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母系公社遺址

母系公社遺址

發布時間: 2021-01-09 05:40:16

① 父系氏族公社時期的代表性文化遺址

1.齊家文化

出現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的成年男女合葬墓,其葬式是男性仰身直肢,女性側身屈肢面向男子。這表明當時男子在社會上居於統治地位,女子降至從屬境地。反映出當時已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婚姻形態為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

父系氏族

2.龍山文化
龍山文化處於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這個時期陝西地區的農業和畜牧業較仰韶文化有了很大的發展,生產工具的數量及種類均大為增長,快輪制陶技術比較普遍,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占卜等巫術活動亦較為盛行。從社會形態看,當時已經進入了父權制社會,私有財產已經出現,開始跨入階級社會門檻。

3.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時期,社會生產的勞動者的性別,先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從男女隨葬的石鏟、石斧、石錛和紡輪這兩類工具的變化,可以得到很好的說明。在大汶口文化中期以後,隨葬石鏟、石斧、石錛等生產工具的主要是男性,而隨葬紡輪的則主要是女性。這說明男子已成為社會生產,特別是農業生產的主要擔當者,而婦女則從事紡織等家內勞動,社會已經從母系氏族公社階段發展到父系氏族公社階段了。

4.河姆渡文化

http://ke..com/view/1567.htm

大概介紹了下
如果是選擇題,最典型的應該是大汶口文化

② 能反映我國母系氏族社會情況的兩處典型遺址是

姜寨遺址, 陝西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

母系社會又稱母系氏族制社會。氏族社會的專早、中屬期為母系氏族,即建立在母系血緣關繫上的社會組織,是按母系計算世系血統和繼承財產的氏族制度,是氏族社會的第一階段。

在母系氏族制前期,人類體質上的原始性基本消失,被稱作「新人」,屬於考古學上的舊石器時代的晚期。到母系氏族制後期,現代人形成,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早期。中國境內的新人化石和文化遺存遍及各地,其主要代表有河套人、柳江人、峙峪人和山頂洞人等等。

母系氏族實行原始共產制與平均分配勞動產品。早期母系氏族就有自己的語言、名稱。同一氏族有共同的血緣,崇拜共同的先始。氏族成員生前共同生活,死後葬於共同的氏族墓地。隨著原始農業及家畜飼養的出現,作為其發明者的婦女在生產和經濟生活中、在社會上受到尊敬,取得主導地位和支配地位。

③ 中國母系氏族公社代表遺址父系氏族公社代表遺址

中國母系氏族公社代表遺址:主要代表有裴李崗文化、磁山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馬家窯文化、屈家嶺文化及細石器文化等等。父系氏族公社代表遺址:代表有龍山文化、齊家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等等。

④ 母系氏族文化遺址的仰韶文化

距今約 6000 多年前的仰韶文化,代表了我國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時期。因 1921 年發版現於河南澠池縣仰權韶村而得名。仰韶文化分布於黃河中游一帶,主要遺址中的西安半坡遺址面積約 5 萬平方米,1954—1957 年多次發掘,揭露面積 1 萬平方米左右,為復原中國母系氏族公社的社會生活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半坡遺址的中心,集中分布著房屋和大部分窖穴、家畜圈欄以及小孩瓮棺葬群,約佔地 3 萬平方米。居住區外,圍繞有一條深 5~6 米、寬 6~8米的防衛溝,溝外北邊是氏族公共墓地,東邊是燒陶的窯址。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工具,有石斧、石鏟、石刀、石磨盤、石磨棒及石、骨鏃、骨魚鉤、魚叉和石網墜等。陶器以紅色、紅褐色陶為主,常見的是粗砂陶罐,小口尖底瓶和缽組成的一套生活常用器。器表有多種紋飾及圖案,如魚、蛙、人面、植物等,以及象徵性花紋和三角形、圓點組成的幾何圖案。在圜底缽口沿的寬頻紋上,發現有 22 種不同的刻劃符號,可能是我國古代文字的淵源之一。

⑤ 母系氏族公社時期主要的文化遺存

母系氏族公社的代表性文化是北京山頂洞人的文化。
母系氏族的繁榮期是距今約六、七千年前,具有代表性的是黃河流域以河南澠池縣仰韶村為中心的「仰韶文化」和以長江...龍山文化和齊家文化已進入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其時期距今約四千年,即公元前二千年左右,這時正是原始公社解體時期。
母系氏族公社是以母親的血緣關系結成的原始社會的基本單位。它是在血緣家族進一步發展、逐步形成氏族的基礎上產生的,是世界各民族普遍經歷的階段。母系氏族公社大約產生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到新石器時代達到繁盛,並開始逐步為父系氏族公社所取代。
?? 在母系氏族公社中,婦女們在生產和生活中起著主導作用。世系按母親計算,實行母系繼承製。孩子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婦女在氏族公社中居於支配地位,除了管理氏族公社內部事務外,婦女主要從事採集和原始農業,使生活的供給比較穩定。男子則主要從事狩獵。母系氏族公社的最高權力機構是議事會,由全體成年的婦女和男子參加,享有平等的表決權。
?? 每個母系氏族公社有自己的名稱、墓地,在社會生活中,崇敬共同的神祇或圖騰。在婚姻關繫上,禁止族內群婚,必須同別的氏族公社實行族外群婚。在氏族公社裡,除了氏族公社成員個人日常使用的工具外,土地、房屋、牲畜等都歸氏族公社有。氏族成員共同勞動,共同消費,沒有貴賤貧富之分,過著平等的生活。
母系氏族制度的基本特徵:①世系按母親的血緣計算。②婦女在生產、生活中起主導作用,她們既是生活的組織者,又是氏族的管理者。③財產屬公社所有,沒有貴賤貧富之分,沒有階級區別。④具有共同的居住區。

⑥ 母系氏族公社的歷史時期

在大約距今 20—30 萬年前至距今 1 萬年前左右,中國歷史便由舊石器時代早期的直立人階段順序進入舊石器中、晚期的智人(亦稱古人、尼人)、新人階段,血緣家族公社組織也漸變為母系氏族公社組織。
血緣家族公社組織向母系氏族公社組織的演變,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它標志著原始社會史由此進入一個極為重要的嶄新階段。母系氏族組織從血緣家族組織中的裂變或分化,即母系氏族組織的萌芽或初現,學者或認為是在距今約 20—30 萬年前至 5 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而從距今 5萬年前至距今 1 萬年前左右,母系氏族公社組織獲得了初步的發展,考古學文化也從舊石器中期進入晚期階段,對從舊石器中期至晚期誕生並有所發展的母系氏族組織,學者或稱作早期母系氏族公社。
早期母系氏族組織的形態或形式大致有兩種:一是兩個相鄰而居的血緣家族,受自然選擇原則的支配,通過相互間的族外群婚,構成了原始的母系氏族組織雛型;二是從一個血緣家族中分裂出兩個小集團,即兩個半邊或稱兩分組織,通過兩個集團間實行集團外的群婚,從而構成具有真正意義的母系氏族形態。以上兩種組織形態,是當時生產和生活活動的基本單位,他們所共有的明顯標志是:有共同的女系(母系)祖先,子女從母居,世系按女系計算,財產按母系繼承,共同勞動和分配享受勞動產品,女子在生產和經濟活動中占據主導地位,組織形態亦基本能保持其穩定性。
據考古資料,中國境內實行過早期母系氏族制度或流行這種社團習俗的古人類或古文化遺址,迄今所知已為數不少,粗略統計已達數十處,如廣東馬壩人、湖北長陽人、山西丁村人、廣西柳江人、北京山頂洞人等等。 母系氏族公社從距今 1 萬年左右的中石器、新石器早期始至距今 5000—6000 年的新石器時代中期止,母系氏族公社組織進入了大發展的繁榮期,到了距今 5000年至 4000 年期間,隨著新的氏族形態父系氏族公社組織的誕生,母系氏族公社組織便逐漸走向衰落和解體。
發展繁榮期的母系氏族公社組織形態,除保持早期的有共同女系祖先、母居制,世系為母系、財產按女系繼承,共同勞動、分配、女子在生產經濟上擁有絕對的主導地位等等基本特徵外,並發展出在婚姻制度上的對偶婚,在喪葬上的族墓地等新特色和新內容。 衰落期的母系氏族組織,由於生產力的發展和新的組織形態出現所帶來的沖擊,其組織形態的部分特徵除了轉移、溶合到新的形態中外,絕大部分特徵均已名存實亡,為新的父系組織形態所削弱並取代。
考古發掘和研究的成果表明,發展繁榮期至衰落期的母系氏族組織規模,已不是早期的、簡單的兩鄰或兩分組織,它們在兩鄰、兩分組織的基礎上,通過自然選擇原則,已進一步分化發展出若乾的母系家族大、小集團,又逐漸發展成規模更大的氏族集團。就中國的情況而言,其規模可謂是盛況空前,呈現出在全國范圍內到處開花結果和星羅棋布的流行發達態勢,並以此構成了規模宏大的母系氏族社會。
迄今為止,經考古發掘揭露和研究證實的屬此階段的中國古文化遺址,其總數已逾千處,因篇幅關系,在此無法一一列舉,其中重要者主要有: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寧夏、西藏、新疆和廣東等地發現的細石器文化,以河北磁山、河南裴李崗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以陝西半坡、河南廟底溝等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中期仰韶文化,以及其它地區同一時期的原始文化等等,也都是屬於流行此期母系氏族組織習俗的主要文化遺址。尤其是遼寧凌源牛河梁紅山文化「女神」廟、「女神」像的出土更突出地說明了母系氏族制的問題。
關於母系氏族組織的存在和流行,在中國古文獻中有不少傳說。《莊子?盜跖》:「神農之世,卧則居居,起則於於,民知其母,不知其父。」類似的記述,亦見於《繹史》、《白虎通》、《呂氏春秋》、《春秋公羊傳》、《路史》注、《漢書人表考》、《帝王世紀》、《史記》、《三代世表》諸書中,這些傳說,為研究認定中國古代母系氏族公社組織的存在提供了重要的旁證。
從社會發展史的總體情況看,在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母系氏族制逐漸被父系氏族制所取代。但從個別現象觀察,這種制度並未完全消亡。據史籍記載,從殷周時期直到近現代,在中國的少數民族中,仍可見到母系制習俗流行的殘余。
母系氏族公社的發展,導致了母系氏族社會的出現和發達繁榮,而社會生產力的大發展,則是其發達繁榮的催化劑。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為適應原始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發展的時代需求,男子逐漸在各經濟生產部門顯示出其重要作用並占據主導地位。這樣便使原來的母系制與生產力發展產生不相適應的矛盾,故當務之急,改善原始社會傳統的組織結構和社會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便成為一種勢不可擋的歷史發展潮流。歷史潮流,浩浩盪盪,其結果便是舊有的母系氏族制度迅速解體,走向衰亡,而新興的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父系氏族公社制度嶄露頭角,逐漸走入發展的坦途。

⑦ 河姆渡文化遺址與母系社會有關嗎

遺址和母系社會有沒有關這個不知道
但是
河姆渡文化是中國長江流域下游地區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它是【新石器時代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氏族村落遺址,反映了約7000年前長江下游流域氏族的情況。
如果我的回答你覺得滿意
請別忘記採納(^o^)y─~謝謝!

⑧ 半坡遺址是那個地方的原始母系社會遺址

半坡遺址出土於陝西西安市郊,是黃河流域的原始母系社會遺址。

⑨ 半坡遺址長江流域的原始母系社會遺址嗎A;是 B :不是

不是的,半坡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東郊灞橋區滻河東岸,是黃河流域一處典型的原始社會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

⑩ 僅新石器時代早期和晚期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文化遺址在駐馬店就發現多少

是石器十大早期和晚期某系是豬公社實際的文化遺址,這段歷史還是比較遠遠留長留長的親各位朋友們一定要認真地查看這個時期的各項文化資料方面的內容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