,盛放的花卉,別致的休憩場所,見不到馬路邊的地攤,自然少了很多的雜亂無章。在車上,我發現街道旁邊的環衛工人的裝扮也很特別,綠色的衣服,男的帶帽子,而女的都帶著頭巾、口罩,只露出兩隻眼睛,每人都有一個塑料袋做的小畚笈。也許,正是因為有這些義務清潔者,大連才會顯得那麼整潔干凈漂亮。
大連的城市規劃很整齊,工業區,文化區,居民區劃分分明,舊城區的幾條街道,還保有幾十年前的風貌,高爾基路的兩邊都是歐式風格的小房子,一棟一棟的色彩分明,造型可愛,像童話里的森林小屋,再配上低垂的爬山虎,就更有感覺了。其實這都是東三省被外國殖民者占據的見證。舊城區是這個樣子,新城區卻擁有著絕對現代化的建築,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透過車窗,撲入視野的是那干凈整齊的街道,歐式日式建築,形態各異街燈,美麗的廣場,滿目都是新鮮顏色的建築,難怪很多人都說大連是個沒有歷史的城市,說得挺極端也自有其道理,畢竟大連建市不過寥寥百年。
來到大連以後,我才發覺這次旅程計劃實在是太短暫了。兩天的時間,真的讓我意尤未盡,但時間已經不允許了。無可奈何中,我懷著依依不捨的心情踏上了回家的旅途,心裡或多或少地裝了些許的惆悵……
其實,我對大連的認識還是很淺,短短的旅程不可能讓我充分領略到這個城市深刻而含蓄的內涵,但我知道大連——這耳熟能詳、每每念及都令人嚮往的名字,已經走進了我的內心深處,觸手可及,思之、念之、悟之,一直給我以大氣的感覺,我還是被深深地震撼了,被大連的美麗震撼了,被美麗的大連的魅力震撼了
『柒』 一篇山水游記作文
琳琅山游記
陽春三月,風和日麗。從儀隴縣城乘車向東北行50公里,在群山環抱的馬鞍
山腳下,就是中國軍隊之父——朱德總司令的故鄉馬鞍鎮。
從馬鞍鎮向西一公里多,有一座突起的高山,一峰屹立,青松翠柏,林密草茂,四季蔥蘢,這就是國家AAAA級琳琅山風景名勝區。走進她,就像走進了一個大花園。邁著輕盈的步履,走上琳琅山頭,極目遠眺,花團錦簇;菜花黃了,桃花紅了,梨花白了,春天更美了。寬闊的柏油路像一條玉帶環繞琳琅山水。附近的村莊,果林繞宅,粉牆碧瓦,好一派田園風光。
海拔600米的琳琅山,高出周圍群山,從山頂分出五個整齊的小山樑,從各方緩緩向下延伸,成了琳琅山的楞角,這使琳琅山成了一個自然生成的五角星。
在山頂上有一小平壩。稍事小憩,見壩中豎著一塊《琳琅寨記》的石碑,碑文說:「琳琅,古寨也。……山高而秀,林參藍天……」順著小道向前走就是寨門,名曰「琳琅寨」。寨門石柱上鐫刻著一副對聯,上聯是:「天外雲峰新壁壘」;下聯是「山巔武曲化干戈。」據同行者講:過去山頂南面有一花園是清代秀才丁紹鴻所建,故名「丁家花園」。花園內草木繁多,並修有亭台、水榭,石橋,假山,顯得十分別致,堪稱寨之勝景。但那時只有富人才能進園觀賞,而窮人只得望園興嘆。欣賞了山寨風光,站在遮天蔽日的樹木中,遠望周圍眾多的小山,無限風光,盡收眼底。下山來就到了朱德同志舊居紀念館和朱德紀念園區。
1886年12月1日,朱德同志就誕生在琳琅山下李家大灣。在這里他度過了14年之久的少年時代。20世紀60年代,郭沫若同志親筆題寫的「朱德同志舊居」匾額,懸掛在舊居大門上方。舊居左側是丁家花園私塾,右側是葯鋪埡私塾,都是朱德少年讀書的地方。聽老人們講,小時的朱德喜歡同小朋友一道去琳琅山樹林中玩耍,他喜歡這山的幾個楞角。有時一天他們要把幾個小山樑都跑完,在山上聽鳥聲,學鳥唱,采山花……他澆灌過的土地,游泳過的小河,親手栽植的樹木,都在琳琅山的環抱里。朱德從軍後,他也特別喜愛五星。抗日戰爭時期,朱總司令在山西武功縣栽植的一棵楊樹,樹干、樹枝橫截面都是一顆五星,當地人稱它為「紅星楊」。在朱德故居紀念園區,你處處感到此地的奇異和靈氣,可以盡情領略到大自然賦予的美景。
馬鞍,地靈人傑,山水形勝。在故居紀念園區參觀,總司令那「仗劍山河動,揮毫日月明」的氣概;那運籌帷幄,金戈鐵馬,氣吞山河的帥風豪氣,令人浮想聯翩,讓人流連忘返。總司令一生是一首詩,琳琅山孕育了他特有的氣質,在朱總故里讓人倍加懷念他那高大光輝的形象。他永遠是人民心中的一座巍巍豐碑。
『捌』 馬山水錦好玩還是上林下水源好玩
縣城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