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臉上都遺址

臉上都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1-05 16:09:25

⑴ 陝西寨山遺址發現多處活人殉葬墓,死者身前遭受過什麼

⑵ 特洛伊考古遺址 評價

從這里幫你找的。
1870年,謝里曼帶著他的希臘妻子再次來到奧斯曼帝國,開始他的發現之旅。
要在希薩里克山挖掘特洛伊遺址,需要獲得奧斯曼帝國政府的允許。但謝里曼在沒有獲得准許的情況下就開始挖掘了,而且試圖買下這塊地。結果他得到的是:奧斯曼帝國政府勒令他立即停止非法挖掘。
最後,經過幾個月的艱苦談判,謝里曼終於被允許挖掘了。不過,奧斯曼帝國政府強迫他許諾:如果發現對皇家博物館有意義的古代寶物,寶物的一半將歸皇家博物館所有……
挖掘再次開始的時候已是10月份,夏天行將結束,白晝越來越短。在很簡陋的條件下,謝里曼開始了挖掘工作:最初只有8個工人,幾個裝土的籃子和少量的手推車。而令謝里曼最惱火的是他不得不給一個他不需要的人支付工資。奧斯曼帝國政府硬塞給他一個名叫喬治烏斯·薩克斯的監工,以檢查任何出土物品。他成了站在謝里曼與其財富夢想之間的又一障礙。
這些困難其實還不算最大的,希薩里克這座山給謝里曼造成的困難是最大的。在奧斯曼帝國政府禁止他擅自挖掘之前,謝里曼就已經在山頂挖出了一段石牆,這石牆有6英尺厚,建築得牢固極了。起初他興奮地認為,這就是荷馬在史詩中描寫的特洛伊城牆。但隨後他就意識到,這座山其實是由無數個世紀中的一座座古城堆積而成的。它就像千層餅一樣,一層又一層,每一層都代表著一個城市——一個在前一個廢墟基礎上建造的城市。謝里曼在山頂看到的應是一座有著2000年歷史的希臘古城遺址。而特洛伊起碼應比它還要早1000多年,所以謝里曼認為特洛伊應該在山的底層。他對上面幾層的城市遺址不太感興趣,他只想要特洛伊,真正的荷馬筆下的特洛伊。
然而,該如何移走這座山呢?謝里曼可沒有耐心將這座50英尺高的小山從上向下一層一層地發掘。他需要發明一種考古挖掘的新方法。最後他決定開掘一條30英尺深的垂直通道。
這項工作既繁重又危險,而且通道內壁經常發生崩塌。謝里曼不得不一批一批地增加人手,支使他們一鏟一鏟地把大量泥土和石頭掏出來,然後在通道的內壁支上木板……挖掘工作就這樣一直持續到1871年。
令人遺憾的是,在他大刀闊斧向底層魯莽地發掘時,謝里曼無情地破壞掉了這座遺址上面幾層具有考古實證價值的地層!謝里曼對此的解釋是:「我的目的是掘出特洛伊,我估計它是較低地層遺址中的一個,我不得不破壞並放棄較上面的地層中許多有趣的遺址。」作為一名學過考古的專家,他的做法和說法都難令人相信。
30英尺深的垂直通道完工之後,謝里曼在遺址下面只找到了一些被鑒定為石器時代的遺物。失望在他的臉上顯現出來 :這里肯定不是特洛伊,他的發現令他費解。
謝里曼對這樣結果感到越來越困惑。他在日記中寫道,我已失去了尋找特洛伊的全部希望。謝里曼是在白白浪費時間和金錢嗎?他的財產足夠他快樂逍遙一生,但他卻在野外掙扎。
時間又過了大半年。令人沮喪的挖掘工作仍無大的進展。這時候溫濕的天氣使熱病在挖掘隊伍中迅速蔓延。他向人們發放奎寧葯,給拉車的牛馬打泥罨劑,但他自己也病倒了,挖掘工作不得不緩慢下來。幸好這期間有索菲婭在。她悉心地照料他,並把《伊利亞特》牢記在心,不斷鼓勵著謝里曼。
病癒之後,謝里曼決定改變挖掘的方向。他在遺址的另一處又開挖了一條垂直通道。幾天之內,金屬物件就開始不斷出土,這又喚起了謝里曼的希望,因為他從荷馬作品中得知特洛伊戰爭的英雄們都佩有寶劍、長矛和戰車。
如今,即使是發現諸如釘子、門閂或者刀刃之類的小金屬物品,也會令謝里曼歡欣鼓舞。他充滿了期待。
隨著工程的進展,一些金屬器皿和陶罐陸續出土,特別是一種帶有梟(貓頭鷹)圖像的罐子,令他倍感興奮。梟是獻給希臘女神雅典娜的祭物,所以它一定與雅典娜有著某種聯系。謝里曼甚至認為梟是特洛伊的保護神。
1872年春天,謝里曼返回工地。他讓人們每天早5點就開始艱苦而危險的發掘工作。這時候,他僱用的工人已多達120人。他擴大挖掘規模,在遺址上開鑿了一條貫穿整個遺址的80碼長,50碼寬的壕溝,這條壕溝每天都在往下進展。
謝里曼當時和工人們一起每天工作14個小時。當信奉基督教的工人在周日離開的時候,他會讓信奉伊斯蘭教的工人接替他們繼續干。他渴望發現特洛伊的心情已經到了瘋狂程度!其實他一直都很瘋狂。
謝里曼對待工人和對待自己一樣嚴苛。他要求所僱用的工人都必須盡心盡力地工作。有一件事是他所不能容忍的,那就是吸煙。謝里曼認為吸煙分散了人們的注意力,也常常是工人們偷懶的借口,所以他禁止吸煙。當工人們抗議時,謝里曼會毫不猶豫地開除他們,然後又去別的村莊僱人。謝里曼有自己的原則。
當時,全世界的人都在注視著謝里曼。他定期向英國和德國的報紙報告工作進度。人人都想知道:他會找到普里阿摩斯國王的特洛伊嗎?他會找到寶藏嗎?
8月初,謝里曼在向下挖掘40多英尺之後,發現了極有規律的石基,他認為這是城堡的牆基。他立即宣布他找到了高塔,即荷馬所描述的赫克托耳的妻子站在上面觀看平原戰爭的高塔。
但謝里曼的希望再次破滅。他們只挖出了兩堵平行的牆,這顯然不是荷馬所描述的特洛伊。又一次,謝里曼判斷失誤。而這時天氣愈加惡劣。謝里曼只能等到第二年再繼續他的搜尋之旅

⑶ 臉上有疤痕,女生只見過相片沒見過本人,不知道見面後她會失望嗎

那得看那個女孩在乎這個嘛?如果說你自身優點,自身的性格吸引了他,即使你臉有缺陷她也不會在乎!

⑷ 文物古跡遭受破壞的原因是什麼

歷史文化名城破壞古跡的事件不斷發生。既為歷史名城,理應保護古城的歷史風貌。這就是通過城市建設規劃,分別劃出保護區和新建區域,既能保護歷史古跡,又能進行現代代建設。這在歐洲早有經驗可以借鑒。但我國目前普遍存在重建設開發,輕古城保護的思想。有些地方熱衷於爭當歷史名城,但真正的動機卻在引資招商,並不把文物保護放在心上。有些地方,借發展經濟為名,聽任中外房地產商大片拆毀古街舊巷。這種現象,連北京、福州、揚州和蘇州等著名古城也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群眾說,古的沒保好,新的沒建好,成了夾生飯。某城市明清坊巷成片,為歷代許多名人祖居之地,是中外遊客熱衷觀光的景點。奇怪的是,長期以來房管部門採取了寧可不收房租也不從事維修的錯誤做法。住戶們表示:「我們都樂意交房租,眼看古跡毀掉太痛心啦!」

(二)為局部利益,肆意破壞文物古跡。某市秦宮遺址上高高立著國務院重點文物保護的標志碑。可當地以繁榮經濟為由,公然在遺址中央興修公路,等於在人的臉上砍了一刀。某著名瓷都的個別領導幹部,看到古瓷拍賣眼紅,以創收為名,三番兩次指令拍賣國家陶瓷館的國有古瓷。幸有專家找來文物法規才將違法指令頂了回去。某市交通局為修一條公路,不聽文物部門勸阻,毀掉了極有價值的全國僅存的趙國城牆。某地建築公司,不聽勸阻,鏟毀了幾座極有價值的楚墓。公司一位領導人竟然面對「焦點訪談」的鏡頭大叫:「這個法,那個法,我哪裡知道許多!」

(三)企圖將文博單位與旅遊企業捆綁上市。1998年幾個省市颳起股市風,美其名「大手筆」、「新思路」。更有的拉來外國銀行參與並共同策劃到香港上市。套用商業經營模式,將文物捆綁上市,勢必危及文物的國有性質,這是文物法所不允許的。可一位領導幹部在做動員時說:「只能當促進派,不能當促退派,更不能當反對派!」炒股票要擔風險的,出了問題,入了股的文物賠進去,誰負得起責任。

(四)進行新建設時,不按規定事先進行文物勘探,致使文物古跡遭受毀壞。某歷史名城,地下遍是古代遺址。該市某商廈工地地下埋著史書上記載的「宋大城」、「周小城」,是史學界一直尋找的遺址。可是,多個粗大的鋼筋水泥樁柱,砸進埋在地下的磚砌牆體里,使古城牆慘遭毀壞。

(五)濫建旅遊景點,破壞文物古跡。某市鎮熱衷爭上旅遊項目,不聽勸阻,在龍門石窟保護區內大建所謂龍宮,破壞了景觀,中外遊客強烈不滿。這是個耗資巨大的必須拆除的違法建築。

人類有本事飛上火星,但再造不出歷史遺產。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毀一個少一個。許多文物的歷史價值,憑今天的水平還難以認識,只能留給子孫去解決。一部中華文明史的許多空白,還要依靠出土文物去填補。例如夏商周的斷代,如果毀掉了某些文物,斷代就無法進行,必成千古遺恨!

有些幹部把文物古跡看成發展經濟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障礙,這是很大的誤解。其實,只要通過合理的規劃,是完全可以兩者兼顧的。清末民初北京人的四合院,照樣可以有抽水馬桶、熱水淋浴。問題是出在認識上。文物古跡不僅記錄一地一區的歷史文化風貌,也是珍貴的旅遊資源。人們到一地旅遊,不是為了看高樓洋廈。外國人逛北京,為什麼喜歡坐三輪車胡同游呢?人們到哈爾濱為什麼要去踏一踏磨光了的舊石子路呢?道理十分明白。經濟要發展,生活要提高,而保護好歷史遺產事關民族的長遠利益,是千年萬年大計,否則子孫後代會罵街的。這難道不應該引起全社會的注意嗎?

⑸ 搜集幾個反映語言魅力的故事(古代發生的)

1 [原文]

楚人以晏子短,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bīn)者更道,從大門入。

[譯文]

晏子出使楚國。楚國人想侮辱他,因為他身材矮小,楚國人就在城門旁邊特意開了一個小門,請晏子從小門中進去。晏子說:"只有出使狗國的人,才從狗洞中進去。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國,應該不是從此門中入城吧。"楚國人只好改道請晏子從大門中進去。

評點

這個寓言故事,表現了晏子的機智敏捷、能言善辯的才幹,同時也表現了他熱愛祖國、維護祖國尊嚴的可貴品質。通過這個故事,我們應該懂得: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 [原文]

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使子為使?」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lǚ),張袂(mèi)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王曰:「然則何為使子?」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譯文]

晏子拜見楚王。楚王說:"齊國恐怕是沒有人了吧?"晏子回答說:"齊國首都臨淄有七千多戶人家,人挨著人,肩並著肩,展開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揮灑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樣,怎麼能說齊國沒有人呢?"楚王說:"既然這樣,為什麼派你這樣一個人來作使臣呢?"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對象,賢明的人就派遣他出訪賢明的國君,無能的人就派他出訪無能為力的國君,我是最無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國了。"楚王立即不好意思了。

評點
外交無小事,尤其在牽涉到國格的時候,更是絲毫不可侵犯。晏子以"針尖對麥芒"的方式,維持了國格,也維護了個人尊嚴。

3 [原文]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yì)王。王曰:「縛者曷(hé)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譯文]

晏子將要出使(到)楚國。楚王聽到這個消息,對身邊的侍臣說:「(晏嬰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現在(他)正要來,我想要羞辱他,用什麼辦法呢?」侍臣回答說:「當他來的時候,請讓我們綁著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就)問:『(他)是干什麼的?』(我就)回答說:『(他)是齊國人。』大王(再)問:『犯了什麼罪?』(我)回答說:『(他)犯了偷竊罪。』」

晏子來到了(楚國),楚王請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公差兩名綁著一個人到楚王面前來。楚王問道:「綁著的人是干什麼的?』(公差)回答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看著晏子問道:「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東西的嗎?」晏子離開了席位回答道:「我聽說這樣一件事: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權樹,只是葉相像罷了,果實的味道卻不同。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水土條件不相同啊。現在這個人生長在齊國不偷東西,一到了楚國就偷起來了,莫非楚國的水土使他喜歡偷東西嗎?」楚王笑著說:「聖人是不能同他開玩笑的,我反而自找倒霉了。」

孔文舉有二子:大者六歲,小者五歲。晝日父眠,小者床頭盜酒飲之,大兒謂曰:「何以不拜①?」答曰:「偷,那得行禮!」
【注釋】①「何以」句:酒是禮儀中必備的東西,所以大兒說飲酒前要拜(行禮)。下文小兒以為偷東西就不合乎禮,而拜是一種表敬意的禮節,所以不能拜。
【譯文】孔文舉有兩個兒子:大的六歲,小的五歲。有一次孔文舉白天睡覺,小兒子就到床頭偷酒來喝,大兒子對他說:「喝酒為什麼不先行禮呢?」小的回答說:「偷來的,哪能行禮呢!」

原文: 楊氏之子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揚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在梁國,有一戶姓楊的人家,家裡有個九歲的兒子,他非常聰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其中有楊梅。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並說:「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馬上回答說:「我可沒聽說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鳥。」

⑹ 圓明園遺址免費開放,這有何意義

看到這個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著四個字:勿忘國恥。我不是在彰顯我什麼偉大的愛國主義,我也不是把我自己說的那麼高尚,這只是我內心想說的。這是我們中國人臉上的一道疤,無時無刻的不提醒著我們那些悲痛的歷史。

落後就要挨打,這是自古以來不變的道理。滿清政府的頹敗讓我們嘗到了被別人踐踏的苦頭,也讓我們認清了與世界的差距,那段歷史我們應該每個人都必須牢牢記住。圓明園遺址免費開放,就像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對我們免費開放一樣,他帶來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歷史帶給我們的深刻教訓,還有無窮無盡的反省與思考。國家免費開放這些歷史遺跡,就是希望我們可以牢記歷史,勿忘國恥,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⑺ 明代崇禎年間的青花瓷人物畫為什麼有的臉上沒畫上鼻子眼睛

您好,對於你的遇到的問題,我很高興能為你提供幫助,我之前也遇到過喲,以下是我的個人看法,希望能幫助到你,若有錯誤,還望見諒!。展開全部
明朝崇禎時期青花瓷特點
1、擅長以人物故事題材入畫是崇禎青花瓷器裝飾的最大特點。崇禎以前雖然也有不少青花瓷器以人物作裝飾,但題材大多局限於八仙、仕女、嬰戲、高士等,而崇禎青花瓷器的人物故事題材較前更為廣泛,所見題材有十八羅漢、蘇武牧羊、水淹七軍、仙人乘槎、劉海戲金蟾、對弈圖、兄弟聯芳、仕女伎樂、庭院仕女嬰戲、夢境圖、加冠進爵圖、進戟圖、鍾馗出獵圖、東方朔偷桃、浴象圖、攜琴訪友圖、月宮圖等。崇禎青花瓷所繪人物除了題材豐富以外,還有兩大特點,一是此時開始大量出現帶有祈求官爵升遷和吉祥平安的內容。如畫面中繪一人物雙手捧一放有官帽的托盤獻給主人,意寓加官,有的繪兩人分別捧一官帽、爵杯獻與主人,意寓加冠進爵。也有的繪一人物雙手捧一插有三戟的花瓶獻給主人,意寓平生三級。還有的繪浴象圖,繪一人物捧一花瓶(意寓平安)獻給騎在象(意寓吉祥)背上的主人,意寓平安吉祥。其次,受晚明高度發達的版畫業的影響,出現大量取材於版畫和小說插圖的有關歷史、戲劇故事的題材,如故宮博物院藏崇禎十年青花山水人物筆筒即取材於戰國時期須賈向張祿贈綈袍的故事。此外,揚州文物商店藏青花人物故事蓮子罐則是取材於三國演義中水淹七軍的故事。
2、在筆筒、蓮子罐、筒瓶等琢器的近口沿或肩部一周和近足際一周裝飾釉下暗刻花紋,有的僅為簡單的旋紋,系崇禎青花瓷器最顯著的特點之一。
3、人物故事的背景都繪有太陽或月亮,畫面中的主人往往手指太陽,意寓指日高升。這種畫法一直影響到清代順治、康熙,我們在康熙十年辛亥中和堂制青花釉里紅盆中仍能看到這種畫法。
4、筒瓶、蓮子罐等器物的口沿一周多裝飾倒垂的蕉葉紋或倒垂的花枝,也有的為倒垂的城垛紋。筒觚等器物則多於中腹以下繪一周倒垂的蕉葉紋。倒垂的蕉紋最早見於萬曆年間,萬曆的倒垂蕉葉紋比較寫實,見於筒瓶的口部。崇禎的倒垂蕉葉比較簡潔,多為大小相
間的形式,大蕉葉中間留白,為崇禎輔助紋飾中具有時代特點的裝飾手法。
5、此類器物的畫面中幾乎無一例外地畫有萱草和合歡樹。為什麼此時人們喜用萱草和合歡樹作為裝飾呢?我們從嵇康所著《養生論》一書中找到緣由。康書日:「合歡蠲(免除)忿,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崇禎、順治年間社會動盪,人們以合歡、萱草為飾、籍此來免除他們心中因戰亂、天災而來的煩悶和憂慮。所繪萱草為魚鱗狀,合歡樹的葉很小很密,由細小的葉子左右對稱組成一小枝,再由若干小枝以放射狀組成圓形,頗具特色。
6、在筆筒、筒瓶、蓮子罐、凈水碗、香爐等琢器的器身所繪畫面中,往往繪有左右回繞盤旋的雲紋,有的在器身一周留出一段繪以左右飄盪的括弧狀雲,極富時代特徵,這種括弧狀雲一直延續至順治,從上海博物館藏順治十四年青花人物凈水碗中仍能看到這一特點。
7、畫面中常以洞石芭蕉、洞石花卉作襯景,也有的以麒麟芭蕉、花鳥、博石花卉作為主題圖案。傳說麒麟有角不用,故被人視為仁獸並以之象徵祥瑞。崇禎、順治之際,社會動盪,百姓苦於戰亂天災,故此時瓷器常以麒麟為裝飾,籍此企求吉祥平安。有的則於一件器物上同時描繪麒麟和大象(大象寓意吉祥),藉以表達祈求吉祥平安的願望,如《金明集瓷選錄》中的青花麒麟芭蕉筆筒和《翰海95秋季拍賣會中國古董珍玩》中的青花大象麒麟缸。
8、受繪畫的影響,此類青瓷器往往於畫面空白處以隸書題寫干支紀年、作者字型大小和摹繪的印記,個別還題寫詩句,開創了瓷器裝飾藝術中詩、書、畫、印相結合的先河。如上海博物館藏崇禎十六年青花羅漢圖筆筒畫面空白處青花隸書題寫「飛鳥遺址」蟬退亡殼。垂露成帷,張宵成幄。沆瀣當餐,九陽代燭。至心能變,違士拔俗。癸未夏日述古律,書為爾濟詞文輕政」並於款識末端摹繪圓形「竹」字、方形「景」字圖章各一方。
9、崇禎青花瓷所繪人物的衣飾上大多繪有「*」形花紋,這種「*」的衣飾,廣泛見於明代繪畫、版畫等其他藝術領域,具鮮明的時代特徵。非常感謝您的耐心觀看,如有幫助請採納,祝生活愉快!謝謝!

⑻ 南京明故宮遺址怪事

怪象在明故宮屢現 揭開南京「百慕大」真相

怪象
在明故宮遺址附近屢現
明故宮遺址及其附近,一向充滿神秘色彩。近些年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沉睡幾百年的皇家宮闕偶現冰山一角,圍繞這一帶的奇異傳說更撲朔迷離。怪異的交通事故、詭譎的死亡事件,不可思議的奇聞,在民間廣為流傳。
位於大西洋的百慕大地區,充滿了死亡、神秘,和不可知的力量,被喻為「魔鬼三角地帶」。有人將明故宮一帶比做南京的「百慕大」,夜間不敢涉足,開車繞道而行。
交通事故現場
是誰把路口換掉了
在新街口一家媒體工作的金先生(應本人要求隱去真實姓名),2007年11月某日深夜下班回家,開一輛南汽菲亞特,沿中山東路由西向東,准備出中山門,去東郊的住所。這條路金先生幾年來天天夜裡都走,熟悉的路況和環境,用他自己話說,是「閉著眼睛都能開」。
離開新街口不遠,他跟上了一輛計程車。說來也怪,那天人車都比平時少,而且幾乎一路綠燈,計程車越開越快,金先生跟在後面也越來越快。過了解放路口,金先生跟著計程車開上非機動車道。因為修地鐵,那段路臨時允許機動車行駛。
偏巧這天邊道上竟一輛自行車沒有,就這兩輛車,一前一後,暢行無阻。前方大約四五十米遠,出現一個路口,金先生看了一下,是綠燈,便放心跟著計程車朝前開。計程車呼地從路口過去了。金先生看到,眼前是清溪路口,與中山路形成丁字路。前方了無障礙,車子強大動力推著他勇往直前。
就在這時,他隱約聽到一聲驚叫,接著砰砰兩聲巨響,車身猛的一震,眼前一黑,臉上就麻嗖嗖的。幸好金先生是軍人出身,還算鎮靜,他聞到一股硝煙味,知道是安全氣囊爆了,勉強睜開眼,先摸到已斷了一條腿的鈦金眼鏡,趕緊搖下車窗,排掉煙霧,這才看清,眼前一輛紅旗鼻子撞歪,另一輛寶馬兩扇側門稀巴爛,氣簾像兩塊抹布掛著。出事了!
老金奇怪,丁字路口他們怎能撞上來?圍觀的路人卻告訴他,這是明故宮西口。他朝右邊一瞧,傻眼了:丁字路變成了十字路口!更讓他驚詫的是,路口如此開闊,出事前一瞬間,兩輛車開到眼前怎會視而不見!否則,朝右打一把方向,就什麼事都沒有了。見此情景,保險公司出險員一口咬定他喝醉了。可是當即驗血證明,金先生滴酒未沾。
詭異的是,事後寶馬車主也多次說,出事前瞬間,她也是忽然失掉反應,對外界茫然無視。不然,她跟在紅旗車後側,只要剎一下,也不會撞上來。
光天化日之下肇事車失蹤
2008年7月14日上午,天氣晴朗,55路公交車駕駛員王強(化名)駕駛著熟悉的車輛,沿著固定的線路,一路開來。大中橋-公園路-金城集團—解放路……這條道路,太熟悉了。而這個時間段,又是上午10點多鍾,交通早高峰基本過去了,車子很好開。
很快,車子拐上了中山東路,最近這里路況比較復雜。王強下意識地定了定神,全神貫注地注視著路面。過了御道街東口,車子接近了南航北大門。就在這時,王強突然感覺旁邊有一輛車子要超車,從直覺判斷,那輛車子速度極快。本能之下,王強趕緊左打方向盤,但就在這時,他才發現,左邊竟是地鐵圍擋,而就在前面,一根粗壯的法國梧桐樹枝椏已經迎面撲來。
刺耳的剎車聲中,車頭徑直撞上了法國梧桐,枝椏將前擋風玻璃擊碎後,沖進了駕駛室,又將車頂掀開。王強臉上頓時鮮血直流。而車里的乘客,也是東倒西歪,哭喊聲一片。
意識模糊的王強,想知道旁邊的車子怎樣了。然而,車門打不開,他的身子也動不了,只能徒勞地等待民警。
迅速趕來的交警很快查驗了現場,奇怪的是,沒有任何證據證明,車禍發生當時旁邊有車要超,也不可能超過。
事後記者采訪時,王強對這詭異現象不願多談。
撞向石獅子的轎車無人駕駛?
「叮鈴鈴!叮鈴鈴!」2006年夏天一個晚上的10點多鍾,南京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報警電話驟然響起。電話是從御道街打來的,一位市民氣喘吁吁地告訴值班民警,一輛車子飛進了午朝門公園,「車子差不多撞毀了,你們快來處理吧,太慘了!」
接警後,警車一路閃著警燈,呼嘯而至。
事發地點位於御道街午朝門公園南門口,一輛小轎車沖上路牙,一頭撞上了石獅子,車頭已經全部高高翹起,引擎蓋被折斷,車子右側副駕駛室被壓扁,一名男子渾身鮮血,蜷縮在副駕駛位上。
車窗玻璃已經全部破碎,民警上前試圖詢問車上的人還能否說話,但他一點反應都沒有。民警趕緊猛拽車門,但車門被死死卡住。正在大家急得不知所措時,消防部隊趕到了現場,他們帶來了切割設備。
5分鍾後,車門被大卸八塊,男子的身子露了出來,民警不敢耽擱時間,當即將其拉了出來。但可惜的是,此時的男子早已沒有了任何氣息。
這一番忙活後,民警開始對事故現場查驗。道路很寬闊,路燈也很亮,而午朝門公園門口還有十多厘米高的路牙,周邊的交通設置和反游標志也很明顯。
車子卻就這么徑直沖上了路牙,撞上了石獅子,而石獅子,連一塊小石屑都沒有被碰掉。
再看該車從南往北駛來的車道上,一點剎車痕跡都沒有。難道開車人就眼睜睜地不要命,沒有採取絲毫措施?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事發後,他人去了哪裡呢?
「老公交」到了這里也犯怵
老馬1985年開始開公交車,基本上一直跑中山東路這條線。公交車撞樹這事,工作的前15年裡,老馬鮮少聽說過,可是後來,一起兩起的,慢慢就多了。
老馬還注意到,御道街和中山東路交叉的十字路口交通事故比以前多了一些。小碰小擦自不必說,他親眼看到的大事故也不算少。就在10多天前,晚上8點左右,老馬的車由西往東開到午朝門遺址公園西邊的十字路口時,眼看著前面橫沖過來一輛別克君威和一輛私家車撞上了,為了避讓私家車,別克君威又接著撞到了馬路邊一棵法國梧桐。幾年前,也是在這個路口,一輛5路夜班車和一輛拉生豬的大卡車撞上了。公交車的整個一扇窗戶震掉了下來,拉生豬的大卡車然後繼續前沖,撞到路邊的樹上。同樣是在這個路口,幾年前,一輛大巴車撞上一個騎自行車的女孩,女孩當時就不省人事了,後來女孩成了植物人。
老馬的印象中,晚上下班收車,好多次遇到這個路口在處理事故,有幾次只得將車子繞到慢車道上。
小楊開公交車的時間不算長,7年,這幾年,小楊開9路,明故宮路段是他的必經之路。同樣是在御道街和中山東路交叉的十字路口,小楊目睹了多起印象深刻的交通事故。
最驚險的一次發生在去年夏天的一個下午,一輛自西向東行駛的軍用依維柯和一輛自北向南行駛的兩廂飛度相撞,飛度前面的發動機整個掉了出來,安全氣囊全部打開。
如今,雖然也稱得上是「老公交」了,但沒到這個路口,王強還是格外小心。
明故宮遺址誰碰誰倒霉?
600年風吹雨打、歷經多次戰亂,宮闕萬間都作了土。明故宮掩埋在荒草叢中,終於,上世紀80年代末,明故宮遺址一帶劃歸地方,始建公園,在原奉天門位置開始修建仿古建築。
記者走訪明故宮公園,遇到了一群在內休閑玩耍的市民。他們講述起那一段往事。
「這一建就很不太平了,」一位60出頭的市民回憶說,「樓建好後剪綵,聽說,當晚就有個人死了。」
「不止這一件,」另一個人補充說,「我聽說,在修建過程中,先後死了3個人。皇家遺址啊,當然不是哪個人都能隨便動的。」
而記者從一位文物收藏愛好者口中了解到:實際的情況是,樓建好後掛牌,就在當晚,一位參加掛牌的人回家路上遇到了車禍。另外,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在這一帶進行挖掘時,發生過一件更蹊蹺的事情。在下坑道時,有個工人的腿被鐵鍬碰傷,傷口並不嚴重,然而,在接下來的半個月中,工人的腿一直腫脹著。這次莫名其妙的事故,讓工人的情緒很緊張,後來再施工時,工人就強烈要求施工單位放鞭炮避邪。
關於這些真真假假的傳聞,記者特地咨詢了公園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他們表示:「我們來這里的時間不久,這些事情都不了解,也沒聽人說起過。」
難道,這些死亡事件,只是不明真相的人們捕風捉影?

2002年,明故宮遺址附近一家單位新建大樓,可打地基時卻意外地挖到了不少木樁和琉璃瓦片,據有關部門考證,這里是明代太廟的遺址。一時間,「太廟遺址上大興土木」的消息傳遍了全城。
一場現代都市建設與古代文物保護之間孰輕孰重的爭論開始,最終,新大樓還是拔地而起。為最大限度地保護地下文物,新大樓底層架空,而且,大樓門口原先的一口古井也被修葺一新。這口井,據說明代祭祀時專門用於清洗祭品。
為了古老的太廟,今人小心翼翼,施工的方案改了又改。然而,大樓建成後,一連串的離奇事故還是不期而至。
「那是因為在太歲頭上動土了。」當年就在附近上班的一位保安言之鑿鑿,一邊說著一邊壓低了聲音,「這種事我們都不敢亂說的。新大樓開工沒多久後,一位民工被電死了。」
而據另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男士回憶,厄運首先粘上了一個年輕女孩。她在附近正常行走,一輛卡車從她身邊駛過。因為在單位內部,車輛行駛的速度並不快,可意外偏偏發生了。卡車從女孩身上慢慢碾過,很快,女孩就沒了氣息。
而更怪異的事還在繼續著,在該單位工作過的一位先生告訴記者,「前兩年,一個男孩晚上從二樓跳下來,打算到車站去接朋友。之前,這個男孩也從樓上跳過好幾次,可這次偏偏出事了。男孩的腳踩到了台階上,頭重重地磕在地上,第二天就死了。」
據他介紹,大樓興建後,在該單位正常的實驗中,一向十分保險的實驗器材也忽然出了毛病,一個年輕人被電死了。更蹊蹺的是,今年五月的一個凌晨,傾盆大雨中,一位男士從二樓跳下,雖然樓層不高,人還是當場死亡。
一而再,再而三地出事,古老的太廟似乎真和現代人較上勁了。
所有這些,到底是偶然巧合,還是真的有一種神秘力量在操控?
怪象與真相之間的微妙距離
除了有些傳說因為當事人或有關方面拒絕采訪而無法證實外,離奇的車禍是真實的,死亡和事故也是有案可查的,那麼,在傳言和怪象的背後,事實真相究竟怎樣?《發現周刊》記者經過詳細調查,一一解開這些神秘的謎團。

⑼ 喇家遺址的介紹

喇家遺址位於青海省民和縣官亭鎮喇家村,是一處新石器時代的大型聚落遺址,被稱為「東方龐貝」。1999年以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與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對喇家遺址進行挖掘。

遺址內分布著廟底溝時期、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到辛店文化等多種類型的史前時期與青銅時代的古文化遺址。 遺址中心區外圍有一條壕溝,溝寬10米、深3~4米,溝環繞成長方形,長600米、寬200米,其內有成排的半地穴房址。

己發掘3座,地面、四壁用白灰抹平,圓形灶坑,房內有2~14人,還出土了陶、石、玉器成品及半成品、玉料等。

喇家遺址是史前遺址,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2001年我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2015年8月初,在青海喇家遺址博物館,母親守護孩子、返身救助親人的約4000年前突發地震場面的遺存完整保留下來。

(9)臉上都遺址擴展閱讀:

大河家是一處黃河渡口,位於甘肅與青海南緣邊界。街頭處有大河家集,店鋪簇擁,人馬擁擠,只有清真寺的塔尖高出青楊樹的梢頭,十多座,遠近能看見。出集上百步,便看到不太咆哮的黃河。從這里往青海走,就可以到達民和的喇家遺址。

喇家遺址曾被形容為東方的龐貝,因為考古人員在這里發掘出一處4000年前的災難現場。

1999年秋,社科院考古所甘青考隊在喇家村進行小規模的試探性發掘,意外發現一處前所未見的有寬大環壕的齊家文化大型聚落遺址,面積在20萬平方米以上。在清理四座齊家文化房址時,發現大量有可能是意外死亡的人類遺骸。

比如14平方米左右的4號房址,門朝北開,中心有圓形灶址,14具人骨一組組地呈不規則姿態呈現在我們面前。中心灶址處一成年人兩手舉過頭頂,雙腿為弓步,死亡時身體還未完全著地。西南部有5人集中死在一處,多為年少的孩童。

東牆壁下的一對母與子更令人感傷,母親倚牆跪坐地上,右手撐地,左手將一嬰兒摟抱在懷中,臉頰緊貼在嬰兒頭頂上,嬰兒雙手緊摟著母親的腰部。

北京大學環境考古學專家夏正楷教授分析認為,幾座房址內都充填有大量棕紅色黏土層,中間夾有波紋沙帶,這都是黃河洪水泛濫的產物。洶涌的洪峰沖垮了河邊台地,涌進了當時居民的半地穴式建築,淹埋了滯留在房子中的婦女兒童。

而整個官亭盆地在4000-3000年前處於洪水多發期。夏先生以「東方的龐貝」來強調這次發現的意義。現在的看法是,也許是突然的地震引發了洪水,洪水來得非常兇猛,人們甚至來不及反應,滅頂之災已經降臨……

如今這處遺址已經建成了博物館和遺址公園。我們可以在兩處房址的現場看到4000年前的那場災難來臨時每個人臉上絕望的表情。除了災難現場,大眾談論最多的是這里保存下來的一碗面條。

在此之前,按照常識,我們認為中國的面條只有2000歲上下的年齡,而喇家遺址,將它的年齡又增加了2000年。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