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揭露西遊記

揭露西遊記

發布時間: 2021-01-07 20:38:10

❶ 四大名著原本是六大名著,那兩本哪去了

眾所周知現如今中國古代有四大名著,從小學到中學的課本上都有四大名著的節選,它們分別是施耐庵的《水滸傳》、吳承恩的《西游記》、曹雪芹的《紅樓夢》和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四大名著都成書於明清之際,這些文學作品不僅滋養了好幾代中國人,還傳到了國外被翻譯成了各種語言,深受各國百姓的喜愛。然而事實上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並沒有「四大名著」的說法,當時人們公認的是「六大名著」,現在的四大名著相比六大名著少了哪兩本呢?

事實上《儒林外史》和《聊齋志異》無論是在文學性還是故事性上都不輸於四大名著。以《聊齋志異》為例,它的做著是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他從小喜歡神鬼故事,收集整理各種民間故事寫成了《聊齋志異》。這本書老百姓看了能夠當茶餘飯後的談資,而作者也在故事中揭露了朝廷的黑暗,批判了封建思想。《儒林外史》就更厲害了,它被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出色的官場小說,作者吳敬梓對封建官場和科舉制度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堪稱中國古代批判小說的巔峰。這兩本書沒有進入名著行列,也實在是讓人覺得有些遺憾。

❷ 西遊記中哪裡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會的腐朽黑暗及統治者的昏庸殘暴

小到各國所遇阻礙,大到天庭西天對悟空的鎮壓和後來的阻撓,妖怪多出於仙處也有極強諷刺義味,因為這,西遊記在明朝刊印後曾被列為禁書。

❸ 西遊記中有哪八十一難

《西遊記》九九八十一難的節選,如下:

1、金蟬遭貶第一難;出胎幾殺第二難;滿月拋江第三難;尋親報冤第四難;出城逢虎第五難;落坑折從第六難;雙叉嶺上第七難;兩界山頭第八難;陡澗換馬第九難;夜被火燒第十難;失卻袈裟十一難;收降八戒十二難;黃風怪阻十三難;請求靈吉十四難;流沙難渡十五難;

2、收得沙僧十六難;四聖顯化十七難;五庄觀中十八難;難活人參十九難;貶退心猿二十難;黑松林失散二十一難;寶象國捎書二十二難;金鑾殿變虎二十三難;平頂山逢魔二十四難;蓮花洞高懸二十五難;烏雞國救主二十六難;被魔化身二十七難;號山逢怪二十八難。

(3)揭露西遊記擴展閱讀

《西遊記》是一本浪漫主義色彩濃厚的小說,也是我國文學史上眾多神魔小說中最出彩的一部。《西遊記》以其生趣詼諧、活潑有趣又易通俗易懂的文字語言;跌宕起伏、趣味盎然又一波三折的故事情節;充滿著宣揚正義與同仇敵愾的氛圍等特點,深得人們的欣賞與喜歡。

孫悟空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眾多小說中被演繹的最出彩的人物形象之一,他可愛、頑皮又天下無敵、勇敢無畏,他足智多謀,輕視傳統規矩與禮度,具有反抗統治階級壓迫和與黑暗勢力作斗爭的戰斗精神,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反抗精神和擺脫壓迫、渴望自由的願望。

無論是從孫悟空這個人物形象本身和其所代表的某些意義,還是從文學史上的神話人物創造,孫悟空都是一個值得我們探討的人物形象。

在人們讀過《西遊記》之後,總會受到書中孫悟空反抗與斗爭精神的影響。書中波瀾壯闊、充滿抗爭精神、抗爭智慧的故事潛移默化的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便會慢慢形成一種由這本書表現出來的民族氣節與民眾自身產生的意志。

這便是這本書與孫悟空的人物形象給世人帶來的最大的財富。作者在《西遊記》充滿傳奇色彩的浪漫主義世界裡,融合了現實生活中底層階級反抗斗爭的光輝。《西遊記》通過現實生活中階級斗爭關系幻化創造出來的神話世界,既暴露了當時統治階級的黑暗與腐敗,也創造了一個具有強大藝術生命力的叛逆形象,充滿了諷刺意味。

❹ 《西遊記》第六十五回的故事梗概

《西遊記》第六十五回講的是黃眉怪假扮如來佛祖將唐僧師徒四人困於小雷音寺的故事。

最後孫悟空還是靠著天上的七十二星宿才得以逃脫,不過卻在後來和黃眉怪的對戰中被黃眉怪的另一個法寶乾坤袋給收服了!

黃眉怪為何如此厲害呢?原來他本是大肚彌勒佛的童子,趁著主人不在偷拿了主人的乾坤袋下凡作怪,還要代替唐僧到西天取經成佛。最後多虧了孫悟空聯合大肚彌勒佛將黃眉怪引到一片瓜田裡,才降服了黃眉怪。

❺ 《西遊記》里白龍馬為什麼不上場打架,觀眾的回答揭露

西遊記中龍族有靈珠(忘記是叫靈珠還是龍珠了)乃龍之精力所聚集之寶,觀音讓白龍加入取經隊伍的時候「珠子」被觀音奪取了,西遊中小白龍打過架呀,幾招就疲憊了,而且白龍的任務就是當馬

補充
西遊記中表面保護唐僧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馬勉強算吧,暗地裡有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駕伽藍保護以及匯報取經近況,也就是唐僧不會輕易死掉的,遇難都是考驗師徒四人,妖怪大半都是帶著任務下屆做妖

❻ 西遊記第一回,批判追名逐利制圖的揭露諷刺的句子

《西遊記》的第一回,「靈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講的是我們的專美猴王出世,探屬險水簾洞,成為猴王,繼而歷經寒暑,訪仙尋道,得了名字孫悟空。重讀這一回,我讀到的是進取心。

一、西遊記第一回好詞:

混沌、茫茫渺渺、流潤

二、西遊記第一回好句:

1、翠蘚堆藍,白雲浮玉,光搖片片煙霞

2、虛窗靜室,滑凳板生花

三、賞析:

花果山山頂上有一仙石,仙石中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澗水源頭尋到名為「水簾洞」的石洞,被群猴擁戴為王。如此過了三五百年,有一日,石猴忽為「人生無常,不得久壽」而悲啼。後在一老猴指點之下,石猴經南贍訓洲到西牛賀洲,上靈台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見須菩提祖師,被收為徒,起名曰孫悟空。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東勝神洲傲來國海中有花果山,山項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澗水源頭尋到名為"水簾洞"的石洞,被群猴擁戴為王。又過三五百年,石猴忽為人生無常,不得久壽而悲啼。根據一老猴指點,石猴經南贍訓洲到西牛賀洲,上靈台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見須菩提祖師,被收為徒,起名曰孫悟空。

❼ 西遊記講什麼,贊揚什麼,揭露什麼,寄託什麼

西遊記》中的佛與道未必明顯抑道,但也未必崇佛。具體如下:

1、在寫西遊記的那個時代,佛教很盛行,吳承恩所創《西遊記》中的道無形中就是指當時的朝廷,佛則是他對美好社會的一種期望,而且也反映了他對當時社會的極度不滿,對朝廷的憤慨和失望。
西遊記寄託了作者的理想,因為明朝道教很黑暗,所以作者沉積在裡面大罵道教。

2、其實《西遊記》在佛或道的立場上,它有自己堅持的大道,有自己的修行法門。它批判摒棄兩家的糟粕和缺點,同時又贊揚吸收精華和優點。於是才有了一部《西遊記》,講的是和尚取經的故事,用的是道士修煉的法門,行的是儒生入世之道理,成的卻是自己獨特的大道。

3、表面上看,崇佛抑道是明擺著的,本就是一部和尚取經故事;而揚道貶佛說持相反觀點,認為《西遊記》是一部借取經故事來弘揚道教的書,理由是書中大量描寫了道教修煉長生的方法。

4、《西遊記》本身就是一部神怪小說,中國的神仙鬼怪故事大多基於道教,從印度傳來的佛教在中國以傳法為主,神話故事並不多。小說的諸多素材也一定多取材於道教,而煉丹、長生不老是道教永恆的主題,所以,關於道教的修煉方法也就很容易被搬到小說中了。

5、作者只是藉助於早已流傳民間的西遊記故事來完成一部文學巨著,自身對佛道未必有太多興趣,故事本來源於唐僧師徒(歷史上的師徒,非小說中的師徒)撰寫的《大唐西域記》,自然要正面寫好取經故事。

6、同時,為了突出主人公孫行者的無比高大智慧的形象,自然要選取參照物做對比,而這個作為反面襯托的任務不幸落到了唐玄奘身上。又因為作者的落魄遭遇,順便踩一下道教也是可以理解的。《西遊記》是一部文學名著,本身沒有宗教任務,出於作者本人內心對世事的不滿而發泄,僅此而已。

❽ 西遊記有哪些內涵對現實社會的揭露

比如,神仙的坐騎即使是妖怪也不會被殺,因為有關系,有後台,都被神仙說情救走了。

❾ 《西遊記》揭示了哪些政治現實

《西遊記》是神怪小說,很多人便以為它純屬虛構,不過是作者想像、編造的能力特別強,故成名著。《西遊記》的寫實性描寫往往點到即止,但小說家想像的現實基礎與小說描寫必不可少的社會意識,使它具有可讀性。《封神榜》之所以未深入人心,即因為它缺乏現實基礎與社會意識。
小說所寫的仙佛魔怪,概況了歷史上政治及人生之成敗,皆取決於力之大小。他們各有神通,玉帝「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故能享盡仙界榮華富貴。孫行者法身具有七十二般變化,法寶為如意金箍棒,兩相結合就具備了無邊法力。但法力再大,一敗於顯聖真君(二郎),二敗於佛祖如來,被壓在五行山下,稱為「妖猴」,歷時五百年。
孫悟空為何要鬧騰,因為有倆下。無論是神仙社會,還是人類社會,法力大者位尊,小者位低,沒一下的沒脾氣。瑤池有蟠桃,蟠桃人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甚至與天地齊壽,但孫行者沒份兒。五庄觀的人參果,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行者吃不上就乾脆將它毀了。
以人來說,活這么大,誰都知道不可能。但人可以爭世襲,爭祖祖輩輩出相入將,囤積財富,窖藏金條,也是一種長生不老。秦漢以前為貴族統治,採取世官之制。「公門有公,卿門有卿」。秦漢以後為官僚政治,「賢者在位,能者在職」。科舉制度使豪英賢才取得適當地位。「黃巢屢舉進士不第,遂為盜」,孫行者一身本事,卻給了個弼馬溫,鬧騰了一回,封了齊天大聖,卻參加不上蟠桃會,故大鬧天宮。
政治不過「力」而已。孫行者有力,打敗天將,所以說「玉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古來統治者庸庸碌碌者眾,卻能享受。堯舜無為於上,卻博得「巍巍乎大哉」之名,何故?他們懂得治術。何謂治術,就是會用人,用好人。隋煬帝處處表現自己的才智,甚至與文人爭名。一旦管理了文化,就以為自己有文化,極力鏟除文化。
《西遊記》中卷簾大將在蟠桃會上失手打碎玻璃盞,打了八百,貶下仙界,又教七日一回,用飛劍穿他胸脅百餘下。而豬八戒戲弄嫦娥,玉帝只把他打了二千鍾,貶下凡塵,這是明顯的刑賞無度。凡是統治者往往是想怎麼來就怎麼來的,而百姓的權利,生命、財產、自由之權利都是百姓通過斗爭才能獲得的,任何的社會進步都是人民流血犧牲的結果。如果一個人不能為了個人的生命、財產、自由而進行堅決的斗爭,怎麼能指望他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利益而獻身呢?
孫行者戴上「緊箍咒」很受唐僧使喚,凡人有力,皆要控制使用。另一方面,對有權的、有錢的、使奸的、耍滑的、蠻橫的、無義的都要時時念「緊箍咒」,而不是只把「緊箍咒」戴在人才的頭上,念個不休,往死里整。社會如果老是給孫行者念「緊箍咒」,則西天取經無人,妖魔鬼怪便要橫行。
孫行者與唐僧取經,一路上屢屢叮嚀師傅:「師傅,今日且把這慈悲心收起,等過了此島再發慈悲吧!」唐僧師徒西天取經,一路上盡是妖魔鬼怪。我們人要做事、成事,自己的懶惰、無志、旁騖、貪戀就是妖魔鬼怪,對己不能慈悲。人要成才,嫉賢妒能、落井下石,乃至將你壓在五行山下的人不止如來,還有更多。因此,「且把這慈悲心收起」,該出手時要出手。勢莫大於皇帝,但皇帝之勢常有人覬覦,才能常有人滅絕。為政,小善誤國;為人,善必人欺。
《西遊記》中孫行者念動咒語,喚出山神、土地,這些神「少香沒紙,血食全無」,妖精欺凌,天庭不顧,是典型的無能之輩,地位極其低下。但他們比起老百姓,還是神仙,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古來百姓的的真實處境。
天蓬元師和卷簾大將被貶下天界之後都曾食人肉生存,天上地下的妖精俱要吃唐僧肉,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魚肉百姓范圍之廣,歷史之久,也可以讀出天下貪欲的深長。

❿ 西遊記主要諷刺了什麼

不得不說,西遊記不虧是四大名著之一,單從諷刺的角度來說,作者可以說智進於妖了,諷刺當代的官官相互的惡習。而且孫悟空作為西遊記的魂,可以說是相當復雜的角色,作者把孫悟空這個角色塑造的很豐滿。一方面,猴子心黑手黑,另一方面,猴子的確做過不少好事,而有關系的都被救走,沒背景的被打死了,讓人不得不想起官官相互這個詞,而且通貫全文,你就會發現猴子越來越變的勢利。猴子的一些做法深合「為官之道」一方面,猴子打死了為禍一方的妖精,另一方面,有背景的被救走也迎合官場的慣例。 剛才說的是諷刺官場,另一方面呢,應該就是佛教本身了,有人認為西遊記是揚佛的,恰恰相反,西遊記是不折不扣貶佛的。首先,不知道大家理解不理解小乘佛教跟大乘佛教的區別,小乘佛教中的「如來」是一個可以為你排憂解難的導師,一個迷霧中為你指引前方的燈塔,小乘佛教的接引道人許下代世人受苦的宏願,意思是,你有煩惱了,不要煩,跟我說,我來幫你想辦法。小乘佛教中只要你能好好修養就可以做到「明心見性,可證如來」而大乘佛教中的「如來」是神,法力通天,無所不能,只要你誠心相求將會有應必報,乍一聽沒問題,但仔細一琢磨,怎樣才算是「誠心相求」也因為這個「誠心相求」可以讓人為了燒一柱香擠得頭破血流,在現代,有些寺廟的一柱香可以賣到幾十萬的高價!而在作者那個年代呢,佛教已經遍地開花,大大小小的寺廟不記其數。佛教的一句「錢財乃身外之物」讓多少人盪盡家財,一句「六根不凈」讓多少人拋家棄子。西遊記中,通貫全文,看到的只有佛教的神通,佛家的慈悲盪然無存,只有烏剿禪師給唐僧講經,讓哭哭啼啼的唐僧變的堅強。 大家應該都知道,佛教注重的是忍常人所不能忍,及其注重「因果論」。你家被火燒了,是因為你不夠誠心供佛,你被人打了,這是因果報應,要忍……佛教的本意是好的,但在作者那個年代,教義已經被扭曲了,「若以色見我,以聲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是金剛經里的經文若以色見我,以聲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是金剛經的一句經文,大家都知道,提起佛教,寺廟,大家的第一印象不是青燈古佛,而是大腹便便的胖和尚,站在金碧輝煌大殿上。金池長老大家還知道不,修了一間寺廟,金身築佛,各種伽痧層出不窮,就是作者在影射當時的佛教如果你把西遊記當成純粹的神話小說來看,其實是侮辱了這部書,西遊記背後是一個時代的悲哀,作者寫西遊記,不是讓你們比大鵬牛還是悟空屌。讀書要讀懂,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