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豬八戒原名
❶ 豬八戒原名叫什麼
豬八戒本是天蓬元帥,原名馬廣泰,被貶凡間唐僧取名為八戒。
❷ 豬八戒的真名叫什麼
豬八戒的真名叫豬剛鬣,拼音:zhū gāng liè,註:剛鬣:豬。
豬剛鬣(又作「朱罡烈」) 即豬八戒, 原是玉帝駕下的天蓬元帥,因為喝醉酒調戲嫦娥而被問斬,多虧太白金星求情,打了二千錘,貶下塵凡。不想錯投豬胎,變得豬模豬樣。
豬悟能是豬八戒的法名,唐僧經常稱呼豬八戒為悟能,而不是八戒。比如在浮屠山前,三藏停鞭勒馬道:「悟空、悟能、前面山高,須索仔細,仔細。」
豬剛鬣受了觀音菩薩的戒行,法號悟能。他斷了五葷三厭,只等西天取經的僧人,唐僧因此給他起了個別號,叫做「八戒」。
(2)西游記豬八戒原名擴展閱讀:
《西遊記》故事裡,豬八戒對著變化成高小姐的孫悟空,自我介紹道:「我以相貌為姓,故姓豬,官名叫做豬剛鬣。」
後來,豬八戒與孫悟空對打,又介紹自己的來歷,道:「我因有罪錯投胎,俗名喚做豬剛鬣。」
《西遊記》故事裡,豬八戒以相為姓,喚名豬剛鬣。剛鬣是古代祭祀所用豬的專稱,古人雲:「豕肥則毛鬣剛大也。」所以,官名也指官銜。
所謂官名,就是舊時稱在乳名以外起的正式名字;而所謂俗名,就是區別於法名的俗家姓名。官名和俗名,本質上來說,就是原名。
《西遊記》故事裡,烏巢禪師驚問道:「你是福陵山豬剛鬣,怎麼有此大緣,得與聖僧同行?」烏巢禪師就是用豬八戒的原名稱呼他。
❸ 西遊記的原名是什麼
西遊記的原名是《西遊釋厄傳》。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3)西遊記豬八戒原名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1、孫悟空(心猿)
孫悟空又名孫行者、悟空,被花果山眾妖尊為美猴王,玉帝封其為「齊天大聖」。
花果山頂有一塊仙石,困長期吸收天真地秀、日月精華,一日從中蹦出一隻石猴。他發現了花果山上的水簾洞,被眾猴尊奉為王,遂稱「美猴王」。他被菩提祖師收為弟子,習得了高強本領,還闖到東海龍宮,強奪了「如意金箍棒」作為自己的兵器。
之後他手持金箍棒,自封為「齊天大聖」,大鬧天宮,將十萬天兵天將打得落花流水。玉帝請來西天如來佛祖解救,如來施法將悟空壓在了五行山下。五百年後,觀音菩薩將悟空度人佛門,讓去西天如來處取佛法真經的大唐高僧唐三藏將他救出。悟空從此成了唐僧的大徒弟。
一路上,他和師弟豬八戒、沙和尚護佑師父跋山涉水,降伏了白骨精、蜘蛛精、牛魔王等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戰勝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成功取到了真經,修成了正果。他本人被如來封為「斗戰勝佛」。
2、唐僧
唐僧,俗姓陳,小名江流兒,法號玄奘,號三藏,被唐太宗賜姓為唐。為如來佛祖第二弟子金蟬子投胎。他是遺腹子,由於父母凄慘、離奇的經歷,自幼在寺廟中出家、長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終遷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戶、修行。
唐僧勤敏好學,悟性極高,在寺廟僧人中脫穎而出。最終被唐太宗選定,與其結拜並前往西天取經。
在取經的路上,唐僧先後收服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並取名為:悟空(菩提祖師所取,唐僧賜別號行者)、悟能、悟凈,之後在三個徒弟和白龍馬的輔佐下,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從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經。
功德圓滿,加升大職正果,被賜封為旃檀功德佛。唐僧慈悲心腸,一心向佛,為人誠實善良,也有怯懦的一面。
3、豬八戒(木母)
又名豬剛鬣、豬悟能。原為天宮中的「天蓬元帥」,掌管天河水軍。因在王母瑤池蟠桃宴上醉酒,逞雄闖入廣寒宮,企圖調戲霓裳仙子,霓裳再三再四不依從,東躲西藏心不悅,被糾察靈官奏明玉皇,惹怒玉帝,被罰下人間。
但錯投了豬胎,成了一隻野豬,修煉成精,長成了豬臉人身的模樣,擁有投胎前的記憶和玉帝賞賜的兵器。在高老莊搶占高家三小姐高翠蘭,被孫悟空降伏,跟隨唐僧西天取經。
最終得正果,封號為「凈壇使者」。為人好吃懶做,憨厚,膽小,且貪圖小便宜、好色,但他又是富有喜劇色彩的,而且有時也立有功勞。
4、沙和尚(沙僧)
又名沙悟凈、沙僧。原為天宮中的卷簾大將,因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惹怒玉皇大帝,被貶入人間,在流沙河畔當妖怪,受萬箭穿心之苦。後被唐僧師徒收服,一路主要負責牽馬。得成正果後,被封為「金身羅漢」。為人忠厚老實、任勞任怨。
5、白龍馬(玉龍)
又名玉龍(小龍王)。白龍馬本是西海龍王三太子,因縱火燒毀玉帝賞賜的明珠而觸犯天條,要被斬首。後因南海觀世音菩薩出面才免於死罪,被貶到蛇盤山等待唐僧取經。
之後又誤吃唐僧所騎的白馬,被菩薩點化,變身為白龍馬,皈依佛門,載乘唐僧上西天取經,最終修成正果,被升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後在化龍池得復原身,盤繞在大雷音寺的擎天華表柱上。
❹ 西遊記中豬八戒的別稱
豬八戒別名:
悟能、豬剛鬣、天蓬元帥、凈壇使者、八戒、二師兄、專老豬
豬八戒是吳承屬恩所作《西遊記》中的角色。又名豬剛鬣,法號悟能,渾名八戒,是唐僧的二徒弟,會三十六天罡變,所持武器為太上老君所造、玉皇大帝親賜的上寶沁金鈀(俗稱九齒釘鈀)。豬八戒前世為執掌天河八萬水軍的天蓬元帥。《 西遊記》中各路神仙基本借鑒了正統道教神仙錄,由高老莊一集豬八戒提及九天盪魔祖師可見,豬八戒的前世天蓬元帥即是水神天河憲節。
因調戲霓裳仙子並且惹來糾察靈官後,又拱倒鬥牛宮(霓裳仙子屬於嫦娥中的一員,《西遊記》中「嫦娥」是對月府所有仙女的稱呼,並非民間傳說里的後羿之妻姮娥)被貶下凡塵,卻又錯投豬胎,後受觀音點化,等待取經人。唐僧和孫悟空西去取經路過高老莊,被孫悟空降服後拜見唐僧,從此成為唐僧的弟子,與孫悟空一同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最後被封為凈壇使者。
❺ 豬八戒原名叫什麼
豬八戒原名叫豬剛鬣,原是天庭玉皇大帝手下的天蓬元帥,主管天河。後因喝醉酒調戲霓裳仙子並大聲喧嘩惹來糾察靈官,而後又一嘴拱倒鬥牛宮並偷吃了靈芝仙草被玉皇大帝責令兩千餘錘後貶下凡間。
到人間投胎,卻錯投豬胎,嘴臉與野豬相似,曾占福陵山雲棧洞為妖。它咬殺母豬,打死群彘,又招贅到福陵山雲棧洞的卵二姐(說法其一:卵這個字用在名字上,含有一定的葷段子意味;說法其二:「卵」實則為「卯」,據考證卯二姐原型應是兔子精),想不到一年後卵二姐卻死了,只留下一個洞府給他。
至此棲身雲棧洞,自稱「豬剛鬣」。唐僧西去取經路過高老莊,在雲棧洞與孫悟空大戰,聽說唐僧之名,前去拜見。被唐僧收為二徒弟後,為讓其繼續戒五葷三厭,唐僧給他起了個別名叫「八戒」。八戒從此成為孫悟空的好幫手,一同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
(5)西遊記豬八戒原名擴展閱讀
「豬八戒」人物來歷
魯迅認為豬八戒的形象是從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發展演變而來,例如干寶《搜神記》「豬臂金鈴」故事,曠源《閑話豬八戒》一文補充了魯迅的論點,他認為《搜神記》「安陽亭書生」中母豬精更接近豬八戒。
吳自牧《夢梁錄》曾提到「天蓬」本為道教仙官門。陳寅恪《西遊記玄奘弟子故事之演變》一文推考豬八戒是從唐義凈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雜事》卷三《佛制苾芻發不應長因緣》中變大豬救沙門之大神衍化而成的。
陳寅恪又說:「豬八戒高家莊招親故事,必非全出中國人臆撰,而印度又無豬豕招親之事……此故事復經後來之講說,閃毗國之,以音相同之故,變為高家莊之高。驚犯宮女,以事相類似之故,變為招親」。
❻ 西遊記里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各自的真名是什麼
唐僧:法號——唐三藏
玄奘
在出家之前叫陳諢
孫悟空:孫悟空
孫行者
齊天大聖
豬八戒:豬悟能
天蓬元帥
沙僧:沙悟凈
卷簾將軍
電視劇的扮演者分別為:六小齡童
遲重瑞
馬德華
徐少華
閻懷禮
❼ 西遊記里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各自的真名是什麼
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唐三藏=齊天大聖天蓬元帥三玄奘
❽ 誰知道西遊記里的:孫悟空,豬八戒,唐僧,沙僧的原名叫什麼!
唐僧:小說里的唐僧是虛構的人物,與歷史上的真實人物玄奘法師是有區別的。小說里的唐僧,版俗姓陳,名禕(音譯權)小名江流,法號玄奘,號三藏,原為佛祖第二弟子金蟬子投胎。
孫悟空:又名孫行者、外號美猴王、號稱齊天大聖。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靈石孕育,因迸裂,見風而成之明靈石猴。
豬八戒:又名豬剛鬣(liè) . 豬悟能,孫悟空常稱他「獃子」。原為天宮中的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被罰下人間。但錯投了豬胎,長成了豬臉人身的模樣。
沙和尚:又名沙悟凈、沙僧。原為天宮中的卷簾大將,因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惹怒王母娘娘,被貶入人間,在流沙河畔當妖怪(塘虱精),後觀音菩薩收服,命沙和尚拜唐僧為師,保他去西天取經。因他最後拜唐僧為師,一路上任勞任怨
❾ 西遊記豬八戒名字及由來
唐僧為何給豬剛鬣起了「八戒」這個別號?「八戒」的內容究竟是指什麼?
「八戒」是佛教用語,全稱「八齋戒」,是佛教為在家的男女教徒制定的八項戒條:一戒殺生;二戒偷盜;三戒淫;四戒妄語;五戒飲酒;六戒著香華(不打扮及觀聽歌舞);七戒坐卧高廣大床(不眠坐華麗之床);八戒非時食(正午過後不食)。
在佛道合一的《西遊記》中,「八戒」的內容與佛教的「八齋戒」有不少共同點,也有不同的地方。豬八戒渾身都是缺點和毛病,但最終也修成正果,被如來佛封為「凈壇使者」,這與他不斷戒掉自己的毛病是分不開的。開始時他「戒」得很不徹底,也不情願去戒。但在各路神仙領導、西天取經小組唐僧組長、孫悟空師兄、沙僧師弟的及時監督和管理、不斷敲打以及耐心幫助下,豬八戒一點一點地去實施了戒行,最終使「八戒」真正落到了實處。
一戒貪吃。因為貪嘴,豬八戒在取經路上遇到許多麻煩,險象環生。若不是悟空及時阻止,豬八戒早已成為群妖口中的美味。在「豬八戒吃西瓜」這一段中他的貪嘴表現得淋漓盡致。後來豬八戒逐步戒掉了這一毛病,並能說出「曾被買糖君子哄,至今不信口甜人」這樣高覺悟的名言警句來。
二戒好色。踏上西天征程的初期,豬八戒一見到美女,立馬找不著北,眼角眉梢都是愛,喜歡嬉皮笑臉地上前搭訕。多虧頂頭上司唐僧苦口婆心的教育,同事孫悟空、悟凈的善意捉弄,才使其不良行為有所收斂。尤其是四位菩薩的精心點化,讓豬八戒深深認識到自己的這一頑疾,痛改前非,見了美色的妖精也能做到橫眉冷對,釘耙相向。至於到後來豬八戒還念念不忘曾經的妻子高小姐與夢中情人嫦娥,這是正常的情感波動,不在好色之列。
三戒貪財。取經路上每每遇到妖精擋道,連孫悟空都無計可施時,豬八戒總是掂記著私分悟凈肩上的集體財物,然後走人。孫悟空的痛打辱罵,沙僧的挖苦譴責,才一次次打消了他瓜分集體財物的念頭。
四戒嫉賢。別看八戒對除妖降魔一籌莫展,但在領導面前打小報告卻有一手,喜歡挑撥離間,玩陰的,打擊同事中諸如孫悟空這樣的先進工作者。多虧唐僧心中有數,悟空、悟凈的及時揭發譴責,才使豬八戒的陰謀一次次落空。逐漸的,豬八戒克服了這一親痛仇快的致命缺點,將自己完全融入了互助互愛的取經隊伍中,不再離心離德。
五戒做假。豬八戒曾有過許多很可笑的弄虛作假的小動作,針對這些不良行為,悟空採取變化緊盯,跟蹤偷襲的辦法及時予以揭露和糾正,從而為唐僧正確決策提供祥實的依據。也迫使豬八戒棄假從真,再也不玩假的了。
六戒偷懶。在孫悟空被唐僧趕走的那些日子,豬八戒又因為貪睡,害得唐僧誤入妖怪的洞穴。還有,好幾次唐僧讓豬八戒去化齋,他卻躲在樹林里睡大覺。每逢豬八戒偷懶時,悟空要麼變化成個小蟲之類的對其捉弄以示警戒,要麼以身用則吃苦在前,從而帶動豬八戒積極工作。這樣一來,弄得豬八戒心有餘悸,不敢也不好意思再偷懶。
七戒畏難。取經路上山高水遠,更有打殺不盡的妖魔當道,其困難自然是層出不窮。每遇到困難後,豬八戒就很容易打退堂鼓,老是愛提各走各的路。唐僧、悟空、沙僧都及時從思想上予以疏導與鼓勁,從工作上為其排憂解難,激勵八戒增強信心,心甘情願的獻身於取經事業,徹底杜絕了畏難之情緒。
八戒貪功。豬八戒功夫很潮,遇上妖怪很少很打過,往往是落荒而逃,最多也是且戰且退。可他一直有貪功的惡習,總是把別人的成績記在自己的功勞簿上,向領導邀功。也是在唐僧、悟空、沙僧的耐心幫助下,克服了這一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