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蘇州遺址樂園

蘇州遺址樂園

發布時間: 2021-01-07 23:59:43

『壹』 蘇州木瀆古城遺址的介紹

江蘇蘇州木瀆古城遺址又稱蘇州木瀆春秋城址,位於蘇州市木瀆鎮、胥口鎮穹隆山一帶。大規模考古調查和發掘表明,木瀆古城址呈不規則狀,城牆大致沿盆地邊緣分布。其中,南北兩道城牆之間相距約6728米,城牆外側均有護城河等水面遺存,古河道穿過城牆上的水門連通城內外。城內有小城1座,城內尚存的235處土墩包含有東周時期大型建築基址。結合城址周邊分布的大量兩周時期聚落、墓葬、嚴山玉器窖藏等遺存。可以初步認定木瀆古城是一座春秋晚期具有都邑性質的城址,規模大,等級高。 2010年被選為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貳』 蘇州山塘街遺跡故事

山塘街始建於唐代寶歷年間,公元825年白居易奉命到蘇州任刺史。上任不久,他坐了轎子到虎丘去,看到附近的河道淤塞,水路不通,回衙後,立即找來有關官吏商量,決定在虎丘山環山開河築路,並著手開鑿一條山塘河。它東起閶門渡僧橋附近,西至虎丘望山橋,長約7里,故俗稱「七里山塘到虎丘」。這條河在閶門與運河相接。在河塘旁築堤,即山塘街。山塘河的開鑿和山塘街的修建,大大便利了灌溉和交通,這一帶成了熱鬧繁華的市井。蘇州百姓非常感激白居易,他離任後,百姓即把山塘街稱之為白公堤,還修建了白公祠,以作紀念。

山塘街一頭連接蘇州的繁華商業區閶門,一頭連著花農聚集的虎丘鎮和名勝虎丘山,所以,自唐代以來它一直是商品的集散之地,南北商人的聚集之處。清乾隆年間,著名畫家徐揚創作的《盛世滋生圖》長卷(也稱《姑蘇繁華圖卷》),畫了當時蘇州的一村、一鎮、一城、一街,其中一街畫的就是山塘街,展現出「居貨山積,行雲流水,列肆招牌,燦若雲錦」的繁華市井景象。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一回中也把閶門、山塘一帶稱為「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流之地」。

蘇州是個水鄉,河道多,橋多,而山塘街是最具蘇州街巷特徵的典型。它中間是山塘河,山塘街則緊傍河的北側,通過一座座石橋與另一側的街道連接。山塘街上店鋪、住家鱗次櫛比,這里的房屋多為前門沿街,後門臨河,有的還建成特殊的過街樓,真是朱欄層樓,柳絮笙歌。山塘街又是一條典型的水巷,河上裝載著茉莉花、白蘭花及其它貨物的船隻來來往往,遊船畫舫款款而過。

『叄』 蘇州木瀆古城遺址的專家點評

吳國都城的重要線索
吳越歷史舞台的中心在哪裡,多年以來一直是學者與公眾共同關回注的焦點。盡答管古籍文獻對此有所記載,但是多語焉不詳,有的雖言之鑿鑿卻只是演義。建於春秋晚期的木瀆城址的確認,為蘇州周邊的真山等地的大型墓葬、嚴山玉石禮器窖藏、何山吳國青銅器等一系列發現找到了歸宿。考古學家以鑽探、發掘等方式,發現了木瀆城址的城牆、城壕、石板道和水路等,一座大型城址已經顯露。城址之外的更大范圍內分布眾多不同規模的聚落、各等級的墓葬,構成以都邑為中心的聚落群體。
木瀆春秋古城的發現是吳文化研究的重大突破,為吳文化課題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具有極其重要的學術意義。以城址為中心的聚落群在寸土寸金的蘇南地區必將被完整保存,通過考古學家的田野工作,公眾將會從考古遺存中探尋更加形象生動的吳越歷史。

『肆』 蘇州市區有哪些紅色景點,紅色遺跡什麼的,別扯淡

蘇州環境優美,可以遊玩的景點很多,但沒什麼紅色景點,偶爾有幾個,也是精神病人集中區,建議你少去。

『伍』 蘇州有哪些歷史遺跡,簡單介紹下

護城河,大運河,平江歷史文化街,園林,石路,觀前街,寒山寺,報恩寺塔等等~

『陸』 蘇州的平江路,觀前街,山塘街,哪個更值得去

個人覺得山塘街更值得去,舉辦活動時,例如小吃節,4月軋神仙,那裡挺熱鬧的。

『柒』 蘇州歷史文化遺址

1、蘇州治平寺遺址
位於蘇州市郊上方山東麓,東臨石湖,隔水與越城遺址相對,地屬市郊橫塘鄉,1963年被列為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1956年調查時發現該處有古文化層暴露。1965年進行過小范圍試掘,出土並採集到銅輥和紅衣陶、細泥紅陶、印紋硬陶片等新石時代晚期至春秋時代的遺物。

蘇州博物館於1983年試掘位於磨盤山上的吳城遺址,在土城夯土層中也出土了同一時代的類似遺物,可以認為春秋吳城遺址的下層亦屬治平寺古文化遺址范圍。治平寺遺址對考古研究具有較大的價值。
2、蘇州園林
蘇州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因山水秀麗,古典園林嫵媚多姿,享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之美稱。
1985年,蘇州園林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蘇州是水鄉,引水便利,附近盛產太湖石,適合堆砌玲瓏精巧的假山,加之舊時蘇州文人薈萃,一些官僚地主及文人學士又追求「雖居鬧市而有山林之趣」,這樣大大促進了蘇州園林的發展。
據地方誌記載,蘇州城內大小園林將近200處,為全國之冠。
蘇州園林,在布局、結構、風格上都有自己的藝術特色,被稱為蘇州四大古典園林的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

3、滄浪亭
位於蘇州城南三元坊內,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名園,為宋代詩人蘇子美所築。
滄浪亭造園藝術不同尋常,未進園門,已是綠水回環,垂柳迎風。
憑欄依岸,臨水山石嶙峋,復廊蜿蜒如帶,廊中的漏窗把園林內外山山水水融為一體。
園內以山為主,山上古木參天,著名的滄浪亭即隱蔽在山頂上。
南面的明道堂是園內最大的建築物,牆上懸有三塊宋碑石刻拓片,分別是天文圖、宋輿圖和宋平江圖(蘇州城市圖);五百名賢祠壁中嵌有與蘇州歷史有關的五百多個人物平雕石像。
園中西南有假山石洞,名印心石屋;山上有小樓名看山樓,登樓可覽遠近蘇州風光。
4、獅子林
在蘇州城東北婁門內園林路,是元代園林的代表。
獅子林原為菩提正宗寺的後花園,它以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巧妙著稱,很多石峰形像獅子,因而得名。
假山內外上下盤旋曲折,穿洞越谷宛入迷宮,咫尺之間可望而不可即,只有循山路而行才可出洞。
由於它原是寺之後花園,所以獅子林假山便是佛的象徵,與一般的假山不能相提並論。
山腹中 空靈曲折,宛如迷宮的洞穴即象徵佛的法力無比。
另外園內還有「燕譽堂」、 「卧雲室」、「問梅閣」、「真趣亭」等建築。
園內長廊四面貫通,廊壁上嵌有書條石刻,皆為名家書法佳作。

5、拙政園
拙政園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作,始 建於明正德年間,圓主王獻臣取 晉代潘岳<<閑居賦>>中「築室種 樹,灌園鬻蔬,是亦拙者之為政 也」之意而命名。
拙政園又分東園、中園、西園三部分。
東園山池相間,點綴有秫香館、蘭雪堂等建築。
西部水面迂迴,布局緊湊,依山傍水建以亭閣,其中主體建築鴛鴦廳是當時園主人宴請賓客和聽曲的場所,廳內陳設考究。
晴天由室內透過藍色玻璃窗觀看室外景色猶如一片雪景。

園中「與誰同坐軒」乃為扇亭,扇面兩側實牆上開著兩個扇形空窗,一個對著「鴛鴦廳」,而後面面山的那一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頂蓋又恰好配成一個完整的扇子。
「與誰同坐,明月、清風、我」,所以一見匾額,就會想起蘇東坡,並立時感到這里可賞水中之月,可受清風之爽。
中園是拙政園的精華部分,其總體布局以水池為中心,亭台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的特色。
主體建築遠香堂位於水池南岸,隔池與主景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紛披,兩山溪谷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為雪香雲蔚亭,東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
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面船舫形的「香洲」遙遙相對,兩者與其北面的「荷風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
倚玉軒之西有一曲水灣深入南部居宅,這里有三間水閣「小滄浪」,它以北面的廊橋「小飛虹」分隔空間,構成一個幽靜的水院,而香洲即位於這一水灣口之兩側。
拙政園中園的布局以荷花池為中心,遠香堂為其主體建築,池中兩島為其主景,其他建築大都臨水並面向遠香堂,從建築物名稱來看,也大都與荷花有關。
王獻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揚荷花,主要是為了表達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

6、留園
坐落在蘇州市閶門外,原為明代徐時秦的東園,清代歸劉蓉峰所有,改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
清光緒二年又為盛旭人所據,始稱留園。
留園佔地約30畝,以水池為中心,池南涵碧山房與明瑟樓為主要觀景建築。池北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
池西假山上的聞木樨香軒,則為俯視全園景色最佳處,並有長廊與各處相通。
東區以麴院迴廊見勝,由林泉耆碩之館、冠雲冠雲樓圍成庭院,院內池後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為名石冠雲峰,兩旁為端雲、岫雲兩峰。
北區有新辟盆景園。西區是全園最高處。

7、虎丘
虎丘在蘇州城西北3千米處,風景優美,古跡眾多,有「吳中第一名勝」之譽。

虎丘正門是斷梁殿,入內經試劍石、真娘墓就可到達「千人石」。
千人石後「別有洞天」內有劍池,其四周還有白蓮池、點頭石、雲岩寺、冷香閣、第三泉、孫武子亭及虎丘塔等古跡。

虎丘自古就為游覽勝地,山上一石一木都有美麗的傳說。

8、寒山寺
以一首詩而聞名中外的寺廟,要數蘇州寒山寺。
唐朝詩人張繼寫了一首《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很多到蘇州游覽的人,都把寒山寺列入日程,以便親自體驗一下詩中的意境。

寒山寺在蘇州城西5公里外的楓橋鎮,始建於梁,原名「妙利普明塔院」。據傳,因唐代高僧寒山曾在寺內主持,故名寒山寺。
1000多年內寒山寺先後5次遭到火毀(一說是7次),最後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

歷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國十大名寺之一。

寺內古跡甚多,有張繼《楓橋夜泊》詩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寒山寺最著名的是那口鍾已流落到日本,但不知下落,現在的鍾是1906年日本人士募鑄的。

很多日本人士對寒山寺很熟悉,能背誦《楓橋夜泊》詩。

寒山寺每年都要接待成千上萬的日本旅遊者。

『捌』 蘇州平江路哪些歷史遺跡

平江路是蘇州的一條歷史老街,是一條沿河的小路,其河名為平江河。卻內說宋元時候蘇州又名平容江,以此名路。河路都不闊,河上行走的是搖櫓船,路上僅可過黃包車而已。故有同一路上,「水陸並行,河街相鄰」,這是很典型的水鄉特色。 平江路北接拙政園,南眺網師園。全長不過1606米,卻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條街巷。早在南宋的蘇州地圖《平江圖》上

『玖』 蘇州木瀆古城遺址的遺址簡介

蘇州木瀆古城址位於蘇州市西南部的山間盆地內,包括蘇州市吳中區木瀆鎮、胥口鎮和穹窿山風景區三個鄉鎮的部分地區,四周環繞一圈山脈,通過四個山口與外相通。西南通過胥口與太湖連通。自2009秋季以來對該城址開展的大規模考古調查和發掘工作,到目前為止,基本確定了古城址的年代和范圍,發現了若干處重要的遺存,對城址結構有了初步的了解。
城址呈不規則形狀,城牆大致沿盆地邊緣而建。北城牆位於木瀆鎮的五峰村一帶,殘長1150米。城牆橫截面呈梯形,上寬12.9~15.35米,底寬22.3~22.35米,現存最高處3.2米,堆築而成。外側城壕與城牆的走向一致,寬約15米左右,總長約1050米。另發現一處水門遺存,豁口處水道寬約13米。
2010年蘇州木瀆春秋城址被選為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拾』 蘇州木瀆古城遺址的城牆遺址

南城牆位於胥口鎮來的新峰村一帶,自城牆總體呈東西走向,總長約560米,在西端有一豁口,由此處城牆拐向南,形成「兩牆夾一河」的布局。向南延伸部分城牆長約360米。城牆現存地表牆寬15~45米,也是堆築而成。兩段城牆之間的河道寬約12.3~13.9米,東北段呈東北-西南流向,南段拐為南北流向。河道內淤積層出土物包括印紋陶片、瓦片、銅鏃、原始瓷碗、陶缽、木構件等遺物,顯示其使用時期為春秋晚期。已鑽探發現的河道總長約850米。
南城牆外東南側發現淤土堆積,北邊緣與城牆大致平行,南側通向太湖。初步推斷此片水面與城牆同時,即在城牆修建和使用時,在城牆的東側和南側分布著大片的天然水面,即城址東南側的自然界限。南北兩道城牆之間相距約6728米。
盆地東部的劉庄木東公路附近和西部的堰頭村一帶分布有推測為東、西城牆的遺跡,相距約6820米。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