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鄴城遺址保護區

鄴城遺址保護區

發布時間: 2021-01-04 21:07:07

A. 簡述曹魏鄴城的布局及其在中國都城史上的影響

鄴城,古代著名都城。遺址范圍包括今河北臨漳縣西(鄴北城、鄴南城遺址等)、河南安陽市北郊(曹操高陵等)一帶。遺址主體位於河北省臨漳縣境內,縣城西南20公里處的漳河岸畔,南距安陽市18公里,北距邯鄲市40餘公里。始築於春秋齊桓公時。東漢末年,曹操擊敗袁紹,占據鄴城,營建王都。鄴城先後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居黃河流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長達四個世紀之久。1957年考古工作者對鄴城遺址進行了首次勘察,1979年,鄴城遺址被公布為臨漳縣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月,鄴城考古隊在臨漳縣北吳庄發現佛造像埋藏坑,挖掘出土2895件東魏、北齊石造像及殘件,是目前所知建國以來出土最多的佛教造像埋葬坑。鄴城遺址也是研究古代都城、建安文學、北朝文化的大型遺址。
影響:
曹丕代漢建魏後定都洛陽,魏以洛陽為京師,長安、譙、許昌、鄴城、洛陽為「五都」,足見鄴之重要。
鄴城作為魏晉、南北朝的六朝古都,在我國城市建築史上佔有輝煌地位,堪稱中國城市建築的典範。全城強調中軸安排,王宮、街道整齊對稱,結構嚴謹,分區明顯,這種布局方式承前啟後,影響深遠。特別是它對後來的長安、洛陽、北京城的興建乃至日本的宮廷建築,都有著很大借鑒和參考價值。

B. 鄴城遺址的遺址保護

1988年,鄴城遺址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列入中國36處大遺址之一。總投資1億多元的鄴城博物館是依據《鄴城遺址保護總體規劃》實施的一項文化工程,位於鄴城遺址保護范圍以外,鄴北城中軸線的北延長線上,距離鄴北城的北城牆基址約380米處,主要用於收藏和展示鄴城出土文物,弘揚鄴城歷史文化,承擔鄴城歷史研究和傳播任務,兼做鄴城考古工作站。博物館採用漢代建築風格,佔地65畝,建築面積5228平方米。此次共展出陶器、瓷器等各類珍貴文物300件(組)。
鄴城遺址中「鄴北城考古遺址公園」被列入河北省文化產業「三個十」之「十大文化產業項目」推薦名單中,這是已知的邯鄲市惟一一個入選的省級文化產業項目。
2012年10月22日鄴城遺址產業園(鄴北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項目)已經成功入選2012年河北省「十大文化產業項目」,這是邯鄲市惟一入選的文化產業項目。
2013年5月27日,鄴城遺址(含河南安陽高陵)被列入國家文物局和財政部批準的《大遺址保護「十二五」專項規劃》,國家將進一步加大投入、加強引導,全面推進大遺址保護工作。 2012年8月16日開館的河北臨漳鄴城博物館,首次展示了鄴城遺址1:600沙盤。鄴城遺址原貌首次以實物形式展現在世人面前。
沙盤是根據歷史文獻資料和鄴城考古隊近30年的考古勘探成果製作,展現了當時鄴城內廓城的全貌以及部分外廓城,沙盤總面積約600平方米。 臨漳縣鄴城博物館是該縣鄴北城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項目的一部分,該項目總投資65億元。2009年8月11日,鄴城博物館奠基興建。2011年1月,博物館主體建設完工。
鄴城博物館址選定在鄴城遺址保護范圍以外、鄴北城中軸線的北延長線上,距離鄴北城的北城牆基址約380米處。
鄴城博物館採用漢代建築風格,佔地65畝,建築面積5228平方米。此次博物館共展出陶器、瓷器等各類珍貴文物300件(組)。
博物館大門外的人面瓦當照壁牆為該館的標志性建築,上面的造型是仿造鄴城遺址出土的前燕時期半人面瓦飾件以約1:50等比放大建成。博物館主館的外形是依據鄴南城的正南門朱明門的意象而建,東西長65米,南北寬50米,面積約為鄴北城的千分之一,由城樓、城門和城牆共同組成。博物館中間門洞是參考有關文獻記載及鄴城考古隊在鄴南城朱明門遺址發掘現場情況而仿製。
主館主要包括6個展廳,展示了鄴城各個歷史時期的時代面貌,包括曹魏鄴城、東魏北齊鄴城等。其中第五展廳是該館一大特色,是專門的佛造像展廳,名字為「中國北方佛都———六世紀鄴城佛教」。

C. 古代鄴城為什麼被毀是什麼原因

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隋公兼丞相楊堅鎮壓了對自己不服的相州(治所鄴城)總管尉遲迥,為了防止河北反楊勢力死灰復燃,遂下令火焚鄴城,一代名都成為廢墟。相州、魏郡和鄴縣及大部分居民一並南遷至安陽城,於鄴城舊址置靈芝縣。

此時安陽代替鄴城成為這一地區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原舊鄴縣地劃入安陽縣,同時安陽縣更名為鄴縣。

春秋時期齊桓公築鄴城,鄴是邑名。戰國時屬魏,有鄴令西門豹治鄴之故事。依「鄴令(鄴縣令)」一詞推斷,此時可能已置鄴縣。今留有西門豹祠在河南省安陽縣。

東漢末年袁紹以鄴城為根據地,遂成為冀州治。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自封為魏公,定魏國之都於此。曹操因舊城增築鄴北城,東西七里、南北五里,北臨漳水,城西北隅自北向南有冰井、銅爵、金虎三台(即銅雀台),遺址位於今臨漳縣三台村。

曹丕篡漢,遷都洛陽城,鄴仍為魏郡郡治,並以「王業之本基」為曹魏五都之一。

西晉沿襲曹魏舊制,後避晉愍帝司馬鄴之諱,314年改名臨漳縣。咸康元年(335年)石季龍徙都之,復改為鄴縣。

十六國時期的後趙、冉魏、前燕都曾在此建都。

東魏建立,遷都於此,置司州,改魏郡為魏尹,並於古漳水南岸營建鄴南城,東西六里、南北八里,規模大於北城,現其城遺址因漳水改道已在北岸。東魏天平初年(公元534年),把盪陰縣、安陽縣劃入鄴縣。自此安陽縣並入鄴縣直到590年(重置安陽縣)共56年時間。

北齊代魏後,仍以此為都,改魏尹為清都尹,倚郭鄴、臨漳、成安三縣。鄴城之盛,至此為最。此時的鄴城坐擁天下之精華,是當時最為繁榮的都城。

北周滅齊,改司州為相州,清都尹為魏郡,臨漳、成安二縣從鄴城遷出,鄴仍為相州州治、魏郡郡治。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尉遲迥據鄴反抗楊堅失敗,古鄴城被焚毀。

(3)鄴城遺址保護區擴展閱讀:

1979年12月,鄴城遺址被公布為臨漳縣文物保護單位。

1982年7月23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1月5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河北省臨漳縣完成了《鄴城保護總體規劃》的編制評審,鄴城遺址保護列入了國家重點支持的36家大遺址之一,並列入國家、省、市「十一五」重點建設項目。

2013年5月27日,河北省鄴城遺址(含河南安陽高陵)被列入國家文物局和財政部批準的《大遺址保護「十二五」專項規劃》,國家將進一步加大投入、加強引導,全面推進大遺址保護工作。

D. 鄴城遺址位於哪裡,有什麼意義

鄴城遺址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和河北省臨漳縣交界處,是我國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都城遺址。臨漳古稱鄴,據黃河流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長達4個世紀之久,是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素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譽。同時,鄴城也是西門豹投巫治鄴之地、建安文學發祥地、中軸對稱都城建設規劃肇始之地。

E. 古時河南業城是哪

你是說鄴城吧!古鄴城遺址在今河南省安陽市城北18公里處的河北臨漳縣的漳河岸畔.在河南河北交界處.河南安陽古代亦稱鄴。

http://ke..com/view/162521.html?wtp=tt
鄴城
鄴城遺址在今河南省安陽市城北18公里處的河北臨漳縣的漳河岸畔,是一處重要的古都遺址,是殷鄴文化的主要內容之一。
1979年12月公布為臨漳縣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7月23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5日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自公元前11世紀商王國滅亡之後,1500年前,這里再度崛起,成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從東漢末年起,歷經兩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先後有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6個王朝在這里建都,達126年。公元580年,鄴城被毀,當時的相州、魏郡、鄴縣南遷至安陽城,安陽亦稱鄴。
鄴城初建於春秋時期,相傳為齊桓公所築。公元前439年,魏文侯封鄴,把鄴城當作魏國的陪都。此後,鄴城一步步成為侯都、王都、國都。
戰國時,西門豹為鄴令。他治河投巫的故事,幾乎婦孺皆知。曹魏時建北鄴城,東西長7里,南北長5里,外城有7個門,內城有4個門。曹操還以城牆為基礎,建築了著名的三台,即金鳳台、銅雀台、冰井台。曹操和他的兒子們在這里宴飲賦詩,造就了著名的三曹七子,為後世留下了「建安風骨」的美譽,是為我國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
東魏建南鄴城,東西長6里,南北長8里18步。增修了許多奢華建築,如太極殿、昭陽殿、仙都苑等。
那個唱著「天蒼蒼、野茫茫」的東魏主高歡,不僅在這里興建樓台廟宇,還在這里安置了能自己演奏器樂的機器人,留下不朽的美談。
這一時期,統治者特別崇尚佛教,不惜動用大批力量修建佛教石窟寺,為我們留下了許多不朽的文物名勝,如靈泉寺、萬佛溝、北齊石窟、響堂山石窟、洪谷寺風景區等,其中一些景點與著名的少林寺有著千絲萬屢的因緣。
【鄴城博物館將再現古都風采】
本報邯鄲電(通訊員楊柳風記者陳國營)日前,記者從河北邯鄲市臨漳縣有關部門了解到,今年該縣將動工建設鄴城博物館,該博物館建成後,人們可一睹當年鄴城建築和社會生活的風采。
臨漳古稱「鄴」,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譽。
東漢末年,曹操擊敗袁紹,占據鄴城,營建王都。鄴城先後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居黃河流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長達四個世紀之久。華夏文化長河中許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故事,像文姬歸漢、曹沖稱象、煮豆燃豆萁等都出自鄴城,鄴城因此被譽為「中原文化之階」。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首的鄴下文人集團,還開創並繁榮了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建安文學」。
該縣將委託中國文物研究所編制三台遺址保護區、鄴城地下潛伏城門遺址保護區、朱明門遺址保護區、皇家寺院保護區四個詳細規劃。准備建設「一城」、「三苑」、「兩館」等重點保護設施。「一城」,即依託《鄴城遺址保護總體規劃》的實施,建成鄴城遺址保護區;「三苑」,即銅雀三台苑、倪辛庄宮殿苑、朱明門遺址苑;「兩館」,即鄴城博物館、建安文學館。隨著這些保護設施的逐步建成,鄴城遺址也將逐步露出其「真容」。

F. 五都的魏都鄴城

今在河北邯鄲臨漳縣。臨漳古稱「鄴」,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譽。
殷商曾遷都於此,自公元前11世紀商王國滅亡之後,到1500年前的東漢末,這里再度崛起,成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一個中心。從東漢末年起,歷經兩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先後有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6個王朝在這里建都,達126年。公元580年,鄴城被毀,當時的相州、魏郡、鄴縣南遷至安陽城(今河南安陽),安陽亦稱鄴。
鄴城初建於春秋時期,相傳為齊桓公所築。公元前439年,魏文侯封鄴,把鄴城當作魏國的陪都。此後,鄴城一步步成為侯都、王都、國都。
戰國時,西門豹為鄴令。他治河投巫的故事,幾乎婦孺皆知。曹魏時建北鄴城,東西長7里,南北長5里,外城有7個門,內城有4個門。曹操還以城牆為基礎,建築了著名的三台,即金鳳台、銅雀台、冰井台。曹操和他的兒子們在這里宴飲賦詩,造就了著名的三曹七子,為後世留下了「建安風骨」的美譽,是為我國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
東魏建南鄴城,東西長6里,南北長8里18步。增修了許多奢華建築,如太極殿、昭陽殿、仙都苑等。
東漢末年,曹操擊敗袁紹,占據鄴城,營建王都。鄴城先後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居黃河流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長達四個世紀之久。華夏文化長河中許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故事,像文姬歸漢、曹沖稱象、煮豆燃豆萁等都出自鄴城,鄴城因此被譽為「中原文化之階」。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首的鄴下文人集團,還開創並繁榮了在我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建安文學」。
該縣將委託中國文物研究所編制三台遺址保護區、鄴城地下潛伏城門遺址保護區、朱明門遺址保護區、皇家寺院保護區四個詳細規劃。准備建設「一城」、「三苑」、「兩館」等重點保護設施。「一城」,即依託《鄴城遺址保護總體規劃》的實施,建成鄴城遺址保護區;「三苑」,即銅雀三台苑、倪辛庄宮殿苑、朱明門遺址苑;「兩館」,即鄴城博物館、建安文學館。隨著這些保護設施的逐步建成,鄴城遺址也將逐步露出其「真容」。

G. 鄴城遺址的特點是什麼

鄴城遺址,在河北省臨漳縣境內,現今漳河橫貫其間,可分為鄴北城與鄴南城。
鄴北城的平面布局特點是:(1)都城中軸線的確立。城址中間的中陽門及門內南北幹道與宮殿區銜接,形成鄴北城的中軸線。(2)鄴北城金明門至建春門這條唯一的東西大道將城址分為南、北兩區,北區大於南區。北區集中了宮城、官署等。南區主要為居民區。(3)鄴北城首次把一般民居以里坊形式納入都市規劃,形成整齊的棋盤格式街道。
鄴南城,經勘探,城址東西2800米,南北3460米。牆寬一般為8—10米,城牆外部有「馬面」設施,並有繞城的城壕。城門共有14座,東西城牆各四座,南北城牆各三座。城內朱明門大道,寬近40米,通向宮城,為鄴南城的中軸線。
鄴城是一個功能分區明確、結構嚴謹的城市,它首次體現了『先規劃、後建設』的城市建設理念。鄴城遺址在中國城市發展史上的獨特地位,一直是中外歷史界的關注點之一。鄴城遺址是東亞地區古代都城建設的樣本,對中國後世長安、洛陽等古城建設乃至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古都建設影響深遠。

H. 鄴城遺址的歷史沿革

臨漳古時稱「鄴」,春秋時期齊桓公始築鄴城;戰國時期西門豹治理鄴城;東漢末內年,曹容操統一北方,雄踞鄴城達16載。
臨漳境內鄴城曾先後成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6個朝代都城,據黃河流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長達4個世紀之久,是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素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譽。同時,鄴城也是西門豹投巫治鄴之地、建安文學發祥地、中軸對稱都城建設規劃肇始之地。東魏北齊時,鄴城是中國佛教文化中心,僅鄴城周邊就有大型寺廟4000餘座,僧尼8萬多人。
鄴北城是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封魏王後營建的國都,曹丕代漢移都洛陽後,以此為北都。後趙、東魏、北齊相繼都鄴,承光元年(公元577年)北齊亡,此城衰落。鄴南城為東魏元象元年(公元538年)依鄴北城南牆而建,毀於隋代。鄴北城與鄴南城遺址位於河北省臨漳縣境內。1957年後調查發掘。

I. 「鄴」的含義「鄴城」歷史簡述


鄴(yè)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富庶繁盛的大都市之一。後趙、前燕、東魏、北齊先後在此建都,魏時曹操也曾以此為北方政治中心。鄴本有二城。北城為曹魏在舊城基礎上擴建,東西七里,南北五里,位於漳水之北,城西北隅自北而南有冰井、銅雀、金鳳三台。近代漳水南移,故址大都已在漳水之北,即今河北臨漳縣西南鄴鎮、三台村迤東一帶。南城興建於東魏初年,在今漳水之南,東西六里,南北八里六十步,較北城大,在今河南安陽縣境內。
鄴原為東漢末年冀州治所,河北平原統治中心。韓馥、袁紹前後為州牧居地。建安九年(204),曹操破據有鄴城的袁氏殘餘勢力,領冀州牧,即以鄴為根據地經營河北。繼而為丞相,封魏公,晉爵魏王。此後,東漢名義上的都城在許(今河南許昌東),實際政治中心是魏都鄴城。
曹丕代漢建魏後遷都洛陽,鄴長期為北方商業和軍事大城市。魏文帝黃初二年(221),以廣平(今河北雞澤東南)、陽平(今河北大名東)、魏(治所在鄴)為「三魏」;同時又以長安(西漢故都)、譙(魏帝本貫)、許昌(漢獻帝舊都)、鄴與洛陽合稱「五都」,足見鄴之重要。
十六國時,後趙石虎將都城從襄國(今河北邢台西南)遷至鄴城,改太守為魏尹。此後漢人冉閔建立魏國,亦都於此。前燕慕容滅冉魏,初都於薊(今北京),後亦遷都於鄴。前秦苻堅曾以王猛為冀州牧,居鄴。北魏孝文帝立相州,以鄴為州治。東魏天平元年(534),高歡入洛陽,立孝敬帝,遷都於鄴。北齊亦建都於此,改魏尹為清都尹。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滅北齊,改鄴為相州魏郡治所。周靜帝大象二年(580),大丞相楊堅企圖代周之際,相州總管尉遲迥從鄴起兵討伐,失敗。楊堅焚毀鄴城,千年名都化為廢墟。

http://ke..com/view/162521.htm
老了不死;鄴城」歷史簡述

J. 歷史上的鄴城市現在的哪裡呢

遺址范圍包括今河北臨漳縣西(鄴北城、鄴南城遺址等)、河南安陽市北郊(曹操高陵等)一帶。遺址主體位於河北省臨漳縣境內,縣城西南20公里處的漳河岸畔,南距安陽市18公里,北距邯鄲市40餘公里。

始築於春秋齊桓公時。東漢末年,曹操擊敗袁紹,占據鄴城,營建王都。鄴城先後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居黃河流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長達四個世紀之久。

鄴城是三國時期的重要城市,也是當時北方兩強曹操和袁紹爭奪的核心地帶。以這座城市為中心,足以控制北方,並進一步爭霸全國。這里也就成為了三國南北朝的古都。

(10)鄴城遺址保護區擴展閱讀:

鄴城春秋時屬衛國,戰國時為魏地,西門豹治鄴時大修水利引漳水溉鄴,城市得到首次發展。便利的水陸交通加上人口及生產資料的不斷積累,很快取代邯鄲而成華北第一重鎮。

直至漢末,經由曹魏時期開鑿的一系列運河如利漕渠、白馬渠等,特別是因北伐需要,開白溝、平虜、泉州三渠,從而形成了一條由邗溝、汴渠、白溝、平虜渠、泉州渠連接起來的由江淮直通北方、南北貫通的運河系統。

鄴城地理位置尤其優越,為北方溝通河南河北(指廣義的黃河南北)、連接山東山西(指廣義的太行山東西兩側)的交通要沖。如此優越的地理環境及交通條件,前倚大河,背靠高山,進可攻退可守,必然造就鄴城在近四百年亂世中獨一無二的特殊地位。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