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游記遺址 » 王城遺址大全

王城遺址大全

發布時間: 2021-01-09 10:46:32

1. 趙王城遺址公園的介紹


趙王城亦稱趙都宮城,位於河北省邯鄲市西南,是我國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唯一戰國古城址,屬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趙王城由東城、西城、北城三個小城組成,平面似「品」字形,總面積512萬平方米。遺址周圍保留著殘高3至8米蜿蜒起伏的夯土城牆,內部有布局嚴整、星羅棋布的建築基台,地下有面積較大的十幾處夯土基址,四周有城門遺跡多處。
西城比較完整,近正方形,邊長約1420米,遺址上現存五座大土台,其中部偏南有一座長285米,寬265米,高19米的「龍台」,是當時宮殿主體建築基址。由「龍台」往北尚有兩個大夯土台,形成南北一條中軸線,在中軸線兩側還殘存著地面夯土台及地下夯土建築基址6處,這是以「龍台」為中心的一組規模宏偉的殿宇建築群。
東城與西城僅一牆之隔,南北最長處1442米,東西最寬處926米,城內中部偏南尚存南北對峙的兩大土台,相傳是趙王閱兵點將的「南將台」和「北將台」,兩台之間及南北均有地下夯土基址。
北城為不規整的正方形,除西牆南段地面尚有部分殘牆外,其餘僅有地下牆址。遺址西部的土台,面積僅次於「龍台」,與西牆外側的土台東西對峙,也是一組殿宇建築群基址。
趙王城建於趙國遷都邯鄲前後,據記載,趙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把國都從中牟遷到邯鄲
,歷經八王,共158年,至趙王遷八年(前228年)為秦國所佔。公元前209年,秦將章邯攻趙王歇,下令「夷其城廓」,一代名都從此毀壞,以後逐漸變為廢墟。這座古城遺址,經歷了兩千多年,至今仍雄偉壯觀,它對於研究我國封建社會初期都城布局和建築藝術具有重要的價值。它與以北的夯土台,形成南北一條中軸線,中軸線兩側保存有面積寬大的多處夯土建築基址。東城面積小於西城,南北最長處1442米,東西最寬處926米,四面城牆大部分完整,內有三座夯土台,以南北兩個將台為大,傳為趙王閱兵點將之處,其它也是高大建築基址。北城面積大於東城,東西最寬處1410米,南北最長處1520米,為不規整方形,地面只保存了部分夯土牆址,地下牆壁址完整。遺址西部的夯土台,面積僅次於龍台。它與西牆外側的夯土台東西相對,也是一組高大的建築群基址。

2. 趙王城遺址公園的規劃設計

總體設想是原址保護,移址開發。
東部的趙王城遺址為遺址保護區,西部為文化展示區,是一期工程的主體。包括三大圈層、七大園林和三十個景點。第一圈層展示趙文化,包括趙國圖騰文化和趙國許多重大事件。建築有趙文化的博展館和趙國的園林、趙圃;第二圈層與東部保護區的龍台在一條中軸線上,反映出戰國時代趙國的「禮、祀、戎」文化。禮儀文化,包括朝堂禮儀、覲見禮儀、諸侯會盟禮儀等。趙國朝堂禮儀從入口中軸線開始烘托氣氛,使人感受到龍台的威嚴。會盟禮儀擬通過一座建於水中的「澠池會館」來表現秦趙澠池會和藺相如的慷慨機智。祭祀文化是再現趙國的祖先祭祀、水神祭祀和山神祭祀。「兵戎文化」要體現出趙國的胡服騎射精神,在這條中軸線上設置有點將台、演兵場、營寨、「軍市」、「舟兵古渡」以及復原一段城牆等。第三圈層擬通過列國驛站等建築表現戰國時期各國的不同文化。總體上,東西兩個區域功能不同但要互相契合,用一條旅遊路線串起來,新景觀與原汁原味的古董相互印證。在西部體驗文化,到東部感受震撼。
2006年10月份,以趙王城遺址為依託的遺址公園建設,在全市人民的期待中挖出第一杴土,開始動工修建。
從南大門進入,這是正門。這裡面是文化展示區,是趙文化主題公園。一期啟動區佔地876畝,南大門、趙文化博展館、征戰廣場、景觀大道等主體工程、文物展陳等。另外,園區內除道路、景觀建築之外全部實現綠化,共種植各類花卉、樹木數百個品種,真正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環境非常優美。二期工程主要進行文化展示區西區約1300畝園林綠化、生態水系、山形水系、文化景點建設等,在彰顯文化特色的同時,突出園林景觀和自然特色,建設高品位的生態公園;三期工程是在《趙邯鄲故城文物保護總體規劃》指導下,進行王城內遺址的保護、開發及展示。
從南大門進來還將看到一座趙武靈王的大型雕塑,豎立這個雕塑的目的旨在弘揚趙文化的改革進取精神。「趙武靈王雕塑」可能在十一以後裝好。再繼續北行,將是一條長158米的「歷史長卷」。「歷史長卷」由眾多用花崗岩做成的竹簡組成,每個竹簡上面都記錄與雕刻著趙國發生過的重大歷史事件或成語典故。長卷之所以定為158米,是因為趙國在邯鄲定都共158年。「歷史長卷」可能在十一期間向遊人展示。
「歷史長卷」的北面,是下沉廣場。這個中心將矗立一座以展示趙王的文治武功為題材的大型群雕,目前,這座雕塑正在設計中。北鄰下沉廣場,則是整個公園的精華部分———趙王城遺址博展館。我們看到,該建築形狀為一個梯狀的土台,外觀造型與古城區內的「龍台」極為相似,顯得古樸、剛毅,並透露著一種歷史的滄桑。建築面積5300多平方米,分為地下一層和地上一層。博展館是一座全面、集中展示趙王城和趙國歷史文化的主題性展館。整個展覽將採用文物、圖片、投影、雕塑、大型多媒體場景、幻影成像、動畫、互動項目等多種展覽表現手法,展示趙國歷史文化和趙王城遺址。

3. 東女國的王城遺址

2013年5月20日至24日,由中國著名佛教考古專家、原龍門石窟研究所所長溫玉成教授帶隊的考古學專家一行,在阿壩州金川縣確認該縣馬爾幫鄉獨足溝村境內的一處古城遺址為東女國王城遺址。
古城遺址建在三座山頭構成的大鵬鳥形狀的大山西側,由多層台地組成,有規模、有布局。樹林掩蓋下用石頭壘砌的城牆若隱若現,最寬處達4米。一座只剩下部分殘牆的古碉樓,附近還分布著一些白塔遺址。城牆圈定的范圍內,除了有寺廟、白塔遺跡外,還有房屋廢墟以及馬道等。
「遺址位於葫蘆形狀的深山縱谷中,就地勢而言,無論哪個時期的當政者都會看上這樣的地方,可以滿足居住和防禦的需要。在古城遺址所在的高處平台上,周圍都有城牆遺跡和人類活動的痕跡。」清華大學教授李靜傑說,綜合判斷,該處遺跡有可能是東女國王城所在地,不過還需更加嚴謹的考古發掘才能充分證明。
4月15日至17日,佛教考古專家溫玉成在對王城遺址踏查中,現場收集到了鈞瓷瓷片、青花瓷瓷片、孔雀綠瓷片等,另外還有陶土燒制的佛龕裝飾蓮花瓣、龕柱等構件。溫玉成教授稱,2010年開始,自己就走遍了四川、青海和雲南等地藏區,金川古城遺跡是其找到的規模最大的遺跡。1997年10月河南省偃師縣出土的《郭虛己墓誌》碑文中明確提到,有羌豪董哥羅者屢懷反復,因此朝廷特派郭將軍清剿,西山安定下來,接下來破了千碉城,又滅了摩彌、拙壩。因此可以判斷,西山是西山,八國是八國。
「東女國是一個廣泛的概念,其活動范圍在大渡河沿岸的阿壩州金川縣、甘孜州丹巴縣等地區。」溫玉成表示。「此次全程參與了古城遺址的考察,從考古學的角度講,該處遺跡是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後的重要發現。」中央民族大學教授馬沙說,該古城遺址還需與文物部門一起進行更深的挖掘,以更多的考古文物來證實。
「王城遺址在金川縣馬爾幫鄉獨足溝村被發現,該處小地名叫『華西壩』,其實這是藏語『卡西巴』的譯音。根據藏文史料記載,東女國國王將四個兒子分封在女王宮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部落中,而這四個部落的王則是嘉絨十八土司的源流。」藏族學者李茂說,自己從事嘉絨文化研究多年,根據其掌握的藏漢史料判斷,該處古城遺跡應該就是東女國的王城。
阿壩州金川縣東女國王城遺址的發現,為進一步探索「西山-八國」的歷史地理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也是藏羌民族文化走廊資料的重要補充。

4. 西周王城遺址內發現大型墓了嗎 墓主確定是誰了 嗎

西周都城鎬京和豐京一起並稱為「豐鎬兩京」,是西周時代的首都,京城版,作為西周首都沿用權近三百年,又稱西都、宗周(前1046年―前771年)。周武王即位後,由豐遷都鎬京。
豐鎬遺址(豐京、鎬京)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馬王鎮、斗門鎮一帶的灃河兩岸。為西周都城遺址。豐鎬是西周文王所建豐京和武王所建鎬京的合稱,豐在河西,鎬在河東。近年的考古已經基本確定了豐鎬的城址和遺址面積,通過多學科的精確定位,確定了豐鎬兩京的遺址面積總計近17平方公里[1] ,是一個巨型都城遺址。1933年調查發現,1951年起開始發掘。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馬王村、洛水村、客省庄等地有夯土建築基址,客省庄附近的10餘座基址,多數在100平方米上下,其中4號基址的面積超過1800平方米。在張家坡、客省庄及普渡村等地發現了墓葬,以及祔葬的車馬坑、馬坑、牛坑等,總數有1000餘座。
1984年在張家坡發掘 3座大、中型墓,其中的157 號墓是有兩條墓道的「中」字形大墓,墓中所出銅器有井叔銘文,發掘者認為是井叔的墓葬,位於其兩側的是井叔妻室的墓。井叔應該是西周時期的一個地方官員。

5. 梁王城遺址的古徐國國都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專家認為,梁王城遺址作為春秋戰國時期蘇北地區最大的城址,具有長達5000年的歷史文化堆積,它對於黃淮地區人類文明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這里還極有可能就是歷史上湮滅了的古徐國國都。
「從遺址的文化層中可看出裡面還夾雜著一層淤泥層,淤泥層證明城池曾被水淹過,從年代推算,這更證實了梁王城遺址可能就是當年的古徐國國都,並被吳所滅。」徐州市徐國歷史研究會副會長惠光啟說,公元前512年,吳國闔閭率兵伐徐,徐君章禹領兵固守徐城。吳軍掘渠引水灌徐城,徐君知不能守,則斷發攜夫人降吳。徐國共經44代國君計1600餘年後被吳所滅。

6. 找王城遺址在邯鄲哪個縣

趙王城遺址

地址:邯鄲市復興區

http://ke..com/view/53096.htm

7. 梁王城遺址的春秋戰國風貌

考古專家表示復,此次共發制掘了1500平方米,加上前3次發掘的,梁王城遺址已發掘4000多平方米,預測再發掘1500平方米,就有可能獲知梁王城遺址全貌。
據悉,迄今為止,梁王城遺址發掘揭示了大汶口文化晚期的聚落,揭開了西周墓地的神秘面紗,發現了較多六朝時期的灰坑、灰溝、水井、房址等遺跡,出土了相當多的精美青瓷器,初步揭示出梁王城春秋戰國古城的城址及宮殿風貌。(
13日下午2點,邳州梁王城考古工地。
南京博物院考古隊員朱曉汀正蹲在墓穴里小心地清理一具人骨架。她用竹簽一點點地挑土,然後用毛刷刷凈。骨架很完整,雖然有破碎和裂痕,但卻沒有散亂,連指骨都一節不少,整齊地排列在泥土裡。對考古隊員來說,這非常難得,要知道這具骨架是大汶口文化時期先民留下的,距今已有5000年。

8. 邯鄲趙王城遺址

1,沒有開放。2,挺好玩的,有些臟(正在施工)。3,不要門票,以後也不會要。4,明年也開放不了。 開放的話龐村等周圍的房子價格,會飆升的。哈哈,你是不是在附近買了房子啊。呵呵,那裡的房子潛力很大。

9. 作文趙王城遺址公園100字

趙王城遺址公園,總佔地8200畝,計劃投資3.3億多元。這是我國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唯一戰國古城址,屬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從南大門進入,是正門。這里邊是文化展示區,是趙文化主題公園。映入眼簾的是一座趙武靈王的大型雕塑,再繼續北行,就是一條長158米的「歷史長卷」,這個長卷由眾多花崗岩組成的竹簡,每個竹簡上面都記錄與雕刻著趙國發生過的重大歷史事件或成語典故。再往北,就是下沉廣場,這也是整個公園的精華部分——趙王城遺址博展館。 趙王城興建於公元前386年趙國遷都邯鄲前後,由西城、東城、北城三個小城組成,平面呈「品」字形排列,有「龍台」的西城面積最大,東城面積最小。趙王城內,前後有八代趙國國君在此「辦公」,歷時158年。公元前209年,秦國大將章邯攻打趙王歇,下令「夷其城廓」,從此,一代名都被毀並逐漸成為廢墟,又經過2000年的風風雨雨,最終風化成了我們看到的這般模樣。曾經的趙王城,曾經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藺相如完璧歸趙、毛遂的自我舉薦……,灰飛的,升騰到了空中,凝結成趙文化的現實厚重;煙滅的,沉入了地下,形成了趙文化的歷史積淀。遍地的莊稼,叢生的荊棘,滿目的蒼翠,代表著生機的顏色覆蓋了整座趙王城。

10. dnf王的遺跡所有任務列表

不是45以上,是47以上,現在改了
機械牛是48開

熱點內容
一部國外電影,一個老男人騎個摩托車 發布:2024-08-19 09:13:10 瀏覽:920
脖子上有睾丸是什麼電影 發布:2024-08-19 09:03:17 瀏覽:374
變形金剛撒誰家的 發布:2024-08-19 08:43:06 瀏覽:478
美國男電影雙胞胎 發布:2024-08-19 08:42:20 瀏覽:764
黑人橄欖球少年收養電影 發布:2024-08-19 08:25:26 瀏覽:918
夏目哉大片 發布:2024-08-19 08:09:22 瀏覽:806
他第一部出演的電視劇是,的英語 發布:2024-08-19 08:07:54 瀏覽:654
電影檢索 發布:2024-08-19 07:48:52 瀏覽:198
誰有視頻 發布:2024-08-19 07:41:55 瀏覽:141
成龍香港鬼片電影大全 發布:2024-08-19 07:39:46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