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寺遺址
① 成都文殊院、昭覺寺、大慈寺有什麼不同
昭覺寺和大慈寺是兩座古寺院,除了位置在市中心和普通寺院也沒什麼區版別,好像不收門票,就算權收也不貴。地方不大,我路過時都沒興趣進去,文殊院是一條古代建築,專買民間藝術品,小玩具,小吃,服裝的街,很有文化韻味,值得一去,是市中心少有的優閑清靜之所。來了成都春熙路和錦里都得去,錦里是集民間藝術,由其是三國文化,特色小吃為主的古建築風格商業街。就在武侯祠大門旁邊。如果有時間,寬窄巷子也值得去,那裡的古鎮建築就寬和窄為特點,很美,很個性。琴台路沒怎麼聽過,就不太清楚了。
② 中國的四大佛教聖地
1、四川峨眉山。文殊菩薩的道場,掌管平安,旅遊口號是「朝拜峨眉山,全家內保平安」。
2、安徽九華山容。地藏菩薩的道場,掌管孝道,「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就是地藏菩薩說的。
3、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薩的道場,掌管智慧,所以考學上課去朝拜是最靈驗的。
4、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的道場,掌管慈悲。也是中國影響最大的一個菩薩。最初叫「觀世音菩薩」。因唐太宗叫李世民,為了避及皇帝名字,所以後世大都叫「觀音菩薩」了。
(2)文殊寺遺址擴展閱讀
五台山是中國佛教第一聖地。位於山西省五台縣境內,方圓五百餘里,海拔三千米,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峰高聳,峰頂平坦寬闊,如壘土之台,故稱五台。漢唐以來,五台山一直是中國的佛教中心,此後歷朝不衰,屢經修建,鼎盛時期寺院達300餘座,規模之大可見一斑。
大部分寺院都已無存,僅剩下台內寺廟39座,台外寺廟8座。五台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旅遊區之一。寺院經過不斷修整,更加富麗堂皇,雄偉庄嚴,文化遺產極為豐富,舉世稱絕,其中最著名的五大禪寺有顯通寺、塔院寺、文殊寺、殊像寺、羅睺寺。
③ 文殊院的建築分布
走近文殊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三門對面的照壁。據記載,照壁上的「文殊院」及「睿澤深天地,宗風越古今」聯幅為慈篤禪師手書。
第一進殿為三門,由慈篤禪師建造,本圓和尚改建,供奉彌勒菩薩及四大天王。三大士殿為第二進殿,供奉觀音、文殊、普賢三大士。
大雄寶殿為第三進殿,慈篤禪師建造,丈伯和尚重建。大雄寶殿高10.56米,單檐歇山頂。殿中建有高大的玻璃翕,供奉銅鑄的釋迦牟尼佛坐像一尊;左右侍立為銅鑄的迦葉、阿難尊者像,均為道光九年鑄造。
第四進殿為說法堂,相傳是古信相寺的遺址。堂中有磚砌的戒壇,正中牆壁間鑲嵌有康熙手書「空林」二字;堂中央寶蓋下方供有葯師佛一尊,左右供有葯叉大將十二尊。
宸經樓為第五進殿,慈篤禪師創建,道光四年本圓和尚重建。宸經樓分兩層,高15.84米,是寺院收藏經藏及重要文物的地方。
1997年,文殊院第十七代方丈寬霖老和尚在寺內中軸線最後修建文殊閣,佔地一千平方米,由第一層「空林講堂」、第二層空林佛教圖書館及第三層萬佛殿構成。
此外,寺內還建有鍾鼓樓、祖堂、准提殿、圓通殿、玉佛殿、三聖殿、五觀堂等殿堂;上世紀80年代寬霖老和尚發願建造了千佛和平塔,祈求世界和平;放生池、東西花園也讓寺院內綠樹成蔭,鳥語花香,不僅是修行者的聖地,也成為寺院周圍老百姓的休閑場所。
④ 河北省滄州市唐開元寺舊址遺有的五代後周雕制的原為文殊菩薩乘坐的獅子是鐵鑄的嗎
河北省滄州市唐開元寺舊址遺有的五代後周雕制的原為文殊菩薩乘坐的獅子由於背上版負有台座權,知為佛教造像中原為文殊菩薩所乘坐。因像已無存,已不知是否與走獅同樣,亦為鐵鑄,且既有文殊,必有與之相對的普賢菩薩乘坐大象以及它們中間的主佛造像,但今天已無一存在了。
⑤ 成都的遺跡有哪些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
磚塔遺跡
文殊院
青羊宮
龍興寺遺址
古船棺遺址
金沙遺址
成都永陵博物館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⑥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古代遺址在哪
中國最古老的觀星台遺址位於河南商丘古城西南3里的闕伯台,又稱火神台,火星台。經專有關專家考證和屬史料的記載,商丘火神台是距今4500多年的一處觀星台遺址。是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觀星台。
我省另一處觀星台遺址位於鄭州所轄市登封告成鎮。也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台,同時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築物之一。距今已有700年的歷史,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0年8月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通過將「天池之中」的8處11項歷史建築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具體包括觀星台,嵩陽書院,嵩岳寺塔,中嶽廟,會善寺,東漢三闕(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少林寺建築群(常住院,塔林,初祖庵)。
我省河南是中華名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已經發現7000年前的裴李崗文化遺址,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5000年前的大河文化遺址。河南文物古跡眾多,截止2014年6月我省共有5項24處世界文化遺產。
(註:資料來源網路,大河網,網路圖片)
⑦ 成都文殊院真的靈嗎
四川文殊院
文殊院位於成都市青羊區,文殊院始建於隋大業年間(605年—617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集資重建廟宇,改稱文殊院。是國務院確定的全國佛教重點寺院之一,中國長江上下游四大禪林之首,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集禪林聖跡、園林古建、朝拜觀光、宗教修學於一體的佛教聖地。
據說文殊菩薩是管考學的。據說除了家長,一些學校的校長和老師也會在中考、高考前來此祭拜,希望自己的學生能考出好成績。無關乎多高多粗的香,最重要的是一顆虔誠的心。
當然,這些都是些傳聞,不足信,考學還是要自己努力的。
⑧ 文殊院的寺名由來
文殊院始建於隋朝大業年間,歷經唐、五代、宋、元、明諸朝,過去稱為信相院、信相寺,直回至清答朝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之後,才更名為文殊院。
大約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慈篤禪師來到信相院荒廢的遺址,發願修復其剃度師信相井覷老和尚曾經住持的道場。因信相院在明末被戰火夷為廢墟,慈篤禪師便棲身於兩株古杉之間,秉持禪修,結茅而居。不久之後,禪師修持卓異,在禪定中顯現火光瑞相,老百姓覺得神奇而不可思議,認為他是「文殊菩薩」現世。由於百姓對慈篤禪師密行的仰慕,於是感得官府、士大夫的鼎立支持,遂更名為文殊院。
由於慈篤禪師德行高潔,聲名遠揚,康熙皇帝聽聞後十分仰慕,曾三次書詔,邀請慈篤禪師進京,但禪師都委婉謝絕。康熙四十一年(1720年),康熙皇帝御賜「空林」絹本橫幅,派專使賜抵文殊院,因此文殊院又名「空林堂」。
⑨ 文殊院的歷史故事
文殊院始建於隋朝復大業年間,歷經唐制、五代、宋、元、明諸朝,過去稱為信相院、信相寺,直至清朝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之後,才更名為文殊院。大約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慈篤禪師來到信相院荒廢的遺址,發願修復其剃度師信相井覷老和尚曾經住持的道場。因信相院在明末被戰火夷為廢墟,慈篤禪師便棲身於兩株古杉之間,秉持禪修,結茅而居。不久之後,禪師修持卓異,在禪定中顯現火光瑞相,老百姓覺得神奇而不可思議,認為他是「文殊菩薩」現世。由於百姓對慈篤禪師密行的仰慕,於是感得官府、士大夫的鼎立支持,遂更名為文殊院。由於慈篤禪師德行高潔,聲名遠揚,康熙皇帝聽聞後十分仰慕,曾三次書詔,邀請慈篤禪師進京,但禪師都委婉謝絕。康熙四十一年(1720年),康熙皇帝御賜「空林」絹本橫幅,派專使賜抵文殊院,因此文殊院又名「空林堂」。
⑩ 中國的古代遺址都有哪些分布在什麼地方
中國古代遺址非常多,數量巨大而分散,因此只列舉10個最著名的作為代表。
北京故宮。明清兩代皇朝的故居,已有1000年以上歷史。
西安秦始皇陵。中國第一代皇帝秦始皇的陵墓,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圓明園遺址。位於北京市,原為清朝皇家園林,八國聯軍侵華時被焚毀。
西漢南越王陵。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西漢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昧之墓,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西夏王陵。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國少數民族政權「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墓,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布達拉宮。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中國少數民族吐蕃人所建造的宮殿,距今已超過1000年歷史,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高句麗皇城及貴族墓葬。位於吉林省集安市,北方游牧民族高句麗所建立的政權,至今已有500年歷史。
馬王堆。位於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出土的漢代女屍歷經2000餘年,屍身不腐,被譽為「考古界的奇跡」。(馬王堆並非干屍)
湖南大學。位於湖南省長沙市,湖南大學前身為嶽麓書院,建於公元976年,是中國惟一具有1000年歷史的學府。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始建於公元493年,集合歷代皇朝的佛像和書法摹本,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國家重點保護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