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洛伊戰爭遺址
⑴ 特洛伊的遺址人文
希臘神話中的特洛伊城
特洛伊的事跡在神話和傳奇中首次出現。根據希臘神話中的記述,特洛伊人是指那些居住在古老特洛阿德地區(位於小亞細亞)特洛伊城的古老公民。該地雖然位於亞洲,在傳說中特洛伊城卻被視為希臘城邦的一部分,擁有與希臘文化相似的社會。在傳說中,特洛伊城最為人所知的是它從東方及西方的港口貿易中獲取的巨額財富,衣服紡織,鐵器生產和巨大的防禦城牆。
特洛伊的皇族始祖為達耳達諾斯,在希臘神話傳說為天神宙斯和厄勒克特拉(提坦神阿特拉斯的女兒)的兒子。在傳說中達耳達諾斯在薩莫色雷斯島(位於愛琴海北部)遇上了透刻羅斯,並與他來到了小亞細亞。這個從希臘南部阿提卡地區到來的殖民者,後來把自己的女兒嫁及達耳達諾斯。而達耳達諾斯後來建立了一個名為達耳達尼亞的王國(後來由埃涅阿斯統治),是特洛伊的前身。
在達耳達諾斯死後,由他的孫兒特羅斯起,便把國民稱為「特洛伊人」,而達耳達尼亞王國亦改稱為特洛阿德。到特羅斯的兒子伊洛斯(Ilus (son of Tros))時,他便建立了傳說中的特洛伊城。在建城過程中,傳說宙斯賜予了一座守護神神像給特洛伊城,而為了紀念他的父親,伊洛斯便決定把此城命名為特洛伊(Troy)。在伊洛斯死後,其子拉俄墨冬繼位,傳說太陽神阿波羅和海神波塞冬為其築起防禦城牆和堡壘,但拉俄墨冬卻拒絕回禮。於是波塞冬便引發洪水淹浸特洛伊城,並要脅要以公主赫西俄涅作為海怪祭品。後來加上瘟疫流行,奪走了大量特洛伊人的性命。
在特洛伊戰爭發生前不久,有「大力士」之稱的海格力斯攻佔了特洛伊城,並把拉俄墨冬及他的兒子殺掉,只剩下幼子普里阿摩斯。後來他繼位成為了最後一個特洛伊王。約於公元前1193年至前1183年,邁錫尼文明希臘人發動了特洛伊戰爭,並再次攻陷了特洛伊城。後來根據希羅多德記載,在西利比亞有一部族宣稱他們是漂流過海的特洛伊人後代。在特洛伊戰爭後,特洛伊在小亞細亞地區的勢力迅速消失,被新興的呂底亞王朝取代,及後又被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征服。
荷馬史詩中的特洛伊城
根據史詩《伊利亞特》記載,亞該亞人在特洛伊戰爭時把本營設於斯卡曼德羅斯河(River Scamander,今名Karamenderes)口,而運兵船等戰船亦都在此靠岸。至於特洛伊城的位置大約於斯卡曼德羅斯平原上的一座山上,離岸約15公里。但亦有考究指當年的海岸線與現今有別,現今的海岸線經歷多年由斯卡曼德羅斯河沖積而形成的沖積層,所以古特洛伊城海岸線應比現址向內陸推進5公里。
荷馬的另一部著作《奧德賽》,亦對特洛伊城有進一步的描述。在羅馬帝國時期,詩人維吉爾曾於著作《埃涅阿斯紀》對此再加以詳盡闡述。以上史料,使當時多數希臘人及羅馬人確信荷馬史詩中的特洛伊城位於安那托利亞上。而對於特洛伊戰爭的發生時期,當時不同的歷史學家有不同的估計:埃拉托色尼估計於公元前1184年完結,希羅多德估計於公元前1250年完結,而多里斯更估計早於公元前1334年便已完結。
有少數當代學者認為,荷馬史詩中的特洛伊城並不是位於安那托利亞,而是位於英國、克羅埃西亞和斯堪的那維亞等提議。這些理論未被主流學者所接受。另有學者認為特洛伊人原屬匈牙利的游牧民族馬扎爾人的一分支,後來遭到赫梯王國的攻擊,才橫越海峽至特洛伊城舊址定居。在特洛伊戰爭後,特洛伊人沿著地中海北岸出逃,直至到達義大利,形成了伊特魯立亞文明。
⑵ 特洛伊城遺址位於哪裡
特洛伊城遺址位於恰納卡萊南部,北臨達達尼爾海峽。這里是荷馬的不朽史詩《伊利亞特》中描寫的特洛伊戰爭的戰場。特洛伊城遺址坐落在平緩的城堡山腳下。據荷馬在《伊利亞特》史詩中的描述,3000年前這里曾發生過一場激烈戰爭,特洛伊戰爭的故事要從赫拉、阿芙洛迪特、雅典娜三位美女的競爭開始。赫拉是宙斯之妻,阿芙洛迪特與雅典娜是他們的女兒。凡人國王佩利尤斯與新妻海仙女茜蒂斯舉行婚禮,紛爭女神埃里斯帶了一顆金蘋果參加婚宴,說要送給在場「最美的女人」。赫拉、阿芙洛迪特、雅典娜三位女神都認為自己最美,應該得到金蘋果,於是埃里斯故意請宙斯裁定他家中哪位女性成員有資格得到。宙斯很聰明,將這個困難的任務交給帕里斯,也就是特洛伊王普勞蒙主子。三位女神提出優厚的交換條件:赫拉答應給帕里斯超乎想像的力量;雅典娜答應讓帕里斯在戰場上獲勝,名留青史;阿芙洛迪特則答應替他擄獲人世間第一美女的芳心。帕里斯把金蘋果給了阿芙洛迪特。當時世間第一美女是宙斯與麗達之女海倫,但不幸的是海倫已嫁給斯巴達王梅涅勞斯,而海倫的凡人繼父丁達路斯因為擔心其他追求海倫的人不甘落敗而引發激戰,便要所有希臘統治者和戰士立下誓約,一起保護海倫與梅涅勞斯的婚姻。帕里斯自願擔任特洛伊大使前往斯巴達,當他抵達斯巴達時,阿芙洛迪特便施神力讓海倫愛上帕里斯。這對情侶帶著梅涅勞斯大部分的財物逃回特洛伊城。不久希臘諸王派遣「千艘船」出征特洛伊,誓言奪回斯巴達王的王妃與財富。由於特洛伊城池牢固,易守難攻,攻戰10年未能如願。最後,英雄奧德賽獻上妙計,讓邁錫尼士兵全部登上戰船,製造撤兵的假象,並故意在城前留下一具巨大的木馬。特洛伊人高興地把木馬當作戰利品抬進城去。當晚,正當特洛伊人沉湎於美酒和歌舞中,歡慶勝利的時候,藏在木馬內的邁錫尼士兵悄悄溜出,打開城門,將早已埋伏在城外的軍隊放進來。特洛伊城隨後遭到瘋狂的掠奪和血腥的屠殺,最後被付之一炬,成為廢墟……
⑶ 特洛伊戰爭到底是真是假荷馬史詩的真實情況如何
施里曼妻子戴出土金飾
特洛伊城和邁錫尼出土的阿伽門農面具、海倫項鏈都是人們對這些東西起的外號罷了,不能當真,這和人們把東非智人化石叫「夏娃」是一個性質的。邁錫尼遺址中,能夠破譯的文字全是稅收記錄、官員任命、祭祀記錄等政府的公文,沒有提到過特洛伊戰爭,或者任何其他歷史事件。唯一能肯定的是在遺址中生活的人是一幫講希臘語,拜宙斯的人群。
特洛伊遺址中,則沒有發現能夠識別的文字,除了這城市在和史詩描述的時代里被毀滅過兩次外,能把它和特洛伊聯系在一起的僅僅是地理位置。
此外,邁錫尼發掘中還有不少和史詩中描寫不符的地方,如遺址中的貴族喜歡土葬,而荷馬史詩里喜歡火化他們,這是荷馬的年代才開始盛行的風俗。而且荷馬敘述的戰士盔甲的款式也不是考古發掘出來的款式。所以這些發掘能證明「史詩」成了「信史」,實在不切實際。但是這些考古工作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視。
因為在這些發現前,18世紀大家普遍認為,公元前7、8世紀的希臘人全是鑽林卧雪的蠻子,既沒有城市也不會書寫,至於荷馬說他之前很多年希臘就有這樣或那樣的文化,全是這傢伙瞎編的。所以你會看到在19世紀末有很多人大呼小叫「希臘人是奇跡」,因為他們認為一個茹毛飲血的民族在短短200年裡才突然變得很有文化了。實際上,這種成見是如此之深,以至於破譯邁錫尼文字的時候,大家根本不把它往希臘語上靠,認為絕對是其他的語言。
現在我們知道,愛琴海附近在公元2500年前就進入了青銅時代,公元前18世紀便學會了書寫,而至少15世紀後,他們寫的是和古典時期差異不大的希臘文。
所以荷馬史詩之所以重要,不在於它的故事主線或者神話/歷史,而在於它的細節。
通過這些細節,古希臘文明的風采被保存下來。「Epic」被翻譯為「史詩」是一個沒辦法的誤會,因為中文沒有現成的詞來表達「Epic」的意思。事實上,中文裡從來就沒有過「Epic」這種東西。
⑷ 公元前12世紀發生過哪些戰爭
說到公元前十二世紀的戰爭的話,最出名的大概就是《荷馬史詩》中記載的特洛伊戰爭。
公元前1193年,特洛伊的國王和王子帕里斯在希臘斯巴達王的宮廷內受到盛情款待。就在宴會上,帕里斯王子看到了斯巴達王後海倫,立馬拜倒在了海倫的絕倫美貌之下,難以得到她的青睞,因此把她劫持到了特洛伊城。斯巴達王得知後倍感羞辱,最終惱羞成怒,找到了他哥哥請求幫助,他的哥哥就是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
現在的特洛伊古稱遺址中仍然保留了一些當時戰爭的痕跡,其中考古學家通過在遺址內挖掘出的邁錫尼陶瓷精確的測定出城池被損毀的年代,根據進一步的分析以及考證認為特洛伊遺址中的7層甲城就是《荷馬史詩》中描述的因戰爭而毀滅的特洛伊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