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歷史游記

歷史游記

發布時間: 2021-01-04 00:37:19

1. 寫一篇800字以上的歷史文化古跡游記

錦秋湖這個悅耳的名字能名揚遐邇,不僅有她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特產,還有那坐落在湖北部的古樸典雅的「五賢祠」。
初夏時節,我們騎自行車去五賢祠,沿分洪河岸北行,西岸垂柳拂水,倩影倒映;東岸,白楊參天,濃蔭遮地。淙淙的流水泛起微微波紋。約行四五里,隱約看見蘆葦叢中有幾座瓦房,被樹木環抱著,那就是「五賢祠」。
五賢祠背北向南,前臨荷塘,右靠魚池,另兩面依傍著一米多高的蘆葦,真是草秀水明。
站在水塘邊,五賢祠的正面盡收眼底,東西大約50米,龍頭大門居在中間,兩側各有一座五六米高的四角涼亭。與其說涼亭,倒不如叫「望湖亭」。
門與亭全是瓦紅色。四角向上翹起,猶如雄鷹在空中展翅。陶瓷畫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楹樑上刻有精緻的花紋,給人一種幽雅古樸的感覺。
登上台階,走向院內,正面是五間上房,東西兩側各有三間偏房。所有房屋都是瓦紅色,造型奇特,古色古香。突起的房檐像雞嘴向上噘起,房前面皆雕梁畫棟,光亮光亮的。
走近上房,見中間兩根柱上,有董一博題寫的對聯。上聯是:「數代一堂漢相宋儒戰國才」;下聯是:「異姓五賢卧龍謫仙天下士」。上面是金紅的大匾,匾上寫著斗大的三個字「五賢祠」,真是軒昂壯麗。
進入屋內,五尊雕像一字兒擺著。個個魁梧、威嚴、莊重地坐在一米多高的築台上。上遮綢布緞布棚,下踏青石板面。尊尊精緻、細膩,個個栩栩如生。
中間是魯仲連的塑像。據向導介紹,他是戰國時齊國人,善於為人排難解紛而不受報酬。《戰國策》和《史記》等書都有專文記載他的事跡。
向導指著右邊一尊大像說:「他是北宋文學家蘇東坡,當年他在密州知州任內,逛罷華不注山(今濟南東北華山),順小清河而下,來這里揮筆寫下了『貪看翠蓋擁紅裝,不覺湖邊一夜霜,卷卻天機雲錦緞,縱教匹練寫秋光』的著名詩篇。」他頭戴一頂綠色四方平頂大帽,面容慈祥,鬢角像刀裁,眉梢如墨畫。眼神中充滿著文學才華。墨黑的胡須飄在胸前,左手托著書卷,像在那裡低吟奇麗的詩句。
左邊的塑像是三國蜀相諸葛亮,他握羽毛長扇,眉宇間流露出足智多謀、神機妙算的才能。
排在最外的兩賢,是顏?和轅固。顏?,戰國時齊國人,曾隱居在「五賢祠」這個地方。
踏上西房台階,映入眼簾的是一副對聯:「識時在諸葛,致和有仲連。」
這不正是對二位賢士的高度評價嗎?正面牆上寫著「邦國瞻依」的橫批。牆上掛滿了古今詩人、畫家的佳作,詩意橫溢,畫情叢生。
步入東房,向導指給我們看門前的對聯,「漁舟唱晚歸蓮渚,驚陣雁寒宿蘆華。」這正是來贊美錦秋湖景色的。是啊,裡面全是贊美錦秋繁榮景況的詩畫。真是詩意盎然,畫景壯觀。
游罷五賢祠,心中確有所感,這感慨都出自於對「五賢祠」的敬佩和對祠中瑰麗建築的贊賞。天已傍晚,我們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2.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游記

《馬可·波羅游記》全書共四卷,問世後被大量翻譯、出版,成為中世紀最暢銷、影響歐洲人最大的游記著作。《馬可·波羅游記》直接或間接地開辟了中西方直接聯系和接觸的新時代,也給中世紀的歐洲帶來了新世紀的曙光。事實已經證實,《馬可·波羅游記》給這個世界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其積極的作用是不可抹殺的。
http://ke..com/view/547192.html

《徐霞客游記》:這部書四十多萬字,是把科學和文學溶合在一起的一大「奇書」。徐霞客游記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比較詳細記錄所經地理環境的游記,也是世界上最早記述岩溶地貌並詳細考證其成因的書籍。徐霞客一生除了家中發生重大事件外,幾乎沒有停止旅遊,並詳細記錄途中所見,是地理學家和考古學家不可多得的研究材料。
http://ke..com/view/43359.html

《始得西山宴遊記》:自余為戮人,居是州,恆惴粟。其巢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卧,卧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http://ke..com/view/528389.html

《伊本·白圖泰游記》: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圖泰於1346年(至正六年)來中國游歷,考察中國風土民情。白圖泰先後訪問過泉州、廣州、杭州以及元大都。返回摩洛哥後,白圖泰將他的游歷筆錄成書——《伊本·白圖泰游記》。這部旅行家筆錄,以豐富翔實的資料,成為中世紀地理、歷史、民族、宗教、民俗等方面一部價值極高的著作,被許多學者引用,至今仍是研究宋元時代中國與阿拉伯國家關系的重要資料。
http://ke..com/view/404080.html

《希臘游記》:在旅行家沙尼亞斯巴(Pausanias)的<希臘游記>一書中,曾對宙斯神像作了詳細的描述,書中記載:「宙斯神主體為木製,身體裸露在外的部份貼上象牙,衣服則覆以黃金......
http://ke..com/view/501570.html

3. 歷史、游記人文經典書都有什麼

《文化苦旅》
是余秋雨的游記散文集,但絕不僅僅是游記。作者面對名山大川,歷史風物,深思苦慮,體味其對於中國文化,中國人文精神的深遠意義,也可謂是「文化苦慮」。作者文字精當,夾敘夾議,筆端常帶感情,也引起讀者對中國文化的思考、欣賞與認同。本書成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反思傳統文化、以求建立新時代人文精神的代表之作。
《魯濱遜漂流記》
本書在西方有長遠而巨大的影響。在中國也是一本廣受歡迎、引人入勝的小說。小說的魅力在於,作者把一段明顯虛構的故事寫得像作者親身經歷的自敘那樣具體、逼真、可信。本書是人的生存力量的贊歌,也從反面說明了這樣一個真理:不管人類社會多麼不盡人意,人也決不可能孤獨的生存,我們需要人群。

4. 歷史景點游記

老殘游記或《三峽》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岩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5. 怎麼寫歷史古跡游記呀

很簡單,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寫去哪裡遊玩了,見到了什麼。第二部分追憶古跡的歷史以及相關的歷史名人事跡,感慨下古聖先賢。第三部分寫對如今的啟示,對自己的激勵。
大體游記都是這樣。

6. 我要「廣州歷史游記」作文 600字左右

越秀公園是因越秀山而得名,而越秀山又是以西漢時南越王趙佗曾在山上建「朝漢台」而得名。公園建於1952年,是廣州最大的綜合性文化觀賞公園。總面積86萬平方米,包括北秀、東秀、南秀三個人工湖、七個山崗,為五嶺余脈最末的丘陵。園內山水秀麗、風景優美、草木蔥蘢,鳥語花香;文物古跡眾多。主要有五羊石像、「粵台秋月」、「粵秀連峰」、「粵秀松濤」等美景,有鎮海樓、明代城牆遺址、四方炮台、石牌坊、孫中山紀念碑等古跡。此外,還有能容納 3萬餘人的越秀山體育場和可進行國際比賽的越秀游泳場。

門票很便宜,5元/人,但是進園後,每參觀一個景區卻要另購票。內有廣州博物館、廣州美術展覽館、東秀兒童樂園、花卉館、五羊石像、西遊記景觀及其它文化娛樂場所。還有新推出的大型游樂場——新金印游樂場等等。表弟說那裡有一些新奇、高檔、好玩,刺激,娛樂性強的項目,而且適合各種不同層次的人士遊玩。但是,爸爸的興趣卻不是在那些娛樂性強的項目上,他更注重的是歷史的沉澱,自然的風韻。於是我們一家便去找鎮海樓——也就是廣州博物館的所在地。

粗粗看了「粵秀連峰」、「粵秀松濤」等美景,稍稍領略了四方炮台、石牌坊、孫中山紀念碑等古跡,簡單觀摩了能容納 3萬餘人的體育場、游樂場等,沿著鎮海路向西再稍拐向北一點,就到了鎮海樓。那是一幢五屋高的挑檐畫廊的老式長方體木樓。始建於距今628年的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是在北城垣建造的最高城樓,坐落在越秀山小蟠龍岡上。又名「望海樓」,差不多在越秀公園海拔最高的位置了。據說此樓歷史上曾五毀五建,自清代以來,就被列為羊城八景,現在已經是廣州十大旅遊景區之一了。

須購票方能進館,全票10元/人。購了票,沿著一不高的石梯坎向上走再轉個小小的彎,就到了博物館的院壩。樓前碑廊有歷代碑刻,院壩的右側邊有一小壩壩,陳列著很多鐵鑄的捲筒似的之類的東西,有閃閃發亮的是新的,有銹跡斑斑的是舊的,我很驚奇,指著問爸爸,爸爸走過去,環顧四周,若有所思:噢,這是炮,以前的,清朝時抗擊英軍用的。我數了數,陳列有12門古炮,趕緊拍攝了幾張照片,以記住這英勇的歷史。

廣州博物館是一個地方綜合性的歷史博物館,館內設有《廣州歷史陳列》。一、二、三樓基本上都是廣州出土或採集的近千件各個時期的文物、照片和資料等展品,比較系統地展示了了廣州五、六千年來的文化、風俗、城市發展變遷的軌跡。四、五樓是專題展廳,陳列的是廣州本地不同時期的特珠文物、重要照片、資料等。館內展品質地各異,姿態萬千;有玉石寶石杯盤碗槲,有珍珠翡翠頭飾手飾,有骨雕牙刻龍飛鳳舞,如百花齊放,百花爭艷般令人目不暇接,恨不得把廣州的千年珍品一瞬即藏入眼中。

在鎮海樓的東側,是廣州博物館美術館展區。館內陳列《海貿遺珍——18-20世紀廣州外銷藝術品》及《地球歷史與生命演化》兩個專題展覽。《海貿遺珍》展示了廣州外銷的牙雕、刺綉、絲織、外銷瓷、外銷畫等藝術品,再現清代廣州口岸對外貿易的盛況歷史。《地球歷史與生命演化》則採用隕石、礦物和化石三大類罕見珍貴的實物形象地展現了地球的形成民發展及生命誕生演化的全過程。展區內還有仲元圖書館,是為紀念辛亥革命將領鄧仲元而建的。展區外有210方碑刻環繞著,碑廊回環曲婉,清靜幽雅,嵌列著王羲之、歐陽詢、顏真卿、蘇軾、黃庭堅、米芾、董其昌、蔡襄等歷代名家真跡和地方歷史文獻。

媽媽說爸爸對一個城市的歷史是比較感興趣的,但是這個博物館卻讓爸爸有些掃興——因為展出的主要是一些文物古跡之類的東西,這對愛考古的人來說或許是求之不得,而對於當了多年的歷史教師的爸爸來說,卻比較乏味。不過爸爸還是很高興的在展廳口留了個影。一行人在表弟的引導下,去觀摩廣州市的標志性景觀之一——五羊石像。(

7. 求一個有歷史意義的的游記作文600字的

江南小游

順著江南的小橋流水,我在雲影波心中端詳這幅美麗神奇的江水風情畫。

流動的水,綠得靚麗,綠得深邃,我俯下身子,輕輕撥弄湖水,儼然低矮的房子,加上我被映入了流動的畫卷之中。這水,流動得清悠緩慢,不像三峽,「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這水,玉盤一樣深錠的顏色,似用青草釀成的果酒,不像小石潭「潭中魚可白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看得清晰透徹。漁夫用槳緩緩推動著流水,我也和吳均一樣體驗一下「從流飄盪,任意東西」的自在和悠閑。

第一腳踏在江南的路上,潮濕的路面,青苔早已不分季節地滋長,倒吸一口氣,新鮮的空氣,嗅不到城市間絲毫的尾氣,嗅不到城市的喧囂,只能嗅到這里土地上散發的夾雜著野花的點點幽香,這屬於江南的獨特氣息。我不禁閉上了雙眼,用我的嗅覺、聽覺去感悟這個別樣的地方,去領會這里濃厚的文化氣息。

我不由得轉到一條安靜幽邃的小巷,有幾戶人家,只是窗扉緊掩,紅漆大門,雕花紋印,上前一看,門上的角落裡纏繞著蜘蛛絲,那是沒有人住的房子,時過境遷,人已去,樓已空,房子的主人留下這座破敗的豪宅,過往的人群往往停住腳步,去揣測這個大戶人家的身份,地位,以及主人的浮華……

這個小巷,抬起頭來,天被拉成一條細線,這條小路定有一群活潑的孩子從這兒經過,跑跑跳跳,上學放學……定有一位老奶奶摸索著路,趕往集市……郵差騎著自行車,在狹窄的小道中搖搖擺擺,把信送往千家萬戶。還有,還有那個丁香姑娘,手持油傘,慢慢走過小巷……啊!這條路承載著多少人,承載著多少數之不盡的文化情結啊,這條路究竟是一條怎樣的路呀?

我往來時的路走了過去,凄厲的琵琶聲勾住了我的魂。一女子半掩著頭,妖嬈的身子隨著琵琶有節奏地搖動,調弄得碧波盪漾,女子一凝神,道路兩旁的一切似乎冰封,又在彈指一揮間破滅……多哀怨的曲調,女子的心中有太多太多難以言表的情愫吧?我沉重地想著,靜靜地離開了……

一路上,我都在回味著江南發生的事,好像是註定的,又好像是巧合,我說不清。生在大城市的我頭一遭看到這樣朴實的地方,感受這凄美的情緒。這一輩子,也只有這次令我懷著沉悶的氣息去閱讀這個地方。江南的景,江南的物或是江南的人,都是最最原始的人文遺韻。

我捧著這些情感,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這個有著濃濃文化氣息的地方。

江南,你真的讓我難以忘懷啊!

8. 歷史名勝古跡的游記,含八上歷史故事

有西湖的蘇堤和白堤,有崔灝湖北黃鶴樓的,有王勃的滕王閣,有西安的駝經的白馬四

9. 與歷史有關的游記

中秋剛過,九月十二日中午我們一行68人組成的旅遊團,踏上了去武隆芙蓉洞烏江畫廊一線與仙女山的旅途.。我們第一站是去素有「東方瑞士」之美喻的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那裡平均海撥1900米,33萬畝的森林與10萬畝的草場形成一天然的巨型「氧吧」是重慶周邊最大的高山草原。
以前到武隆需要4小時的路程,如今2小時就行了。我們在武隆的一個小鎮上吃罷晚飯,就直向仙女山奔去。晚上7點多鍾我們到達仙女山並住在仙女山賓館。中秋後仙女山的夜晚,寒氣襲人,我們將所帶的衣服穿上,都還感到有絲絲寒意迎面襲來。晚上將篝火點燃,我們圍座在篝火旁,一邊烤著羊排,有的自己烤羊肉串、有的在跳搭火車的游戲,我卻在篝火邊賞月,用心靈感受仙女山森林公園夜空那「十五的月兒十六圓」的韻味;月亮又大又圓,像掛在樹梢上一樣,離我們彷彿很近,卻又很遠,月亮在雲絮中穿行,樹影在黑夜中搖曳。月亮、雲絮、樹影與不遠處帳篷式的房子,還有圍坐在篝火旁的我們輝映在一起構成了一副浪漫的草原月夜圖畫。大家的興志很高,在篝火旁一邊烤著羊肉,一邊唱著歌,一直玩到深夜,盡情地領略了高原篝火晚會及賞月的情趣。
仙女山的早晨空氣是清新的,我們來到仙女山草原,那裡可以跑馬、射箭、放風箏、有卡丁車、可玩滑翔傘。仙女山溜馬場更是寬廣遼闊,草原如茵,綿延無際;人與牲畜悠閑地徜徉其間,天空透亮的藍,陽光撒滿了綠毯,給人一種想放聲高歌之感。我們一群朋友恣意地放聲唱起歌來,使得對面草坪上的朋友與我們對起歌來,這邊唱「遼闊的草原我的家」那邊合「對面的女孩看過來」有的還載歌載舞起來,中老年朋友忘了自己的年齡,就像回到了青年時代和青年們一起很是瘋狂了一把。大家盡情喧泄那都市沉澱已久的煩躁,享受著清新的,幽靜、閑適的草原氣息與風光。
武隆的天生三橋是烏江畫廊岩溶地質公園,屬國家4A級旅遊區,擁有世界上第二大天坑群(共7個天坑)。坑連著天生的橋,橋又連著坑,天坑深度和口徑均在200米與150米以上,氣勢雄偉壯觀,風景秀麗宜人,天坑坑口有「十」字形,有紡綞形,有簸箕形,形貌多樣,變化多端,其中中石院是口徑最大的天坑,面積為30餘萬平方米,另外在天坑景區內還生長著無論是數量,還是規模都是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群。具有雄、奇、險、絕等特點,是全國罕見的地質奇觀生態旅遊區。它以三座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的天生石橋最具吸引力。到了天生三橋導游告訴我們,要圍著三座天生橋沿著坑道往下走到坑底,一般要走兩個半小時,不走回頭路,返回時可乘一段纜車。我們沿著坑向天生三橋的坑底前進。
俗話說小徑通幽,越往裡走,景色越是險而秀麗,只見林森木秀,峰青嶺翠,修竹搖曳,鳥語花香。步入其間,直壁立崖,飛泉流水,瑰麗崔巍。行進在山谷間你可看到很獨特的風景,而且你可發揮豐富的想像力。不信你看:對面山峰,巨石錯列有序,或卧或站,隱現於草林之中,彷彿峰斜陽殘若牧群夜歸時,看到老嫗拄杖依門望,牧童揚鞭策牛回,月上柳梢,晚清風拂面涼,草上低曳牛羊突現,村中犬吠,柴門燈閃,泌溢出一片山村之安瑞祥和,意蘊著桃花源般的原始古樸,清幽與自然……
在山谷與樹林里穿行,心情是歡愉的,大家一邊觀景,一邊聊天。突然,碩大一根巨石,獨立地矗立在我們面前。原來我們來到了天生三橋的絕景之一「擎天一樁」,人們把它稱之為「生命之源」真是不看茫然,看了自然,再看釋然,讓我們領略了天地造物與大自然的神工鬼斧。當我們來到「登臨絕頂」,扶攔遠眺,遠近山巒,溪流溝谷,盡收眼底,名山勝景一覽無余。抒情懷古,俯呤「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之詩句,豪情頓生,山高天遠,峰奇地險,喜舍臨絕頂,壯志多,真有憂搔頭俯首詩篇少的感覺。
步入橋底,更是溪流清幽,綠野仙蹤,山花遍野,整個山、泉、橋共同構成了一副完美的自然山水畫卷。我們邊走邊攝影,不知不覺走了三個小時,感覺有點累了就乘覽車上了坑面。
武隆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其芙蓉洞也是國家4A級景區,在芙蓉江旁。是1993年發現,1994年對外開放的。它是世界上較大的溶洞群之一,洞內全長2700米,幾乎包括了鍾乳石所有沉積類型。我們隨著導游向洞內走去,一邊聽導游的講解,一邊領略天地造物的瑰麗與神奇。洞內的「生命之源」「珊瑚瑤池」「巨幕飛爆」「石花之王」「犬牙晶花池」並稱為芙蓉洞「五絕」被世界洞穴專家譽為「斑斕輝煌的地下藝術宮殿」。特別是珊瑚瑤池系由水池中色澤淺黃的方解石晶花和浮筏石筍構成,池水面積約30平方米,水深0.5—1.3米,水質清沏透底,珊瑚瑤池以其面積最大的水下晶花為世所罕見,生長在晶花浮筏上的兩根翠玉般的石筍,尤如瑤池中的兩位妙齡仙女,更是洞中之珍品,舉世奇絕,而珊瑚池上的整個上部空間,更為琳琅滿目的鵝管鍾乳石,石幔、石花和捲曲石等各類沉積物所布滿,顯得無比豪華富貴是洞號稱天下第一洞的標志性景區,據說此景全國獨一無二,世界上只有法國克拉姆斯洞穴才有,但它的水深和面積沒有芙蓉洞的大。真可謂「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那得幾回聞」。
芙蓉洞江邊有過江速滑,到武隆還可去黃柏渡漂流,但因是枯水季節,而沒有成行。旅遊不僅開闊眼界,增長知識,且對身體有益。

10. 一篇關於歷史的文章(游記、讀後感、觀後感等)

最近我讀了一篇()
它主要講述了()
這本書的作者是()然後抄作者簡介
我最喜歡裡面的()因為ta()
我會學習他的品質以後()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