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遺址
❶ 龍華烈士陵園裡面各個座雕像的名稱
龍華烈士陵園裡面各個座雕像的名稱,分別為主題雕塑《獨立民主》、《解放建設》,碑林區入口處《且為忠魂舞》,陵園最北端《無名烈士》,陵園西側《五卅慘案》,陵園西側《解放上海》,二號門附近《萬眾一心——上海軍民抗日》,青少年廣場《少年英雄》,遺址區入口處《四一二殉難者》龍華革命烈士就義地《革命烈士殉難地》。
龍華烈士陵園內有多座全國著名雕塑家創作的大型雕塑作品,反映了各個革命時期的歷史,值得一看。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無數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新中國的成立。
(1)龍華遺址擴展閱讀:
龍華烈士陵園由鄧小平同志題寫園名,位於龍華寺西側,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這里原為國民黨淞滬警備司令部舊址和龍華革命烈士就義地。解放後,作為革命烈士紀念地予以保護,20世紀90年代初與上海烈士陵園合並建設。1995年7月1日建成開放,成為一座集紀念瞻仰,旅遊,文化,園林名勝於一體的新穎陵園,素有「上海雨花台」之稱。
龍華烈士陵園建有紀念瞻仰區、烈士墓區、遺址區、烈士就義地、碑林區、青少年教育活動區、幹部骨灰存放區和遊憩區共8個功能區。紀念碑矗立在陵園主軸線上,其正面鐫刻著江澤民題寫的「丹心碧血為人民」7個大字。紀念館分8個展廳,以1000餘件文物和大量照片、圖片,展示自鴉片戰爭以來,為「獨立、民主、解放、建設」而戰斗和犧牲在上海的200多位革命先烈的光輝業績。
❷ 龍華烈士陵園紀念館共有幾個展廳
龍華烈士陵園(龍華烈士紀念館)包括烈士陵園、烈士紀念館、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三部分,內是全國重點文物保容護單位、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是社會各界祭掃先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
龍華烈士陵園佔地285畝,建有紀念瞻仰區、烈士墓區(安葬著1100餘名烈士)、遺址區、碑林區等八大功能區。烈士紀念堂內安放著500多名烈士骨灰。園內建有無名烈士(長明火)等十組大型室外雕塑。
龍華烈士紀念館建築面積約10000平方米,展廳5000平方米,布置了《丹心碧血為人民》的主題展,陳列和展出了上海地區自1840年以來為中國的獨立、自由、解放和革命事業而獻身的235名革命先烈、革命先驅的英雄事跡。還設有多功能廳和臨時展廳。
分八個陳列廳:
(1)序廳 (2) 前言廳 (3)舊民主主義時期廳 (4)新民主主義時期第一廳 (5)新民主主義時期第二廳 (6)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第三廳 (7)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第四廳 (8)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廳
❸ 上海龍華烈士紀念館地鐵怎麼走
如圖所示,地鐵11、12號線龍華站下即可
龍華烈士紀念館
地址:龍華西路180號附近
❹ 龍華烈士陵園是抗戰遺址嗎
可以算是抗抄戰遺址。
這里襲原為國民黨淞滬警備司令部舊址和龍華革命烈士就義地。解放後,作為革命烈士紀念地予以保護,20世紀90年代初與上海烈士陵園合並建設。1995年7月1日建成開放,是一座集紀念瞻仰,旅遊,文化,園林名勝於一體的新穎陵園,素有「上海雨花台」之稱。
❺ 龍華烈士紀念館的歷史沿革
1978年8月,在上海烈士陵園史料陳列室和長廊展出烈士斗爭事跡,1979年5月,正式向社會開放。1988年興建上海烈士史料陳列館。從80年代起,上海郊縣南匯、川沙、寶山、嘉定、崇明、松江的烈士陵園(墓)也先後建立烈士事跡陳列館(室),宣傳當地著名烈士事跡。1982年上海市烈士陵園管理所製作一套展覽活動版面,供各區、縣巡迴展出。1991年修復國民黨淞滬警備司令部舊址——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1995年,建成龍華烈士紀念館。
烈士事跡陳列展覽,主要有基本陳列、專題陳列、活動展覽以及革命遺址原狀陳列等形式:
上海烈士史料陳列室 陳列面積約400平方米,兩間展室,展出自五卅運動到上海解放期間共40餘位著名烈士事跡史料。嗣後,於1980、1982、1984年先後在內容和形式上調整充實,陳列烈士增加到125位,陳列史料增加到1455件(種),包括烈士遺像、遺物、手稿、書信及其他資料,較全面地反映上海地區烈士生前斗爭和英勇就義的概貌,成為教育群眾的陣地。該室於1988年拆除,另建上海烈士史料陳列館。
上海烈士史料陳列館 1988年設計,1989年10月竣工,1990年4月5日正式對外開放。該館坐落在原上海烈士陵園北面,建築面積1800平方米,陳列面積1200平方米,有門廳、影視廳、休息廳和8個展室,分別陳列自辛亥革命以來,各個歷史時期在上海生活、斗爭、獻身的200餘位英烈的1500餘件(種)照片、史料、資料和輔助資料。序廳陳列綜合性資料,介紹辛亥革命以來在上海發生的一些重大歷史事件和代表性的烈士;第二展室集中展出「五卅」運動、三次工人武裝起義以及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期間上海人民的不屈斗爭及20餘位烈士事跡;第三、四展室重點展示了30年代犧牲在龍華地區和郊縣農民暴動中殉難的烈士;第五展室反映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烈士事跡;第六、七展室集中反映在解放上海戰役中,英勇犧牲的人民解放軍指戰員和地下工作者的斗爭事跡;第八展室重點介紹解放後在保衛祖國、建設祖國中獻身的烈士事跡;休息廳還展出了國家主席楊尚昆於1991年2月22日瞻仰上海烈士陵園時的照片和親筆簽名。
上海烈士史料陳列館於1995年撤展,並入龍華烈士紀念館。
❻ 龍華寺的前址
舊龍華寺遺址現抄存於第二松花江底襲,早在公元1818年就已建成,後因所在江心島地形運動才成為遺跡。舊龍華寺又稱彈海寺,是曼洛理國聖族(也被稱為消失的第五十七民族)後裔達爾王供建。建成後不久,曼洛理族後裔們就像瑪雅人一樣不可思議的消失了。佛家稱其公德得報往生極樂了,也有野史記述的是其部族後裔為躲避災難改姓高歸隱了。而唯一證明其在東北建立「國中之國」曼洛理的證據——龍華寺也不幸消失於江底了,也正是因為這些神秘,孫中山在《治國方略》中才會將龍華寺所在地構想出一個「東鎮」。
❼ 龍華烈士陵園是紅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嗎
是的。
上海市來龍華烈士陵園(自龍華烈士紀念館)坐落在上海市西南的龍華古鎮,它建成於1995年,面積19萬平方米,建有紀念瞻仰區、烈士墓區、碑林區、遺址區(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遊憩區等功能區域。它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點及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位於紀念瞻仰區的專題人物紀念館建築面積10000平方米,陳展面積5000平方米。館內有《丹心碧血為人民》主題展,陳列和展出了自1840年以來為民族解放而獻身的235位上海英烈的事跡。另有600平方米功能齊全的專題展廳。
遺址區即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是原國民黨淞滬警備司令部舊址,現看守所、刑場等遺址,曾有數以千計的仁人志士在這里被拘禁和就義。
❽ 上海著名古跡和遺址簡介
魯迅故居、蔡元培故居、黃炎培故居、宋教仁墓、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等。
1、魯迅故居
位於上海市山陰路上的大陸新村9號。這是一座磚木結構,紅磚紅瓦的三層樓房.在此期間,魯迅寫了許多戰斗性雜文,並編輯《譯文》雜志,翻譯《死魂靈》等作品。
提倡木刻版畫,還編輯整理瞿秋白遺著《海上述林》。1935年致電祝賀工農紅軍勝利到達陝北,1936年初積極參加文學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等等事情。
2、蔡元培故居
華山路303弄16號三層住宅一幢是中國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的故居,故居房屋已於1984年被列為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3、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簡稱中共一大會址,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會址位於上海市興業路76號,是一幢沿街磚木結構一底一樓舊式石庫門住宅建築,坐北朝南。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1年7月23日至7月30日在樓下客廳舉行。
4、黃炎培故居
內史第(黃炎培故居),在上海浦東新區川沙新鎮新川路218號。原為江蘇省川沙廳城王前街「內史第」,清咸豐九年舉人、內閣中書沈樹鏞的住宅。黃炎培故居在第三進內宅樓。
5、宋教仁墓
宋教仁墓是民主革命的先驅、中國民主憲政之父、中華民國與中國國民黨主要締造者宋教仁先生之墓,建於1924年6月。位於上海市閘北公園內。
❾ 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主要講述了哪些革命先烈們的事跡
你可以看看他們的紀錄片啊
❿ 龍華烈士陵園的歷史故事
1927年3月,國民黨淞滬警備司令部在龍華鎮設立後,殺害無數共產黨員和革命人士。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被殺害的有中共早期重要領導人和優秀黨員宣中華、汪壽華、孫炳文、余立亞、糜雲浩、陳博雲。
1928-1931,有無數光榮的共黨員被國民黨反動殺害於此。
1950年4月,在當年淞滬警備司令部的刑場之一,今龍華路2501弄1號,經鎮民提供的線索,挖掘出18具完整的遺骸和數具頭骨、身骨及肢骨不全的遺體。
1981年,上海烈士陵園將二十四烈士殉難處辟為紀念地,同年樹立「龍華革命烈士就義地」碑。碑兩側搭建畫廊,陳列21位烈士圖照和生平介紹。碑後有一株枯樹,樹幹上彈痕累累。1934年春,獄中革命志士為紀念死難烈士,寫下:龍華千古仰高風,壯士身亡志未窮,牆外桃花牆里血,一般鮮艷一般紅。
1983年12月,趙世炎夫人夏之栩致函中共中央,建議在龍華建造烈士陵園。1985年2月,上海市決定在龍華建造一座規模宏偉的烈士陵園。規劃陵園包括龍華革命烈士就義地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