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第二十三回感悟
1. 《西游記》讀書筆記23回至30回閱讀感想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聖試禪心驪山老母與觀音、普賢,文殊菩薩變成母女四人,意在試探四眾禪心是否堅固,唯八戒禪心不堅被捆。
第二十四回 萬壽庄大仙留故友 ,五庄觀行老竊人參萬壽山莊觀中有樹結人參果,吃後長後不老。觀主鎮元子都二童子以人參果款待唐僧誤認人參果為嬰兒而未敢食。悟空偷果三個,與八戒、沙僧分食。八戒嫌少,絮絮叨叨。二童子大罵唐僧。
第二十五回 鎮元仙趕捉取經僧 ,孫行者大鬧五庄觀悟空難忍毀罵,將樹弄倒。二童設計把唐僧師徒鎖入正殿。師徒們夜間逃走。鎮元子縱雲趕上,以袍袖將唐僧一行盡籠而回。夜間師徒再
次逃出。又被鎮元子命將悟空下鍋油炸,卻被悟空以石獅變成自身將鍋砸穿。
第二十六回 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
悟空為醫活果樹,拜見觀音,觀音與悟空同來,復活果樹。鎮元子開人參果會,款待觀音、諸仙與唐僧師徒,並與悟空結為兄弟。
第二十七回 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唐僧遣悟空去化齋飯。山中妖精,一變美女,二變老婦,三變老翁,迷惑唐僧,悟空打死妖精,唐僧大怒,逐走悟空。
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群妖聚義 , 黑松林三藏逢魔
悟空回到花果山,播風揚石,砸死上山捕猴的眾獵戶。
唐僧誤入妖穴被擒。八戒、沙僧與與老妖黃袍怪在半空中亂殺。
第二十九回 脫難江流來國土 ,承恩八戒轉山林
唐僧在洞內見一婦人,自稱是寶象國公主,十三年前被黃袍怪攝來。公主勸老妖釋入唐僧。行到寶象國唐僧向國王遞上婦人所託書信。國王懇求八戒、沙僧降妖救女,二人應諾,往戰黃袍怪,八戒難敵,鑽入草叢躲藏。沙僧被黃袍怪擒入洞中。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馬憶心猿
黃袍怪變為一美男子,前往寶象國探望岳丈國王,將唐僧變為猛虎。白龍馬變為宮娥,舉刀暗算黃袍怪,被打中後腿。八戒要回高老莊,白龍馬勸他去找悟空。悟空拒絕,八戒下山大罵,被眾猴捉回。
2. 西遊記第23閱讀感想是什麼
《西遊記》來第23回
感想:觀音菩薩想自考核一下唐僧師徒是否可以真心去西天取經。經過測試,除了八戒迷戀女色,其他人都合格。這也說明,自古以來,考察幹部,測試一個人的忠誠度,一直都沒有變。
附錄:第23回 梗概:
四聖試禪心
觀音菩薩欲試唐僧師徒道心,和黎山老母、普賢、 文殊 化成母女
四口,設庄留宿唐僧師徒,以試他們的禪心。唐僧禪心堅定,在財色之
前,毫不動搖。悟空機靈識辨,不曾上當。只有八戒迷戀女色,結果遭
到戲弄,被吊在林子里一晚,以示懲戒。
3. 西遊記第二十三回讀後感
西遊記23回是《三藏不忘本 四聖試禪心》
四聖試禪心講得是四聖對唐僧四眾的考驗,主要的手段就是利用美色和財富進行誘惑。那麼他們的真正用意是什麼呢?這首先要看在試誰:
孫悟空:孫悟空是猴王,他有眾多的妻妾,取經是被迫的,他只是個助手,並且有緊箍咒在他頭上,不聽招呼就咒他,試他沒有意義。
沙 僧:沙僧在流沙河受苦,是觀音菩薩主動救他的,沙僧並沒有求她,他可以隨時不去,別人也不好說啥,試他沒用。
八 戒:八戒是被判流氓罪打下界的,後又結過婚,之所以去取經,也就是混口飽飯,他根本就不信佛,這樣的人還用試嗎?
唐 僧:唐僧是法定取經人,他的禪心堅定與否直接決定取經的成敗。唐僧18歲才出家當和尚隨後就接受西行取經任務,可以說他的佛學造詣並不高是個初學者。至四聖試禪心時,他最大不到20歲,正直年輕力壯血氣方剛,你說他對美色和財富沒有想法簡直就是怪事,觀音最擔心的就是這一點。這才是四聖的真正用意。
試探的過程被八戒給攪和了,觀音沒有看出唐僧的破綻,但她還是不放心,就把八戒吊起來以示警告。仔細研讀這一回,你會覺得這時的唐僧還算不上一個堅定的佛教徒。
作者在這一回用《三藏不忘本 四聖試禪心》為題目,點破了 四聖試禪心的目的以及四聖對唐僧的態度。
4. 西遊記概括第二十三回300字
西遊記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聖試禪心】
在過了流沙河之後的某天,師徒四人路過了一戶莊院,請求在那裡借宿一晚。這家有三個女兒,這家女主人有意把他們幾個人招為女婿,就勸說他們,其他人不在意,只有豬八戒心裡蠢蠢欲動,晚上其他人都休息了。
豬八戒就去找那家女主人叫丈母娘,但最終卻被她的三個女兒戲弄,把它綁上在樹上吊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才知道原來那是幾個菩薩在試探他們,只有豬八戒沒有通過考驗,有待改過。
(4)西遊記第二十三回感悟擴展閱讀
唐僧在取經路上先後收服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並取名為:悟空、悟能、悟凈,之後在三個徒弟和白龍馬的輔佐下,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從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經。功德圓滿,加升大職正果,被賜封為旃檀功德佛。
孫悟空和師弟豬八戒、沙和尚護佑師父跋山涉水,降伏了白骨精、蜘蛛精、牛魔王等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戰勝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成功取到了真經,修成了正果。他本人被如來封為「斗戰勝佛」。
豬八戒被唐僧收為二徒弟後,為讓其繼續戒五葷三厭,唐僧給他起了個別名叫「八戒」。八戒從此成為孫悟空的幫手,一路負責挑擔,一同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武器是九齒釘耙。
沙僧原為天宮中的卷簾大將,因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惹怒玉皇大帝,被貶入人間,在流沙河畔當妖怪,受萬箭穿心之苦。後被唐僧師徒收服,一路主要負責牽馬。得成正果後,被封為「金身羅漢」。為人忠厚老實、任勞任怨。
5. 西遊記第21回到30回的讀後感
第二十一回 護法設庄留大聖 ,須彌靈吉定風魔
悟空斗不過黃風聖,敗下陣來。請來靈吉,抓住黃毛貂鼠變的妖精,救出唐僧。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凈
流沙河中妖怪徑搶唐僧,八戒悟空去戰,妖怪鑽入水中,不肯上岸。悟空去見觀音,觀音讓木叉與悟空同去。木叉叫出妖怪悟凈。悟凈以頸下骷髏結成法船,渡唐僧過河。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聖試禪心
驪山老母與觀音、普賢,文殊菩薩變成母女四人,意在試探四眾禪心是否堅固,唯八戒禪心不堅被捆。
第二十四回 萬壽庄大仙留故友 ,五庄觀行老竊人參
萬壽山莊觀中有樹結人參果,吃後長後不老。觀主鎮元子都二童子以人參果款待唐僧誤認人參果為嬰兒而未敢食。悟空偷果三個,與八戒、沙僧分食。八戒嫌少,絮絮叨叨。二童子大罵唐僧。
第二十五回 鎮元仙趕捉取經僧 ,孫行者大鬧五庄觀
悟空難忍毀罵,將樹弄倒。二童設計把唐僧師徒鎖入正殿。師徒們夜間逃走。鎮元子縱雲趕上,以袍袖將唐僧一行盡籠而回。夜間師徒再
次逃出。又被鎮元子命將悟空下鍋油炸,卻被悟空以石獅變成自身將鍋砸穿。
第二十六回 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
悟空為醫活果樹,拜見觀音,觀音與悟空同來,復活果樹。鎮元子開人參果會,款待觀音、諸仙與唐僧師徒,並與悟空結為兄弟。
第二十七回 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
唐僧遣悟空去化齋飯。山中妖精,一變美女,二變老婦,三變老翁,迷惑唐僧,悟空打死妖精,唐僧大怒,逐走悟空。
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群妖聚義 , 黑松林三藏逢魔
悟空回到花果山,播風揚石,砸死上山捕猴的眾獵戶。
唐僧誤入妖穴被擒。八戒、沙僧與與老妖黃袍怪在半空中亂殺。
第二十九回 脫難江流來國土 ,承恩八戒轉山林
唐僧在洞內見一婦人,自稱是寶象國公主,十三年前被黃袍怪攝來。公主勸老妖釋入唐僧。行到寶象國唐僧向國王遞上婦人所託書信。國王懇求八戒、沙僧降妖救女,二人應諾,往戰黃袍怪,八戒難敵,鑽入草叢躲藏。沙僧被黃袍怪擒入洞中。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馬憶心猿
黃袍怪變為一美男子,前往寶象國探望岳丈國王,將唐僧變為猛虎。白龍馬變為宮娥,舉刀暗算黃袍怪,被打中後腿。八戒要回高老莊,白龍馬勸他去找悟空。悟空拒絕,八戒下山大罵,被眾猴捉回。
6. 西遊記第二十三回主要內容200字
西遊記第二十三回概括
【篇一:西遊記第二十三回概括】
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聖試禪心
驪山的老母與觀音、普賢,文殊菩薩變成了母女四人,想試探師徒4人的禪心是否堅固,只有八戒的禪心不堅,因而被捆。
唐僧師徒四人路到西牛賀州,在一個賈姓家歇宿,那婦人是個寡婦,底下有三個如花似玉的女兒。賈
夫人希望唐僧能做個家長,哪知唐僧不忘本,一心只要取經。豬八戒卻有了意,只是不便明說,卻在底下起鬨,被唐僧斥責後。以放馬為由,溜酣績豐啃薟救奉尋斧默去做女婿,孫悟空變作蜻蜓跟在其後。見到豬八戒起了凡心,回去稟告師父。待八戒回來,唐僧便把他留在了賈夫人家。
豬八戒凡心一起,便起了貪心,欲一人獨占賈夫人三個女兒,但賈夫人不允,先用手帕放在他頭上,告訴他捉到哪個娶哪個,結果不知為何,八戒怎麼也抓不到。後那夫人又拿出三件錦衣,跟他講,那件穿得下娶哪個。結果豬八戒貪心,一下子全套上了。那錦衣卻化作繩索,把豬八戒吊了起來。而那夫人和三個女兒卻全不見了。
次日起來,唐僧發現賈夫人的家全不見了,只發現一張帖兒,看完才知昨晚的一切,乃是南海觀音和文書普賢菩薩及黎山老母為了點化師徒禪心而設的局。帖中言明,八戒需好好收拾凡心。再尋八戒,卻發現他被吊在樹上。而那豬八戒,自是賭咒發誓再也不發凡心,這才被解救。
7. 西遊記的二十三回的閱讀心得
寫作思路:做到條理清楚、自然、明白,不雜亂,要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探索人生真諦,或談論思想問題、治學精神,使讀者受到啟迪和教育。這樣的文章有了哲理,給予讀者的感受也就更加豐富了
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聖試禪心。讀完之後我們認識到做事要有一個堅定虔誠的心,這樣才能鍥而不舍的走下去不被外界所干擾所誘惑,不要像豬八戒那樣三心兩意意志不堅定。
西遊記第二十三回全文白話版:
師徒四人過了流沙河,幾天後路過一戶莊院,便請求能夠在此借宿一晚,這戶人家有三個女兒,她們的母親想把唐僧師徒幾個招做女婿,不斷的勸說唐僧師徒,四人中只有豬八戒心動了。
到了晚上入睡的時候,豬八戒悄悄的跑出去找到女主人,希望能夠做她的女婿,卻沒想到被三個女兒捉弄了一番,被五花大綁在了大樹上吊了一個晚上。
第二天真相大白,原來這是菩薩在考驗師徒四人,豬八戒沒有經受住誘惑。
(7)西遊記第二十三回感悟擴展閱讀:
《西遊記》前七回敘述孫悟空出世,有大鬧天宮等故事。此後寫孫悟空隨唐僧西天取經,沿途除妖降魔、戰勝困難的故事。
書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形象刻畫生動,規模宏大,結構完整,並且《西遊記》富有濃厚的佛教色彩,其隱含意義非常深遠,眾說紛紜,見仁見智。可以從佛、道、俗等多個角度欣賞,是中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浪漫主義文學作品。
8. 西遊記第23回閱讀感受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聖試禪心
驪山的老母與觀音、普賢,文殊菩薩變成了母女四人,想試探師徒4人的禪心是否堅固,只有八戒的禪心不堅,因而被捆。
9. 讀西遊記第23回有感
西遊記第23回,在這個「試心」的環節中,八戒竟然為了讓自己招到她家當女婿專,拋棄了大師兄、屬悟凈和師傅。這是人們不能學的。在人們交往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像八戒那樣,背叛自己最親的人,因為那樣是可恥的。不知八戒命運怎樣,但我相信,通過這件事,八戒會從中吸取教訓的。
唐僧需要八戒在他和悟空之間潤滑關系。悟空不是怎麼服唐僧的,但是有了八戒之後,悟空會將氣撒在八戒身上,緩解和唐僧之間的關系。所以,唐僧需要八戒。
(9)西遊記第二十三回感悟擴展閱讀:
西遊記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聖試禪心
在過了流沙河之後的某天,師徒四人路過了一戶莊院,請求在那裡借宿一晚。這家有三個女兒,這家女主人有意把他們幾個人招為女婿,就勸說他們,其他人不在意。
只有豬八戒心裡蠢蠢欲動,晚上其他人都休息了,豬八戒就去找那家女主人叫丈母娘,但最終卻被她的三個女兒戲弄,把它綁上在樹上吊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才知道原來那是幾個菩薩在試探他們,只有豬八戒沒有通過考驗,有待改過。
10. 西遊記第二十三回讀後感
西遊記23回是《三藏不忘本 四聖試禪心》
四聖試禪心講得是四聖對唐僧四眾的考驗,主要的手段就是利用美色和財富進行誘惑。那麼他們的真正用意是什麼呢?這首先要看在試誰:
孫悟空:孫悟空是猴王,他有眾多的妻妾,取經是被迫的,他只是個助手,並且有緊箍咒在他頭上,不聽招呼就咒他,試他沒有意義。
沙 僧:沙僧在流沙河受苦,是觀音菩薩主動救他的,沙僧並沒有求她,他可以隨時不去,別人也不好說啥,試他沒用。
八 戒:八戒是被判流氓罪打下界的,後又結過婚,之所以去取經,也就是混口飽飯,他根本就不信佛,這樣的人還用試嗎?
唐 僧:唐僧是法定取經人,他的禪心堅定與否直接決定取經的成敗。唐僧18歲才出家當和尚隨後就接受西行取經任務,可以說他的佛學造詣並不高是個初學者。至四聖試禪心時,他最大不到20歲,正直年輕力壯血氣方剛,你說他對美色和財富沒有想法簡直就是怪事,觀音最擔心的就是這一點。這才是四聖的真正用意。
試探的過程被八戒給攪和了,觀音沒有看出唐僧的破綻,但她還是不放心,就把八戒吊起來以示警告。仔細研讀這一回,你會覺得這時的唐僧還算不上一個堅定的佛教徒。
作者在這一回用《三藏不忘本 四聖試禪心》為題目,點破了 四聖試禪心的目的以及四聖對唐僧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