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白圖塔游記

白圖塔游記

發布時間: 2021-01-08 00:56:33

㈠ 世界上有著名游記

中國的 徐霞客游記, 西遊記,
外國的 馬克波羅游記, 哈克貝芬歷險記,格列佛游記,
《始得西山宴遊記》:自余為戮人,居是州,恆惴粟。其巢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卧,卧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伊本·白圖泰游記》: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圖泰於1346年(至正六年)來中國游歷,考察中國風土民情。白圖泰先後訪問過泉州、廣州、杭州以及元大都。返回摩洛哥後,白圖泰將他的游歷筆錄成書——《伊本·白圖泰游記》。這部旅行家筆錄,以豐富翔實的資料,成為中世紀地理、歷史、民族、宗教、民俗等方面一部價值極高的著作,被許多學者引用,至今仍是研究宋元時代中國與阿拉伯國家關系的重要資料。

《希臘游記》:在旅行家沙尼亞斯(Pausanias)的<希臘游記>一書中,曾對宙斯神像作了詳細的描述,書中記載:「宙斯神主體為木製,身體裸露在外的部份貼上象牙,衣服則覆以黃金......

㈡ 誰有《伊本·白圖泰游記》的原文提供給我,謝謝!

《伊本·白圖泰游記》文摘: 胡隋布的故事 據說阿拔斯王朝的一位哈里發,因懷恨埃及人,發誓把最賤的奴僕派到埃及,以示對埃及人的懲處。而胡隋布正是那麼一個人。他原系澡堂伙夫,剛任命他去作埃及長官時,都以為他會搞得一團糟,因為習慣上,凡不是名門出身的人很難擔此重任。但胡隋布到達埃及後,竟以慷慨好施出名。即使哈里發的親屬人等,也莫不遠道來投,他們都獲得豐厚的賞賜,再三表示感謝而後返回巴格達。一次,哈里發發現他的一位同族長期沒有露面,很久才回來,便問他到哪裡去了。回答說是投奔胡隋布去了,並說胡隋布給了他許多東西(那是一次豐厚的賜予)。哈里發大怒,下令弄瞎胡隋布的雙眼,把他押回巴格達,棄放在街市上。當逮捕令到達時,他有家難歸,他手頭上只有一顆珍貴的寶石。他將寶石藏起,於夜裡把寶石縫在衣縫里,就這樣被弄瞎雙眼棄放在巴格達市街上。有一詩人看到他時對他說:「胡隋布啊!我正想離開巴格達去埃及給你獻上一首贊詩,不巧你卻離開埃及了,但我仍然希望讓你聽聽這段贊詩。」胡隋布說:「你看我現在這個樣子,還聽什麼贊詩呀!」詩人說:「我只求你聽一聽,至於獎賞,你已經慷慨地給了大家。」胡隋布說:「就請你朗讀吧!」詩人朗讀出下列的詩句: 你是胡隋布而這里是埃及, 兩者都是浩瀚無邊的大海。 詩人讀完了贊詩,胡隋布對他說:「你把這線拆掉。」詩人拆掉線。就聽他說:「你把這塊寶石拿去吧!」詩人拒不肯納,胡隋布再三發誓非要他拿去不可,詩人才把寶石取走,到珠寶市上去賣。市上的人都說,這樣的貨色只配獻給哈里發。於是他們稟報了哈里發,哈里發立即把詩人叫來,問明寶石的來歷,詩人據實稟告,哈里發後悔不該這樣對待胡隋布,便把他召到面前,對他賞賜有加,並任其選擇將來的出路。胡隋布希望把這座姆諾葉的小鎮賞賜給他,哈里發允其所請。胡隋布便定居該村,他死後由他的後輩繼承其產業,直至全族人滅亡為止。 當時姆諾葉的法官是馬利克派的法赫倫丁·努渥勒,長官是舍木遜丁,他為人慷慨善良。一次我在該鎮下澡堂,發現人們竟不遮蓋羞體,我認為這很不對,便去見長官把這件事告訴了 他,他說你不要走,他一面派人把各澡堂的工役叫來,給他們訂立了規矩:凡浴室不用圍裙走入浴室的,惟你校舍是問。 我離開姆諾葉到達曼賴威,這是離尼羅河兩米里的一個小建築群。當地的法官是沙非爾派的舍賴奮丁·代米雷,當地的皇族是貝尼夫堆里。他們中的一人曾花掉全部財產修建了一所清 真大寺。該城有榨糖廠十一處,習慣上是對任何修道士走入任何榨房都不許阻止,修道士把熱餅投入沸騰的糖汁中,將餅取出,餅已灌滿了糖漿,修道士隨即離去。繼而我到達曼法盧特城,該城雅緻美麗,建於尼羅河畔,以吉祥著稱。 故事 當地人告訴我:納綏爾素丹下令為麥加聖寺製造了一個精工設計的講演台,竣工後,下令用船運至上埃及,渡海轉吉達,送往麥加。運載講演台的船行至曼法盧特城,面對當地清真大寺的地方,雖正值順風,船卻停止不進。人們都覺得十分奇怪。如此者數日,不能使船前進一步。於是報告納綏爾素丹,素丹便下令將講演台安置在曼法盧特清真大寺內,人們就這樣執行了他的命令。我曾親眼看到這座講演台。 該城從麥粒中提取一種蜜汁叫尼達,在米素爾市街出售。後來我由此到達阿西尤特,那是一座建築技術高超、街市精緻的城池。當地法官是舍賴奮丁·伊本·阿布杜·賴赫姆,他的外號叫「庫存已盡」。因原先埃及和沙目的法官兼管對遊方修道士發放補助,而遊方人每至一城,便去找法官,便可得到一定的補助。但這位法官經常對來人說:「庫存已盡」,因而得此諢號。該地的謝赫中有清廉人士史哈本丁·伊本·算巴額,承他於其道堂里款待我。 出發後不久到達阿赫敏,該城廣闊,歷史悠久,地位重要,還有以當地地名命名的法老廟。廟系用石塊建築,廟內有古代雕刻,現已無人認識,上有日月星辰的圖像,據說廟建於河鼓①,正位於天蠍官時。廟里還有許多動物圖像等。人們對所有圖像荒誕不經的解說,實在不可輕信。 阿赫敏有一位以赫推布出名的人,他曾下令拆毀法老廟,用它的石頭修建了一所學校。該人頗有資財,嫉妒他的人聲稱:他由於出入法老廟而發了橫財。我在這里寄居在謝赫·阿布·阿巴斯·伊本·阿布杜·祖習爾的道堂里,阿布杜·祖習爾的墳就在那裡。謝赫·阿布·阿巴斯有幾個兄弟,他們是納綏爾丁、買智頓丁和瓦赫頓丁。在聚禮拜後,他們習慣和講演員農倫丁及其孩子們以及法官、學者穆赫里素及其他士紳聚在一起誦念《古蘭經》,念祈禱詞,晡禮拜後,誦讀《洞穴》章②,才行散去。 我離開阿赫敏城,到達忽城,這是尼羅河岸上的一座大城市。我寄居在台根丁·伊本·席拉智學校里,他們每天晨禮後誦讀《古蘭經》的一個段落⑧,誦念謝赫·阿布·哈桑·沙茲里所寫的祈禱詞和白哈爾段落。該城的聖裔阿布·穆罕默德·阿布杜拉·侯斯尼,是一位清廉人士。 侯斯尼的靈跡 為了看望和向他問安,我曾去拜訪這位聖裔,他問我要到哪裡去,我告訴他,要經吉達去朝聖。他說:「現在辦不到,你回去吧!你第一次朝聖將要走沙目官道。」我告辭後,並未照他的話辦,繼續前進到達安扎布,才知道確實不能通行,便返回米素爾,轉往沙目。我初次朝聖正像這位謝赫所說是走沙目官道去的。 不久到達基納城,城雖小但市街建造良好。當地有聖裔先賢阿布杜·賴赫姆·改納威的墳。他是一位異常靈驗的人。我曾在賽奮耶學校見到他的孫子舍哈本丁·阿哈默德。 我從此地出發後,不久到達庫斯城,城池巨大,物產豐富,園圃茂盛,市廛井然,城內寺院很多,學校林立,這是上埃及長官官署的所在地。城外有謝赫·史哈本丁·伊本·阿布杜·安發爾的道堂,許多拋棄塵世的修道士於每年齋月(賴埋藏月)都來此聚會。當地的學者有法官哲馬倫丁·伊本·賽底德,講演員法特赫丁·伊本·代根各·阿布德,他是一位富有口才而健談的傑出人士,我看只有麥加聖寺的講演員白哈溫丁·太巴列,以及花剌子模城侯薩門丁·沙推畢(即將提到)才可與他相比。當地還有法學家白哈溫丁·伊本·阿布杜·阿齊茲,他是馬利克派學校的教員。還有鮑爾汗丁·伊布拉欣,是安達盧西亞的法學家,他有一座高大的道堂。 不久我到達烏克蘇爾城,那是一座美麗的小城,當地有清廉修道士阿布·漢扎智·烏克蘇雷的墳,墳上有一座道堂。後來我到達阿爾曼特城,那是一座建築在尼羅河畔的花園小城。當地的法官曾款待我,忘記了他的姓名。 ……

㈢ 伊本白圖泰是怎麼出名的

伊本·白圖泰及其《游記》,伊本·白圖泰(1304~1377年)是中世紀阿拉伯世界最有影響、最負專盛名的旅行家屬。伊本·白圖泰曾於1325年至1354年間3次出遊,足跡遍及整個阿拉伯世界,向東到了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向東南到過印度和斯里蘭卡,向南深入到非洲中部,向北去過西班牙。伊本·白圖泰精力充沛,目光銳利,他在長年旅途中耳聞目睹,廣泛地涉獵了各地的山嶽河流、風土人情、典章制度和奇聞逸事。1354年,伊本·白圖泰第三次出遊回抵摩洛哥京城非斯,他講述的出生入死的旅遊生涯和怪誕離奇的旅遊見聞使非斯城的王族和百姓嘖嘖稱奇。於是非斯城的蘇丹阿布·安納尼接見了伊本·白圖泰,在了解了他的旅遊經歷後,特命王室的書記官伊本·裘贊筆錄他的全部旅遊見聞。1355年,伊本·裘贊完成了著名的《異域奇游勝覽》,漢語譯名為《伊本·白圖泰游記》的手稿。由於在《游記》中記述的內容大多真實可靠,阿拉伯人在提到伊本·白圖案時,常常冠以「忠實的旅行家」的美稱。而伊本·白圖泰本人也因《游記》在全世界的傳閱,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㈣ 伊本白圖泰的旅行經歷有哪些

伊本·白圖泰(1304~1377年)是中世紀阿拉伯世界最有影響、最負盛名的旅行家。伊本·白圖泰曾於1325年至1354年間3次出遊,足跡遍及整個阿拉伯世界,向東到了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向東南到過印度和斯里蘭卡,向南深入到非洲中部,向北去過西班牙。伊本·白圖泰精力充沛,目光銳利,他在長年旅途中耳聞目睹,廣泛地涉獵了各地的山嶽河流、風土人情、典章制度和奇聞逸事。1354年,伊本·白圖泰第三次出遊回抵摩洛哥京城非斯,他講述的出生入死的旅遊生涯和怪誕離奇的旅遊見聞使非斯城的王族和百姓嘖嘖稱奇。於是非斯城的蘇丹阿布·安納尼接見了伊本·白圖泰,在了解了他的旅遊經歷後,特命王室的書記官伊本·裘贊筆錄他的全部旅遊見聞。1355年,伊本·裘贊完成了著名的《異域奇游勝覽》,漢語譯名為《伊本·白圖泰游記》的手稿。由於在《游記》中記述的內容大多真實可靠,阿拉伯人在提到伊本·白圖案時,常常冠以「忠實的旅行家」的美稱。而伊本·白圖泰本人也因《游記》在全世界的傳閱,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伊本·白圖泰於1304年2月24日出生於面臨大西洋的北非海岸城市丹吉爾。他的家族是當地的一個望族,他的先輩中有不少人從事文化、教義、法律等工作,其中有人還擔任過安達盧西亞的法官。由於受到家庭的熏陶,伊本·白圖泰自幼聰穎好學,少年時代就能背誦全部《古蘭經》,成年後諳熟教義學和教律學。他的父母也殷切地期望他長大後能光耀門眉、繼承家業,成為家族中另一個有所作為的法官。但伊本·白圖泰卻並沒有按照雙親的意願去行事,而是選擇了一條完全出乎家庭意料的生活方式——漫遊世界。

1325年6月,伊本·白圖泰當時21歲,他決意離家出遊。這是他第一次出遊(1325~1349年),他選擇的目的地是去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和麥地那朝覲天房和膜拜先知陵墓。中世紀時代,從北非最西端的大西洋海岸長途跋涉前往沙海茫茫的阿拉伯半島腹地是一段充滿風險、令人望而生畏的艱難路程,不僅旅途遙遠,道路險阻,而且沿途盜匪猖厥、瘟病肆虐,隨時都有喪失生命的危險。盡管困難重重,但阻擋不住伊本·白圖泰出遊的決心。伊本·白圖泰最初的旅遊路線是沿地中海南岸由西向東往埃及進發。行至阿爾及利亞,伊本·白圖泰結識了前往突尼西亞的商旅,就與他們結伴登程。在途中,伊本·白圖泰歷盡艱險,有時還身患重症,真是九死一生。

伊本·白圖泰在進入阿拉伯半島之前,先後游歷了利比亞、埃及、巴勒斯坦、約旦、黎巴嫩、敘利亞等地區的的黎波里、亞歷山大、開羅、耶路撒冷、蘇爾、賽達、貝魯特、阿列頗、拉塔基亞等歷史名城。後來,他在《游記》中記述了上述城市的歷史風貌、名勝古跡、城市建築、社會設施和發生的重大事件等重要資料,從而給我們生動地展現了一幅色彩斑斕的中世紀阿拉伯社會的生活畫卷。伊本·白圖泰非常注意觀察當地具有特色的事物,這為以後的《游記》增添了靚麗的一筆,同時也為後人的考證工作提供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伊本·白圖泰是一個虔誠的伊斯蘭教徒,他對麥加的宗教遺跡非常嚮往,他在將近24年的第一次出遊中,曾四次前往麥加朝聖。1326年,伊本·白圖泰到達了麥地那和麥加。他首先瞻仰了麥地那的聖寺和聖陵(即穆罕默德建造的清真寺和他的陵墓),然後,赴麥加朝覲。伊本·白圖泰在《游記》中,對麥加的風物人情,禁寺的克爾白、黑石、滲滲泉等伊斯蘭聖跡都作了十分細致的記述,給後人提供了極有價值的歷史文化資料。

伊本·白圖泰在麥加完成朝覲後,並沒有返回家鄉,而是繼續他的游歷,登程前往伊拉克和波斯,此時他先後游歷了巴格達、庫法、巴士拉、摩蘇爾、設拉子等歷史名城。隨後,再次來到麥加朝聖。這一次,他在麥加留駐達兩年之久。然後,西行至吉達港,沿紅海南行,抵薩那、亞丁。由此,西渡紅海至東非的摩加迪沙、達累斯薩拉姆等地,然後又東渡紅海返回阿拉伯半島,至阿曼最南端的佐法爾,並游歷了霍爾木茲、馬斯喀特、巴林和波斯灣等地,最後又返回聖城麥加作第三次朝覲。

伊本·白圖泰第三次在麥加朝覲完畢後,決定去羅姆人地區看看。「羅姆人地區」,是當時阿拉伯人對歷史上著名的拜占廷帝國的所在地——土耳其一帶的稱呼。伊本·白圖泰由麥加西行至吉達港,由吉達北上至埃及,再由埃及沿地中海北上至敘利亞拉塔基亞港,然後由拉塔基亞港繼續北上,行程十日來到了土耳其境內。伊本·白圖泰在土耳其境內由北向南遊歷,訪問了安塔基亞、君士坦丁堡等10多個著名城市,一直到達黑海南岸,並北渡熙海抵達克里米亞半島。

伊本·白圖泰在中亞黑海沿岸游歷時,曾計劃前往「黑暗地區」,即現在俄羅斯境內的西伯里亞地區。但後來由於缺乏必要的如雪橇等交通工具,伊本·白圖泰放棄了這個旅行計劃,改道前往君士坦丁堡和烏茲別克的首府賽拉等城市。接著又繼續東行,訪問了花剌子模、布哈拉、撒馬爾罕;然後又越過阿姆河一直到達奈撒布爾和阿富汗的喀布爾。之後,伊本·伊圖泰又決意前往印度。1333年9月(伊歷734年1月),伊本·白圖泰抵達印度河流域。

伊本·白圖泰在印度生活了比較長的時間,對印度的風土人情、禮儀習俗作了細致的考察。他在《游記》中對印度的記述始終是研究中世紀印度社會的重要參考資料。伊本·白圖泰在印度期間,受到了蘇丹的熱情接待,蘇丹給予了他很高的禮遇,他得到了極為豐厚的賞賜:蘇丹給了他幾個村子的封地,他每年的收益可摺合五千多第納爾。此外,蘇丹還專門為他修建了類似於清真寺的禮拜道堂。不僅如此,由於伊本·白圖泰學識淵博,品行端正,深受蘇丹的推崇,蘇丹曾一度任命他為德里的宗教法官,而且,後來又作為印度國王的友好使者護送大批珍貴禮品出使中國。

伊本·白圖泰由印度出使中國走的是海路。他們一行先到達加爾各答,然後搭乘中國海船駛往中國。伊本·白圖泰在前往中國的途中歷盡了千辛萬苦。他的乘船不幸遇險,又遇到搶劫;他雖倖免於難,但隨船攜帶的印度蘇丹的禮品卻悉數丟失,無一存留,伊本·白圖泰不敢就此返回印度,於是獨身前往中國,在航行中國的海路上,經過了錫蘭島、爪哇島和蘇門答臘等地。1346年,伊本·白圖泰最終抵達中國的海港——刺桐(今泉州),然後又先後游歷了廣州、杭州和元朝的首府——大都(今北京)。伊本·白圖泰在中國逗留的時間並不是很長,但他依然保持他素有的習慣,對中國某些方面的觀察十分用心細致。

在伊本·白圖泰眼裡的中國地大物博,它的水果、農作物、金銀製品極為豐富,是世界其它地方無法與之相比的。在《游記》中伊本·白圖泰還說,中國的每一個城市內都設有專門供穆斯林居住的區域,裡面設有清真寺,穆斯林在中國備受大家的尊重和照顧。

伊本·白圖泰對當時世界各地仍普遍使用金屬硬幣交易,而中國已廣泛使用紙幣一事饒有興趣,他詳細地描述了紙幣的大小、模樣和舊幣兌換新幣的手續等等。他說,每張紙幣的大小猶如手掌,上面蓋有蘇丹(即皇帝)的印記。他還細心地注意到如果紙幣用爛了,則可到制幣局去換取一張面值相等的新幣。

伊本·白圖泰對中國境內治安措施的嚴密性也極為感慨。他說,中國是過往旅客最為理想的安全國家。一個單身客商即使攜帶大量錢財,進行長時期的旅行也不必擔驚受怕,因為旅客每到一處都有客店下榻,那裡住著一位長官,統領一小隊騎兵。天黑之後,這位長官帶領一名文書來到客店查夜,他們逐個記錄下在店中過夜的旅客姓名,並在上面加蓋戳記,隨後就把客店的大門上鎖緊閉;第二天清晨,這位長官和文書再次來到客店查點人數,當核對無誤時,就指派專人護送旅客一直至下一旅站。到站後,由這一站的長官簽收,並由護送者帶回註明全體行旅安全到站的簽條銷差。

伊本·白圖泰還懷著極大的好奇心對中國的諸如瓷器、煤炭、魔術、繪畫、手工藝品、船舶管理等都作了極其細致生動的描述,這些記載,無疑是研究中國元朝的社會生活、典章制度的極有價值的歷史資料。

伊本·白圖泰結束對中國的游歷後,返回印度。不久,又辭別印度回國。他取道蘇門答臘,搭船至阿拉伯半島南端的佐法爾,然後北行,重遊了設拉子、伊斯法罕、巴士拉、巴格達、大馬士革、耶路撒冷、吉薩、開羅等城市。之後,從開羅至麥加,作回國前的第四次朝聖。1349年,伊本·白圖泰結束了長達24年的第一次旅遊,終於踏上了自己的故土——非斯。當他回到非斯時,已是物是人非,他親愛的母親已離開了人世。

由於旅途勞頓,伊本·白圖泰回到非斯後卧病三個月不起。在他病好後不久,又決定進行第二次旅遊。他這次的目的地是經直布羅陀海峽前往西班牙的安達盧西亞,這次旅行行程較短。從西班牙回到非斯稍作休整後,伊本·白圖泰接著進行了第三次出遊,此次出遊的目的地是黑非洲大陸。根據當代學者的研究,伊本·白圖泰對於黑非洲的地名記載不夠清楚,但是從他記述的風物人情分析,很可能到達了中、西非的剛果、迦納和奈及利亞。因此,伊本·白圖泰被視作阿拉伯歷史上第一位在著作中描述中世紀中、西非社會生活的旅行家。

伊本·白圖泰是中世紀傑出的旅行家,他是溝通阿拉伯人民與中亞、西亞、印度、中國各族人民友好往來的先驅者,為中世紀歐、亞、非三洲的文化交流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直至現在,他還是阿拉伯民族,尤其是摩洛哥人民的驕傲。

㈤ 《伊本·白圖泰游記》是如何誕生的

伊本·白圖泰(1304~1377年)是中世紀阿拉伯世界最有影響、最負盛名的旅行家。伊本·白圖泰曾於1325年至回1354年間3次出遊答,足跡遍及整個阿拉伯世界,向東到了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向東南到過印度和斯里蘭卡,向南深入到非洲中部,向北去過西班牙。伊本·白圖泰精力充沛,目光銳利,他在長年旅途中耳聞目睹,廣泛地涉獵了各地的山嶽河流、風土人情、典章制度和奇聞逸事。1354年,伊本·白圖泰第三次出遊回抵摩洛哥京城非斯,他講述的出生入死的旅遊生涯和怪誕離奇的旅遊見聞使非斯城的王族和百姓嘖嘖稱奇。於是非斯城的蘇丹阿布·安納尼接見了伊本·白圖泰,在了解了他的旅遊經歷後,特命王室的書記官伊本·裘贊筆錄他的全部旅遊見聞。1355年,伊本·裘贊完成了著名的《異域奇游勝覽》,漢語譯名為《伊本·白圖泰游記》的手稿。由於在《游記》中記述的內容大多真實可靠,阿拉伯人在提到伊本·白圖泰時,常常冠以「忠實的旅行家」的美稱。而伊本·白圖泰本人也因《游記》在全世界的傳閱,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㈥ 伊本白圖泰是怎麼出名的

伊本·白圖泰及其《游記》,伊本·白圖泰(1304~1377年)是中世紀阿拉伯世界最有影響、最專負盛名的屬旅行家。伊本·白圖泰曾於1325年至1354年間3次出遊,足跡遍及整個阿拉伯世界,向東到了中國和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向東南到過印度和斯里蘭卡,向南深入到非洲中部,向北去過西班牙。伊本·白圖泰精力充沛,目光銳利,他在長年旅途中耳聞目睹,廣泛地涉獵了各地的山嶽河流、風土人情、典章制度和奇聞逸事。1354年,伊本·白圖泰第三次出遊回抵摩洛哥京城非斯,他講述的出生入死的旅遊生涯和怪誕離奇的旅遊見聞使非斯城的王族和百姓嘖嘖稱奇。於是非斯城的蘇丹阿布·安納尼接見了伊本·白圖泰,在了解了他的旅遊經歷後,特命王室的書記官伊本·裘贊筆錄他的全部旅遊見聞。1355年,伊本·裘贊完成了著名的《異域奇游勝覽》,漢語譯名為《伊本·白圖泰游記》的手稿。由於在《游記》中記述的內容大多真實可靠,阿拉伯人在提到伊本·白圖案時,常常冠以「忠實的旅行家」的美稱。而伊本·白圖泰本人也因《游記》在全世界的傳閱,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㈦ 中國古代著名的游記或散文有哪些

范仲淹《岳陽樓記》王勃 《滕王閣序》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蘇軾《石鍾山記》曾國藩《石鍾山考異》 《馬可·波羅游記》全書共四卷,問世後被大量翻譯、出版,成為中世紀最暢銷、影響歐洲人最大的游記著作.《馬可·波羅游記》直接或間接地開辟了中西方直接聯系和接觸的新時代,也給中世紀的歐洲帶來了新世紀的曙光.事實已經證實,《馬可·波羅游記》給這個世界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其積極的作用是不可抹殺的.
《徐霞客游記》:這部書四十多萬字,是把科學和文學溶合在一起的一大「奇書」.徐霞客游記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比較詳細記錄所經地理環境的游記,也是世界上最早記述岩溶地貌並詳細考證其成因的書籍.徐霞客一生除了家中發生重大事件外,幾乎沒有停止旅遊,並詳細記錄途中所見,是地理學家和考古學家不可多得的研究材料.
《始得西山宴遊記》:自余為戮人,居是州,恆惴粟.其巢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卧,卧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為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伊本·白圖泰游記》: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圖泰於1346年(至正六年)來中國游歷,考察中國風土民情.白圖泰先後訪問過泉州、廣州、杭州以及元大都.返回摩洛哥後,白圖泰將他的游歷筆錄成書——《伊本·白圖泰游記》.這部旅行家筆錄,以豐富翔實的資料,成為中世紀地理、歷史、民族、宗教、民俗等方面一部價值極高的著作,被許多學者引用,至今仍是研究宋元時代中國與阿拉伯國家關系的重要資料.
《希臘游記》:在旅行家沙尼亞斯巴(Pausanias)的一書中,曾對宙斯神像作了詳細的描述,書中記載:「宙斯神主體為木製,身體裸露在外的部份貼上象牙,衣服則覆以黃金.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