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唐僧屬
㈠ 西游記中的唐僧屬相是什麼
你好:「玄奘。
大師的生年及西行出關的年份,至今皆無定論。
關於大師生年,載於文本回的竟答有十餘種,其中又以隋文帝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二十年(公元600年)、仁壽二年(公元602年)出生等三種說法為主流。目前學界較接受600年之說法。
有一份資料,記載大師的生日是公元600年2月5日。 這個2月5日,當是農歷。
公元600年,是猴年。
還有一說: 唐僧生於公元602年,那一年是羊年,所以唐僧屬「羊「
㈡ 西遊記中唐僧的身世
唐僧,原是釋迦牟尼如來佛的二徒弟「金蟬子」轉世。
唐僧十八歲出家皈依佛門,經常青燈夜讀,對佛家經典研修不斷,而且悟性極高,二十來歲便名冠中國佛教,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愛。後來被如來佛祖暗中選中去西天取經,並賜寶物三件,即袈裟、九環錫杖、緊箍咒。
唐僧的原型就是唐代高僧玄奘,玄奘出生於河南洛陽。俗家姓名「陳禕」,法號「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
他13歲時跟隨二哥到洛陽凈土寺出家。貞觀元年(公元627年),他遠游印度,精心鑽研佛教經典。17年後回到長安,在弘福寺、大慈恩寺等地著書譯經。
(2)西遊記唐僧屬擴展閱讀
西遊記中唐僧的角色形象
在小說《西遊記》中,作者把唐僧這一堅韌不拔、執著追求的性格進行了進一步地刻畫,成為多少人為之學習的楷模。
作為師父,他對徒弟要求很嚴,經常教導徒兒「要以慈悲為懷」。 大徒弟盡管機智不凡,本領高強,但在連傷「良家三人性命」後,師父也不能顧及情面,而將他逐回老家;作為僧侶,他行善好施,為民除害,為人們播撒著善良的種子;作為求學者,令人們贊嘆不已的是他那堅強的意志和執著追求的精神。
他不僅對徒弟要求嚴格,而且也從不懈怠自己。不為財色迷惑,不為死亡征服。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強信念,使他終成正果。唐僧,給我們的啟示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唐僧是一個心慈面善吃齋念佛的僧人。雖然他並沒有本領,但是極力想吃唐僧肉的妖魔鬼怪最終卻自食其果,落了個身敗名裂的下場。因此,與其說唐僧是個師傅,倒不如說他是個地道的領導者。他胸懷天下,惠及黎民百姓,為了求取真經而不惜遠行,並在所到之處宣揚佛法和親民敬君的思想。
在書中唐僧是一個凡人的形象,有懦弱的一面 有怕死的一面,又是肉眼凡胎所以看到孫悟空大開殺戒的時候會嚴厲呵斥。他是一個內心信仰堅定、心懷善良的人。
㈢ 西遊記唐僧是什麼生肖
玄奘(602—664)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師,俗姓陳,名褘,河南洛陽洛州(今河南偃回師)人,世稱唐三藏答,意為其精於經、律、論三藏,熟知所有佛教聖典。他是漢傳佛教史上最偉大的譯經師,中國佛教法相唯識宗創始人,也是中國著名古典小說《西遊記》中心人物唐三藏602年是農歷壬戌年,是狗年602年是平年,是農歷壬戌年,是狗年生肖 是狗
㈣ 西遊記四個主角(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都屬什麼屬相
唐僧出生在貞觀十三年,即公元640年。
孫悟空也可考。
孫悟空被拘地獄生死薄上回寫壽342歲。答第一次上天當弼馬溫「半月有餘「就算17天吧,地下應17年。第二次上天當齊天大聖,到破壞蟠桃宴跑回花果山」才半年光景「這又是180年。第三次被太上老君關在丹爐里49天,應是49年。第四是被壓五行山。被壓五行山是在王莽篡漢那年,即公元8年。從公元8年到貞觀十三年也就是公元640年,孫悟空實際被壓632年。
這樣就可以算出貞觀十三年時孫悟空的年齡,再從公元十三年即公元640年前推就可以算出孫悟空的生日,就知道他的屬相了。
這要藉助一本萬年歷,當前我還不會算。
(孫悟空生日是公元前580年,春秋時人)
至於八戒和沙僧都是上仙,不知有幾萬歲了,無從考證。
㈤ 西遊記唐僧的身世
唐僧是抄虛構的人物,與襲歷史上的真實人物玄奘是有區別的。
小說里的唐僧,俗姓陳,小名江流兒,父母在船上被害死,隨江流而下,被一和尚搭救,出家為僧。法號玄奘,號三藏,被唐太宗賜姓為唐。為如來佛祖座下二弟子金蟬長老投胎。在書中暗指火屬性。由於父母凄慘、離奇的經歷,自幼在寺廟中出家、長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終遷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戶、修行。
㈥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五人的五行是怎麼分的
金為孫悟空、木為豬八戒、土為沙和尚、火為唐僧、水為白龍馬.
西遊記中有好幾處指出了這種關系:
如第四十七回「聖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金、木指孫悟空和豬八式變成童男童女去捉拿妖怪;
再比如第八十九回「黃獅精虛設釘鈀宴,金木土計鬧豹頭山。」金、木、土分別為孫悟空、豬八式和沙和尚去豹頭山取回自己的兵器。
對唐僧師徒與五行關系交待得比較清楚的有兩處,一是當孫悟空收降豬八戒後,有一首詩:「金性剛強能克木,心猿降得木龍歸。金從木順皆為一,木戀金仁總發揮。
一主一賓無間隔,三交三合有玄微。性情並喜貞元聚,同證西方話不違。」二是第二十二回中,木叉奉觀世音菩薩之命去收沙僧時的一首詩,詩曰:「五行匹配合天真,認得從前舊主人。
煉已立基為妙用,辨明邪正見原因。金來歸性還同類,木去求情共復淪。二土全功成寂寞,調和水火沒纖塵。」因此,金為孫悟空、木為豬八戒、土為沙和尚、火為唐僧、水為白龍馬。
(6)西遊記唐僧屬擴展閱讀
五行是中國古代道教哲學的一種系統觀,廣泛用於中醫、堪輿、命理、相術和占卜等方面。
五行的意義包涵借著陰陽演變過程的五種基本動態:水(代表潤下)、火(代表炎上)、金(代表收斂)、木(代表伸展)、土(代表中和)。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
這部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全書主要描寫了孫悟空出世及大鬧天宮後,遇見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聖成真的故事。
㈦ 西遊記里的唐僧簡介,最好有出生日期和屬相
唐僧為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中的人物,其原型為唐玄奘。
玄奘(602年-644年/664年),為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師,漢傳佛教歷史上著名的譯師。俗姓陳,本名褘,出生於洛州緱氏縣(今河南洛陽偃師境內)。
唐僧是虛構的人物,與歷史上的真實人物玄奘是有區別的。小說里的唐僧,俗姓陳,小名江流兒,法號玄奘,號三藏,被唐太宗賜姓為唐。為如來佛祖座下二弟子金蟬長老投胎。在書中暗指火屬性。他是遺腹子,由於父母凄慘、離奇的經歷,自幼在寺廟中出家、長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終遷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戶、修行。唐僧勤敏好學,悟性極高,在寺廟僧人中脫穎而出。最終被唐太宗選定,與其結拜並前往西天取經。在取經的路上,唐僧先後收服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悟能、沙悟凈,並取別名為:行者、八戒,之後在三個徒弟和白龍馬的輔佐下,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從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經。功德圓滿,加升大職正果,被賜封為旃檀功德佛。手執由觀音菩薩所贈的九環錫杖,身披錦襕袈裟。
吳承恩年輕時勤奮好學,特別喜歡搜奇獵怪,愛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類的書籍。如《百怪錄》、《酉陽雜俎》之類的小說或野史,愛好道教。在《西遊記》中對玄奘的身世、遭遇和性格等有很多的歪曲性的描寫,不符合歷史的真實,這也是古代道教與佛教相爭的產物。當代陰陽易辨派創始人髙煜翔評價《西遊記》:「西遊盡磨難,終見意志堅,願做菩提樹,普渡化眾生。」
《西遊記》,作者「華陽洞天主人(一般認為是吳承恩或者李春芳)」,它是古代長篇小說浪漫主義的高峰,在世界文學史上,它也是浪漫主義的傑作。
㈧ 西遊記唐僧身世
唐僧,也叫唐三藏,唐僧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中的人物,前世為如來二弟子金蟬子,原型為唐代高僧玄奘。玄奘,生於今河南洛陽,俗家姓名「陳禕」,法號「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
他13歲時跟隨二哥到洛陽凈土寺出家。貞觀元年(公元627年),他遠游印度,精心鑽研佛教經典。17年後回到長安,在弘福寺、大慈恩寺等地著書譯經。主要著作有《大唐西域記》《會宗論》《制惡見論》等,翻譯印度佛經75部,共1335卷,為中印兩國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玄奘故里,到處都遍布著他的聖跡。主要有玄奘故居、唐僧寺、唐僧墓、大唐三藏聖教序碑、恭陵、和陵等。
當地人很少用法號稱呼他,通常都稱他為唐僧。走入偃師境內,求人問路若問唐僧的老家,要比問玄奘故里容易的多。人們習慣這樣稱呼,因為這樣既通俗易懂,又能表現出家鄉人的特殊感情。
(8)西遊記唐僧屬擴展閱讀:
中國古典神魔小說《西遊記》為後來無數的藝術創作提供了素材和靈感,「大聖」形象不斷被演繹。然而,藝術既需要大眾娛樂,也需要超越時間的經典,除了86版《西遊記》,這一題材的經典還有劉繼卣的《鬧天宮》。
這套作品曾是幾代人心中的經典,而自從五十年代參加社會主義國家造型藝術展之後,原本一套八幅的《鬧天宮》就只剩下六幅。遺失多年的那兩幅作品,後來在中國美術館的庫房中被發現,而這兩幅失蹤多年的經典,剛剛在中國美術館「繼往開來—中國民主同盟盟員美術作品展」上露面。
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國,階級斗爭是衡量一切的標准,既要掃清封建思想殘余,又要抵制資本主義的腐蝕滲透,各種運動此起彼伏,今天習以為常的東西方文化藝術作品,那時候紛紛被批判打倒。然而,一部明代的神魔小說《西遊記》,不但沒有被掃進封建腐朽的垃圾堆,反而成了宣揚反封建思想的經典名著,還賦予了齊天大聖「農民起義英雄」的現實意義。
這頗能為我們觀察反思新中國歷史提供一段耐人尋味的插曲,也從側面看出為什麼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中,劉繼卣還能創作《鬧天宮》這種題材的作品。
據說,毛澤東一生都對《西遊記》抱有極高的熱情,直到晚年還將各種版本的《西遊記》搜集起來互相比對,這為我們解釋一部古典神魔小說為何能在階級斗爭為綱、政治運動頻繁的年代不斷走紅,提供了一個線索。
對於《西遊記》中出現的角色,毛澤東往往有獨到的解讀,比如他認為唐僧是修正主義的伯恩斯坦,豬八戒是自由主義者等等,但所有角色中讓他情有獨鍾的還是大鬧天宮的孫悟空。
毛澤東在不同階段的講話和著作中經常提到孫悟空,雖然其中也有借孫悟空七十二變藏不住尾巴來比喻知識分子的負面評價(《批判梁漱溟的反動思想》),但總體上卻跟這個富於浪漫主義英雄氣質和反叛精神的「齊天大聖」惺惺相惜。
1957年5月12日,毛澤東在中南海豐澤園會見阿爾巴尼亞議會代表團時,就指出中國有個最革命的孫猴子反對過玉皇大帝的專制,並將中國人民比作大鬧天宮的孫悟空,推翻了蔣介石和帝國主義的專制。
作為終生致力於「打破一個舊世界」的革命者,毛澤東非常欣賞孫悟空「強者為尊應讓我,英雄只此敢爭先」的反叛精神。
1961年10月10日,毛澤東在中南海懷仁堂觀看了浙江省紹劇團根據《西遊記》改編的經典紹劇《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並寫下了名篇《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一從大地起風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猶可訓,妖為鬼蜮必成災。
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今日歡呼孫大聖,只緣妖霧又重來。」這場紹劇中的孫悟空給毛澤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於1971年毛澤東南巡到杭州時,還特地詢問起當年扮演美猴王的六齡童。
當得知劇團的主要演員都在被批鬥時,毛澤東打趣道:美猴王現在是不是還被壓在五行山下?由此才使紹劇團的演員得以「解放」。
㈨ 求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的簡介。
1、孫悟空,諢名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豬悟能、沙悟凈的大師兄。孫悟空由開天闢地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拜菩提祖師學會長生之道、七十二變、筋斗雲,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使用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隨心變化。
2、唐僧,俗姓陳,小名江流兒,法號玄奘,號三藏,被唐太宗賜姓為唐。為如來佛祖座下二弟子金蟬長老投胎。他是遺腹子,由於父母凄慘、離奇的經歷,自幼在寺廟中出家、長大,在金山寺出家。
3、豬八戒是吳承恩所作《西遊記》中的角色。法號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原來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帥,因調戲霓裳仙子(屬於嫦娥中的一員,《西遊記》中「嫦娥」意指月府仙女。並非民間傳說里的後羿之妻姮娥。 )被逐出天界。
4、沙悟凈,又叫沙僧、沙和尚,是中國古典小說《西遊記》中的主要人物。他是唐僧在流沙河收的徒弟。
(9)西遊記唐僧屬擴展閱讀
唐僧在取經路上先後收服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並取名為:悟空、悟能、悟凈,之後在三個徒弟和白龍馬的輔佐下,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從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經。功德圓滿,加升大職正果,被賜封為旃檀功德佛。
孫悟空和師弟豬八戒、沙和尚護佑師父跋山涉水,降伏了白骨精、蜘蛛精、牛魔王等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戰勝了九九八十一難,終於成功取到了真經,修成了正果。他本人被如來封為「斗戰勝佛」。
豬八戒被唐僧收為二徒弟後,為讓其繼續戒五葷三厭,唐僧給他起了個別名叫「八戒」。八戒從此成為孫悟空的幫手,一路負責挑擔,一同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武器是九齒釘耙。
沙僧原為天宮中的卷簾大將,因在蟠桃會上打碎了琉璃盞,惹怒玉皇大帝,被貶入人間,在流沙河畔當妖怪,受萬箭穿心之苦。後被唐僧師徒收服,一路主要負責牽馬。得成正果後,被封為「金身羅漢」。為人忠厚老實、任勞任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