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遺址
A. 破壞破壞國家遺址國家遺址怎麼舉報
破壞破壞國家遺址國家遺址怎麼舉報
破壞破壞國家遺址國家遺址到當地派出所舉報,拿出證據:人證、物證、旁證三證俱全。
B.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太華南路,大明宮地處長安城北部的龍首原上,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634年),平面略呈梯形。大明宮是唐帝國最宏偉壯麗的宮殿建築群,也是當時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宮殿建築群。大明宮遺址公園是唐長安城「三大內」中最為輝煌壯麗的建築群。--引自網路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他開創了唐朝歷史上第一個盛世貞觀之治,他在位期間勤政愛民,愛惜民力,休養生息,重視農業生產,然而大明宮卻是她一生當中修建的最為豪華的宮殿為。後代子孫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這座宮殿是大明王朝權力的象徵,是李世民作為一代帝王的象徵。
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個帝王,大明宮貫穿整個唐朝歷史,見證了唐朝的榮辱興衰,長達300年歷史的大明宮最終毀於唐朝末年。大明宮的毀壞也標志著唐朝皇權的衰落,朱溫結束了唐朝最後一個帝王的性命,大明宮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沒有能夠倖免於難,遺址公園將成為千年古都新標志。
大明宮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和人文含義,現在已經成為西安地區重要的旅遊景點,西安以大明宮舊址為依託,吸引大量的外來投資,建成旅遊文化經濟生產等多位一體的功能區,已經成為西安地區的核心示範區。
C. 大明宮開辟成國家遺址公園有何意義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是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西安市太華南路,地處長安城北部的龍首原上,始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平面略呈梯形。 大明宮是唐帝國最宏偉壯麗的宮殿建築群,也是當時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宮殿建築群,是唐朝的國家象徵,大明宮初建於唐太宗貞觀八年,毀於唐末,面積3.2平方公里。 大明宮遺址是1961年國務院首批公布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際古遺址理事會確定的具有世界意義的重大遺址保護工程,是絲綢之路整體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是西安城市建設、大遺址保護和改善民生的重點工程,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園」,使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成為帶動西安率先發展、均衡發展、科學發展的城市增長極,成為西安未來城市發展的生態基礎、最重要的人文象徵,並成為世界文明古都的重要支撐,進一步提升西安的城市特色。 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D.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參觀需要多長時間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全部游覽要2個小時左右!!!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內度地圖最新數據為准。容
電話:(029)87631111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公交車站途徑公交車:2路; 17路; 22路; 38路; 46路; 104路; 209路; 216路; 263路; 309路; 409路; 517路; 703路; k17路
E. 博物館和國家遺址應不應該免費
本質上講應該免費,比如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國外很多博物館和著名遺址都是免費的,但是我國有我國的國情,人太多了,都去會產生安全隱患和設施損壞,因此免費不太可能,除非限制日參觀人數。
F. 國家遺址是否達到范圍
國家遺址,你要申請國家遺址的話,那麼我想應該有一個標准,你應該向國家申請標準是什麼?
G. 國家150重大遺址名單
大遺址是中華民族文明發展史最具代表性的綜合物證和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大遺址保護既是一項文化工程,也是一項惠民工程,有利於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建設、美化城鄉環境、推動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十一五」時期,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大遺址保護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歷史性成就:啟動100處大遺址保護工程,殷墟遺址、元上都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建成一批大遺址保護展示示範區,有效保護遺址本體及其環境風貌;國家設立大遺址保護專項資金,出台一系列專門性法規,初步建立大遺址保護管理體系;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間大遺址保護總體規劃》的目標任務,基本構建以「三線兩片」為核心、100處大遺址為支撐的大遺址保護格局。
「十二五」期間重要大遺址(150處)
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
1. 北 京:周口店遺址、圓明園遺址、琉璃河遺址
2. 河 北:趙邯鄲故城、定窯遺址、鄴城遺址(含河南安陽
高陵)、燕下都遺址、泥河灣遺址群、磁縣北朝
墓群、元中都遺址、中山古城遺址
3. 山 西:陶寺遺址、侯馬晉國遺址、曲村-天馬遺址、晉
陽古城遺址、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
4. 內蒙古:遼上京遺址、元上都遺址、遼陵及奉陵邑、
遺址(內蒙古、甘肅)、遼中京遺址、和林格爾
土城子遺址、二道井子遺址
5. 遼 寧:牛河梁遺址、姜女石遺址(含河北北戴河秦行宮
遺址)、高句麗遺址(鳳凰山山城、五女山山城、
燕州城山城、石檯子山城)、金牛山遺址
6. 吉 林:高句麗遺址(洞溝古墓群、丸都山城與國內城、
羅通山城、自安山城)、渤海遺址(西古城遺址、
八連城遺址、龍頭山古墓群、六頂山古墓群、蘇
密城)、萬發撥子遺址、帽兒山墓地、龍潭山城
7. 黑龍江: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金上京會寧府遺址
8. 上 海:福泉山遺址
9. 江 蘇:揚州城遺址、鴻山墓群、徐州漢墓群(含徐州漢
代採石場)、淹城遺址、闔閭城遺址、南朝陵墓群
10. 浙 江:良渚遺址、上林湖越窯遺址、大窯龍泉窯遺址、
臨安城遺址、馬家浜遺址
11. 安 徽:尉遲寺遺址、凌家灘遺址、六安王陵、壽春城遺
址、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
12. 福 建:萬壽岩遺址、城村漢城、曇石山遺址、德化窯遺址
13. 江 西:吳城遺址(含築衛城遺址)、湖田窯遺址、御窯
廠遺址(含高嶺瓷土礦)、吉州窯遺址、牛頭城
址、銅嶺銅礦遺址
14. 山 東:臨淄齊國故城、兩城鎮遺址、城子崖遺址(含東
平陵故城)、桐林遺址、曲阜魯國故城(含邾國
故城、漢魯王墓群、明魯王墓)、薛城遺址、大
汶口遺址
15. 河 南: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漢魏洛陽故城、隋
唐洛陽城遺址、殷墟、鄭韓故城、古城寨城址、
北陽平遺址、鄭州商代遺址、宋陵、清涼寺汝官
窯遺址、邙山陵墓群、三楊庄遺址、城陽城址、
仰韶村遺址、北宋東京城遺址
16. 湖 北:石家河遺址、楚紀南故城、盤龍城遺址、龍灣遺
址、擂鼓墩古墓群、銅綠山遺址、屈家嶺遺址、
唐崖土司城址和容美土司遺址
17.湖 南:里耶古城遺址、銅官窯遺址、城頭山遺址(含八
十壋遺址、彭頭山遺址)、老司城遺址、炭河裡遺址、漢代長沙王陵墓群
18. 廣 東:南越國宮署遺址、筆架山潮州窯遺址
19. 廣 西:靖江王府及王陵、合浦漢墓群、甑皮岩遺址
20. 重 慶:釣魚城遺址
21. 四 川: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含十二橋遺址)、邛窯、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明蜀王陵墓群、羅家壩遺址
22. 貴 州:可樂遺址、海龍屯
23. 雲 南:太和城遺址、石寨山古墓群
24. 西 藏:古格王國遺址、藏王墓、卡若遺址
25. 陝 西:秦咸陽城遺址、周原遺址、阿房宮遺址、漢長安
城遺址、大明宮遺址、秦始皇陵、秦雍城遺址、西漢帝陵、唐代帝陵、統萬城遺址、黃堡鎮耀州窯遺址、豐鎬遺址、龍崗寺遺址、石峁遺址
26. 甘 肅:大地灣遺址、許三灣城及墓群、鎖陽城遺址、駱
駝城遺址、大堡子山遺址
27. 青 海:喇家遺址、熱水墓群
28. 寧 夏:西夏陵、水洞溝遺址、開城遺址
29. 新 疆:北庭故城遺址、坎爾井
二、跨省、自治區、直轄市
長 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山東、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河南、黑龍江)
絲綢之路(新疆、甘肅、青海、寧夏、陝西、河南)
大運 河(北京、天津、河北、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
秦 直 道(內蒙古、陝西、甘肅)
茶馬古道(雲南、四川、西藏、貴州、青海、甘肅、陝西)
明清海防(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
蜀 道(陝西、四川、重慶)
河 北:趙邯鄲故城、定窯遺址、鄴城遺址(含河南安陽
高陵)、燕下都遺址、泥河灣遺址群、磁縣北朝
墓群、元中都遺址、中山古城遺址
3. 山 西:陶寺遺址、侯馬晉國遺址、曲村-天馬遺址、晉
陽古城遺址、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
H. 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公園聯盟
中國考古遺址公園聯盟在西安成立
6月11日,第六個中國文化遺產日到來之際,來自全國12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代表匯聚西安,啟動聯盟並發布《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宣言》,旨在倡導文化遺產與人、與城市、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2010年10月,中國國家文物局公布首批12個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陝西成為目前擁有遺址公園最多的省市,陽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秦始皇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大明宮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均上榜。北京、四川、河南並列第二。
據了解,來自河南安陽殷墟、陝西漢陽陵博物館、四川三星堆博物館、圓明園管理處等全國12家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代表,圍繞「大遺址保護」等議題展開深入探討,集合集體智慧,共商遺址保護大計,推動我國大遺址保護事業的發展。並紛紛表示,在未來的日子裡將精誠合作,以考古遺址保護和文化傳播共享為宗旨,以引導公眾走近遺址、熱愛遺址為目標,積極探索遺址公園建設與考古遺址保護建設的關系,在實踐中積累具有中國特色的大遺址保護經驗,讓「大遺址保護」走得更久更遠。
大遺址保護是一個世界性的課題,而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2010年10月1日開園以來,「大遺址保護」的概念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同時,國內相關機構也逐漸將探索的目光投入到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上。這種全新的模式為國內考古遺址保護提供更為開闊的思路,同時也為考古遺址保護和文化推廣傳承之間搭建了平台,產生良好的社會影響,並將形成長遠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I. 哪個是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
目前世界發現遠古人遺址最多的國家是,中國。我國發現舊石器古人類遺址三四百處。遍布祖國25個省市。其中有元謀人,山頂洞人,藍田人,北京人,鄖縣人,南陽人,和縣人等20餘處舊石器初,古人類遺址。
1、元謀人遺址
元謀人遺址位於雲南省元謀縣大納武村山腰以北500米,距縣城7公里。元謀人的化石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人類化石之一。後來正式命名為「元謀直立人新亞種」或簡稱「元謀人」。
其他早期更新世動物化石,如雲南馬、劍齒虎和劍齒象,以及石器和木炭屑也被出土。元謀遺址的發現,證明了雲南高原是早期人類活動最重要的地區之一。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中國人祖先的遺址。
2、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位於北京市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腳下。它是一座建於1953年的古代人類遺跡博物館。
1929年,中國古人類學家裴文中在長骨山出土了第一塊完整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震驚了全世界。世界文化遺產、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百名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它離北京市中心大約48公里。
3、紅山文化遺產
紅山文化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最早是在赤峰的紅山後面發現的。它以西拉穆倫河和老哈河流域為中心,分布面積20萬平方公里。大約在五、六千年前,持續了兩千年。
紅山文化的社會形態處於母系社會的鼎盛時期,主要的社會結構是以女性血緣為紐帶的部落群體。經濟形式以農業為主,與畜牧業、漁業、狩獵並存。其遺存的特點是新石器時代的彩陶與之字形陶器、微石並存的文化。
1954一1957年,先後進行了五次較大規模的發掘,揭露面積1萬平方米。已發掘出46座房屋、200多個窖穴、6座陶窯遺址、250座墓葬,出土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約1萬件,還有粟、菜籽遺存。
4、半坡遺址
半坡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灞橋區滻河東岸。是黃河流域典型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村寨遺址。它屬於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
1953年春,西北文物清理隊在西安東部的ChanRiver東岸的二層平台上發現了半坡遺址。同年9月,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進行了深入調查,發現該遺址佔地約5萬平方米。
5、河姆渡遺址
河姆石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河姆渡石位於寧波市餘姚市河姆渡鎮,距寧波市市區約20公里。佔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是我國採用榫卯連接技術建造木結構房屋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