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游記九分山

游記九分山

發布時間: 2021-01-05 07:16:50

『壹』 初二作文,游記∼游大山

第一部分寫登山的過程,第二部分寫在山上瀏覽到的美景,最後總結性的一段可以寫寫通過自己努力而獲得的收獲的感想。

『貳』 九皇山游記700字,謝謝

到此一游。 還不夠?

『叄』 龍南九連山游記作文

素有「生物資源基因庫」之稱,是國內外科學家關注的地方,為南嶺東部的內一座綠色寶庫。九連山因容環連贛粵兩省九縣、有99座山峰相連而得名。保護區始建於1975年, 2003年6月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區內地貌復雜,山勢險峻,溝壑縱橫,溪澗回繞。海拔 280~1434米。有高等植物2500餘種,鳥獸類150餘種,昆蟲800餘種,有蕨類植物 250餘種,脊椎動物150餘種,是南嶺山地東部一個典型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地區。
我也沒有去過九連山,只聽《山村客家圍》里唱過:「山連著山,那是九連山……」唱得這么美麗,今天終於可以去認識九連山的真面目了!
我們穿梭在茂密的樹林里,時不時的冒出幾只小松鼠和幾只小山羊,它們都十分可愛,讓我感到好象進入了童話世界。

『肆』 高中生的山水游記九寨溝1000字

「九寨溝真是太美了!大自然造物主怎麼這樣偏愛這個遠離城市的地方,這里簡直是個童話世界!」每一個去過九寨溝的人都會豎起拇指娓娓地對你訴說。那麼,就讓我來為你介紹一下那個迷人的地方吧!
九寨溝位於四川省北部,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的結合處。坐落於群山之間,長江支流之畔,總而積約720平方公里,最高處海拔1000米左右。群山頂上終年白雪皚皚,山腳下溝谷里卻花草蔥籠,層林盡染,流水潺潺。因為那裡絕無廢氣煙塵的污染,,所以天空更藍,雲朵更白。獨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那裡風格迥異的秀湖和巍峨聳立的高山。
九寨溝的湖是以秀、奇而著稱的。湖泊很多,有大有小。別處的湖水多是青綠色的,而那裡則是碧藍色的,就如在淺淺的海邊所見到的顏色。大湖多是依傍著青山,於是那鬱郁蔥蔥的青山便與藍天白雲一同倒映在平靜的湖面上,難分虛實,我就有張照片,翻過來倒過去竟不知怎麼拿才是正的。小湖大多比較淺,清澈見底,湖底色彩斑斕,許多橙紅色的小魚自在的游弋。最值得一提的是,當地泉水由於含有某種礦物質,長年浸漫,形成了眾多個大小不一,形狀各異,五顏六色的艷麗彩池,而且在不同時間光照下還會變換色彩,令人眼花繚亂,真好似步人人間瑤池。
九寨溝的山是以雄、麗而著稱的。那裡的山不像黃山那樣有奇峰怪石,不像華山那樣險峻陡峭。放眼望去,感覺那山既雄健粗獷,也溫柔秀麗;既有獨樹一幟的英姿,也有群山連在一起的融洽。山巒起伏,森林密布,山坡上大多是以針葉樹類的松樹和杉樹為主,四季常青。只有山尖那頂白雪覆蓋的「小白帽」隨著季節變化,時大時小,給遊人增添了許多神秘的聯想。
九寨溝的美不是用文字能夠准確描繪的。它以一種俏麗、寧靜、幽深、神奇、靈秀、豪放的自然美等待著你的親臨呢!
點評:
這是一篇頗為優秀的說明文。你讀了之後一定會被九寨溝的迷人景色所吸引,這與本文緊緊抓住景物特徵來進行說明是分不開的。
九寨溝有「風格迥異的秀湖和巍峨聳立的高山」,湖的特色是秀、奇,青綠色的湖水倒映著青山、藍天、白雲,湖底色彩斑斕,而且還能變換色彩,「令人眼花燎亂,真好似步入人間瑤池」
九寨溝還有「雄、麗」的高山,既「雄健粗獷」,也「溫柔秀麗」,山上有四季常青的樹木,還有山頂那白雪皚皚的景象,怎能不使人心馳神往呢?
文章採用總—分—總的結構,緊緊抓住九寨溝俏麗、寧靜、幽深、神奇、靈秀、豪放的特.點,在我們面前展現出了一幅迷人美麗的風景畫卷。
讀罷此文,你是否產生了想去親眼看看的想法呢?
第2篇 美景如畫九寨溝450字
在這個暑假裡,讓我最難望的是——去九寨溝旅遊。
那一天,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上了車,我心想:「九寨溝它美在哪呢?聽說它還是國家一級保護區呢!」
到目的地,一看,啊!這里真是山清水秀呀!天是那麼的藍,湖水是那麼的綠,它緊緊地吸引著我。開始上山了,首先,我們來到了仙女池,傳說中仙女就在這裡面洗澡的,那池塘里的水綠綠的,讓我感覺到好象來到了大草原。風吹起來一層一層的波浪微微起伏在水面上,靜止的時候,他像一塊大大的鏡子,照應著天空的倒影,那時候的情景簡直是人間的仙境。
然後,我們又來到了琴蛙海,傳說很久以前有一種叫琴蛙的青蛙在這個池塘里住過哦!由於那種青蛙的叫聲像琴聲,所以人們把它們叫做琴蛙。一陣風吹來,我彷彿聽見琴聲,風停了就靜悄悄的了,讓人覺得有一點可怕。
最後,我們來到九寨溝最大而且最美麗地方——瀑布。我去到那裡一看,我眼前呈現出一幅美麗活畫,寬寬的瀑布就像花果山裡的水簾洞,美極了!我情不自禁地說:「九寨溝呀,九寨溝真是名不虛傳!
不知不覺已到黃昏,該下山了。我有一些依依不捨的感覺,游覽了九寨溝,我更加愛護環境了,我愛九寨溝,我更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第3篇 九寨風景美如畫之諾日朗瀑布450字
都說水是最能展現大自然美妙的,那九寨溝諾日朗瀑布又有怎樣的風姿呢?
九寨溝的瀑布令人神往,這里河道縱橫交錯,水流順著呈台階形的河谷奔騰而下。有的涓涓細流;有的飛流直下;還有的奔騰不息。諾日朗瀑布雖不說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卻也說的上雄偉壯觀。他高30多米,寬達100多米。水飛流直下,浪花四濺,水聲隆隆,彷彿雷公在奏樂。水從靜海穿林過河慢悠悠的流來,再猛然從岩石上飛瀉而下,真是聲勢浩大。傳說以前這里沒有瀑布,只有平台。一年,遠游歸來的扎爾穆德和尚帶回了貝葉經、鐵犁鏵和手搖紡車。聰明美麗的藏族姑娘若依很快學會了紡車紡線。她把紡車架到三溝交界的平台上,讓過往的姐妹觀看、學習,人們便叫這里為「紡織台」。兇殘的頭人羅扎認為她在搞歪門邪道,一腳把她和紡車踢下山崖。立刻,山洪暴發,把羅扎和幫凶沖下懸崖,紡織台就成了今天的瀑布。諾日朗瀑布還有一種奇觀,每到早晨艷陽高照時,常常會看到一道五彩繽紛的彩虹橫穿山谷,為雄偉壯觀的諾日朗瀑布添上了絢爛的一筆。
他似一支絢麗多姿的舞蹈,讓我久久難以忘懷。

『伍』 褒禪山游記全文

《游褒禪山記》原文和譯文

原文:

褒禪山亦謂之華山,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今所謂慧空禪院者,褒之廬冢也。距其院東五里,所謂華陽洞者,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距洞百餘步,有碑仆道,其文漫滅,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游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雖好游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於是余有嘆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於仆碑,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後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臨川王某記。

譯文:

褒禪山也稱為華山。唐代和尚慧褒當初在這里築室居住,死後又葬在那裡;因為這個緣故,後人就稱此山為褒禪山。現在人們所說的慧空禪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離那禪院東邊五里,是人們所說的華山洞,因為它在華山南面而這樣命名。距離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剝蝕、損壞近乎磨滅,只有從勉強能認得出的地方還可以辨識出「花山」的字樣。現在將「華」讀為「華實」的「華」,大概是(因字同而產生的)讀音上的錯誤。

由此向下的那個山洞平坦而空闊,有一股山泉從旁邊湧出,在這里游覽、題記的人很多,(這就)叫做「前洞」。經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個洞穴,一派幽深的樣子,進去便(感到)寒氣逼人,打問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游險的人也未能走到盡頭──這是人們所說的「後洞」。我與四個人打著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前進越困難,而所見到的景象越奇妙。有個懈怠而想退出的夥伴說:「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滅了。」於是,只好都跟他退出來。我們走進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歡游險的人來,大概還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來此而題記的人已經很少了。洞內更深的地方,大概來到的遊人就更少了。當(決定從洞內退出)時,我的體力還足夠前進,火把還能夠繼續照明。我們出洞以後,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我也後悔跟他出來,而未能極盡游洞的樂趣。

於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所得益,是因為他們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廣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來游覽的人便多;危險而又遠的地方,前來游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雖然)有了志氣,也不盲從別人而停止,但是體力不足的,也不能到達。有了志氣與體力,也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亂的地方卻沒有必要的物件來支持,也不能到達。可是,力量足以達到目的(而未能達到),在別人(看來)是可以譏笑的,在自己來說也是有所悔恨的;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而未能達到,便可以無所悔恨,這難道誰還能譏笑嗎?這就是我這次游山的收獲。

我對於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嘆古代刻寫的文獻未能存留,後世訛傳而無人弄清其真相的事,哪能說得完呢?這就是學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謹慎地援用資料的緣故。

同游的四個人是:廬陵人蕭君圭,字君玉;長樂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國,字平父;安上,字純父。至和元年七月,臨川人王安石記。

『陸』 嶽麓山游記作文3000字

我見過松樹成林的黃山,攀登過峰巒雄偉的華山,可如今我卻想游覽游覽四季如春的嶽麓山。
從家中出發,我們全家一起興高采烈地駛向嶽麓山。立馬,我們便來到了山腳下,我立刻感覺到山相當高,突兀森郁,怪石嶙峋。我就叫難了,這么高,叫我怎麼爬上去呀!我爬呀爬呀,終於爬到了半山腰。
我累得要命,氣喘吁吁,大汗直流。突然見到眼前一片明媚,啊!好美呀!蝴蝶在翩翩起舞,蜜蜂在采蜜,花朵張開它那嬌艷的花瓣,小草伸起腰,好像在鼓勵我們繼續向前。看到這里,我的汗水也不再往外冒了,氣也緩和了許多。我鼓起渾身的力量往上沖,「沖啊!不能錯過山頂那美麗的風景!」我邊奔邊喊。果然,有了萬物的鼓勵,再加上我自己的努力,我終於又奔上了終點—那就是美麗的山頂。在接近山頂的地方,有一座藍色的塔,可惜的是我們沒進去,山頂上的景色比山腰的景色好看多了:紅的花,綠的樹,五彩繽紛。尤其是那碧綠的草地上,鑲嵌著幾朵五顏六色的小花,顯得十分愜意。
漸漸地,天色拉攏了黑幕,我們為了下山安全,只好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在離開的那一剎那,我想起了我夢中的地球不就是這樣嗎?一定要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不能再糟蹋它,否則夢中的地球就會離我們遠去。
嶽麓山,岳是指南嶽衡山,麓是指山腳下
古籍講,南嶽72峰,回雁為首,嶽麓為足
由此說來,嶽麓山是南嶽衡山山脈北側邊緣的一座山
嶽麓山海拔300米,還沒有我們伊春的南山高;南嶽最高峰祝融峰1289米,也沒有小興安嶺最高峰平頂山高
南嶽72峰,峰峰有名有宗;伊春有多少峰不清楚,貌似極少有名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其實仙又有幾人見到,多數的山是因人而靈
嶽麓山就因其有諸多歷史名人曾棲身於此,而聲名顯赫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有些層次的驢友,一般對山山水水的來龍去脈都有所掌握
如果能了解到所游之山是哪次造山運動而成,是由什麼岩石構成,那基本算是骨灰級的了
坐在飛機上,總是希望能趕上一個晴朗的天,望著白雲下連綿起伏的山巒,對我來說是一種極大的享受

嶽麓山風景區,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區,AAAAA級,但進去是不收費的
全國5A級景區105個,伊春目前還沒有一處
景區橫跨湘江兩岸,是包括橘子洲頭的。我的方向感也一般,感覺是從西門進的,東門出的,再通過一座橋就是湘江上的橘子洲頭

「嶽麓書院」四個字為宋真宗所題,這個是仿本,真跡在這座書院的博物館里
嶽麓書院又稱千年書院,始建於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與江西廬山的白鹿洞書院、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河南嵩山的嵩山書院並稱為四大書院。歷經戰火,多次翻修,迨及晚清(1903年)改制為湖南高等學堂,1926年正式定名為湖南大學。「千年學府,弦歌不絕」,是至今還活著的書院。

書院制度是中國古代有別於官學的重要教育制度。它始於晚唐,盛於宋,歷經元、明,延至清末。
書院的名稱始於唐代,最初是官方修書校書和藏書的場所。盛於宋初。唐末五代時期,由於連年戰亂,官學廢弛,教育事業多賴私人講學維持。四大書院一般是由私人隱居讀書發展為置田建屋,聚書收徒,從事講學活動;設置地點多在山林僻靜處,後世認為這是受了佛教禪林精舍的影響

「惟楚有才,於斯為盛」是一著名集句聯。「惟楚有材」,出自《左傳》。原句是:「雖楚有材,晉實用之。」下聯「於斯為盛」出自《論語·泰伯》「唐虞之際,於斯為盛。」 惟,語助詞,沒有意義。清嘉慶十七至二十二年(1812-1817年),袁名曜任嶽麓書院山長。門人請其撰題大門聯,袁以「惟楚有材 」囑諸生應對。正沉思未就,明經(貢生的尊稱)張中階至,眾人語之,張應聲對曰:「於斯為盛」。這幅名聯就此撰成。
全聯的意思或可理解為;楚國真是出人才的地方啊,嶽麓書院更是英才齊聚之會所。

『柒』 有哪些寫「山水游記」的古代文言文

  1. 《醉翁亭記》 歐陽修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
    水聲潺潺,而泄出於兩峰之間者,釀泉也.峰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
    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岩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
    樂亦無窮也.
    至於負者歌於滁,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
    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餚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
    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然白
    發,頹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2. 《小石潭記》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岩.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3. 《登泰山記》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
    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
    能同其樂,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潁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為磴,其級七千有餘.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酈道元所謂環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復循西谷,遂至其巔.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經中嶺及山巔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雲.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4. 《岳陽樓記》范仲淹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5. 桃花源記》陶淵明

    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捌』 山體的五行分法後又演化了山形的九分法,具體指的是什麼

五行分化是這樣解釋的。他們認為世界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構成的,在不同的事物上有不同的表現。比如五色:青、赤、黃、白、黑;五聲:角、徽、宮、商、羽;五味:酸、苦、甜、辛、咸;五臟:肝、心、脾、肺、腎;五情:喜、樂、欲、怒、哀;五常:仁、禮、信、義、智等等,每種事情的五項內容都分別顯示出木、火、土、金、水的五行順序。

算命不論有多厲害也改變不了命運,《周易》《奇門遁甲》預測不論有多准確也改變不了現實與結果。而風水是可以改變現狀的唯一方法,同樣風水也可以准確的看清以後的變化與發展。風水的作用對人的影響是很巨大的。

『玖』 寫一篇游記(關於九日山)

游覽長城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跟隨旅遊團一起去長城。

天氣晴朗,到了八達嶺,下版了觀光車,看見權了八達嶺下的小鎮。那一座座房屋,都是像古時候的磚瓦建築似的。停車場前面有不計其數的人,還有許多金黃頭發的外國人。

我們隨著人群登上長城。踩著長方體條石和方磚鋪成的路,我想:我們這時走路是多麼的輕松,但原來那些修長城的勞動人民們,卻是背著幾十斤重和方磚,在陡峭的山頭上一步一個腳印地走著,然後再把方磚鋪到凹凸不平的山路。我的心情也隨之沉重下來。

走到嶺上,坡路越來越陡。媽媽回過頭來對我說:「兒子了,路越來越陡了,你要小心點哪!」我回答了一聲:「嗯!」

我從垛口向外張望,哇,遠處的長城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氣勢磅礴,像一條環繞在山間的長龍,龍尾消失在無盡的群山之中……

我摸著古老的城牆,它不像潔白玉石那樣光滑,也不像青石那樣有質感,它只是決不能的石板,但它卻是那麼地有滄桑感。在幾千年前,石板還是嶄新的,經過了幾千年的風吹雨打和敵人的進攻,它已經滿目瘡痍。

我隨著爸爸登上了烽火台,媽媽則在一旁拍照。從烽火台的眺望口遠眺,目之所及,全是高大的山峰,群山綿延,一眼望不到邊。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