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怎樣評游記

怎樣評游記

發布時間: 2021-01-06 20:28:39

『壹』 寫一篇游記400字評語

登黃山的前一天,那種期盼以久事情馬上就要實現的興奮勁兒是難以名狀的.雖然天氣預報第二天黃山會下雨,看不到雲海,許多同行的朋友更是在紛
紛惋惜,卻絲毫不能降低我的游性.蘇公曾有詩雲:「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沫總相宜」.我堅信,名川大山不是浪得虛名的,想必黃山也如西子湖一般罷,晴天
會有晴的美,雨天自有雨中的秀,怪石奇松的美景在紛紛的雨霧中不知是什麼樣子.但如果在細雨藹霧中的黃山漫步、品景,豈不是別有一番情趣.我竊喜、期待.
第二天果然陰陰沉沉,牛毛細雨飄飄散散,又惹來不少朋友陣陣埋怨.車行黃山腳下,抬頭遠望,山巔霧氣繚繞,層林盡染,朦朧雨霧中的黃山像籠著一
層薄紗,如少女一般欲遮還羞,彷彿在等著小夥子來挑開心扉.此時此刻,這座讓多少人在夢里才能見到的奇山近在咫尺,另大夥先未登,已神往,那些埋怨天公的
朋友也是滿臉的興奮.為了節約時間,導游安排我們乘座纜車上山,只是無法用自己的腳步去感觸黃山的一景一石,不禁有絲絲遺憾.纜車越來越高,從車窗望去,
周身蒼茫茫一片,如騰雲駕霧.偶而間,或一叢叢奇特的松林或幾塊褐色的山石從繚繞的霧氣中映入眼簾,後又一晃而過,與碧空晴天的景緻大不一樣,彷彿進入天
境一般,不時引來大家一陣陣的驚喜和唏虛聲.還未正式登山,大家已被這似真似幻景緻陶醉了.
下得纜車,首先來到了丹霞峰.小雨也知人意,不知幾
時悄悄的走了,只是霧氣更大更重了.黃山真是名不虛傳,雖然霧氣遮掩了遠處的磅薄美景,但眼前的奇山怪石就足以大飽遊人的眼福,青松穿崖破石,巧石如雕如
塑,山峰刀削斧壁,雲霧迷漫繚繞,稱之閬苑仙境,真是名符其實.丹霞峰在黃山諸峰中是較為寬闊厚重的,滿山的蒼松翠柏,一條山路平緩彎延地通向松林深處,
兩旁的松樹鬱郁蔥蔥,錯落有致,高大修直,朴實穩健,松林里的枝幹都是向著同一方向筆直地伸展,如眉清目秀的小伙,又似帥氣精乾的後生一手貼背,一手伸
開,歡迎遊人的到來.行走其間,雖不能遠眺黃山諸峰,但耳聞山間瀑水哄鳴,目睹路旁山花爛漫,手觸那一根根松針上的晶瑩露珠,只覺的俯拾即景,如詩如畫.
一路行去,山路漸陡,順著台階攀行而上,不少同行朋友已是汗流浹背.黃山大小峰共80多座,千峰競秀,層巒起伏,諸峰山路或曲折彎延,或筆直鑽
天,或逶迤入地,攀行在這些山路上游覽黃不僅是觀賞美景,更是對遊人勇氣、意志的磨練和考驗.我們一行人登上氣勢寬闊的光明頂,又穿過險象環生的「一線
天」,幾巔幾伏的走下來,竟又有不少朋友掉隊了.我們一行只剩6人了,大家稍作休息,便要攀登黃山第一高峰——蓮花峰.該峰海拔1864米,遠觀如同一支
蓮子,因此得名.上山的台階依山開築,陡峭崢嶸,險峻異常,踏上又窄又密的石階,心裡麻麻的,再不敢說話,只是悶著頭往上走,到得最後,索性手腳並用,奮
力爬行.經過一番大汗淋漓的拼搏,我們終於站在了這座很少人能到達的蓮花頂!舉目眺望,濃霧迷濛,白雲浮生,頓感紅俗世皆如浮雲蒼狗.20多個學生在為登
高而歡呼和拍影留念,和峰下人群熙熙攘攘的氣氛相比,這里清靜了許多.爬上一塊石,天地間蒼蒼茫茫一片,周身雲霧行走,觸手可及,一股一股的霧氣從山谷卷
起,撲面而來,清新舒暢,直使人如入夢幻之境,來到了太虛,禁不住忘情地閉上眼睛.突名,朋友的一聲呼叫,把我從夢幻中拉了回來,小心翼翼地握住欄桿鐵鏈
向下望去,雲霧繚繞,不知深邃,高處不勝寒的感覺頓時襲上心頭,上山這前,導游說黃山積泰山的雄偉,峨嵋的秀麗,衡山的雲霧,華山的險峻於一體,而此時險
和華山的險是絕對不同的,明明很安全,但大家每走一步還是緊緊抓住欄桿或是扶住山石,不敢鬆手,彷彿一鬆手,身體就會飄融到這茫茫雲霧中,惹得眾人既驚恐
又興奮,發出一陣一陣的尖叫聲.
下山的路上遊客甚多,見面便是會心的相對一笑,大家全沒了陌生感,新朋故知,一起談對黃山的觀感.累了時有的便三五成群的坐在石階上歇歇腳,有的卻結伴去戲那山澗的泉水,手指觸到那清冽冽的山泉,疲憊全消.
下得山來,「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回望那一行行的台階,竟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貳』 後人怎樣評價徐霞客游記

後人怎樣評價徐霞客游記:《徐霞客游記》,中國文學名著,是以日專記體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屬理學家徐弘祖(1作宏祖,號霞客)經34年旅行,寫有天台山、雁盪山、黃山、廬山等名山游記17篇和《浙游日記》、《江右游日記》、《楚游日記》、《粵西遊日記》、《黔游日記》、《滇游日記》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遺有60餘萬字游記資料,死後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記》。世傳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數種,主要按日記敘作者1613~1639年間旅行視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作詳細記錄,在地理學和文學上卓有重要的價值。

『叄』 一篇寫游記的優秀作文加點評(500至600)

山 【游山作文,個人 感覺很好】
一直以來,最愛的景物就是山,愛山的獷野,愛山的秀美,愛山的陡峭.而今日在費縣所見的山,是我從未見過的.你可以想像的到嗎,在那連綿不盡的山群表面,覆蓋著的是數不盡的露天的奇石和聳立其間的樹木,群山之下流淌著碧波盪漾的山澗水,與頭上的藍天相應成輝.是否有一種猶如畫中來的感覺?
在山下,我見到了一種難以解釋的奇觀--指動石.一塊風化億年的巨石竟能被人的一根小小的手指頭晃動.當我看到眼前的這個石頭是如此龐大時,懷疑占據了我的心頭,可當我真正用手指去指它的時候,卻不得不相信了.它的確動了.當然,這並不說明我的力氣大,而是因為一種我理解不了的物理原理.看來真的是"生活處處皆學問".
登山是一件愉快的運動,雖然它很耗費體力.但不得不承認,登山運動鍛煉人的勇氣和膽量.烈日當頭的感覺真的不好受,而且我有點太相信自己的體力了.眼前的這座"石山"看起來似乎並不很高,可真正攀登起來真不比其他高山容易.有的地方僅能單行通過,有的地方需要個子稍高一些的人蹲著慢慢走過,有些地方的台階是與地面成水平的,這就為登山者帶來了許多困難,但同時又帶給人刺激與驚險的精神上的享受.剛走到半山腰,我已累得氣喘吁吁了,不得不坐在一塊光滑的山石上小憩一會兒.但這點困難怎能阻擋的了我前進的腳步,我們又開始向山頂進發.終於,在不停歇的腳步中我們來到了山頂,此時我已是體力透支,滿頭是汗了.站在山頂,真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眺望遠方,看到的是高高矮矮,起伏不定的青山.呼吸著山中的新鮮空氣,彷彿身上的每根神經都變的放鬆起來.也許,這就是登山的樂趣所在.
青山,綠水,這些大自然的產物,帶給了我們視覺上的享受和身心上的放鬆.
黃山 【挺長的,描寫很好】
還記得那次假期,我們一家慕名前來黃山游覽觀光.一路上,人人都在想像著黃山千姿百態的山峰,個個都在想像著黃山清澈見底的小溪.
果然,一走進黃山腳下,我腦子里的一切意念在一瞬間便都凈化了,單單剩下一個字:美.
我們首先坐車趕往山腳下的翡翠谷.啊!這就是我夢寐以求的「五彩池」.它大大小小大約有100多個瑤池,每一個池都有自己不同的名字,每一個池都有自己美麗的傳說.這些水池在燦爛的陽光下,閃耀著各種不同顏色的光輝,好像是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翡翠,這就是「翡翠谷」這個名字的由來.使我驚奇的是,這些水池竟有各種各樣的顏色.可是,如果把它們舀起來看,卻什麼也沒有了.翡翠谷的水真是奇形怪狀,令人贊嘆不已.看,那兒有個「玉環池」,池裡的水有綠的.黑的.還有透明的.水池裡的水大約有10多米深,水面上還有一些怪石樹立在那兒,在一塊高高的石頭上,有一個洞,聽說可以通向另一個地方.這個洞是圓的,像一個環,所以稱「玉環」.人們一到這,都瘋了起來,就像兩三歲的小孩,沉浸在這美麗的山谷中.滿谷的嘻嘻哈哈,滿溪的歡歡笑笑,形成了一幅絕妙的山水畫.
山是美的.我們第二天坐車到達了山腰的雲谷寺.接著,我乘著纜車准備到達白鵝嶺.透著玻璃遠眺周圍的一切.底下雜草叢生,溪水潺潺.左右兩邊,幾百米高的懸崖拔地而起.終於到了白鵝嶺.不久,我們就要向光明頂前進了.我們一邊聽一旁的導游講解,一邊看這美麗的山峰.還要上這一層層的階梯,上著上著,彷彿就要墜入雲端了.光明頂可是黃山的第二大山峰,導游說:「不到光明頂,不看黃山景.」這更加激發了我們「奮發向上」的堅決態度.我們忽然看見了一大群人圍在一塊又大又長的岩石上照相.哦,原來這就是光明頂啊!我們忘記了勞累,爬上了這塊岩石.哇!太美了!我不經發出這樣的感嘆.我想:「沒有比這更美的景色了.」我站在上面,俯視周圍的一切,所有的山峰都盡收眼底.到處都是山,好像我們都被山包圍住了.
這里不僅山水美,樹也是很美的.迎客松就是在全國乃至世界上都久負盛名.黃山的迎客松更是人人知曉.它在海拔800多米的山峰峭壁上,這些松樹之所以有這些美名,是因為它的造型獨特,具有「奇」的特性.迎客松他托著自己的枝幹,每天堅受這風吹雨打,可是依然長得高大挺拔,十分特別.這就是它美在的關鍵!
黃山就是我所期待的夢幻般的仙境,它實在美的令人陶醉,令人忍不住贊嘆!

『肆』 如何評價畢淑敏近年的游記散文

本寶看了《非洲三萬里》,因為是游記,不是一直生活在那裡,這就使得旅行沒有那麼的深入當地生活,所以關於作者自身的觸動人心的故事不太多,這大概也是樓上說的不是他(她)想要的非洲的原因吧。

不過,我個人蠻喜歡這本書。於我而言,我想了解非洲就是想了解它的歷史,它的坎坷,它的人民,了解當地人文風情。書中寫了曼德拉的其他鮮為人知的故事,還有好望角並沒有給非洲帶來好希望好運的原因等等,這些都讓非洲充滿了神奇。

說這段不為別的,就是覺得不管以後想了解哪個地方,或者走在哪裡,有故事就有意義。這也是這本書帶給我的東西,它讓我看到了非洲的多面色彩,改變了我和很多人所想的非洲基本只有酷熱、疾病和窮困的偏見。

如果想看和當地生活聯系緊密的游記作品,我覺得吧,三毛的書都很好,《撒哈拉的故事》、《萬水千山走遍》都不錯,前者是三毛早期作品,和丈夫一起生活,感情和睦,所以書中語言幽默風趣,十分可愛,後者是丈夫不幸遇難後的「一個人的旅行」,文章充斥灰色憂郁的氣氛,如果有人想學習如何寫烏雲、連綿雨、陣雨、暴雨、山風等,那你絕對要看看後者,反正我是覺得全文都在下雨……看的深入會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好啦,寫的跑題了...拐回來!

畢淑敏的作品一直都是偏向於心靈雞湯的,但並不是膩人的雞湯哦,高中看過《讀者》上她的一篇短文好像叫 暴風雨是個篩子。對上學時期的我很受用!總之她的作品簡單易懂,讀起來就感覺整個人在泡溫泉一樣~

想了解非洲大部分地區歷史人文的可以看這本《非洲三萬里》,反正是比歷史書要好看多啦哈哈哈!

『伍』 怎樣評價《格列佛游記》

《格列佛游記》是一部童話色彩極濃的政治諷刺小說。構成這部小說諷刺魅力的主要因素有兩方面,一是匠心獨運的反語手法,一是作者通過虛構對英國進行的窮形盡相的刻畫。

在反語的運用方面,斯威夫特在這部小說里可以說達到了相當高的程度。他通過格列佛以冷靜的口吻對事物作出不動聲色的評價,雖然他有時把善說成惡,把惡說成善,但只要我們稍加註意,就能讀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通過虛構來影射英國的現實,在這部小說中可以說比比皆是。小人國中的小人;飛島國中形形色色的官僚、政客、學者等等,不一而足。他們的所作所為,基本上都是當時英國統治階級的變形體現。如小人國中的國王,只不過比其他人高出一個指甲蓋,就格外地顯得尊嚴,不但在國內作威作福,而且野心勃勃,想做整個世界的皇帝。這不能不讓我們聯想到當時的英國統治階級對愛爾蘭的統治和奴役,在海外大肆擴張殖民地的行徑。

『陸』 格列佛游記人物評析

格列佛:是十八世紀英國的普通人,他熱愛勞動,剛毅勇敢,心地善良。他在游歷之中,洞察到社會現實的日趨墮落,得出英國社會並不文明的結論。格列佛的形象,是作者思想的體現者。作者將自己的種種美德賦予筆下的人物,格列佛不計較個人的得失,而對別人關懷備至。格列佛是個正面的理想的人物。他總是坦率地敘述自己的弱點和錯誤,而對自己的優點則隻字不提。他謙遜好學,努力用新眼光去認識新的現實。他從不自暴自棄,縱使將他當作玩物到各地供人觀賞,仍泰然自若,保持自身的尊嚴,以平等的姿態與大人國的國王交談。他勇於幫助小人國抵抗外族入侵,但斷然拒絕為小人國國王的侵略擴張政策效勞。
http://ke..com/view/79427.htm

『柒』 作文游記的評語怎麼寫

游昆明野生動物園
昆明野生動物園坐落在雲南省昆明市金殿.這里風景如畫,充滿詩意,讓人陶醉,是一個休閑度假的好地方.(開門見山,引出下文,總體介紹昆明野生動物園的特徵)
進入大門,映入眼簾的是用五種彩色的樹枝做的五個大字「野生動物園.」我們乘著電瓶車,來到第一處:「紅屁股――狒狒.」站在上面向下看,還真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狒狒最獨特的地方就是那紅得像夏天裡火紅的太陽――紅屁股.(此處的比喻的修辭用的好,形象的寫出狒狒的屁股)我們想要看看那屁股到底啥樣,可狒狒總跟我們作對,死活不把屁股面對我們,依然在布置精美的園子里跳來跳去.
穿過狒狒樂園,我們來到一個風景如畫,山清水秀的一個小盆地里.有鵝卵石鋪成的小徑,曲曲折折地向前方延伸.轉過草坪,眼前豁然開朗,原來真正的景緻在這里,看那遍地鋪滿的花:有粉的,像一朵朵美麗的彩霞;有紅的,像一團團鮮艷的火苗;有黃的,像一堆堆耀眼的黃金;有雜色的,像雨後天邊那艷麗奪目的彩虹.(一系列的排比很有氣勢的刻畫了花兒的美麗)這里的花兒色彩豐富,五彩繽紛,形態各異.它們個個張著小嘴,仰著小臉,吐著香氣,逗得小蜜蜂、小蝴蝶圍著它們翩翩起舞,嗡嗡歌唱,惹得四周的小銀杏、大梧桐也發出「嘩嘩」的笑聲,這情景實在喜人.(運用的聽覺,視覺,調動了各種感覺)
野生動物園里有:獅子館,老虎園,野狼森林,狗熊館……但最有趣的就是狗熊館了.(過渡自然)狗熊是動物界中最笨的動物了,它的笨拙可把我們逗得捧腹大笑.你別說,狗熊館的前面景色還別有一番情趣,地面上的小草呈嫩綠色,好象給大地鋪上了一層綠地毯,地毯上小花一叢叢,一簇簇,紅的火紅、白得雪白 、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描寫形象)來到狗熊館,我們先用一根線栓上一根胡蘿卜,用一根竹竿的一頭栓上線,把胡蘿卜向狗熊館的裡面.嘿!看愚笨的狗熊站起來了,它用一隻手去拉美味的胡蘿卜,我向上一提,它沒拉著.我跟狗熊玩了好長一段時間,它沒力氣了,兩只手合攏在一起,拜佛似的,它好像在求我把胡蘿卜給它,看它那可憐巴巴的樣子,我只好把胡蘿卜送到它的懷里,它高興極了,露出了甜甜的微笑.看它吃東西的樣子,憨態可掬(這個詞運用的好,形象寫出狗熊的憨態).
走出野生動物園,我興奮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動物園里的一處處美景、一隻只動物就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匯集到一起就是一幅異彩紛呈的巨幅畫卷(再次總結全文,點明遊玩的快樂)

『捌』 格列佛游記的作品評價

斯威夫特以幽默豐富了作品的道德含義,以諷刺揭露荒誕,並通過人物性格和敘述框架使人難以置信的事件成為現實,即使《魯濱遜漂流記》也難以在敘述的刻薄性和多樣性方面與其媲美。——(英)司各特
這部小說通過對格列佛到小人國等國的種種遭遇的描寫,集中反映了18世紀前半期英國社會的種種矛盾,辛辣的諷刺了英國當時的社會狀況。格列佛每到一個國度,都受到不同的待遇,耳聞目睹,無奇不有。作者對每一種情景都做了細致的描繪,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想像豐富,構思奇特,讀起來妙趣橫生。
《格列佛游記》是一部獨具特色的小說傑作。它和18世紀歐洲眾多小說一樣,繼承了流浪漢小說的結構方法,襲用了當時流行的描寫旅行見聞的小說,尤其是航海冒險小說的模式,很好的一本書。敘述主人公格列佛在海上漂流的一系列奇遇。它無疑在相當程度上受到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和其他一些游記體冒險小說的影響。然而,《格列佛游記》和他們雖然形式相似,性質卻截然不同。它是《桶的故事》和《世紀之戰》那類故事的進一步發展,具有與十八世紀開始興起的寫實主義小說不同的若干獨特性質。——吳厚愷《簡論諷喻體小說及其文學地位》
文學史對《格列佛游記》的評價:作品假託主人公格列佛外科醫生自述他數次航海遇險,漂流到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和慧駰國幾個童話式國家的遭遇和見聞,全面諷刺,揶揄了英國的社會現實。其中「大人國」和「慧駰國」社會所社會理想雖然保存了宗法社會的原始特點,但卻包含著啟蒙主義的社會原則和價值觀。作者把諷刺對象誇張變形到殘酷甚至荒誕的地步,與現代的「黑色幽默」有相通之處。
斯威夫特對英國的政治,尤其對英國在愛爾蘭的統治,有親身的體驗和深刻的認識。——楊周翰、吳達元《歐洲文學史》
劇作家蓋埃和謝立丹,小說家菲爾丁和詩人拜倫,在他們創作的個別方面,乃是斯威夫特的追隨者和繼承者。——阿尼克斯特《英國文學史綱》

『玖』 格列佛游記人物評價

格列佛:
和魯濱遜一樣,是一個天生喜歡冒險,不甘寂寞與無聊的人。他記憶力很強,善於學習和觀察,善於思考,有獨特的思維,性情朴實溫和,對人態度友好,舉止善良,容易與人交往,知恩圖報,有君子之風,願意將自己所了解的先進的思想知識和他人一起分享,願意幫助朋友,為了朋友他甘願冒生命危險,也會隨時准備抗擊一切對朋友不利的人。同時他聰明機智,有膽識,處事圓滑合理,說話巧妙伶俐,做事堅決果斷,能夠急中生智,對於面前的困難不退縮,勇敢面對,能夠見機行事,抓住一切機會追求自由,有著極強的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夠成功。他為人坦率,愛國,也十分姑息自己的面子,對敵視他的人充滿了仇恨、厭惡與鄙視,但敬重高尚的人、知識豐富的學者。總的來說他是一個具有質疑精神,酷愛真理,有忍耐力的游者。

利立浦特王國的財政大臣佛利姆奈浦:
佛利姆奈浦是利立浦特國王的一個寵臣,對於國王他一味阿諛奉承,為了能夠討好國王,他會想方設法讓其開心,甚至願意做出威脅自己生命安全的行為來得到國王的歡心。反過來對人民卻頤指氣使,看不起平民,認為他們比自己低級。佛利姆奈浦有才能和本領,但卻不將此運用到正途上來,沒有為百姓做多少好事。他心眼極其狹小,忌妒心強,對於黨派斗爭十分熟悉,痛恨比自己有能耐的人,並且睚眥必報,喜歡暗地裡給人打小報告,污衊他人,做事毒辣。狠得下心來,不計後果,不惜一切代價尋找機會來進行打擊報復,不給對手留下絲毫的餘地。在格列佛看來,他有陰暗乖僻的本性,狡猾奸詐,口蜜腹劍,並且多疑,猜忌心很強,甚至會無端地懷疑自己的至親和至愛,是一個受人鄙視的人。

我剛好有這本書~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哈~~

『拾』 怎樣評價《徐霞客游記》

他的著作《徐霞客抄游記》中最有價值的是對熔岩地貌的考察和研究。他大概是第一個用自己的錢財為資而獻身地理地貌學的中國人。徐霞客沒有為科舉考試而去適應八股文的格式,所以,「他的游記讀起來並不像是17世紀的學者所寫的東西,倒像是一位20世紀的野外勘測家所寫的考察記錄」。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