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第1集
Ⅰ 西游記第一集的內容!
西遊記第一集的內容是猴王初問世。
東勝神州傲來國海濱的花果山,山上有一塊仙石。有一天,仙石突然裂開,驚天動地,化出了一個石猴。這石猴聰明機敏,交結眾猴子,在水簾洞找到了居住的地方。猴子們拜石猴為美猴王。美猴王為了尋找長生不老的仙方,獨自坐木筏,漂洋過海,來到了一所漁村。
他偷了衣服和帽子,並去飯館喝酒吃東西,引了不少笑話,也學到了幾分人類的樣子。猴王一路尋找拜訪,終於登上靈台方寸上,在斜月三星洞拜見了菩提祖師。祖師為他取名孫悟空。
(1)西遊記第1集擴展閱讀:
孫悟空是在花果山這種沒有任何束縛和污染的、絕對自由的大自然環境中孕育而生,又在「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這種世外桃源中生活,這就造就了他骨子裡追求自由的性格與理想。正是由於追求自由的性格與理想使然,讓孫悟空想要掙脫生死輪回的束縛,得到所謂的真正的自由。
於是他美猴王拜了須菩提祖師為師,取名為孫悟空,他聰明好學,得到了師傅的真傳,學會了七十二般變化,十萬八千里的筋斗雲,孫悟空大鬧龍宮,索得了如意金箍棒。到後來的大鬧天宮,與天宮中的諸位神仙展開生死大戰。
這一切的一切都反映出孫悟空是一位為了自己所追求的有自由、有尊嚴的生活而不斷斗爭的人物,他是為了自由而戰的戰斗英雄。
Ⅱ 86版西遊記第一集觀後感100字
西遊記100字讀後感(一)
從《西遊記》這本書中,我了解了一個道理:人做事一定要堅持到底,不能因為遇到了一點點的挫折,就半途而廢了,那樣是永遠不會有成功的。我們都應該要學習唐僧師徒,為了取到聖經,一行人走了十萬八千里,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但是他們卻不曾退縮,我想這就是《西遊記》能夠入選為我國四大名著的原因之一吧。看完這本書我聯想到我的生活實例。記得我學鋼琴的時候,十分熱愛,每天晚上都堅持彈半個小時左右,可一個星期以後,媽媽拉我彈都不去了。三分鍾的熱度過去後,我的鋼琴夢也就不了了之了。
在我的生活中,像這樣的事情不在少數,能堅持下來的寥寥無幾。我以後一定要堅持努力,把每一件事都做好,希望我能夠成功。我相信這種精神一定能夠一直傳承下去,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也激勵著一大又一代的人奮發圖強,堅持不懈。
西遊記100字讀後感(二)
今天,我看了一篇文章——《西遊記》,對我有許多感受和啟發,還有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先來說說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吧!像孫悟空和豬八戒,從他倆就可以看出,孫悟空不貪吃,而豬八戒就貪食,我們可不能像豬八戒學習啊!說完了不同,現在該說說啟發了!我對於這個故事還是有啟發的,比如,我們不能像豬八戒學習貪食,而是要學習孫悟空的機智勇敢。這篇文章也是蠻有用的,我希望以後也可以像孫悟空一樣,有一身的好本領。
西遊記100字讀後感(三)
《西遊記》是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我與其的接觸,原來僅是在電視劇中,而直至看完了這厚厚兩本書,我才對其有了深深的感觸。
孫悟空的英勇大膽,豬八戒雖然好吃懶惰,但他也很善良,沙僧忠誠可靠,唐僧心地善良、真誠熱心,一心向佛。他們師徒四人,一起走過了九九八十一難,堅持不懈,將一個個困難踏於腳下,終於取得了真經,獲得了成功。曾看電視劇《西遊記》的我從未看過這個故事的結局,不知道他們終會堅持到多久,直至拿起書,跟著師徒四人的腳步,我才看見了那個令人歡喜的圓滿結局。
現實中,我們沒有九九八十一難,沒有各種妖怪試圖打斷我們前進的步伐,我們的路上只有一座又一座的山,它們是名叫困難的絆腳石所壘成的。它們可能是九九八十一難中的考驗,也可能是「妖怪」們壘起來的。一路上,挫折是不斷的,我在《西遊記》中看見了堅持的寶貴,我不曾想過有人能經歷重重挫折後,能仍堅持地走在這條路上,但看了《西遊記》後,我覺得每個人都是可以的,只是取決於心。
當懶散把心灌充,這道路上將長出荊藤,把我們纏住,我們將永遠停留,找不到剪斷他們的方法。沒有堅持,世上不會有偉人。他們哪一條不是因為堅定地走下了這條路,才成了令人贊揚的名人呢?
我也為我自己曾經多少的不努力感到慚愧與後悔,白白浪費光陰,讓荊藤纏繞,我只好走向回頭路罷了,人是需要堅持,沒有堅持是無成就的。
讀了《西遊記》,我才徹底領悟堅持的真理與原因。我們是向著目標,向著那道光前進的——堅持,不愧又被稱為「勝利」。
Ⅲ 西遊記第一集水簾洞取景地點
第1集--猴王初問世 在北戴河取景
水簾洞---黃果樹大瀑布、波月洞
1、內部應是在湖南冷水江波月洞拍攝
http://www.elong.com/travelguide/showsightmore.aspx?sightid=001001023007003&display=description&ap=7010900000
波月洞原名芙蓉洞,又名神仙洞,過去是鄉民求雨的地方;後改名為波月洞,據說與《西遊記》作者吳承恩有關。據傳,明萬曆年間,新低級縣城郊有一對年輕男女,男的叫波兒,與財主女兒月香相愛。月香父親嫌波兒是貧苦漁民,不允女兒婚事,兩人遂私奔至芙蓉洞,結成夫妻生一兒一女,男耕女織,幸福美滿。13年後,新化遭逢大旱,三月無雨,月香父親與地方鄉紳隨知縣往芙蓉洞求雨,巧遇失蹤13年的女兒月香。月香父親覺得女兒與人"淫奔"有辱門庭,遂遷怒於波兒,當即向知縣狀告波兒"拐帶"人口,要求嚴辦。知縣命人拿下波兒月香一家四口,押至停泊於資江邊的官船上,等回縣後再行審理。波兒和月香擔心押去縣衙凶多吉少,兩人抱頭痛哭一番後,便一人抱一個孩子,縱身跳進了波濤洶涌的資江。事後,萬曆才子吳承恩游歷到了冷水江,聽說波兒月香悲慘遭遇後感慨唏噓,專程到資江邊憑吊了了番,又到波兒月香居住13年的芙蓉洞祭尊英靈。他對當地的父老說:"此洞當改為波月洞才是。"當地百姓覺得吳承恩言之有理,又出於對波兒月香的同情和紀念,芙蓉洞自經改名為波月洞。吳承恩後來創作不朽名著《西遊記》時,遂以波、月悲劇為素材,演繹成二十八宿的歸宿,化身為黃袍老怪,與寶象國公主百花羞人魔相戀,成配13年夫婦,後終於被正統禮教的代表孫悟空拆散的故事。書中共寫了四個章節,將他們夫妻居住的洞府命名為"宛子山波月洞"。史載吳承恩為江蘇人氏,其父系絲綢商,常往來湖湘收絲販綢。做為文人,年輕的吳承恩隨父遠流至此,不是不可能的,但不管此事真實可否,明末清初此洞就改用現名,地方誌中有據可查。
2、孫悟空鑽水簾洞一景是在黃果樹拍的,有人去對照過
Ⅳ 西遊記每集名稱
一、1986年老版電視劇《西遊記》每集的名稱有:
第一集:美猴王誕生;
第二集:封為弼馬溫;
第三集:大鬧五天宮;
第四集:被困五行山;
第五集:唐僧來搭救;
第六集:禍起觀音院;
第七集:收徒豬八戒;
第八集:坎途逢三難;
第九集:偷吃好人參;
第十集:三打白骨精;
第十一集:智激美猴王;
第十二集:奪寶蓮花洞;
第十三集:除妖烏雞國;
第十四集:大戰紅孩兒;
第十五集:鬥法降三怪;
第十六集:途經女兒國;
第十七集:計收芭蕉扇;
第十八集:掃塔辨奇冤;
第十九集:誤入小雷音;
第二十集:猴子辦神醫;
第二十一集:錯墜盤絲洞;
第二十二集:四探無底洞;
第二十三集:傳藝玉華洲;
第二十四集:玉兔被猴收;
第二十五集: 往生極樂天。
二、《西遊記》又稱央視86版《西遊記》,改編自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同名文學古典名著,該劇中是演員六小齡童、徐少華、遲重瑞、汪粵、馬德華、崔景富、閆懷禮、劉大剛等主演。
(4)西遊記第1集擴展閱讀:
1、1988年2月1日,首次將全本《西遊記》搬上屏幕,也首開電視劇出國拍攝的先例。這部電視劇在有限的藝術、技術條件下,創造了一個充滿幻想的神話世界,生動地表現了唐僧師徒四人不畏艱險的頑強精神。《西遊記》的成功,也得益於六小齡童的精湛表演,他所演繹的孫悟空,幾乎成了觀眾心中的一個定式。
2、《西遊記》忠於原著,唐僧穩重端莊,孫悟空機敏詼諧,豬八戒愚直滑稽,沙和尚憨厚忠勇。該劇通過描述唐僧師徒降妖服怪,歌頌了取經人排除艱難的戰斗精神。幾乎全國的電視觀眾都收看過這部劇。
Ⅳ 西遊記每一集的名字
1986年楊潔版(第一部)
1、猴王初問世
2、官封弼馬溫
3、 大聖鬧天宮
4、 困囚五行山
5、猴王保唐僧
6、禍起觀音院
7、計收豬八戒
8、坎途逢三難
9、偷吃人參果
10、三打白骨精
11、智激美猴王
12、奪寶蓮花洞
13、 除妖烏雞國
14、 大戰紅孩兒
15、鬥法降三怪
16、 趣經女兒國
17、三調芭蕉扇
18、掃塔辨奇冤
19、誤入小雷音
20、孫猴巧行醫
21、錯墜盤絲洞
22、四探無底洞
23、傳藝玉華州
24、天竺收玉兔
25、 波生極樂天
2000年楊潔版(第二部)
1、險渡通天河
2、 師徒生二心
3、 真假美猴王
4、受阻獅駝嶺
5、遇仙孔雀台
6、如來收大鵬
7、情斷黑水河
8、 收伏青牛怪
9、祈雨鳳仙郡
10、 大鬧披香殿
11、 絕域變通途
12、淚灑隱霧山
13、救難小兒城
14、緝盜菩提域
15、還魂寇善人
16、觀燈金平府
(5)西遊記第1集擴展閱讀: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該書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和沙和尚三人,一路降妖伏魔,保護唐僧西行取經,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版本
小說《西遊記》被翻拍的版本:楊潔版、大話西遊、TVB版、浙版、張版、西遊記後傳、日本版、美國版、動畫片還有好多部,甚至還有越南版,德國版,澳大利亞版。
Ⅵ 《西遊記》第1集講了一件什麼事
在東勝神州傲來國海濱的花果山頂有一塊仙石。一日,仙石轟然迸裂,驚天動地,化出了內一個容石猴。這石猴靈敏聰慧,他交結群猴,在水簾洞找到安家的好所在。群猴尊石猴為美猴王。
美猴王為尋找長生不老的仙方,獨自駕筏,漂洋過海,來到一所漁村。他拾得衣衫,偷來鞋帽,並去飯館飲酒吃面,鬧了許多笑話,也學了幾分人樣。猴王一路尋訪,終於登上靈台方寸上,在斜月三星洞拜見了菩提祖師。祖師為他取名孫悟空。從此悟空參禪悟道,學習武藝,掌握了七十二般變化的本領。
花果山上,群猴卻面臨危難。悟空駕雲回來,與混世魔王展開了一場廝殺。
Ⅶ 西遊記第一集大概內容
1、主要內容
東勝神洲傲來國海中有花果山,山項上一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在所居澗水源頭尋到名為「水簾洞」的石洞,被群猴擁戴為王。又過三五百年,石猴忽為人生無常,不得久壽而悲啼。根據一老猴指點,石猴經南贍訓洲到西牛賀洲,上靈台方寸山,入斜月三星洞,拜見須菩提祖師,被收為徒,起名曰孫悟空。
2、原著簡介
《西遊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創作的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的長篇神魔小說。主要描寫了唐朝太宗貞觀年間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白龍馬四弟子保護唐僧西行取經,沿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後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取材於《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和漢族民間傳說。
3、作者簡介
吳承恩(1501~1582),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漢族,淮安府山陽縣(今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人,祖籍安徽省桐城縣高甸(今樅陽縣雨壇鄉高甸),以祖先聚居樅陽高甸,故稱高甸吳氏。因隨祖父遷徙至淮安府。中國明代傑出的小說家,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作者。其故里江蘇淮安東南馬甸鄉二堡村有修葺一新的墓園,淮安市有其紀念館。
Ⅷ 求西遊記電視劇第一集梗概
《西遊記》電視劇第一集梗概:
在東勝神州傲來國海濱的花果山版頂有一塊仙石。權一日,仙石轟然迸裂,驚天動地,化出了一個石猴。這石猴靈敏聰慧,他交結群猴,在水簾洞找到安家的好所在。群猴尊石猴為美猴王。美猴王為尋找長生不老的仙方,獨自駕筏,漂洋過海,來到一所漁村。他拾得衣衫,偷來鞋帽,並去飯館飲酒吃面,鬧了許多笑話,也學了幾分人樣。猴王一路尋訪,終於登上靈台方寸上,在斜月三星洞拜見了菩提祖師。祖師為他取名孫悟空。
基本介紹:
《西遊記》,四大名著中的經典代表作,人物形象生動,六小齡童的孫悟空經典得難以超越。故事講述了東勝神州的傲來國花果山的一塊巨石孕育出了一隻明靈石猴,石猴後來拜須菩提為師後習得了七十二變,具有了通天本領,於是佔山為王,自稱齊天大聖。後來大聖受觀音指引,拜唐僧為師,師徒二人踏上了取經的路途。之後豬八戒,沙悟能也加入隊伍,師徒四人一路破除艱難,除掉各種妖怪,最終成功到達西天,完成取經任務。
Ⅸ 舊版西遊記第一集講的故事
第1集 猴王初問世
在東勝神州傲來國海濱的花果山頂有一塊仙石。一日,仙石轟然迸裂,驚天動地,化出了一個石猴。這石猴靈敏聰慧,他交結群猴,在水簾洞找到安家的好所在。群猴尊石猴為美猴王。美猴王為尋找長生不老的仙方,獨自駕筏,漂洋過海,來到一所漁村。他拾得衣衫,偷來鞋帽,並去飯館飲酒吃面,鬧了許多笑話,也學了幾分人樣。猴王一路尋訪,終於登上靈台方寸上,在斜月三星洞拜見了菩提祖師。祖師為他取名孫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