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記介紹
⑴ 介紹(格列佛游記)的作者資料
喬納森·斯威夫特(英語:Jonathan Swift 1667年11月30日-1745年10月19日)。英裔愛爾蘭作家、詩人、政論家,版世界上最偉權大的諷刺文學大師之一。以諷刺作品名垂青史,代表作為《格列佛游記》《一桶油的故事》等。他是一名 喬納森·斯威夫特
牧師,一位政治撰稿人,一個才子。他出生於愛爾蘭首都柏林一個貧困家庭,由叔父撫養成人,六歲上學,在基爾凱尼學校讀了八年。1682年進都柏林著名的三一學院學習,他除了對歷史和詩歌有興趣外,別的一概不喜歡。還是學校「特別通融」才拿到學位。之後,他在三一學院繼續讀碩士,一直到一六八六年。1688年,愛爾蘭面臨英國軍隊的入侵,他前往英國尋找出路。
⑵ 格列佛游記主要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作品以里梅爾·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周遊四國的經歷。通過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羅卜丁奈格、飛島國、慧駰國的奇遇,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統治階級的腐敗和罪惡。還以較為完美的藝術形式表達了作者的思想觀念,作者用了豐富的諷刺手法和虛構的幻想寫出了荒誕而離奇的情節,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英國議會中毫無意義的黨派斗爭,統治集團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圖,對殖民戰爭的殘酷暴戾進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時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頌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統治者的英勇斗爭。
作品共分為四卷,每一卷主題分別是:「利立浦特(小人國)」、「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勒皮他、巴爾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錐、日本游記」、「慧駰國游記」。
拓展資料:
喬納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667—1745年),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作家,政論家,諷刺文學大師,以著名的《格列佛游記》和《一隻桶的故事》等作品聞名於世。
喬納森·斯威夫特是英國啟蒙主義時期的作家,但卻不同於大多數反對封建主義、謳歌資本主義的啟蒙主義作家,他對資本主義本質進行了無情的鞭撻,並反映了普通人生活的艱辛與困苦。同時他放棄了長期統治英國文學界的古典主義文學標准,進行現實主義創作,從而使他的作品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
格列佛游記-網路
⑶ 格列佛游記內容簡介
《格列佛游記》由4卷組成。
1、主人公格列佛是個外科醫生,出海游歷,因海難落水,昏迷中漂流到小人國,該國一切東西尺寸都是我們的十二分之一。這里的人,身長不滿六英寸,他置身其中,就象巍巍的大山一般。小朝廷里充斥陰謀詭計、傾軋紛爭。穿高跟鞋的一派與穿低跟鞋的一派互相攻擊,勢不兩立。
2、格列佛回家不久,就隨「冒險號」再次出海,不幸又遇上風暴,船被刮到布羅卜丁內格(大人國)。格列佛被一位高達20米的農民捉住。農民帶格列佛到全國各大城市展覽,最後來到首都。這個農民發財心切,每天要格列佛表演10場,把他累得奄奄一息。
當這個農民眼看無利可圖時,便把格列佛賣給了皇後。由於小巧伶俐,格列佛在宮廷中非常得寵,但是也常常遭到老鼠,小鳥等動物的侵襲。面對國王,格列佛沾沾自喜地介紹了英國各方面的情況及近百年來的歷史,但被國王一一否定。
格列佛在該國的第三年,陪同國王巡視邊疆。由於思鄉心切,他假裝生病,來到海邊呼吸新鮮空氣。天空中的鷹錯把他住的箱子當成烏龜叼了起來。幾只鷹在空中爭奪,箱子掉進海里,被路過的一艘船發現,格列佛獲救後,乘船回到英國。
3、格列佛第3次出遊,遇海盜襲擊,逃到飛島國,該國一切都與英國歐洲大不相同,人的面貌怪異服裝奇特,建築也都是歪歪扭扭。除了天文學其他科學研究都很荒誕,人民生活困苦,後來他遇到漂泊的荷蘭船回到英國。
4、列佛回家後五個月,受聘為「冒險號」船長,再次乘船出海。途中水手叛變,把他囚禁了幾個月,然後被放逐到「慧駰國」。在這里,格列佛遭到一種形狀像人的名為「耶胡「的畜生的圍攻。幸虧一匹具有智慧的馬——「慧駰」來給他解了圍。
原來馬是該國有理性的居民和統治者,而「耶胡」則是馬所豢養和役使的畜生。格列佛的舉止言談在「慧駰」國的馬民看來是一隻有理性的「耶胡」,因此引起了他們的興趣。格列佛很快學會了該
國語言,應主人的邀請,他談到在世界其他地方馬是畜生,而像他那樣的「耶胡」則具有理性,並且是馬的主人。這使「慧駰」感到很震驚。
在「慧駰」各種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駰」國。然而「慧駰」國全國代表大會通過決議要消滅那裡的耶胡。所以格列佛的願望無法實現。無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離開該國打道回府。格列佛懷著對「慧駰國」的嚮往,一輩子與馬為友。
(3)格列佛游記介紹擴展閱讀:
作品主題
小說第一卷中所描繪的小人國的情景乃是當時大英帝國的縮影。當時英國國內托利黨和輝格黨常年不息的斗爭和對外的戰爭,實質上只是政客們在一些國計民生毫不相乾的小節上勾心鬥角。
小說的第二卷則通過大人國國王對格列佛引以為榮的英國選舉制度、議會制度以及種種政教措施所進行的尖銳的抨擊,對當時英國各種制度及政教措施表示了懷疑和否定。
小說的第三卷,作者把諷刺的鋒芒指向了當時的英國哲學家,脫離實際、沉溺於幻想的科學家,荒誕不經的發明家和顛倒黑白的評論家和史學家等。
小說第四卷,作者利用格列佛回答一連串問題而揭露了戰爭的實質、法律的虛偽和不擇手段以獲得公爵地位的可恥行為等。
縱觀小說的全部情節,《格列佛游記》政治傾向鮮明。它的批判鋒芒,集中在抨擊當時英國的議會政治和反動的宗教勢力。小說通過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小人國)、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勒皮
他(飛島國)和慧駰國的奇遇,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社會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國統治階級的腐敗和罪惡及英國資本主義在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的瘋狂掠奪和殘酷剝削。
⑷ 格列佛游記的內容簡介
⑸ 格列佛游記作者介紹
《格列佛游記》作者簡介:
喬納森·斯威夫特(1667~1745),英國諷刺作家、政治家、詩人,以諷刺作品名垂青史。他是一名牧師,一位政治撰稿人,一個才子。
他出生於愛爾蘭首府都柏林一個貧困家庭,由叔父撫養成人,六歲上學,在基爾凱尼學校讀了八年。1682年進都柏林著名的三一學院學習,他除了對歷史和詩歌有興趣外,別的一概不喜歡。
(5)格列佛游記介紹擴展閱讀:
還是學校「特別通融」才拿到學位。之後,他在三一學院繼續讀碩士,一直到一六八六年。1688年,愛爾蘭面臨英國軍隊的入侵,他前往英國尋找出路。接下來的十年是對斯威夫特一生中具有重要影響的關鍵時期。他通過親戚的關系,在穆爾庄園當私人秘書。
穆爾庄園的主人坦普爾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政治家,也是位哲學家。
《格列佛游記》是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又譯為江奈生·斯威夫特)創作的一部長篇游記體諷刺小說,首次出版於1726年。
《格列佛游記》是一部奇書,它不是單純的少兒讀物,而是飽寓諷刺和批判的文學傑作,英國著名作家喬治·奧威爾一生中讀了不下六次,他說:「如果要我開一份書目,列出哪怕其他書都被毀壞時也要保留的六本書,我一定會把《格列佛游記》列入其中」。
在這本書中,斯威夫特的敘事技巧和諷刺才能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反映。作品的主人公里梅.格列佛是個英國外科醫生,後升任船長;他受過良好教育,為祖國而自豪,在職業和政治兩方面似乎都頗有見識,可是他本質上卻是一個平庸的人,而斯威夫特正是利用了主人公的這種局限達到了最充分的諷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