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西遊記二十七回

西遊記二十七回

發布時間: 2021-01-06 01:58:17

『壹』 西游記第二十二回至二十七回簡介

1,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凈

流沙河中妖怪徑搶唐僧,八戒悟空去戰,妖怪鑽入水中,不肯上岸。悟空不善水戰,在水下奈何不了那妖怪,便派八戒下水與之一戰。八戒執九齒釘耙與之河妖三次相鬥,均不能取勝。

悟空雖智計百出,卻也無可奈何。幾番戰斗無果之下,悟空去求助觀音菩薩,菩薩讓木叉行者與悟空同去,收服妖怪。

木叉行者喚出妖怪悟凈。引其拜師後,悟凈以頸下骷髏結成法船,渡唐僧過河,共取西經。

2,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聖試禪心

在過了流沙河之後的某天,師徒四人路過了一戶莊院,請求在那裡借宿一晚。這家有三個女兒,這家女主人有意把他們幾個人招為女婿,就勸說他們,其他人不在意,只有豬八戒心裡蠢蠢欲動,晚上其他人都休息了,豬八戒就去找那家女主人叫丈母娘。

但最終卻被她的三個女兒戲弄,把它綁上在樹上吊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才知道原來那是幾個菩薩在試探他們,只有豬八戒沒有通過考驗,有待改過。

5,第二十六回 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

師徒四人路過五庄觀,觀主有事外出,命徒弟摘幾個人參果款待唐僧,唐僧懼怕沒有吃,果子而後被觀童吃掉。八戒慫恿悟空偷人參果。

觀童對唐僧出言不遜,說師徒四是盜賊,悟空怒搗人參果園。孫悟空打倒人參果樹,兩次逃亡沒有成功,又被鎮元大仙抓回。鎮元大仙要求悟空復活人參果樹,唐僧給悟空限制了三日期限。

悟空先去了蓬萊仙島尋訪三星,並請三星求情,延緩了時間限制;再去方丈仙山尋訪帝君;最後去求觀音,觀音以凈瓶之水醫好了人參果樹。鎮元子舉辦「人參果會」,並與悟空結拜。

6,第二十七回 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

唐僧師徒往西天取經,行至宛子山。妖魔白骨精欲食唐僧肉,兩次施魔法變化村姑和婆婆,前來誆騙唐僧,卻均被悟空識破。最後白骨精幻變白發老翁誆稱前來尋親,仍被火眼金睛孫悟空識破,他不顧唐僧念咒阻止,揮棒將假老丈擊斃。

白骨精化作一堆白骨。唐僧誤為孫悟空無故三次傷人,佛法難容,怒而逐走悟空。悟空苦求未允,無奈痛別暫歸花果山。

『貳』 西遊記第二十七回讀後感

好了😁讀了這個故事,我得到了很大的啟發,不要被別人的外表所蒙版蔽,關鍵是要看內心是怎樣的權!其實,從故事中的這些人物身上我看到了現代人所具備很多人性和社會性。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任何事,不要像唐僧、豬八戒一樣,不動腦筋,不仔細觀察,人妖不分,這樣就容易上當,我們要向孫悟空學習,認真思考,仔細觀察,分清好人和壞人,像孫悟空擁有一雙「火眼金睛」。
同時,我也感覺到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團結一致才能戰勝妖怪。一旦自己內部不團結,妖怪就會趁虛而入。這正是唐僧被抓走的主要原因。
在生活中,我們不要被表面現象、虛情假意、偽善的一面蒙騙。有些人表面是虛偽的,內心是陰暗的,利用各種卑鄙手段,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我們要分清是非,分清好壞,團結起來,才能戰勝任何邪惡。由此引申到一個民族,若想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佔有一席之地,那麼我們就要團結起來,我們的民族才能強大、昌盛。

『叄』 西遊記第二十七回內容

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

唐僧師徒往西天取經,行至宛子山。妖魔白骨精欲食唐僧肉,兩次施魔法變化村姑和婆婆,前來誆騙唐僧,卻均被悟空識破。

最後白骨精幻變白發老翁誆稱前來尋親,仍被火眼金睛孫悟空識破,他不顧唐僧念咒阻止,揮棒將假老丈擊斃。

白骨精化作一堆白骨。唐僧誤為孫悟空無故三次傷人,佛法難容,怒而逐走悟空。悟空苦求未允,無奈痛別暫歸花果山。

(3)西遊記二十七回擴展閱讀:

第二十七回出場人物介紹:

1、白骨精

白骨精,又稱為「白骨夫人」、「屍魔」,她是中國古典神話小說《西遊記》中的妖怪,本是白虎嶺上的一具化為白骨的女屍,偶然采天地靈氣,受日月精華,變幻成了人形,習得化屍大法。

她作為妖精的種類是「屍魔」,原著中孫悟空揭示她的本相是一隻僵屍。「白骨精」最早出現於古典名著《西遊記》中,是一個多年成精的妖魔,擅長變化,狡猾又通曉人類的弱點。

變化的女子形象眉眼生動而嫵媚多嬌,是個非常著名的妖怪,在中國甚至亞洲的其它國家可以稱為家喻戶曉。

2、孫悟空

祖籍東勝神州,由開天闢地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帶領群猴進入水簾洞而成為眾猴之王,尊為 「美猴王」。後經千山萬水拜須菩提祖師為師學藝,得名孫悟空,學會地煞數七十二變、筋斗雲、長生不老等高超的法術。

後經觀音點化,被唐僧救出,法號行者,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一路降妖除魔,不畏艱難困苦,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後取得真經修成正果,被封為斗戰勝佛。

『肆』 西遊記二十七回主要內容50字

西遊記二十七回是「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也就是三打白骨精,主要內容如下:

白骨精為了吃到唐僧肉,先後變作村姑、婦人,老父迷惑唐僧,但是全被孫悟空識破。孫悟空把村姑、婦人、老父統統都打死了。但是唐僧認為徒弟隨意打死人,就寫下貶書,將孫悟空趕走了。

(4)西遊記二十七回擴展閱讀

孫悟空打白骨精的具體情節為:

第一打:山野里出現了一位年輕的村姑,悟空說:「它是個妖精,是來騙你的。」說著,就朝妖精劈臉一棒。打死了妖精的替身,妖精則靈魂出竅逃走了。

第二打:山坡上閃出一個年滿八旬的老婦人,手拄著彎頭竹杖,一步一聲地哭著走來。悟空見又是那妖精變的,也不說話,當頭就是一棒 (看俺老孫一棒!)。妖精又靈魂出竅逃走了。

第三打: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邊,走上前迎著妖精,笑道:「你瞞得了別人,瞞不過我!我認得你這個妖精。」

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師父念咒語,沒有立刻動手,暗中叫來眾神,吩咐道:「這妖精三番兩次來蒙騙我師父,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們在半空中作證。」眾神都在雲端看著。悟空掄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死後化作了一堆白骨。

『伍』 西遊記二十七回的賞析

1、孫悟空的態度是:只要是想吃唐僧肉的,決不姑息,哪怕唐僧咒他。

2、唐僧的態度是:萬物都是生靈,妖怪也是有靈性的。可以點化的佛門弟子就應該去點化。總之唐僧對妖怪無時無刻都有一顆慈悲之心。

3、豬八戒的態度是:最好不要碰到妖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真遇到什麼厲害的妖怪,他也會給大師兄搭把手。本人覺得豬八戒是消極抗妖,凡事有大師兄頂著!

寫作手法:多種多樣,但就妖怪這個問題來說,是運用了對比的手法.把三者對於妖怪的態度作了一個對比.

好處是:一方面能讓三者不同的形象再次躍然紙上,也能取到深化小說主旨的作用.

二十七回主要內容及賞析:

第二十七回 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

這篇文章(三打白骨精)講了師徒四人去取經,路上,唐僧肚飢,讓孫悟空去化緣。誰知妖精三番五次變化成人樣想迷惑唐僧,想把他抓入洞府,因唐僧是凡人,看不清屬實,差點上當,正當危難之時,孫悟空及時出現,救回師父。

妖怪留下屍體在此,真身卻溜之大吉。可師父誤以為悟空犯戒殺人,錯怪了孫悟空,趕走了他。

1、「卻說常言有雲:「山高必有怪,嶺峻卻生精。」這一句運用了「引用」的修辭手法,使文章上下貫通,更有詩意。此句也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2、「柳眉積翠黛,杏眼閃銀星。」,「體似燕藏柳,聲如鶯囀林。」這兩句寫的是妖精變化出一女子身材容貌的描寫,運用了比喻的寫作手法。使整個畫面活靈活現,妙趣橫生。

3、「行者認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論,舉棒照頭打去……師父只把緊箍咒顛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從這一大段,我體會到,作者筆下的唐僧,暗指社會上一些不論青紅皂白,沒憑沒證懲罰別人的人。表現了作者對這種行為的厭惡。

(5)西遊記二十七回擴展閱讀

《西遊記》中主要人物及性格介紹

孫悟空

孫悟空由開天闢地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拜菩提祖師學會長生之道、七十二變、筋斗雲,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使用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隨心變化。

他占花果山稱王,大鬧東海龍宮,被天庭招安為弼馬溫,又因嫌官小反下天自稱齊天大聖,然後擊敗天軍復被天庭詔安封為有官無祿的齊天大聖,大鬧天宮時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爐中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與如來佛祖鬥法,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

後經觀音點化後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終成正果,被封為斗戰勝佛。孫悟空生性聰明、活潑、忠誠、嫉惡如仇,在東亞文化圈中成為了機智與勇敢的化身,中國民間有人將它奉為神明崇拜。孫悟空代表了古代中國人善良、正義、不阿的情懷和追求。

唐僧

玄奘,陳玄奘,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師,漢傳佛教歷史上最偉大的譯師。是中國著名古典小說《西遊記》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

《西遊記》中的唐僧,俗姓陳,小名江流兒,法號玄奘,號三藏,被唐太宗賜姓為唐。為如來佛祖座下二弟子金蟬長老投胎。他是遺腹子,由於父母凄慘、離奇的經歷,自幼在寺廟中出家、長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終遷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戶、修行。唐僧勤敏好學,悟性極高,在寺廟僧人中脫穎而出。

最終被唐太宗選定,與其結拜並前往西天取經。在取經的路上,唐僧先後收服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之後在三個徒弟和白龍馬的輔佐下,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從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經。功德圓滿,加升大職正果,被賜封為旃檀功德佛。

豬八戒

豬八戒是吳承恩所作《西遊記》中的角色。法號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來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帥,因調戲霓裳仙子(屬於嫦娥中的一員,《西遊記》中「嫦娥」意指月府仙女。並非民間傳說里的後羿之妻姮娥。 )被逐出天界,卻又錯投豬胎。

唐僧和孫悟空西去取經路過高老莊,在雲棧洞與孫悟空大戰,聽說唐僧之名,前去拜見。從此成為唐僧的弟子一同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最後被封為凈壇使者。八戒性格憨厚,力氣大,但又好吃懶做,愛佔小便宜,貪圖女色。

沙僧

沙悟凈,又叫沙僧、沙和尚,是中國古典小說《西遊記》中的主要人物。他是唐僧在流沙河收的徒弟。原是天庭中的卷簾大將,失手打碎琉璃盞被貶下凡,盤踞在流沙河,殺人吃人為業。

成為唐僧徒弟之後與師傅、師兄孫悟空、豬八戒以及白龍馬一起赴西天取經,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後,功德圓滿,被封為南無八寶金身羅漢菩薩。原著小說中使用的武器是降妖寶杖。

『陸』 西遊記第二十七回概括

第二十七回:屍魔三戲唐三藏,聖僧恨逐美猴王

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一日,走到一座大山中,只見天色陰沉,谷中濃霧彌漫,悟空料定必有妖怪。他用金箍棒在地上劃一圈,讓八戒、沙僧保護師父在圈內休息,他去探聽虛實,順便采些鮮果來充飢。

這座山內千年修行的白骨精,她聽說吃了唐僧肉可長生不老,於是她三次設計捉拿唐僧。第一次,她變成一個美麗少女,手提一籃饅頭,笑著想把師徒三人從圈內騙出,悟空趕到,舉棒就打,女妖化一縷青煙跑掉。

第二次,她變成老婆婆,拄一根拐杖從山後走來,悟空認出又是白骨精變的,舉棒又打,白骨精故伎重演,化煙脫逃。第三次變作一個老頭,在一間茅屋前坐等唐僧的到來。

悟空看見,上來就打,白骨精招架不住,便用計從雲端扔下一黃絹,上寫:佛心慈悲,切勿殺生;再留悟空,難取真經。唐僧信以為真,怪悟空連傷二命,逼悟空離開。

悟空走後,白骨精順利地捉了唐僧,在白骨精邀母親來吃唐僧肉時,孫悟空趕到,並打死老妖,變成白骨精的母親進洞救出了唐僧。

(6)西遊記二十七回擴展閱讀

本章回的人物介紹

1、白骨精,又稱為「白骨夫人」、「屍魔」,她是中國古典神話小說《西遊記》中的妖怪,本是白虎嶺上的一具化為白骨的女屍,偶然采天地靈氣,受日月精華,變幻成了人形,習得化屍大法。

白骨精在小說原著中所佔篇幅很少。戲曲「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則是中國婦孺皆知的故事。電視及電影上白骨精多以白色的骷髏骨型態出現。

2、唐僧,也叫唐三藏,唐僧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中的人物,前世為如來二弟子金蟬子,原型為唐代高僧玄奘。玄奘,生於今河南洛陽,俗家姓名「陳禕」,法號「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

早在西夏時期的敦煌壁畫,就有唐僧取經故事,唐僧、還有人相似猴的孫悟空手牽白馬。後來不斷演繹,就有了《西遊記》。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