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經濟遺址

經濟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1-06 22:21:10

『壹』 中國的古代遺址都有哪些分布在什麼地方

中國古代遺址非常多,數量巨大而分散,因此只列舉10個最著名的作為代表。

  1. 北京故宮。明清兩代皇朝的故居,已有1000年以上歷史。

  2. 西安秦始皇陵。中國第一代皇帝秦始皇的陵墓,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3. 圓明園遺址。位於北京市,原為清朝皇家園林,八國聯軍侵華時被焚毀。

  4. 西漢南越王陵。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西漢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昧之墓,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5. 西夏王陵。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國少數民族政權「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墓,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6. 布達拉宮。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中國少數民族吐蕃人所建造的宮殿,距今已超過1000年歷史,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7. 高句麗皇城及貴族墓葬。位於吉林省集安市,北方游牧民族高句麗所建立的政權,至今已有500年歷史。

  8. 馬王堆。位於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出土的漢代女屍歷經2000餘年,屍身不腐,被譽為「考古界的奇跡」。(馬王堆並非干屍)

  9. 湖南大學。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湖南大學前身為嶽麓書院,建於公元976年,是中國惟一具有1000年歷史的學府。

  10.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始建於公元493年,集合歷代皇朝的佛像和書法摹本,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貳』 經濟發展的同時如何保護歷史遺址,讓人們走進歷史!!!請大家說說自己的觀點,跪求啊!!!

經濟發展和歷史遺址保護是並不矛盾的,積極尋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城市建專設、經濟發展和屬諧互動的方法,努力將歷史文化遺產尤其是大遺址的保護與改善遺址周圍的生態環境、人居環境,提高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居民的生活質量相結合,實現歷史文化與現代化城市建設和諧共進。
把握好經濟發展和歷史遺址保護的度的問題,科學規劃,合理發展,做到兩方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共同繁榮社會經濟文化。

『叄』 什麼叫歷史遺跡(定義)

歷史遺跡是指古代人類通過各種活動遺留下來的痕跡。

遺跡:

讀音:í jì

近義詞:遺址。

出處:明代 歸有光《項脊軒志》:「瞻顧遺跡。」

白話釋義:明代 歸有光《項脊軒志》:「觀望遺跡。」

遺跡分類:包括遺址、墓葬、灰坑、岩畫、窯藏及人類活動所遺留下的痕跡等。

其中遺址又可細分為城堡廢墟、宮殿址、村址、居址、作坊址、寺廟址等,還包括當時的一些經濟性的建築遺存,如山地礦穴、採石坑、窯穴、倉庫、水渠、水井、窯址等;防衛性的設施如壕溝、柵欄、圍牆、邊塞烽燧、長城、界壕及屯戍遺存等也屬此類。

(3)經濟遺址擴展閱讀:

一般地說,遺跡是經過人類有意識加工的,因而能夠反映當時人類的活動。遺跡是考古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

古代居址能夠提供關於研究社會生產力發展和社會生活狀況方面的完整的、重要的資料,據此可以闡明這一遺址當時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的特徵和內容。

發掘古代墓葬,可以研究不同種族的體質特徵,了解古代埋葬風俗及墓葬形制;同時通過隨葬品可以了解古代工藝水平及社會經濟生活與意識形態等方面的情況。通過各種遺跡及遺物的綜合研究,對於了解古代社會的發展史有很大幫助。

人類的歷史與地球的歷史緊密相連。地球的外觀和地貌,就是人類生活的環境。

地質遺跡是人類的共同遺產,保護好這些遺跡是人類的責任。正如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樣,我們必須認識到地球只有一個,了解地質環境的過去、現在,正是為了預測未來,保護地質遺跡則是這種探索的基礎,而建立地質公園是保護地質遺跡的最好方式。

『肆』 彭頭山文化遺址的經濟特徵是什麼

從彭頭山文化遺址邊緣古河岸坡下含古生活垃圾的淤積土中發現了數以萬計形態完好無損的稻穀和米粒,許多穀粒上還帶有芒;另有蓮藕等。總結起來,在彭頭山文化時期,經濟生活中特別值得一提的重大事件首推就是水稻種植。其經濟特徵為採集、漁獵在經濟生活中居主導地位,兼有水稻種植與家畜飼養。

『伍』 高中歷史——第一次經濟危機、遺址等知識點

1929美國經濟大危機 羅斯福 羅斯福新政 策略(國家干預經濟)
元謀人遺址,山頂洞人遺址,北京周口人遺址

『陸』 什麼是遺址遺跡

遺址:從歷史、審美、人種學或人類學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人類工程或自然與人聯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遺址是指人類活動的遺跡,屬於考古學概念。遺址的特點表現為不完整的殘存物,具有一定的區域范圍,很多史前遺址、遠古遺址多深埋地表以下。

遺跡是古代人類通過各種活動遺留下來的痕跡。包括遺址、墓葬、灰坑、岩畫、窯藏及人類活動所遺留下的痕跡等。其中遺址又可細分為城堡廢墟、宮殿址、村址、居址、作坊址、寺廟址等,還包括當時的一些經濟性的建築遺存,如山地礦穴、採石坑、窯穴、倉庫、水渠、水井、窯址等;防衛性的設施如壕溝、柵欄、圍牆、邊塞烽燧、長城、界壕及屯戍遺存等也屬此類。

『柒』 旅遊經濟學發展中如何保護文化遺址

保護古遺址就是拓展文化傳承的現實環境。古遺址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特點,囊括著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倫理道德和頑強不屈的民族精神和傳統習慣,是民族共同體的歷史生命在現實社會的延續,承載著本民族特有的價值取向和基本認識標准。一句話,保護古遺址就是保護民族的基本文化習性與民族精神的傳承環境。如何通過古遺址的保護開發和利用,揭示人類文明特別是傳統文化的特色,弘揚優秀的歷史文化,使民族文化傳統與人類現代文明相適應,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通過現代保護意識的共鑄與技術手段的應用,保護古遺址,推進文化傳承向健康方向發展,逐步改善古遺址保護的現實環境。 保護古遺址就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表現。古遺址的存在與開發利用的意義是十分明顯的。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條件與環境下,如何實現文物保護與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現實要求和重要組成部分。古遺址是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要實現經濟與社會、自然與人類的和諧發展,就必須通過對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來構建科學發展的內涵,通過對古遺址的研究認識,不斷推進古遺址重要性和保護意義的宣傳,增進共識,提高古遺址在和諧發展過程中的影響作用,使人們從古遺址中汲取營養,在保護中學習體會感悟,激發人們熱愛古遺址、保護古遺址、利用古遺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促進我區經濟社會健康持續發展。

『捌』 國家150重大遺址名單

大遺址是中華民族文明發展史最具代表性的綜合物證和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大遺址保護既是一項文化工程,也是一項惠民工程,有利於促進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建設、美化城鄉環境、推動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十一五」時期,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國家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大遺址保護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歷史性成就:啟動100處大遺址保護工程,殷墟遺址、元上都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建成一批大遺址保護展示示範區,有效保護遺址本體及其環境風貌;國家設立大遺址保護專項資金,出台一系列專門性法規,初步建立大遺址保護管理體系;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間大遺址保護總體規劃》的目標任務,基本構建以「三線兩片」為核心、100處大遺址為支撐的大遺址保護格局。
「十二五」期間重要大遺址(150處)
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
1. 北 京:周口店遺址、圓明園遺址、琉璃河遺址
2. 河 北:趙邯鄲故城、定窯遺址、鄴城遺址(含河南安陽
高陵)、燕下都遺址、泥河灣遺址群、磁縣北朝
墓群、元中都遺址、中山古城遺址
3. 山 西:陶寺遺址、侯馬晉國遺址、曲村-天馬遺址、晉
陽古城遺址、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
4. 內蒙古:遼上京遺址、元上都遺址、遼陵及奉陵邑、
遺址(內蒙古、甘肅)、遼中京遺址、和林格爾
土城子遺址、二道井子遺址
5. 遼 寧:牛河梁遺址、姜女石遺址(含河北北戴河秦行宮
遺址)、高句麗遺址(鳳凰山山城、五女山山城、
燕州城山城、石檯子山城)、金牛山遺址
6. 吉 林:高句麗遺址(洞溝古墓群、丸都山城與國內城、
羅通山城、自安山城)、渤海遺址(西古城遺址、
八連城遺址、龍頭山古墓群、六頂山古墓群、蘇
密城)、萬發撥子遺址、帽兒山墓地、龍潭山城
7. 黑龍江: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遺址、金上京會寧府遺址
8. 上 海:福泉山遺址
9. 江 蘇:揚州城遺址、鴻山墓群、徐州漢墓群(含徐州漢
代採石場)、淹城遺址、闔閭城遺址、南朝陵墓群
10. 浙 江:良渚遺址、上林湖越窯遺址、大窯龍泉窯遺址、
臨安城遺址、馬家浜遺址
11. 安 徽:尉遲寺遺址、凌家灘遺址、六安王陵、壽春城遺
址、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
12. 福 建:萬壽岩遺址、城村漢城、曇石山遺址、德化窯遺址
13. 江 西:吳城遺址(含築衛城遺址)、湖田窯遺址、御窯
廠遺址(含高嶺瓷土礦)、吉州窯遺址、牛頭城
址、銅嶺銅礦遺址
14. 山 東:臨淄齊國故城、兩城鎮遺址、城子崖遺址(含東
平陵故城)、桐林遺址、曲阜魯國故城(含邾國
故城、漢魯王墓群、明魯王墓)、薛城遺址、大
汶口遺址
15. 河 南: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漢魏洛陽故城、隋
唐洛陽城遺址、殷墟、鄭韓故城、古城寨城址、
北陽平遺址、鄭州商代遺址、宋陵、清涼寺汝官
窯遺址、邙山陵墓群、三楊庄遺址、城陽城址、
仰韶村遺址、北宋東京城遺址
16. 湖 北:石家河遺址、楚紀南故城、盤龍城遺址、龍灣遺
址、擂鼓墩古墓群、銅綠山遺址、屈家嶺遺址、
唐崖土司城址和容美土司遺址
17.湖 南:里耶古城遺址、銅官窯遺址、城頭山遺址(含八
十壋遺址、彭頭山遺址)、老司城遺址、炭河裡遺址、漢代長沙王陵墓群
18. 廣 東:南越國宮署遺址、筆架山潮州窯遺址
19. 廣 西:靖江王府及王陵、合浦漢墓群、甑皮岩遺址
20. 重 慶:釣魚城遺址
21. 四 川: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含十二橋遺址)、邛窯、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明蜀王陵墓群、羅家壩遺址
22. 貴 州:可樂遺址、海龍屯
23. 雲 南:太和城遺址、石寨山古墓群
24. 西 藏:古格王國遺址、藏王墓、卡若遺址
25. 陝 西:秦咸陽城遺址、周原遺址、阿房宮遺址、漢長安
城遺址、大明宮遺址、秦始皇陵、秦雍城遺址、西漢帝陵、唐代帝陵、統萬城遺址、黃堡鎮耀州窯遺址、豐鎬遺址、龍崗寺遺址、石峁遺址
26. 甘 肅:大地灣遺址、許三灣城及墓群、鎖陽城遺址、駱
駝城遺址、大堡子山遺址
27. 青 海:喇家遺址、熱水墓群
28. 寧 夏:西夏陵、水洞溝遺址、開城遺址
29. 新 疆:北庭故城遺址、坎爾井
二、跨省、自治區、直轄市
長 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山東、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河南、黑龍江)
絲綢之路(新疆、甘肅、青海、寧夏、陝西、河南)
大運 河(北京、天津、河北、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
秦 直 道(內蒙古、陝西、甘肅)
茶馬古道(雲南、四川、西藏、貴州、青海、甘肅、陝西)
明清海防(遼寧、河北、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
蜀 道(陝西、四川、重慶)
河 北:趙邯鄲故城、定窯遺址、鄴城遺址(含河南安陽
高陵)、燕下都遺址、泥河灣遺址群、磁縣北朝
墓群、元中都遺址、中山古城遺址
3. 山 西:陶寺遺址、侯馬晉國遺址、曲村-天馬遺址、晉
陽古城遺址、蒲津渡與蒲州故城遺址

『玖』 求一些近現代因為發展經濟或其他原因被破壞的歷史遺址遺跡,以及對待這些問題的評論。最好整理成作文素材

歷史與現代共舞
2010級法學5班1017115015:江麗
曾記得溫總理曾說過以史為鑒,面向未來,也古人說過讀史可以明智,可見歷史,在現代這個舞台上,在這個現代這個大背景下,仍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作為一名三湘子女我從小就很自豪,中國近現代的歷史離不開我們三湘兒女的智慧和犧牲,我們魏源吟著「師夷長技以制夷」走入了中國近代史,那從韶山沖里走出的伢子開創了中國的一個嶄新的時代,而在那個年代,劉少奇、賀龍、彭德懷等也帶著自己救中國的理想開始了浴血奮斗,新時期,袁隆平讓中國從此不再飢餓、、、、、、我為我的前輩的創造的歷史和豐功偉績而深深自豪。
而我是來自湖南攸縣,這里同樣有著很多有關革命的故事。歷史哺育著生養在這塊土地的一代代兒女,先人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和所創造的物質的、精神的業績都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代代相傳,正如著名歷史學家許嘉璐所說:「一個不珍惜自己民族歷史的人,是一個沒有靈魂的人,不重視自己歷史的民族,是沒有出息的民族,沒有希望的民族。」
作為一個攸縣人,應當對家鄉的歷史與文化有所知曉,特有的地域歷史文化哺育了我們,歷史的車輪碾過我們腳下的土地,她不是遙遠的故事,她正在我們每個人的血脈中流淌著。
我們這里的淥田是「北伐第一槍」誕生的地方,而我們縣出了赫赫有名的「無銜將軍」譚震林,著名的淮海戰爭中,他就是是和鄧小平等人奮斗的政委,還有流放西伯利亞的紅色囚徒,唐有章,而我們的臨縣醴陵則出了戰功卓著的左權、、、、、、一個個響當當的名字讓我們在今天依然肅然起敬。
而在今天我們縣依然保存較好的是淥田,那個發生過北伐戰爭的地方。先來讓我們回顧當年的歷史場景。
北伐先遣軍葉挺獨立團在淥田的戰斗。為結束地方軍閥割據局面,國民革命軍自廣東出發,誓師北伐。民國十五年(1926)年三月,唐生智任湖南省代省長,所部第三十九團駐攸縣。五月唐生智已傾向國民政府。五月十七日,贛軍唐福山部傅應珩旅由醴陵攻攸,與唐軍戰與黃圖嶺,數小時後唐軍敗退。傅應珩旅聯合粵軍第一路軍謝文炳所屬陸學文旅,於二十九日佔領攸縣。唐生智部退守淥田。聯軍於六月三日下午七時,占淥田,進逼唐軍。
葉挺獨立團原屬國民軍第四軍(軍長李濟琛)第十二師(市長張發奎),原番號第三十四團。五月三十一日抵達永興,聞唐生智告急,急速馳援。六月二日上午十一時抵達安仁,三日晨曦即派該團第三營援淥田,團參謀長周士第偵察隊、擔架隊後續,半夜到達前沿,拂曉發起攻擊,上午七時,贛軍潰敗,是役粵軍第一旅一團中校團附劉光祖負傷。五時下午,葉挺部進駐攸縣,過河即拆除西門下浮橋,以示堅決北伐,誓不後退。第三天在開群眾大會時,會上部隊長官和地方長官分別講話,宣傳北伐意義,群情激昂。後判決唐軍三十九團臨陣脫逃一連長一排長死刑。在攸縣縣城、黃圖嶺休整34天,七月七日,向醴陵開拔,繼續北上。
北伐期間淥田之戰,為北伐軍北攻長沙,東征南昌,建立了前進基地。八月八日,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何應欽)軍部及其所屬兩個師,經新市開往醴陵。十三日,第六軍(軍長程潛)率第十七師、第十八師、第十九師抵攸,休整兩日後過境北上。十六日,第二軍(軍長譚延閭)率軍部及第四師駐扎攸縣。第七軍(軍長(李宗仁)隨後過境。第二軍駐攸縣,保持對江西的警戒,保北伐軍的後路。
歷史在我們眼前重現,而我們也要關注在今天那些革命遺跡怎麼樣了?我到淥田發現,當地政府特別重視歷史革命遺跡的開發與發展紅色旅遊,那裡建了歷史博物館,供那些
對歷史有興趣的人或遊客參觀,而且還對當年有參與北伐戰爭的群眾的子女及後代有相應的補貼和照顧。那一張張發黃的照片,那已經有些銹跡的的戰鬥武器,都真實的還原了那段特殊的歷史。據說當年北伐戰爭曾就在今天的淥田中學發生過戰斗,走進淥田中學,發現那些很老很老的建築上竟有當年戰爭的槍眼,當地人一直不捨得將這棟房子拆了,說這是前輩留給他們的財富,喝水不忘挖井人。可見,這段歷史也深深的影響著當地人的情感。我有同學來自淥田,他們說幾乎每戶家裡都保留著當年戰爭的子彈頭,以紀念這段寶貴的歷史。當我向當地人說出我是來看這里的革命遺跡時,他們很熱情的招待了我,還拉著我給我講他們從老一輩那裡聽到的革命故事,北伐戰士們的與敵人戰斗的勇敢與決心,北伐戰士的智慧等等,在他們眼中,這就是屬於他們的英雄。只要和農民們談起話來,四十歲以上的人們都會驕傲地告訴你許許多多當時革命的故事,農民們不僅熟悉葉挺團長,而且也清楚地記得當時北伐軍某一團某一營的具體番號。如果你有興趣的話,他們甚至可以不吃中飯帶著你去參觀那些曾經是活動過的山林,並且指給你看,在什麼地方他們曾分過地主的糧食,什麼地方曾召開過的大會。所以我們縣的人都評價淥田人勇敢,有血性,我也記得高中讀書時,覺得淥田學生是最刻苦的,我想性格的發展也離不開那種革命精神的鼓舞。歷史與現代有根紐帶讓他們彼此連接。
在參觀的過程中,我也發現其實很多遺跡還是由於保護不當,有的已成危房,有的亟待修繕。歷史在現代面前也經受著重大的考驗。例如當年又發生過戰斗的那棟樓已經上百年了,那已叉開的磚瓦似乎在訴說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當地村支書說這已經是危房,也亟待修繕,可是由於經費的問題以及人們更加關注發展現代經濟,追求經濟效益,還很難拿出錢來整治。這似乎是很多革命遺跡目前都要面臨的問題,如何讓歷史革命遺跡在今天同樣煥發新的色彩,讓我們能濟發展文化效益,又不忘追求經濟效益,讓歷史與現代共舞?這確實是擺在我們現代人面前的一道難題。
總之,由於歷史和現實的原因,這些革命遺址的保護、開發和利用仍然具有不科學性,滿足不了人民群眾的願望和要求。全縣革命遺址的主要問題是:對革命遺址的宣傳不夠,對革命遺址的保護不好,隨著時間的推移,歲月流逝,留下的重要遺址和紀念設施都受到風霜雷雪,日曬雨淋,風化殘蝕,再加上人為地破壞,很多革命遺址沒有任何紀念標志對革命遺址開發和利用不夠,沒有基本設施,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很少。
我縣在推行「三創四化」,要發展文化產業,積極開展「紅色旅遊」,保留和保護好革命遺址、遺跡,尤為必要。目前,城市建設飛速發展,舊城改造逐步進行,稍不注意,就會讓一些重要的革命遺址毀於一旦,留下更多讓後人不可原諒的遺憾,故將我們初步了解的情況報告並結合相關人員的認識,希望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並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加強對重要革命遺址的搶救性保護。攸縣革命遺址數量多、分布廣,經過幾十年的變遷,損毀嚴重,維修經費需求大,在目前財力緊張的情況下,保護工作全面進行不太現實,我們建議首先對重要的紅色遺址進行搶救性維修保護,同時通過專家論證,確定部分能體現當地重要歷史地位且急需保護的舊居,進行現狀維護。而對其他的舊址則盡快立碑明示,做好宣傳,防止隨意拆除和改變現狀,待條件成熟後,再予以維修保護。對一些有價值的散落在民間的革命舊址、舊居,從當地農民手中贖買過來,一時資金到不了位的,也要租借出來,進行維修、復原、保護。
二是將革命遺址保護納入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規劃。革命遺址是古跡、是文物、是文化,我們建議把革命遺址保護事業納入國民經濟發展規劃,統籌發展,合理利用。在規劃上,把革命遺址的保護利用與城市建設和新農村建設一起安排,特別是在創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建設沿江風光帶、棚戶區改造等工作中,相關部門要先進行勘查、調研,對已知的的革命遺址,特別是一些重要的遺址,在堅持原地、原貌、原物的基礎上,劃好紅線保護起來,定好保護級別和利用級別,正確處理好革命遺址保護與城市建設的關系。
三是創新革命遺址開發利用的辦法。借鑒外地利用革命遺址開展紅色旅遊經驗,既將其變成寶貴的精神財富,又將其變成豐厚的物質財富,帶動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打造一批成熟的紅色旅遊產品,如紅色文化研習游、革命搖籃體驗游、紅色故都尋訪游等。要進一步整合攸縣紅色、綠色資源,形成全方位、大開放的旅遊發展格局,使紅色搖籃、綠色家園交相輝映、相得益彰,為革命遺址保護拓展更廣闊的空間,最終在開發利用中促進所有革命遺址都得到應有的保護和維修。全國許多革命遺址、遺跡保護開發利用工作起步早、紅色旅遊搞得好的地區及單位的實踐經驗證明,紅色革命遺址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實現了傳統的教育與現代休閑方式的有機結合,且寓教於游、寓教於樂,能真正使「紅色精神」深入人心。
四是多渠道加大革命遺址保護資金投入力度。革命遺址保護需要有財力保證,如果單靠市、縣級地方財政撥給,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建議設立革命遺址舊居及紀念設施保護基金,由市文物部門歸口管理,採取向各級財政擠一點,向上級部門爭取一點,向社會各界募一點的辦法,解決革命遺址維護修繕經費,為各地各級的革命遺址保護提供資金保障,並把革命遺址保護納入各級黨委部門的一項工作內容。
五是建立有利於革命遺址工作發展的長效管理體制。從革命遺址遺跡破損原因來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一個自上而下統一的管理部門。為此,我們建議根據屬地原則,黨委和政府要切實履行保護所轄地革命遺址第一責任者的職能作用,市委、市政府成立包括宣傳、文物、黨史、國土、民政、旅遊、建設、規劃等相關部門組成的革命遺址保護利用工作領導小組,以加強領導,理順關系,協調規劃和行動。在市民政或文物部門設革命遺址保護管理辦公室,黨史辦為協管單位,制定管理制度,具體對革命遺址進行管理和維護,使革命遺址保護有專門部門管理、有規范的工作目標責任、有檢查考核機制。
六我是一名法學學生,我認為還可以加強立法,用法律這個強有力的武器來保護我們的文化財產,來豐富大家的精神世界。
以上是有關遺跡保護人員與我自己的認識提出來的建議。加強對紅色革命遺址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大力發展紅色旅遊事業,是現階段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依託紅色資源,加強對革命遺址保護、開發和利用,對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都有重要而深遠的歷史意義,有利於保護和利用革命歷史文化遺產,建設文化強縣。我覺得做到以上幾點,歷史遺跡才能在今天發揮他應有的價值,共同促進我們的和諧社會,實現歷史與現實的共舞。

『拾』 浙江有什麼文化遺址

浙江餘姚河姆渡文化遺址。

河姆渡遺址是我國長江流域一處極為重要的新石內器時代遺址,位於容浙江省餘姚市。遺址保存完好,內涵豐富,以發達的耜耕稻作農業、高超的干欄式建築、獨特的制陶技術為文化特徵,真實地反映了7000年前長江流域繁榮的史前文明。

其發現和發掘動搖了中華遠古文化起源於黃河流域的一元論,有力地證明了長江同樣是中華民族遠古文化的發祥地。

(10)經濟遺址擴展閱讀:

河姆渡遺址,位於浙江省寧波市餘姚市河姆渡鎮河姆渡村的東北 ,距寧波市區約20千米,是中國南方早期新石器時代(約7000—5000年前)遺址。

總面積達4萬平方米,堆積厚度4米左右,上下疊壓著四個文化層。其中,第四文化層的時代,是中國已發現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地層之一。第三、四文化層保存了大量的植物遺存,動物遺骸,木構建築遺跡和構件,以及數以千計的陶器、骨器、石器、木器等。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