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月城遺址
『壹』 大冶縣有哪些鄉鎮
截至2017年:
一、9個鎮:
金牛鎮、保安鎮、靈鄉鎮、金山店鎮、還地橋鎮、殷祖鎮、劉仁八鎮、陳貴鎮、大箕鋪鎮。
二、1個鄉:茗山鄉
鄉政府駐彭范道,面積80平方千米。轄29個村委會:范道、張謙、柯畈、楊橋、西洪、學堂、袁大、仄船、名山、朱山、上汪、余祠、中門、天益、鶴橋、邊街、晏庄、子禹、華若、黃灣、洋湖、柯胡、京南、九龍、均畈、大魯、下余、彭晚、屋段村。
茗山鄉位於大冶市西部,地處大金省道,陳貴苗木花卉走廊的邊緣地帶,大冶西北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板塊經濟之中。東與陳貴接壤,南與靈鄉毗鄰,北與金山店交界,西與鄂州太和鎮隔山相望。
(1)堰月城遺址擴展閱讀
一、靈鄉鎮
湖北經濟強鎮。2005年,全鎮預計完成工農業總產值39億元,完成綜合財政收入1.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200元。並作為湖北省唯一的鄉鎮列入全國18個小康明星鄉鎮建設標兵。
二、金山店鎮
金山店鎮為於湖北省大冶市,東臨大冶市經濟開發區,西鄰保安鎮,北據還地橋鎮。全鎮國土面積為59.37平方公里。全鎮轄2個居委會,22個行政村,205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為4.8萬人。
金山店鎮素有「山山藏瑰寶,處處埋金洋」的美譽金山店,是大冶市「四大工礦鎮」之一。金山店鎮物產較為豐富。農業基本形成東南、西北、中三大經濟板塊。2006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62340萬元。金山店鎮基礎設施齊全。通信能力較強、服務設施一應俱全。鎮區內公路縱橫交錯,形成兩縱三橫的中心框架。
三、殷祖鎮
殷祖鎮位於大冶市的南部山區,素有「果城裡」之稱。殷祖鎮背靠羅宵山脈和幕阜山脈,地形多為丘陵或山地,現有山場面積10.3萬畝,居大冶市首位
四、金牛鎮
金牛鎮隸屬於湖北省大冶市,地處大冶市西南部,東與靈鄉鎮接壤,東南與咸寧市擔山鎮為鄰,南連咸寧市雙溪橋鎮,西鄰武漢市江夏區湖泗鎮,北接鄂州市太和鎮。
金牛鎮總面積158.5平方千米,2014年末,下轄3個社區、32個行政村。2011年末,該鎮總人口9.1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5萬人。2011年,該鎮完成農業總產值2億元,工業生產總值4.5億元
金牛鎮是「全國重點鎮」 ,被稱為「五縣通衢」 ,境內的鄂王城是湖北省簡稱「鄂」的源頭。 鄂王城城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陳貴鎮
陳貴鎮隸屬湖北省大冶市,地處東經114°43′-114°49′,北緯30°03′-35°30′,位於大冶中部,東連大冶金湖街道,南交劉仁八鎮,西接靈鄉鎮,北與茗山鄉、金山店鎮毗鄰。國土面積160.4平方公里,轄19個村、2個社區,總人口6.59萬人(2013年)。
2011年,陳貴鎮位列湖北省百強鄉鎮第二 。2013年7月,被湖北省政府列入全省「四化同步」示範鄉鎮試點。 2012年,地方財政收入3.4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282元。陳貴鎮境內著名景點有小雷山、天台山、大泉溝等。
『貳』 江姓氏的起源
伯益的後人於商朝、西周初期受封建立江國,江國國君姓氏是嬴,其他嬴姓諸侯國還有安、益、趙、郯、葛、黃、梁、徐、蕭等國,以及後來統一中國的秦國。
古代江國的國都位於今河南正陽縣附近。春秋時,江國介於楚、宋、齊三國之間,經常受到這些大國侵擾,加之淮水泛濫,往往淹沒江國的中心地帶,所以江國一直未能強盛起來。
公元前623年江國被楚國所滅,後代子孫流落各地,並以國名為氏,由嬴姓而改為江姓,將江姓世代承襲了下來。江氏發源於河南正陽,早期主要在河南發展繁衍。
江姓由上古八大姓之一的嬴姓演變而來。據《史記·卷第五·秦本紀 第五》記載,嬴姓因分國而分成十四氏:徐氏、郯氏、莒氏、鍾離氏、運奄氏、菟裘氏、將梁氏、黃氏、江氏、修魚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趙氏。
《風俗通》載:伯姓出自「嬴姓,伯益之後」。伯益因助禹治水有功,故受帝舜賜姓嬴,封於嬴城(今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嬴城遺址);也有一支來自少昊金天氏。伯益擅長畜牧狩獵,後來助禹治水有功,舜帝賜伯益為嬴姓。
(2)堰月城遺址擴展閱讀:
宋朝靖康年間,金兵攻陷汴京,江氏大規模南遷到浙江、江西、福建、廣東等地。江姓有一支自汴京遷之杭之仁和(今浙江杭州市),還有一支由江確率領由山東濟陽遷至江西都昌,傳至遷入福建寧化石壁村,其後有遷永定高頭、平和葛希大溪村者。
江曄(八郎),生三子:江萬里、江萬載、江萬頃。江萬里為宋度宗左丞相,抗元殉國,其弟及子孫再由江西遷福建寧化石壁,為江氏入閩之末。
明初,江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江蘇、浙江、山東、河南、湖南等。明末,有江姓族人跟隨鄭成功進入台灣,在台灣定居,後來又有人移居海外。清初,有湖北麻城的江文、江榜兄弟回歸河南正陽落籍。
明清以後,江姓遍及全國各地。如今,江姓在全國分布甚廣,其分布以江蘇、廣西、安徽、四川、廣東、湖北、福建等省為主,這七省的江姓約佔了全國漢族江姓人口的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