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旅遊記
❶ 求紅色經典的精彩片段和好句子,做摘記用的,急急急!
1. 我們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擁抱時代。我們是初升的太陽,用生命點燃未來。「五四」的火回炬,喚起了民族答的覺醒。壯麗的事業,激勵著我們繼往開來。光榮啊,中國共青團!母親用共產主義為我們命名,我們開創新的世界。」當我們戴著光芒四射的團徽,站在火紅的團旗下,高唱我們自己的團歌,心中怎能不為之激動,怎能不為之驕傲,怎能不為之自豪!「愛國,愛黨,愛人民,愛家鄉」這個堅定的信念在我們腦海中回盪!
2. 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到以服務祖國需要為樂的王傑,從自學成材的張海迪到科技創新的秦文貴,從11名「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到我們身邊的每一位青年星火科技帶頭人,他們在人民利益的大廈上添磚加瓦,他們以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為新時期廣大青年實踐「三個代表」「以德治市」樹起了標桿!正是他們在黨的旗幟的指引下,和千百條各戰線上的青年模範一起,演繹了一幕幕驚天地、泣鬼神的青春活劇,譜寫了一曲曲壯麗雄渾的青春贊歌。
❷ 大將徐海東有幾個子女
大將徐海東一共有5個子女,三個兒子兩個女兒。長子徐文伯、長女徐文金、次子徐文忠、次女徐文玉、小女徐文惠。二兒子和三兒子其他情況不知,只知其中一個在1997年癱瘓了。
大將徐海東妻子是周東屏。
大將——徐海東(1900-1970)湖北省黃陂縣人徐海東,陝北方面的代表,他的大將軍銜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
窯工出身的徐海東英勇善戰,享有「徐老虎」的盛名。他打仗10年,9次負傷,他的每條腿、每隻胳膊,他的胸口、肩膀、屁股……全身共有17個窟窿,8次穿膛而過。
從北伐戰爭、黃麻起義、到創建革命根據地,率部隊參加平型關戰役,抱病赴抗日前線……徐海東身經百戰。被毛澤東譽為「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
(2)紅色旅游記擴展閱讀
大將徐海東的幾個子女簡介:
徐文金一輩子生活在農村,先後生了4男1女,在困難時期丈夫因飢餓和疾病離開了人世,一輩子沒有走出過大山。
徐文玉在新中國成立後,被接到徐海東將軍身邊生活學習,後來成為了一名小學教師。
徐文惠,在延安出生,1958年考入北京航空學院,1960年轉入上海第二軍醫大學學習,畢業後分配到解放軍總醫院工作。
徐文伯,西安事變時在西安出生,1958年9月進入在北京大學法律系學習,畢業後,在國防部五院二分院任中尉助理員。
徐文忠,從小失聰聾啞殘疾。1997年癱瘓,姐姐徐文惠一直與弟弟生活在一起,悉心照料,不離不棄。
參考資料
網路-徐海東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組圖:大將徐海東子女今何在
❸ 我想要黃山市的紅色旅遊路線,不要多,四五個就行,要地圖上有標記,還有簡單介紹,急求,要是好會加分~~~
黃山市紅色旅遊景點有:徽州區岩寺鎮上的新四軍軍部舊址、黟縣的柯村暴動舊址、黃山腳下潭家橋的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紀念館。
岩寺新四軍軍部舊址:1938年1月6日,新四軍正式成立後,一、二、三支隊和特務營奉命於2-4月間到達皖南岩寺地區集中進行組編點驗和軍政訓練,軍部機關設在岩寺金家大院。這里也是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集中地舊址,位於岩寺鎮蔭山巷的金家大院。大院是一組清末徽派古民居建築群,包括四幢三間兩層的磚木結構樓房,及前後院落,佔地面積3000餘平方米。軍部機關及其下屬機構衛士排、軍需處、參謀處等同時設在軍部附近的百姓家中,機要科及電台設在軍部以東百餘米的洪橋。洪橋始建於明成化五年(1469年),是一座結構精巧的廊橋,當年葉挺將軍常在橋廊與群眾促膝談心。1995年,軍部舊址被公布為黃山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1998年舊址被修復,並舉辦了軍部陳列及圖片展覽。1999年10月,軍部舊址正式對外開放,並成為新四軍歷史上五處舊址之一。岩寺文峰塔南面有一座鳳山台,葉挺、陳毅等曾登台閱兵,又稱為「點將台」。台上原有三榭,中間一榭供奉佛像,左右二榭供人憩息。大門上有「鳳山靈境」四字鐫刻,中榭懸有「中天績翠」匾額。1981年9月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黟縣柯村暴動舊址:柯村是柯村鄉鄉政府所在地,為該鄉中心,村中有敦仁堂既「柯氏宗祠」現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34年10月在柯氏宗祠成立了皖南蘇維埃政府,成功的進行了轟動全國的「柯村暴動」,為中共閩浙贛省委書記方誌敏率領下的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提供了各項後勤補給保障工作,柯村皖南蘇維埃政府為閩浙贛土地斗爭史乃至中國近代史譜寫了光輝的篇章,有著悠久的紅色歷史文化、和得天獨厚的紅色旅遊條件。
紅軍北上抗日紀念館: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紀念館建在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譚家橋鎮中墩村石門峽景區隔壁的山坡上,這里可以仰視黃山群峰,景色非常優美。1934年12月著名的譚家橋戰斗就發生在這里。以方誌敏、粟裕等革命先驅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在譚家橋打了一場惡戰。當時,該抗日先遣隊系紅軍參加長征5支部隊中的重要一支,是最先從江西出發,根據黨中央的戰略決策,主動擔負吸引敵人東去的任務,是掩護中央紅軍主力西進重要戰略行動的一支偏師,也是唯一一支中途失敗、犧牲慘重、未能最後到達陝北的紅軍部隊。據黨史記載,我黨我軍在長征中犧牲的12位省軍級幹部中就有三位是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的領導人。而在我軍歷史上戰功顯赫的「常勝將軍」粟裕,曾擔任這支隊伍的參謀長,他在黃山腳下的譚家橋參與指揮,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一場慘烈的戰役,軍團長尋淮洲也在此次戰役中犧牲。多少年後,粟裕大將仍久久難忘,並留下遺願,逝世後,將部分骨灰灑在曾經戰斗過的譚家橋,與死難的戰友們長眠於此。譚家橋戰役規模雖不大,但意義深遠,甚至一直能影響到後來解放戰爭中共中央的一些重大戰略決策,這些都是發展紅色旅遊獨特的十分有價值的資源。
❹ A、B、C、D四隻燈泡上分別標著「PZ-100",「PZ-60」,「PZ-40」,「PZ-25」。他們的電阻由大到小的順序...
興化市戴窯鎮中間街西側,有一座3間瓦房和門樓配房構成的院落,本來是偽鎮長朱國應的舊宅。1941年1月,中國共產黨興化縣委在此成立。上世紀80年代末,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恢答復復興樣,北牆掛馬恩列斯毛像,東牆掛《三大年夜規律八項重視》和《國際歌》大年夜城SEO,門楣上的「中共興化縣委成立舊址」為第一任縣委書記李華楷所題。現為興化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旅遊景點。
奧秘成立
1940年底的蘇北,顛末黃橋決戰,初步成立了以蘇北為中間的華中抗戰按照地。國平易近黨江蘇省主席韓德勤在興化的權勢朝不保夕。
管文蔚那時擔負蘇中行政公署主任。據他後來回想,有一天,戴窯的地下黨派人來陳述,說韓德勤已放棄興化,逃往別處。得知這一動靜後,黨組織當即派蘇北區黨委副書記陳丕顯帶了一些人去戴窯鎮,找到李華楷等人。
在戴窯鎮偽鎮長朱國應的舊宅子里,召開會議,決定撤消興化工委,成立中共興化縣委,並由工委書記李華楷任縣委書記。
這是1941年1月7日。中共興化縣委成立後,共產黨正式在興化打出旗號,從奧秘狀況轉向公開勾當。此前,黨的組織還在地下奧秘成長。就是1940年12月成立的工委,對外也只是稱為「平易近運部」。
中共興化縣委成立會議是奧秘進行的。
本年78歲的朱盛儒,家住中共興化縣委舊址四周,召開會議時已記事。他講,開會的事那時四周沒有人知道,也沒有掛牌子,只知有陌生人在這里出入。「1946年朱國應隨還鄉團回來今後,固然宅子又回到他手裡,但因為武工隊勾當頻繁,他實在不敢住在這里。」
公章系在腰間
中共興化縣委在戴窯成立後沒有常駐於此。因為特別的汗青啟事,在用時近5年的抗日戰爭期間,興化縣委在興化城及農村首要集鎮被日偽侵犯的堅苦前提下,帶領全縣軍平易近不竭擴大年夜處所武裝,遍及展開敵後游擊戰爭,乃至於本身也馳驅流徙。
1941年到1944年間,縣委前後展轉於興化境內的西毛庄、楊十五庄、何家橋、瓦韓庄、西韓庄、凌葛庄、舍陳庄、織機舍等20多處。1944年到1945年霸佔興化之前,在陶家莊、大年夜顧庄、竇子庄、判刀廟、?周庄等地相對集中勾當。興化光復後,縣委才移駐興化。
那時,在興化有3個縣當局,日偽一個、國平易近黨一個,還有一個是抗日平易近主政權。斗爭情勢很是復雜,一個處所常常白日是日偽或國平易近黨的地盤,晚上又成了共產黨的全國。據本地傳說,縣委、縣當局有時也會一個夜晚轉移幾個處所。因而,「指導員」(那時對縣委書記的通俗稱號)和縣長有時就把公章和文件裹在黑布包里,系在腰間,轉移到哪裡,哪裡就是縣委、就是縣當局。
❺ 寫一篇英語短文南京紅色旅遊景區旅遊日記
Today was August 2nd,it was a sunny day,and it made me feel comfortable.My father and I have decided to go to the Imperial Palace(故宮).So we went to there by car in this morning.
The Imperial Palace was so wonderful that we would never forget it.And it was the most famous buildings in the world,there were many visitors came to here to visit it every year.
In short,we took many photos,we were very enjoyable.
❻ 石家莊景區哪個最好玩,哪個比較推薦
石家莊最好玩的景區個人推薦天桂山。
天桂山,位於河北省會石家莊市西北90公里處的平山縣境內,是河北省著名的山嶽古剎型風景名勝區,2001年11月,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4A」級景區。天桂山景區,距石市90公里,主峰海拔1270米,總面積60平方公里,分為青龍觀、萬佛岩、玄武峰、滴翠谷等八個小景區。
天桂山位於平山縣西南部,是我國北方著名的山嶽古剎型風景名勝區。天桂山的西面與山西的盂縣接壤,南面是著名的沕沕水生態旅遊區,北面與平山縣境內的第一高峰坨梁遙相呼應,其東面就是美麗富饒的華北平原,登上望海峰,可以遙望崗南水庫和黃壁庄水庫就象兩顆明珠一樣鑲嵌在華北大地上。