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新四軍舊部遺址
❶ 什麼叫新四軍
新四軍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中國共產黨根據同國民黨達成的協議,於1937年10月將南方八省的紅軍游擊隊集中改名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葉挺任軍長。這支人民軍隊挺進華中敵後,開展游擊戰爭,創建了華中敵後抗日民主根據地。1941年1月新四軍在國民黨頑固派製造的皖南事變中遭受嚴重損失。黨中央重整新四軍,任命陳毅為代理軍長。此後,新四軍繼續堅持華中敵後抗戰,粉碎了日偽軍反復掃盪和國民黨頑固派的多次進攻,殲滅了大量敵人,創建了蘇南、蘇中、蘇北、淮南、淮北、鄂豫皖、皖中、浙東等敵後抗日民主根據地。為中國人民建立了偉大的歷史功績。抗日戰爭結束時,新四軍發展到三十多萬人。
❷ 華野的主力軍是新四軍舊部還是山東八路
華東野戰軍,後改為第三野戰軍,中國人民解放軍主力部隊之一,是人民解放軍四大野戰軍回中取得著名戰役答最多、戰果最豐、編制最龐大的威猛之師。華東野戰軍是在1947年1月以抗日戰爭時期的在華中的新四軍大部及其後成立的華中野戰軍和山東的八路軍一部及其後成立的山東野戰軍為基礎組建的。
❸ 八路軍,新四軍都為什麼會叫這個名字
抗戰前,國民革命軍第路軍原是廣東地方軍閥部隊(李濟琛的舊部),陳濟棠曾任第八路軍總指揮,下轄三個子師:第59師長余漢謀,第62師長香翰屏,第63師長李楊敬,該部番號後被蔣介石撤消。1937年8月22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正式宣布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8路軍(簡稱八路軍),委任了正副總指揮,下轄三個師,每師轄兩個旅,每旅轄兩個團,每師定員為15000人。
1937年9月11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按全國陸海空軍戰斗序列(把各「路軍」改編為「集團軍」),並下達命令:將八路軍改稱第十八集團軍,八路軍總部改稱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部。朱德改任總司令,彭德懷改任副總司令。9月14日,朱德、彭德懷發布八路軍改為第十八集團軍的通令。但此後仍習慣地稱這支部隊為「八路軍」。
紅軍改編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兼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軍事委員會副參謀總長白崇禧、西安行營代主任蔣鼎文、第七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等國民黨高級將領紛紛電賀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朱、彭正副總司令。李宗仁、白崇禧賀電「望東指之旌旗,賦同仇而禦侮,殲朔方之倭寇,復失地以奏功」。蔣鼎文賀電「率部抗敵,壁壘新增。行見馬肥苜蓿,壯秋塞之軍容;酒熟葡萄,勵沙場之鬥志。揚我國威,挫彼寇焰,河山還我,指顧可期」
新四軍全稱「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堅持華中抗日斗爭的人民軍隊。在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的形勢下,經國民黨當局同意,由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八省十四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從1937年10月起陸續改編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