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城東崗遺址

城東崗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1-07 20:09:23

Ⅰ 景陽岡的文化城遺址

景陽崗位於陽谷縣張秋鎮景陽崗村東100米。因小說中「景陽崗武松打虎」的故事而馳名國內外。據陽谷縣志記,當年這里崗阜起伏,草密林茂,人煙稀少,野獸出沒。今日的景陽崗已成一片沙崗,周圍炊煙裊裊。廟前方有一幢刻有「景陽崗」三個大字的石碑。 1973年以來,經省考古隊多次試掘,認定景陽岡為「龍山文化」遺址。 該遺址現分為南北2岡,中間是一條公路。南岡東西長86米、南北寬75米,面積約6450平方米。北岡東西長24米、南北寬47米,面積約1128平方米,岡頂較平,高出四周地面約4米。遺址文化內涵較為豐富。 從斷崖觀察,北岡文化層厚約2.5米,南岡約2米,還暴露有灰坑。從採集的標本看,以泥質陶為主,夾沙陶次之;陶色以灰陶為主, 其次為黑陶、紅陶。紋飾有繩紋、籃紋、方格 紋、弦紋,葉脈紋等。可識器形有鼎、瓮、器 蓋等,還採集有石鏃、石鑿、骨鑿。1978 年,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4年景陽岡旅遊開發過程中,經聊城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組織考古人員勘探,發現是龍山文化城址。景陽岡城址為西南、東北走向,城呈舟形,長方形圓角,中間外弧,西北牆長1200米,東南牆長1160米、西南牆寬250米,東北牆寬3000米。城牆保存較好,高達數米,四門清楚。城內5個大小平等的台址,有的台址進行過夯打草袋堆垛,有的台址應為當時首領居住。遺址內出土過規格較高的石戊,陶質罐、鬲、盆。景陽岡龍山文化城址,是目前黃河流域發現的最早的城址之一。與中原相近,文化面貌雖然是山東龍山為主,也有一定量的河南龍山文化的因素。因此,景陽岡遺址是研究炎、黃、東夷文化的珍貴資料,2001年被確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一考古發現,續寫了陽谷五千年的史前文明 。

Ⅱ 東莞蚝崗遺址博物館的建築布局

博物館利用現有資源,不斷加強自身宣傳,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激發對東莞文化歷史的熱愛和自豪感,是東莞重要的愛國主義和鄉土教育活動場所之一。我們這里有兩個教育活動,互動展廳和陶吧實驗室。互動展廳通過動手體驗「考古」、修復「文物」、設計陶器圖案和趣味有獎問答等方式,增加了趣味性和科普性。而陶吧主要是介紹陶器的基本知識,以及陶器的加工製造步驟,區別陶器與瓷器,以中小學生為主要對象,通過讓同學們親自動手體驗「看陶」、「制陶」、「畫陶」、設計陶器圖案等方式,加深他們對陶器的印象和認識,增強我們蚝崗遺址博物館的教育趣味性,使博物館成為廣大中小學生的第二課堂。
博物館還在會議室配置了電腦、投影儀等設備,定期邀請專家或由本館工作人員為市民免費進行各種類型的文化講座,使博物館成為文化知識的講堂,利用博物館公益性,向廣大市民傳播文化知識,使遠古人類的遺址變成傳播文明的殿堂,充分顯示了文化遺產保護的魅力,是東莞在文化新城建設中又一新的豐碩成果。

Ⅲ 東莞蚝崗遺址博物館的介紹

東莞蚝崗遺址博物館於2007年6月正式建成並對外免費開放,蚝崗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貝丘遺址,距今5000年左右。蚝崗遺址現存面積約600平方米,2003年4至7月,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對該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Ⅳ 蚝崗遺址的遺跡位置

蚝崗貝丘遺址位於珠三角地區——廣東省東莞市南城區勝和蚝崗村

Ⅳ 郭嘉墓如今是否有遺址

當時曹操在征討袁紹的時候,郭嘉由於水土不符病死在了易洲。由此考古人員斷定此為郭嘉墓,進一步考察還在進行當中。另一種說法:郭氏世居禹州市郭連,距城東八公里,北有具茨河,南行事靠琅城崗。崗上有郭嘉墓,墓冢高聳,松柏森森,但毀於1958年「大煉鋼鐵」之時。現在墓冢與崗丘渾然一體,難辯遺跡。

Ⅵ 八道崗遺址是怎麼回事

八道崗抄原始社會遺址,位於倭肯襲河中游右岸的一級台地上,西南隔桃山至七台河鐵路,距離紅旗鄉八道崗村300米,東北距倭肯河100米,該遺址是勿吉、描婁人的文化遺址,距今約2000年左右。截止1985年來採集出土古文物300餘種。其中:有石器、陶器、鐵器和生物化石等。

Ⅶ 河南登封時期的王城崗遺址距今多少年

龍山文化泛指中國黃河中、下游地區約當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類文化遺存。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發現於山東章丘龍山鎮而得名,距今約4350─3950年。分布於黃河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大汶口文化出現的快輪制陶技術在這一時期得到普遍採用,磨光黑陶數量更多,質量更精,燒出了薄如蛋殼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國制陶史上的鼎峰時期。 1928年的春天,考古學家吳金鼎在山東省章丘縣龍山鎮發現了舉世聞名的城子崖遺址。他在城子崖台地的西面斷層上,發掘出了與石器、骨器共存的薄胎而帶黑色光澤的陶片。這引起了當時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專家的高度重視。在此之後,考古學家們先後對城子崖遺址進行多次發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為顯著特徵的文化遺存。根據這些發現,考古學家於是把這種以黑陶為主要特徵的文化遺存命名為「龍山文化」。自龍山遺址發現以來,考古學家分別在河南、陝西、山西、湖北等地發現了這一時期的文化遺存。但因其文化面貌不盡相同,所以又分別命名為河南龍山文化、陝西龍山文化、湖北石家河文化、山西陶寺類型龍山文化,通稱之為龍山時代文化。這一時期文化的最顯著的特徵便是城址的發現。如在山東地區,除城子崖龍山城址之外,還有壽光邊線王城址,陽谷、東阿、茌平三縣發現的八座城址,臨淄田旺村城址等。在河南則發現有淮陽平糧台城址、登封王城崗城址、郾城郝家台城址、輝縣孟庄城址等。 龍山文化處於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這個時期陝西地區的農業和畜牧業較仰韶文化有了很大的發展,生產工具的數量及種類均大為增長,快輪制陶技術比較普遍,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占卜等巫術活動亦較為盛行。從社會形態看,當時已經進入了父權制社會,私有財產已經出現,開始跨入階級社會門檻。 大部份龍山文化遺址,分布在山東半島;而陝西、山西、河南、 河北、遼東半島、江蘇、湖北等地區,也有類似遺址的發現。這個文化以許多薄、硬、光、黑的陶器,尤其是蛋殼黑陶最具特色,所以也叫它「黑陶文化」。 龍山文化除陶器外,還有大量的石器、骨器和蚌器等。他們以農業為主而兼營狩獵、打魚、蓄養牲畜。已有骨卜的習慣。且可能已經出現了銅氣。歷史上夏、商、周的文化淵源,都可能與龍山文化有相當的聯系。

Ⅷ 王城崗遺址是哪一朝代的都城

王城崗遺址現存面積約10000平方米,是一處以中原龍山文化類型中晚期為主、兼有新石器時代早期裴李崗文化和相當於夏代的二里頭文化與商周文化的遺址。

Ⅸ 王城崗遺址考古報告

et 就兒童節人事科就認識客人卡

Ⅹ 東莞蚝崗遺址博物館的館藏文物

發掘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等殘件,發現紅燒土活動面、房址、墓葬、灰坑、溝等新石器時代遺跡。墓葬中出土了兩具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時代人類遺骸。蚝崗遺址由於文化內涵豐富在珠三角史前考古方面具有獨特的重要性,因而被考古專家譽為「珠三角第一村」和「東莞歷史文化的基石」,是目前東莞地區發現的最早的人類生活遺址。展館共分三層,由時光隧道、遺址展廳、蚝崗文物展廳、三江彩陶展廳、臨時展廳、互動展廳等組成。博物館將考古發掘現場與出土文物、圖片和場景復原等展示手段相結合,真實生動地再現了5000多年前「蚝崗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情景和遺址發掘過程。並匯聚了珠江、長江和黃河三大流域的彩陶,集中展現中國多姿多彩的彩陶文化。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