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護城遺址
① 重慶合川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1、重慶合川淶灘古鎮 4A景區
該圖片由注冊用戶"愛上旅遊"提供,版權聲明反饋
淶灘鎮始建於晚唐時期,興盛於宋代,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淶灘古鎮明清民居錯落有致,老街小巷古樸典雅,早在1956年,因有晚唐石刻,宋代古鎮、清代民居及大量完整而又相對集中的文物古跡被公布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與雙龍湖一並被列為重慶市級風景名勝區,1995年被公布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2002年被重慶市政府公布為重慶市首批歷史文化名鎮、百鎮風貌鎮和小城鎮建設試點鎮,2003年11月,淶灘鎮又因其文物古跡豐富、巴渝文化特色濃厚、歷史風貌保存完整而被評為全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
【 詳細>>】
2、重慶合川釣魚城景區 4A景區
合川釣魚城,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重慶十大文化符號之一。釣魚城原為釣魚山,位於重慶市合川區嘉陵江南岸5公里處,佔地2.5平方公里。傳說有一巨神於此釣嘉陵江中之魚,以解一方百姓飢饉,山由此得名。釣魚城峭壁千尋,古城門、城牆雄偉堅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環繞,儼然兵家雄關,是馳名巴蜀的遠古遺跡。釣魚城主要景觀有城門、城牆、皇宮、武道衙門、步軍營、水軍碼頭等遺址,有釣魚台、護國寺、天泉洞、飛檐洞等名勝古跡,還有元、明、清三代遺留的大量詩賦辭章、浮雕碑刻。
【 詳細>>】
3、重慶合川文峰街 3A景區
合川文峰街以重慶著名地標洪崖洞為藍本,是合川集旅遊、餐飲、休閑、文化、娛樂於一體的巴俗文化商業街區。文峰街據考證,其地正是巴國故都「巴子城」遺址所在,因古城正中心是合川城市地標文峰塔,所以得名。順著石板路,古建築群里透出古風古韻撲面而來,街中參天老黃桷樹的樹葉在風中擁護搖曳,風格集成了人文之韻,親水之韻,休閑之樂,美不勝收。文峰街地處合川城南的涪江渡口,總佔地面積約500畝。街區按「一街、一園、兩片」劃分,有仿古傳統商業街、文峰塔、三棵樹、濱江生態文化公園等景點,街內店鋪林立,並置有文化雕塑。
【 詳細>>】
4、釣魚城古戰場遺址博物館
合川釣魚城古戰場遺址位於重慶市合川區境內,是國內保存較為完好的古戰場遺址之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釣魚城被列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大革命」期間,釣魚城裡殘存的遺址、石刻、建築等,再遭破壞。直至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釣魚城始得重新開發。釣魚城古戰場遺址博物館館址利用清代建築護國寺、忠義詞改建,佔地面積3950平方米,建築面積2975平方米,分為三個陳列室。館內現有宋代刀劍、瓷器、錢幣、金屬飾器和當今名人書畫藏品近千件。2009年晉升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 詳細>>】
5、合川區雙龍湖水利風景區 國家水利風景區
雙龍湖風景名勝區位於位於重慶市合川區淶灘鎮,距合川城區26千米,因大壩附近的水面蜿蜒逶迤,形似「雙龍搶寶」,故名雙龍湖。雙龍湖有4.5平方千米水域,28.5平方千米陸地,80多千米湖岸線,4個全島和67個半島、100多個湖汊港灣。雙龍湖是合川重點培育的釣魚城—雙龍湖—淶灘古鎮龍型旅遊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慶市體育局命名的重慶市龍舟訓練基地。雙龍湖是重慶第二大人工湖泊,是國家一級水源保護地,還是重慶市體育局命名的重慶市龍舟訓練基地。
【 詳細>>】
6、淶灘二佛寺摩崖造像 文物保護單位
淶灘二佛寺摩崖造像,位於重慶市合川區淶灘鄉渠江邊。寺中摩崖石佛曾居四川省第二,故名。始建於唐廣明二年(881年)之前,歷經多次擴建修葺。依山建寺,宮殿式建築,覆金色琉璃瓦,全盛時有樓殿990間,僧眾近千,寺垣環繞,宛若城闕。寺內南、北、西三面石壁全為宋代造像,北面正中摩崖主佛趺坐,高12.6米,手掌寬2.13米,足趾共寬1.47米,當時僅次於樂山大佛。淶灘二佛寺摩崖造像,為重慶市物質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詳細>>】
7、釣魚城遺址 文物保護單位
釣魚城遺址位於中國重慶市合川區東城半島東北部海拔391.22米的釣魚山上。從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軍民憑籍釣魚城天險,抵抗蒙、元軍隊36年。釣魚城遺址具有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豐富的旅遊資源和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先後獲「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的游覽勝地。2012年10月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 詳細>>】
8、鷲峰峽漂流
鷲峰峽漂流位於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國家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淶灘南側牛壩溪流域,距合川城區30公里,重慶市主城區85公里,驅車自駕僅一個小時就可以到達。是主城半徑一小時車程內少有的集驚險刺激運動體驗,綺麗華美自然風情於一體的高水平生態旅遊項目。漂流全長6.6KM,流域內總體落108米,其中有三個落差高度在10米左右,最大落差達13米。河道曲折逶迤,流經區域內五個村落後匯入渠江;河床中奇石怪岩,星羅密布,渾然天成;兩岸山勢險峻,更兼秀麗的自然生態風貌。
【 詳細>>】
9、三佛寺(重慶市合川區)
10、重慶凈水寺
② 合川釣魚城的主要景點
釣魚城原為釣魚山,在合川縣城東北部,距縣城約5公里,山上有一塊平整巨石,位於護國門之上,這就
是釣魚台。
釣魚台是馳名巴蜀的遠古遺跡,傳說遠古之時,三江洪水泛濫,人們競相奔山避難。正當他們飢餓難熬、瀕臨死亡之際,突然從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頂上持竿長釣,以鮮魚饋贈災民,民賴以生。從那以後,巨神留下足跡的石台就被稱為釣魚台,台前留有五個孔穴的巨石,被稱為插竿石。
釣魚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圍,形勢陡絕,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釣魚山變成釣魚城是在十三世紀,依山築城,是戰爭的需要,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戰斗,也不是一次一兩年的戰爭,而是持續了整整36年的攻防爭奪戰,這不僅僅是南宋王朝與蒙古大軍之間的一場生死決戰,而是改變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的一場具有重大意義的戰爭——釣魚城之戰。 釣魚城的停車場,就是原來的較場,較場東南邊上,是古軍營山莊,山莊里有幾座古軍營。古軍營是原釣魚城守軍的駐所,他位置適中,道路四通八達,一有軍情,無論東西南北,部隊即可迅速出擊,南宋 祥興二年(1279年)王立開城降元之後,雄偉的較場和成片的營房被元軍焚毀,隨後又歷經七個多世紀的荒廢,只留下依稀的殘基可尋。1987年至1989年間,國家撥專款在遺址上平整了較場,修復了部分營房。
古軍營山莊前,有寬闊的跑馬道,這是釣魚城軍民修築的貫穿全城的軍事交通命脈,遇有軍情,守城部隊即可通過跑馬道迅速到達戰斗地點。釣魚城跑馬道遺址總長8.5公里,路面寬3.5米,可供「三馬並進,五人並行」。
沿著跑馬道,來到嘉陵江邊,陡峭的岸邊,是堅固的城牆。據說,釣魚城裡倚懸崖絕壁而建的古城牆有17里長,城牆上有瞭望孔、炮台口,居高臨下,易守難攻。
城牆上有一處炮座遺址。南宋晚期,威力巨大的管形火器已廣泛使用於戰爭。遙想當年,蒙古大軍蔽江而來,釣魚城軍民在城牆上安置巨炮,遙擊攻城蒙軍,那可能真是「檣櫓灰飛煙滅」的戰斗景象...... 護國門,是釣魚城八座城門中最為宏偉的一道險關,位於城南的第二道防線上,左倚懸崖絕壁,右臨萬丈深淵的嘉陵江,上書「護國門」和「全蜀關鍵」。據說,當年曾施以棧道出入,靠「過河拆橋」的方式通行(去時修復棧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內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雙方在這里經歷了上百次慘烈的戰斗,但此門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險之地!站在護國門上,居高臨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牆」殘跡。
護國門內外的懸崖絕壁上,有很多題刻,其中還有蔣介石題寫的「艱苦卓絕」和何應欽題寫的「十年教訓」。 「上天梯」,是南宋後期釣魚城軍民在岩壁上開鑿的一條棧道。傳說,神仙拯救了百姓後,從「上天梯」返回天庭。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戰期間所設刑場,據《釣魚城志》記載,1259年春,釣魚城主將王堅將蒙哥大汗派來說降的晉國寶斬首於此。
登上天梯,是一處寬闊的平台,這些鍋狀的凹坑叫做九口鍋,是當年釣魚城守軍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製火葯的碾盤,這是中國最早的兵工廠遺址。當年,這里製造的鐵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殺傷性武器,有效地增強了釣魚城的整體防禦能力。據說,蒙哥汗(元憲宗)就是被在此製造的火炮打傷而死的。 九口鍋遺址東北,是護國寺和忠義祠。
護國寺,始建於南宋紹興年間,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毀於兵火。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重建,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該寺住持智慧和尚又進行培修。大門上一幅石刻對聯:城號釣魚,三江送水開巴 塹;寺名護國,孤嶂飛雲控蜀江。訴說著釣魚城護國的重任。
護國寺,已經改建為釣魚城博物館。該館以釣魚城36年抗戰史為主線,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從「歷史風雲、獨釣中原、鏖戰魚城、上帝折鞭、忠義千秋以及宋代兵器、宋代居民生活場景和名人字畫」等八個方面進行了展示,並有以油畫為背景的戰爭沙盤、12位宋蒙攻守雙方的歷史人物雕塑及汪德臣喊降中雷石、蒙哥中炮的戰爭場景。 合川釣魚城忠義祠,始建於明清時期,是釣魚城重要的古建築群。該祠佔地4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
忠義祠正堂,「忠義千秋」的牌匾之下,陳列著釣魚城守將余玠、冉琎、冉璞、王堅、張珏的長生牌位,紅燭斑駁,透出一絲哀傷。
忠義祠正堂左室,則供奉著王立、李德輝、熊耳夫人三人的長生牌位。王立雖然因為開城投降不能算「忠」沒能供在正堂,但他與李德輝、熊耳夫人的活城之功卻不能忘卻,正所謂「丹心雲表」。 護國寺西南邊,是全國獨一無二的懸空卧佛。雕刻於晚唐時期的懸空卧佛,就一尊懸空的崖壁鑿成,雕刻精美,造型大氣。卧佛身長11米,肩寬2.2米,著雙領下垂袈裟,憑虛而卧,端莊慈祥,情態自然,「一卧千古」。雖然沒有世界聞名的大足石刻的卧佛之宏大,但其懸空雕刻成像亦堪稱全國一絕。這尊懸空卧佛,雖然歷經36年硝煙戰火的洗禮,仍然保存完好。
懸空卧佛腳下,有一眼井,井水從崖縫中滲出,據說,山上有很多眼這樣的井,這些井水,可是當年在山上堅守抗元的南宋軍民的生命之源吶。 懸空卧佛旁,雄關險道,有千佛崖、三聖岩,崖壁上有許多名人題刻。「三聖岩」造像,是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由護國、白塔兩寺的住持智慧和尚和眾門徒捐資刻造的。正中是阿彌陀佛,左右分坐觀世音、大勢至兩大脅侍。
③ 合川釣魚城是不是世界遺產如果是,那以合川釣魚城寫一片導游詞作文
各位旅客朋友們,大家好。首先感謝和歡迎大家進行本次旅遊活動,我會熱誠為大家服務,給大家有一個精彩和難忘的旅程。現在讓我為大家介紹,今天我們來到的是重慶合川古戰場——釣魚城! 重慶合川釣魚城導游詞:概況 1982年,釣魚城被國家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它位於合川市合陽鎮嘉陵江南岸釣魚山上,整城位於嘉陵江,涪江,渠江,交匯之口,其地三面據江,危崖拔地,集「戰,古,奇,險,雄,幽」為一體,是創造古代戰爭史的奇跡,改寫世界中古歷史的英雄名城。 重慶合川釣魚城導游詞:游覽全程 得名 關於此山名字的來歷,源於一個傳說:相傳,古時山上有一塊平整的巨石,有一巨神於此釣嘉陵江中之魚,以此解決一方百姓的飢荒,由此而得名「釣魚山」。 三江環繞 我們現在沿著山路向上攀登,可以感受到它的峭崖拔地,請大家務必注意安全,我們可以看到,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環繞於此,儼然是兵家雄關之地。再請大家欣賞下面周圍的自然景觀,我們可以清晰額體驗到它的壯美,行走於其中,真正令人感到豁然開朗,心曠神怡。 護國寺 現在我們來到的是護國寺,大家可以看到其大門上寫有一幅楹聯:城號釣魚,三江送水開巴塹;寺名護國,孤嶂飛雲控蜀江。由此可以看出在很久以前釣魚城就以其險峻而享譽天下。 接著往裡走,現在來到的是護國門城樓,我們可以看到石柱上清晰的寫有:世界名城,曾聞上帝折鞭處;蜀中勝概,遙想當年獨釣時。 釣魚城保衛戰 現在我要為大家講述一個中外戰爭史上罕見的以弱勝強的戰爭,它與「赤壁之戰」齊名,那就是歷時36年的「釣魚城保衛戰」: 1258年,蒙哥大汗挾西征歐亞非40餘國的威勢,分兵三路伐宋。於次年2月兵臨合川釣魚城,蒙哥鐵騎東征西討,所向披靡,然而在釣魚城主將王堅與副將張鈺的頑強抗擊下,卻不能越雷池半步。 7月,蒙哥被城上火炮擊傷,後逝於溫泉寺。蒙哥大軍由此戰敗。釣魚城因此也被歐洲人譽為「東方麥加城」、「上帝折鞭處」。 其他景點 好了,現在大家可以看到石壁上刻有很多名人詩句和一些歷史事件,釣魚城目前的主要景觀有城門、城牆、皇宮、武道衙門、步軍營、水軍碼頭等遺址,有釣魚台、護國寺、懸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飛檐洞等名勝古跡,還保留著大量元、明、清三代的詩賦辭章、浮雕碑刻等。我們就一一的來慢慢欣賞。 重慶合川釣魚城導游詞:結語 相信我們看了這么多的景點,大家都已經累了,那麼,現在大家隨我往右走,在我的右側是一個大眾休息地,它將自然景觀與現代氣息恰當的融合在一起,是專門為遊客疲倦後休息所設。 如果還有覺得意猶未盡的,沒游盡興的,也可以自行參觀,繼續感受和回味歷史帶給大家的無限遐想,一個小時後,在此處集中,祝大家玩的愉快,謝謝。
④ 求重慶溫泉之都 釣魚城導游詞
釣魚城
各位遊客朋友,我們現在就來到了著名的重慶合川古戰場——釣魚城。我是你們本次的地接導游吳小娟,大家可以叫我小吳。各位請跟我走,注意腳下的石階,與此同時呢,也請允許我為大家介紹釣魚城的概況。釣魚城是南宋釣魚城抗蒙之戰的遺址,是國內僅存的一座完整的宋城。整座城,傲據於嘉陵江、涪江、渠江交匯口,三面據江,威嚴拔地,儼然兵家雄關。集「戰、古、奇、險、雄、秀、幽」為一體,是創造古代戰爭史奇跡、改寫世界中古歷史的英雄名城。在1982年,釣魚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我們現在所爬的這座山叫釣魚山,大家知道人們為什麼稱之為釣魚山嗎?這是源於一個傳說:相傳,山上有一塊平整巨石,一巨神於此釣嘉陵江中之魚,以解一方百姓飢饉,山由此得名。
我們現在沿著山路向上攀登,可以感受到它的峭崖拔地。再請欣賞下周圍的自然景觀,我們可以體驗到它的壯美,行走於其中,定會心曠神怡。大家攀登的時候一定注意安全喲。
相信大家對釣魚城的風雲歷史都有所了解吧。現在就由小吳為大家講講這場名震中外的釣魚城保衛戰吧,1258年,蒙哥大汗挾西征歐亞非40餘國的威勢,分兵三路伐宋。大家知道當時南宋的都城在哪裡嗎?哎,對了,就是臨安,也就是現在的杭州了,蒙古大汗從交戰開始,就制定了先攻四川,然後順流而下滅南宋。四川就是宋蒙戰爭的主戰場。而釣魚城實質上就是扼守全川咽喉的軍事要地。其重要性大家可想而知了。在蒙軍主力的大肆進攻下,城市相繼陷落,於次年2月兵臨合川釣魚城,蒙哥鐵騎東征西討,所向披靡,然而在釣魚城主將王堅與副將張鈺的頑強抗擊下,卻不能越雷池半步。7月,蒙哥被城上火炮擊傷,後逝於溫泉寺。蒙哥大軍於此戰敗。蒙軍因此迅速北撤,推遲了南宋滅亡時間,同時入侵歐洲的蒙軍也撤回蒙古草原,爭奪汗位了,使歐洲也鬆了口氣。這場歷經36年釣魚城保衛戰,使釣魚城名揚世界。因此也被歐洲人譽為「東方麥加城」、「上帝折鞭處」。
大家向前看,看到的是什麼?對了,是護國寺。曾為合州四大名剎之一的護國寺,坐南朝北,依山布局,總面積3500米。大家可以看到其大門上寫有一幅楹聯:城號釣魚,三江送水開巴塹;寺名護國,孤嶂飛雲控蜀江。由此可以看出在很久以前釣魚城就以其險峻而享譽天下。在往裡走,來到的是護國門城樓,石柱上清晰的寫有:世界名城,曾聞上帝折鞭處;蜀中勝概,遙想當年獨釣時。記錄的就是我剛剛為大家講的,歷時36年的「釣魚城保衛戰」了,接下來的時間呢,是自由游覽時間,自己去尋找那古老的歷史厚重,一個小時哦,大家注意安全,我們還是在這里集合,找不到回來的路,請記得電話聯系。。。
溫泉之都自己下過一篇。不曉得你要不要。要的話可以發給你。
⑤ 日本城堡的戰國時期城郭分類
在要害處築起的城。城中所屬武士平時居於山中或山下,戰時則登上位於山頭的城郭
作戰,不同的山勢所築的山城的形式也是不同的。例如近江小谷城就是以山的全體築成。而備中松山城則是築在山頂。因為對地勢越高越不易遭受進攻的共識,一般的山城都不會放棄高度上的優勢。當時號稱「長攻不落城」的能登七尾城、美濃稻葉山城、出雲月山富田城等就是山城的傑出代表。但是隨著鐵炮的出現,一般的平城也可以靠強大火力來穩固的守城,因此山城的優勢也就不再明顯了。山城致命的一個缺點就是交通不便。在軍事行動中的機動性遠比不上平城。其次在城下町的發展上,山城更是先天不足。所以到了戰國中後期,各大名紛紛將居城從山上移到平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織豐時代的安土城和大坂城。 福岡城(福岡縣) 大野城(福岡縣) 名護屋城(佐賀縣) 吉野里遺址(佐賀縣) 佐賀城(佐賀縣) 平戶城(長崎縣) 島原城(長崎縣) 熊本城(熊本縣) 人吉城(熊本縣) 大分府內城(大分縣) 岡城(大分縣) 飫肥城(宮崎縣) 鹿兒島城(鹿兒島縣) 今歸仁城(沖繩縣) 中城城(沖繩縣) 首里城(沖繩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